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剩女農家樂

龍騰世紀 第029章媒婆上門 文 / 胡狼嘯月

    有話便長,無話便短,不知不覺又是大半個月過去。

    這一日,碧空萬里,太陽曬在身上不冷不熱,涼風習習。

    「小玉,你大哥二哥最近神神鬼鬼幹啥呢都?」

    林氏做著貓頭鞋,側身看了看韓玉手中的繡花,說道,「這以前沒事就往外跑,瘋實得不進家,現在鑽在屋裡不知道出來,難不成是一塊轉了性子?」

    「娘,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

    韓玉知道,時機也差不多該成熟了,停下手裡的活,說道,「大哥二哥不知道從哪裡識的字,每天悶在屋裡學認字呢,說是想考功名,光耀門楣,半夜裡睡覺都聽到他們說夢話,喊著想讀書。」

    「你還別說,咱老韓家到現在沒出來個讀書人,家裡現在就是沒條件。」

    林氏一聽,歎了口氣,眼睛望著前方,好像是走了神,娓娓說道,「要擱在你老太爺那會兒,咱可是十里村的大戶人家,吃穿不愁,銀子多的花不完,讀書更是沒啥可說的。等你老太爺被土匪綁了,家裡銀子都花光,結果還是撕了票,也算是咱老韓家的一次大劫,所幸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你大哥二哥去學堂讀書的事兒,等你爹回來,我給他商量商量,看成不成。要真是能考個功名,謀個一官半職,那也是咱老韓家百年一遇的大喜事。」

    雲錦王朝,以武立國,後來因為一次武官叛變,平叛之後便廢除武舉,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

    童生通過院試,考上秀才之後,就算是有了「功名」,雖說沒有直接的俸祿,但有免除差徭賦稅、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諸多特權。農家守著田地,日子之所以不好過,自然跟苛捐雜稅有莫大的關係。每年收穫的大部分的糧食都上交了,一旦成為秀才,免了賦稅,那直接就成了為殷實小康之家,更是獲得極大的榮譽,要是再過了鄉試,成了舉人,真真是:十年寒窗,熱桌子冷板凳,無人來問,一舉成名,天下皆知。

    本以為林氏會反對,畢竟讀書這條路並不太好走,特別是貧苦的農家,見她這般態,韓玉興奮地說道:「娘,你放心,大哥二哥腦子聰明,又好學,說不定兩個都考上,弄個雙喜臨門呢。」

    林氏笑道:「小妮子,就你會說,偏偏還叫人聽著心裡舒坦。腦子這麼好使,你要是個男娃子,娘就有福氣了。」

    韓玉嘟嘴說道:「都說閨女是爹娘的貼心小棉襖,我覺得當一件小棉襖,挺好。幹嘛非要當男娃子,還得娶媳婦兒養家,累的半死不活的。」

    林氏說道:「這再貼心的小棉襖,將來啊,也得披到以後公婆的身上去,爹跟娘是沒這個福氣嘍。」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觀念是一直貫穿中國封建古代歷史的,哪怕是這個叫做雲錦的王朝裡,同樣也適用。更何況是條件最落後的農家,所以林氏和韓子明有這種觀念,雖然讓人有些難以接受,但韓玉是能理解的。說白了,其實就是時代的禁錮,正如古人想像不到以後會有電燈電視宇宙飛船的存在,自然也想不到後世的女人會成為半邊天。

    「娘,小玉不是一般的女娃子,這輩子都是爹娘的小棉襖,春草也是。」

    春草話少,一邊做活,一邊聽著兩人說話,不時抬頭笑笑,聽完林氏一說,她這才插嘴說道。

    林氏點了點春草的頭,說道:「你也是,不知道是不是跟小玉學得,嘴巴越來越甜了。」

    三人正在閒聊,忽然聽到門外的說話聲。

    先是韓子明的聲音:「快進來,從縣城到咱這窮旮旯,趕了不少時間的路。」

    「那不多不少,馬不停蹄的,正好半天工夫。」緊跟著響起的是一個陌生女人的聲音,像是一個婦人的。

    林氏連忙擱下手中的活,把針線筐端回東屋裡,又急忙快步走了出來去迎接,跟著韓子明進門的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婦人,穿金戴銀,身材微胖,絕對不是尋常的農家婦女。這王婆子其實就是從縣城裡下來的媒婆。

    韓子明說道:「他娘,這是縣城裡來的王嬸子,快去把馬車拴好,燒茶做點吃的,請趕車的大哥也進來歇歇。」

    韓玉和春草也把針線筐都收了,稍稍整了整衣裳,這才出來。一個中年男子在院中的樹下坐著,另外一個便是這貴婦人了。

    王婆子分別指了指春草和韓玉,扭頭看著韓子明,問道:「這倆閨女,哪個是?」

    韓子明分別指了二人,說道:「這個是咱自家的閨女,叫韓玉;這個是春草,將來的大兒媳婦。」

    王婆子毫不顧忌地問道:「這麼標緻的童養媳,花了多少錢買的?」

    「沒花錢,他爹死得早,娘要改嫁,人家那邊不叫帶,正好俺這邊養著。」

    韓子明把王婆子領到堂屋裡,朝韓玉和春草使了個眼色,壓低了聲音,一臉嚴肅地說道,「大人的事,小孩在這幹啥,別來摻和,進屋去!」

    王婆子伸出兩個手指頭比劃著,說道:「真叫你老韓撿了個大便宜,這樣的身材和姿色,在城裡人家大戶人家買了當小妾,至少也得出這個價。就算是賣給妓院,也不能低於這個價。」

