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太平血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七章 罷戰三日 文 / 不開心的橘子

    自從見識到太平軍火炮和步槍那強大的威力之後,台州城內的人們都已經知道台州城的結局,城內的富豪劣紳們惶惶不可終日,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家財,選擇了同清軍合作,可想而知城破之後太平軍會怎麼對待他們。城內的窮苦百姓們卻歡喜雀躍,他們的苦日子終於要熬到頭了。而達洪阿在這一刻卻覺得輕鬆了,城破無非殉城死節而已,人生數十載誰能不死呢?但達洪阿不知道的是,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中,他也是死在太平軍的手中,不過卻是死在河南。

    就在達洪阿和城頭上的清軍在等待太平軍炮火齊發攻城的時候,卻發現幾名打著白旗的人從太平軍的前沿陣地走了過來。這幾個人都穿了清軍的號衣,看樣子應該是被太平軍俘虜的兵將。達洪阿有些納悶起來,難道長毛還想勸降自己不成?

    那幾名清軍高舉雙手,示意沒有武器,走到城下齊刷刷的跪在地上,為首一人大聲哭喊道:「庵帥可在城上?小的左營千總趙德彪替長毛帶話來了。」達洪阿字厚庵,在軍中人人都稱他為庵帥。

    達洪阿坐在城門樓子下,聽了屬下回報後,哼了一聲冷冷的說道:「讓他們回去,本帥不想聽亂臣賊子的言語!」

    左右台州城的將官文臣都是面色微變,如今強弱懸殊,可謂是勝負已分,既然長毛有意勸降,大多數人還是不願意就這麼殉城而死的。人就是這樣,當你在絕望之中忽然看到一線生機的時候。就不會那麼想死了,而且越不想死就越會膽小。

    一旁浙江巡撫王有齡一直心神不寧的站在一邊。他十載寒窗苦讀,有在官場摸爬滾打十餘載才爬到今天這個位子,可惜這個浙江巡撫卻是個燙手的山芋。他的前任浙江巡撫吳文鎔因紹興、寧波丟失,糾結海盜反攻寧波也被太平軍打垮,最後定海也被太平軍跨海奪占,吳文鎔在定海殉國,清廷這才讓時任江蘇布政使的王有齡補上這個缺。

    浙江巡撫原本治所在寧波,紹興、寧波、定海失陷後。王有齡只得到台州赴任,而他手中無兵無將,只得聽命於李廷鈺派來的達洪阿這個總兵,因為人家手中有兵有糧。

    江南數省遭太平軍不斷出兵,文官武將死者甚重,很多官位都是換了好幾個人,今日要是太平軍破城。王有齡知道這個浙江巡撫也該換人了。可這會兒太平軍忽然派了人來傳話,王有齡也是老人精一個,馬上知道太平軍是想兵不血刃的下城,極有可能是來勸降的。一時間王有齡心頭突突直跳,若是答應太平軍的招降,或許就不用死了。自從年初開始。太平軍兵鋒日盛一日,王有齡也看到清廷一日不如一日,聽聞許乃釗等一些原來清廷的官吏投降之後,也得到了重用,有時候他也在想若是改換門庭會如何。但這個念頭一直被深深的壓在心底。

    昨夜當得知出城夜襲之戰失敗後,王有齡便知道事不可為。便召集幕僚們商議對策。

    他手下一名幕僚卻是自己從前的好友,姓胡名光墉,字雪巖。這胡雪巖幼時家貧,幫人放牛為生,稍長,由人薦往於姓錢肆當學徒,得肆主賞識,擢為跑街。在道光年間,王有齡就己捐了浙江鹽運使,但無錢進京。後胡雪巖慧眼識珠,認定其前途不凡,便資助了王五百兩銀子,叫王有齡速速進京混個官職。後來王有齡發跡便資助胡雪巖在杭州開設錢莊,可惜好景不長,長毛打過來之後,胡雪巖只得跟著一些富商匆匆南逃,也好在他走得快,否則便陷在杭州城了。隨後王有齡到台州任浙江巡撫,又把胡雪巖招為自己的幕僚,是以胡雪巖一直跟著王有齡在台州幫著清軍打理錢糧之事。

    聽完王有齡訴說的當前情狀後,胡雪巖便首先道:「太平軍勢大,已然事不可為,東家該早作打算才是。」

    胡雪巖的話語一出,屋內的人都是一驚,雖說屋內的人都是王有齡的心腹,但胡雪巖已然改口不稱太平軍為長毛賊,而是以太平軍相稱,足見他竟然是有意靠向太平軍而不願惡語相加。

    王有齡皺眉道:「雪巖,我等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何以自作打算?」

    胡雪巖坦言道:「東家也說了強弱懸殊,勝負已分,如今再言殉城死節,已然是為死而死了,並無絲毫價值,況且今歲之內死節的名臣幹吏不知凡幾,東家若是只想殉節,其實大可什麼都不必再做了。」

    王有齡老臉微微一紅,正如他所言,太平軍破城已經是定數,要是他存了死志,又何必在找幕僚商議對策?當下屋內的幕僚們這才明白,他們這位東家是不甘心就這麼死了的。

    胡雪巖對待王有齡便如同推心置腹的好友,當下也不顧王有齡的尷尬,接著說道:「此次來攻台州的乃是太平西王所部,此人部曲行事與其他長毛賊不同,也不強逼人捐輸財物,也不禁毀儒釋道,況且在蘇南之地還大興工商之業,蘇南比之前更加繁華。聽聞許乃釗許大人在他麾下已經官至蘇州郡郡守,東家不知有意投太平否?」

