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海盜玫瑰

正文 第87章 登陸鹿耳門 文 / 濃硫酸很酸

    10月4ri,天降大雨,清軍槍炮難施,加上守城官兵三百餘人,且多是老弱,義軍冒雨攻城,頃刻拿下。知縣劉亨基、都司王宗武、同知長庚被亂刀砍死,義軍繳獲到大批糧食與武器,並釋放了獄中囚犯。

    佔領縣城後,夏雯豎起」大明重興」、」清天奪國」等旗幟,以示」反清復明」、」光復故國」,創建政權——督台將軍府,自任將軍,廢除剃髮令,將旗裝脫下、長辮剪斷,恢復明朝時的服裝及傳統漢人的髮式。並追尊朱一貴為「大明德宗興天廣道肅烈宣猷繼文桓武景仁莊孝義皇帝」,並擁立朱一貴的後人朱昂為帝。朱一貴,於康熙五十二年隨移民chao移民台灣,自稱亡明宗室起兵反清,後失敗被俘遇害。朱昂才10歲,大權自然在夏雯手中。

    夏雯還發出安民告示:一是剿除貪官污吏,凡是貪官污吏,皆依法處死,沒收財產以供軍需和濟貧。二是嚴諭軍紀,告誡義軍成員,不許隨意殺人搶劫。三是保護民生,申明無論閩粵番民,一視同仁。這些都是愛娜事先設計好的,作為後來人,她很清楚收攏人心的重要性。

    夏雯佔領彰化後,除由三、四百人駐守縣城外,又將主力分作兩支:一支向北會和其他義軍攻打竹塹;另一支由她親自率領,向南攻打嘉義

    黑船上,會議室裡,愛蓮娜,陸軍司令洛克,海軍司令柏麥,還有愛娜四人圍坐在一張長桌旁,商討進佔台灣的問題。

    針對洛克和柏麥對清國情況的無知,愛娜解釋道:「先生們,台灣全島有1萬8千清兵,但絕大多數士兵是分散駐紮的,每處幾名,十幾名,幾十名不等,這些分散的士兵和他們的家眷居住,除了操演執勤外,平日裡和一般民眾沒什麼不同,可以說,所謂的清國國防軍,不過是一些民兵警察而已。」

    頓了頓,愛娜接著說道「而且清軍有一個致命傷——」吃空餉「「」chikongxiang?「愛蓮娜,洛克,柏麥都對這個名詞很感興趣。愛娜也順便解釋道」在清國,當官的目的,在於發財,軍官也一樣。為了搜刮錢財,清軍軍官們會剋扣士兵的薪水,而普通的士兵,則敲詐勒索普通民眾,可以說,清國的軍隊與他們的民眾,處於對立面。「」也就說「洛克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問「我們的敵人,不!我們和台灣民眾的共同敵人,就是如此不堪嗎?」

    「是的,洛克先生。」這次不需要愛娜解釋了,柏麥向洛克解釋道「之前我已經看過關於清軍裝備的報告書,他們的步槍是以200多年前的葡萄牙火繩槍為原型製造的,而且沒有統一的報廢制度,據說有些步槍使用了100多年,總之,我們士兵裝備的步槍,射程和射速大約是他們的兩倍,在精度和威力方面,也是我們佔據絕對優勢!」

    聽了同事的話,洛克還是有些擔心,作為陸軍,他手下的四千黑人士兵是與清軍作戰的主力。」可是,那些岸邊和城頭炮台,可能會對我們的登陸部隊造成極大殺傷,柏麥先生,您的海軍戰艦必須提供強大的炮火支援才行!」

    「那是當然!」柏麥信心滿滿,寬慰道「別擔心,洛克先生,清軍的火炮威力很孱弱,他們甚至沒有炮車和瞄準器,而且只裝備了實心彈,如果您的部下運氣太差,或許會被他們的炮彈砸死,哈哈哈」

    「哈哈哈」眾人都大笑起來,洛克心中最後的一絲擔憂也消除了

    10月3ri清晨,天晴。台灣鹿耳門附近的清軍巡邏兵注意到一艘夷船(安炮20門的「布朗號」)駛來,漂浮在港口外。當地清軍水師沒有立即驅逐,而是運了些水果蔬菜和豬肉,賣給夷人,發了一點小財。到了上午,傑克率領的」鯊魚號「」海豚號「「伊裡安號」駛到,清軍開始有所警戒。但很快,午後,情況完全出乎當地清軍的預料了。

    下午1點多,艾諾斯公司的船隊全部到齊。勞倫斯贈送給愛娜的禮物——那艘安炮74門的黑船,由愛娜命名為」黑珍珠號「。」黑珍珠號「是旗艦,在它附近是安炮64門的」鱷魚號「,安炮56門的」好奇號「和」勇氣號「,安炮44門的」馬達加斯加號」和,安炮28門的「皇后號」,安炮20門的「哥倫布號」和「阿特蘭號」,安炮18門的「進取號」以及安炮10門的「小男孩號」。此外還有2艘運兵船「響尾蛇號」和「黑蝮蛇號」,以及19艘補給運輸船。

    35艘大小夷船齊聚鹿耳門水域,遠遠望去,旌旗遮天蔽日。而讓岸上清軍肝膽俱裂的,正是那些飄揚著黃旗——一個「明」字觸目驚心!50多歲的水師提督石崇明被嚇得目瞪口呆,只在炮台上瞧了一會兒,便撇下部下,坐上八人大轎,回家逃難了。

    見所有船隻到齊,2點整,柏麥下達了進攻命令。

    隨著腳下甲板一陣陣顫動,「轟轟轟」14艘戰艦輪流開炮,炮火遍及鹿耳門兩岸所有區域,清軍的炮台和寨樓頓時陷入一片火海清軍炮台是露天式的,除了正面一堵牆,四周什麼防禦工事也沒有。

    在炮火的掩護下,潘德帶著1千6百黑人士兵,乘小船繞到清軍炮台後方登陸,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在付出了3人受傷的代價後,佔據了各處炮台。戰事結束後,經過清點,只找到十幾個清軍屍首,清軍大多潰逃。

    此戰,清軍的腐朽暴露無遺,愛娜更加堅定了一掃台灣的信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