    韓子明在一旁陪著笑,說道:「嬸子,你這平日裡怪忙,咋有時間來咱這窮鄉僻壤了?」

    王婆子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皺了眉頭,問道:「都說你家閨女繡花是個天才,我想親眼看看。畢竟人家托我來說這門親事,咱不能有個什麼差錯是不是?」

    林氏先是端上來兩碗茶水,上面都飄著油花,隨後陸續把煮蛋、炒菜和饃饃都端了上來,這才坐下。

    「來,嬸子,咱吃著說著,這一路上肯定餓了。咱這窮家,沒啥好吃的,你就將就著點。」

    雖然和這個女人初次見面,並不熟稔,林氏還是說了一通門面上的話(客套話),非常熱情地招呼。農家人窮是窮了點,但熱情好客,來者都是貴客,必然拿家裡最好的招待著,這是韓玉感觸頗深的一點,當然要排除個別的極品。

    「縣城裡的白家,你們聽說過沒?」

    王婆子掃了一眼,只拿了個水煮蛋,剝著蛋殼,說道:「我就直說了,這白家在縣城裡也算是豪門大戶,當家叫做白世敏,夫人是袁氏,在貨郎牛三手裡買了兩張繡花,一打聽說是你們老韓家的小閨女做的,很是喜歡,就托我過來看看,要真是這樣的話,順便打聽一下你家的小閨女有沒有定親,要是沒有,白家的小兒子白永秀,今年整好九歲,有意結下這門親事。」

    「不是我王婆子亂噴(吹牛),這縣城裡只要有小閨女的,哪個不是扒扒著想跟白家結親,但這白世敏和袁氏都看不上眼。我看,是你們老韓家上輩子燒了高香,竟讓這種好事砸到頭上了。」

    王婆子把整個剝好的雞蛋往嘴裡一扔,嚼嚼嚥了,從懷裡掏出一塊碎銀子,「啪」得往桌子上一放,說道,「可不是光說說,這是見面禮,人家說了,要是這邊願意,抽個空把閨女領過去看看,那邊要是也中意,就結下這門親事。」

    農家人用的最多的就是銅錢,銀子很少用的,也沒有幾戶人家用的起。

    「你看來就來了,還帶什麼見面禮。」

    看著桌子上的碎銀子,少說有二兩,換成銅錢那可是兩貫兩千文,韓子明連忙說道,「人家是縣城的大戶,咋會看上咱這農家的閨女。」

    林氏插話道:「是啊,我看成是看中了閨女的手藝。」

    東間裡,四個人從裡面趴在門上,聽著外面的講話。

    韓冬一臉興奮地說道:「小玉,縣城裡來的媒婆子給你說親呢!」

    韓俊明顯是一臉的不悅,在韓冬頭上拍了一巴掌,說道:「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都聽著呢,還用你說!」

    聽到外面的一番對話,韓玉一臉的凝重,有點失魂落魄的樣子,在她腦海裡最先出現的是韓文才,這是她來到農家之後,第一個看上的娃子,是青梅竹馬的合適人選,以後可以著重培養一番。現在忽然冒出來一個縣城的媒婆子來說親,她多少有些擔心。萬一爹娘真答應了,就算她再怎麼反對,怕也沒用。畢竟這種婚姻大事,又有誰會在乎一個四歲的女娃子的反對與否!

    春草則是一臉欽羨地說道:「小玉,你可真有福氣,縣城的大戶人家都過來說親了,將來肯定享福。」

    「你們都不知道,別亂說。我聽人說,越是大戶人家,這規矩越多,不愁吃穿,但過著拘束。」

    韓俊雖然年齡也不大,但能夠看透人心思似的,摸著韓玉的肩膀說道:「小玉,爹娘不會答應的,放心。再說,要真嫁得那麼遠,想回來看看爹娘都麻煩。」

    堂屋裡一陣沉默之後,響起了林氏的聲音:「他爹,你說。」

    韓子明的聲音也跟著響起:「有啥可說的,咱大娃子二娃子不是想讀書嗎,要是結了這門親事,那肯定是不成問題。成,就先這麼定了,趕明兒去縣城一趟,叫人家看看。小玉,出來!」

    聽罷,韓玉心裡「咯登」一下,儘管一萬個不願意,但她還是推開門,低著頭走了出來。

    「剛才沒看仔細,來,叫婆子我好好瞧瞧。」

    王婆子朝韓玉擺了擺手,嘖嘖兩聲,指著桌上的銀子,說道,「臉龐是好看,就是太瘦了,這點錢,給弄點好吃的養養,畢竟太瘦的女娃子不太好生育,不能給人家留下這種印象。」

    韓玉低著頭,心裡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滋味湧上心頭,好不容易穿成農家女,想過點安穩的小日子,難不成真的要成童養媳?

    韓子明說道:「小玉,平日裡數你話多,今個兒咋了,還不叫奶奶?!」

    「沒事,閨女小,怯生。」

    王婆子站起來,俯下身,牽起韓玉的兩隻小手,說道,「你別看這雙小手,可是巧的很啊。來,叫奶奶看看你繡的花樣子。」

    韓玉不抬頭,也不叫奶奶,也不答話,低著頭進了屋裡,端出針線筐,搬了個小凳子,拿出完成了一半的梅花喜鵲圖,坐下去開始一針一線細細繡起來。

    ************

    (前面停電了,不好意思。表示沒收到下周的推薦通知,可能一個推薦都沒了,還有一天就下新人新書榜,蛋瞬間碎了……求安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