    王有齡面色一變,低聲道:「雪巖切莫胡言亂語,小心隔牆有耳。」

    胡雪巖淡淡一笑說道:「東家早就派了心腹人守在四周,何懼之有?東家,你在台州近一年,都被達洪阿、李廷鈺壓制,毫無政績可為。而達洪阿等為了守城,強征民夫苦役,強逼百姓富戶納捐,城外十餘里之內百姓居所都被燒為白地,其餘鄉間更是被兵勇擄掠得不成樣子,試問東家,如此行事民心盡喪,東家官聲何在?再者如今太平起事。各地紛紛響應,天下大亂之勢已成。大清律,官吏失土者斬,台州若失,東家也就再無容身之所,何不早作另投明主之算?」

    王有齡歎了口氣道:「當初助達洪阿守城也是無奈之舉。」跟著王有齡低聲問道:「雪巖,如今就算想投太平,只怕也是沒有門路啊。」

    胡雪巖笑道:「觀這太平西王行事頗有聖主明君風範,此次太平西王所部大舉南下。這首戰之處必以懷柔之策對之,明日或有人前來勸降。」

    王有齡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道:「太平已經佔盡優勢,破城乃是輕而易舉之事,他們還會遣人來招降麼?」

    胡雪巖點頭道:「定然會的,但如若西王不遣人來招降,一味的恃強凌弱,那就說明他並非明主。在城破之時,我等自會領著東家心腹家將共同殺出城去,要是衝不出去,就死在一起便是了。」

    回想起昨夜胡雪巖的話,王有齡心頭真的突突直跳,太平的西王還真的遣人來招降了。不過看達洪阿的意思是不想投降的。王有齡不禁和眾多官吏一起在心中暗罵達洪阿,這老小子自己想成就殉節美名也就算了,何必拉著一城人的性命陪葬呢?

    當下王有齡硬著頭皮上前道:「庵帥,城下這幾人看樣子都是咱們的將校,不如將他們接上城來。問問長毛賊的虛實也好,若是有什麼大逆不道之言。咱們不聽也就是了。」

    王有齡這話倒是極為圓滑,清軍自從和太平軍作戰以來,雙方從不會有什麼互派使者之說,若清軍有招降太平軍之意,想和太平軍接觸之時,也多是命人喬裝打扮前去,像城下這般明目張膽前來勸降的,不論是清軍還是太平軍的將領一般都是亂棒打回去的。但此時王有齡說話圓滑,不承認城下的人是來勸降,而是要向這幾人打聽敵軍虛實,這樣也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當下達洪阿沉吟片刻後,便命人放下竹籃子將幾人縋上城來問話。

    那左營千總趙德彪上得城來,見到達洪阿後,幾人便拜倒在地,放聲大哭起來。達洪阿本想先給這幾個被俘兵將一點顏色看看的,但見這幾人身上都帶著傷,又哭的悲切,也就心中一軟,歎口氣道:「下次再有走投無路之時,便自我了斷,免得活著受辱!」

    趙德彪哭訴道:「庵帥,小人乃是被長毛賊火炮炸得昏迷過去,醒來時已經被俘,並非小人不想死戰啊。」

    太平軍的火炮凶狠是這幾日台州城內將官都知道的,達洪阿嗯了一聲,算是寬赦趙德彪的罪責,淡淡的問道:「長毛賊兵數幾何?何人領兵?」

    趙德彪跪在地上不敢抬頭,只道:「長毛賊號稱十萬之眾來犯,領兵的賊將頗多,聽聞最大的乃是偽西王麾下四大將之一的李開芳。」

    達洪阿點點頭道:「原來是下武昌、奪九江、占江寧、取杭州的李開芳,此獠果然還算是一員名將,和本帥交手也算敵手。」

    趙德彪接著說道:「今日賊將李開芳見了我等,命我等前來傳話。」

    達洪阿冷哼一聲道:「大逆不道之言就不必說了。」

    趙德彪急忙說道:「庵帥明鑒,也不是什麼大逆不道之言,若是賊子那些無君無父的言語要小人來傳,小人也是誓死不會相從的。」

    王有齡也勸道:「庵帥,既然趙千總這麼說了,就先聽聽長毛傳什麼話來好了。」

    達洪阿哼了一聲,略略擺手示意趙德彪接著說,趙德彪這才說道:「賊將李開芳只說昨夜咱們在城外死傷甚重,兄弟們的屍體還在城外,李開芳說可以讓咱們出城收屍,雙方罷戰三日。」

    達洪阿冷笑道:「長毛想趁我們開城收屍之時,趁機奪城,些許鬼蜮伎倆也不怕遭人恥笑。」

    趙德彪面有難色的說道:「庵帥,那李開芳也說了,若是大帥不必疑心,如今強弱懸殊,他、他們要、要破城是輕而易舉之事……」說到這裡,達洪阿重重的哼了一聲,王有齡卻道:「既然不是什麼大逆不道之言,你接著說吧。」

    趙德彪接著說道:「李開芳還說他敬重大帥是當年抗擊洋人的英雄,是以罷戰三日,讓城內可以收拾城外的屍體,算是對大帥的一種敬意。」

    達洪阿心頭微動,當年他和洋人大戰,雖然勝了,但隨後卻遭貶謫,想不到太平軍的將領居然還記得這份當年之勇,他武人出身,最喜旁人稱道自己的武功,也想著太平軍若是要破城,只需重炮齊發,台州城的城牆只怕也是擋不住的,的確不需多此一舉來壞了自己的名聲。

    王有齡卻暗暗冷笑,太平軍果然好算計,來人絲毫不提勸降之事,先給達洪阿臉上貼一層金,徐徐圖之,果然是有備而來的。當下王有齡也不點破,開口勸說了幾句後,達洪阿終於首肯罷戰三日,各自收屍。(。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