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風雷破

龍騰世紀 第八十三章 :紫氣東來三萬里 文 / 中原一點墨

    大羅天天之涯是八景宮玄都紫府所在之處,太清道德天尊抱元守一,默坐於風火蒲團之上,悠悠地睜開了眼睛:「玄都,速去玉虛宮、碧游宮請你的兩位師叔來玄都一趟,吾有要事相商。」

    玄都**師領了老君的法旨,先去了大羅天玉京山山之巔的玉虛宮,見了白鶴童子,急忙稽首道:「煩勞快去稟報一聲,貧道有要事要面見元始師叔!」

    白鶴童子還禮道:「元始老爺算得今日師叔會來此謁見,命我在此恭候,快隨我進。」遂引玄都**師入了玉虛宮。

    元始天尊泰然安坐於八寶雲光座上,見玄都**師來跪拜,鳳眼似閉似睜,道:「師兄之請,不得不去,吾即刻動身前往。汝快去碧游宮請你通天師叔去吧!」

    玄都**師再拜謝過天尊,離了玉虛宮,逕直前往大羅天海之角金鰲島。未及到宮門,便抬眼望到五道瑞氣,沖空而起,把半片海天映得彩霞飛繞,祥雲翩翩。

    待**師到了碧游宮門,童子告道:「通天老爺此刻已在大老爺的八景宮中,師叔即刻請回吧!」

    玄都紫府,道心悠悠。聖人論法,三清聚首。

    老君稽首道:「今日有件要事,有勞兩位師弟前來相商了!」

    元始和通天齊回禮道:「不得不來!」

    老君談吐之間,天地玄黃之氣繚繞不絕,瀰漫了整個八景宮:「西方靈鷲山龍華聚會結束未久,東方之極便有一團氤氳紫氣,連綿三萬里,正裊裊而來。兩位師弟對此有何看法?」

    通天教主濃眉一揚,高聲道:「此乃我道門如日中天之象,大師兄何必明知故問?」

    元始天尊擺手止道:「大師兄豈能不知道門大興的跡象?師弟不妨聽聽大師兄之言。」

    老君點頭歎道:「日中則昃,月滿則虧。紫氣東來,雖然極盛,然而最終必將西去!」

    元始和通天也都是混元無極太上教主,掐指便知世間一切造化。老子方才一語驚醒夢中人,他們立時想起,一百年後西方將有聖人出世。

    通天臉上微微掠過一絲不屑之色:「西方聖人出世,雖是天數使然,大師兄卻不必擔心,吾道門乃盤古正宗,何懼他西方逃禪?」

    元始也歎道:「大師兄,通天師弟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再者,師尊曾在萬仙陣時予吾等三人服下紅丹三粒,雖說是警示吾三人門戶之爭之意,卻也是告誡吾等不可擅動凡念,去干預天數運轉。依吾之間,還是順其自然的罷!」

    老君不以為然,搖頭道:「兩位師弟,切不可小視此事!西方聖人出世,釋門大興。那聖人為治世之尊,智慧玄通,前無古人,修為法力,後無來者。若順其自然,西方教眾便會遍佈天下,如海水不可斗量,吾道門氣運恐被他分去半數以上!」

    老君此言一出,元始和通天都陷入了沉思。雖說三位均是混元無極聖人,恪守天道,與世無爭,無嗔無癡無貪之念,然而真要牽扯到整個道門的氣運,還真不會掉以輕心,置之不理。

    通天教主一臉嚴肅,凝眉道:「吾等乃鴻鈞祖師一道傳三友,又為盤古一脈正宗,豈能坐視西方釋門蠶食吾教氣運?」

    元始天尊瞧了一眼師弟,又看了一眼師兄,心中便有了分寸,他微笑道:「坐視不理未必就是順其自然,順其自然未必就是坐視不理!想必師兄已有主意,不妨說來與我二人一聽。」

    老君微微笑道:「元始師弟頗知吾心意!吾已有一法,非但可以保全我道門氣數,還可以反分他西方一份羹來,而且也不與師尊之訓相悖。」

    元始和通天均大喜道:「如此一石二鳥之策,還請師兄快快道來!」

    老君默坐半晌,忽然睜開雙眼,道出了四個字:「化胡為佛!」

    此四字一出,元始和通天心中都為之一震,雖然是從老君口中說出,兩人卻也知道這實際上是一步險棋。

    通天教主道:「師兄要親自前往西方蠻夷之地實施教化,雖說可成一番功德,然而師尊卻有訓示在先,身為混元無極太上教主,不可干預世間自然發展。」

    老君微微一笑:「通天師弟言之有理,吾若是以掌教之身親自西去,自是不妥。」

    元始聽老君之言,便知他早已有了兩全之策,於是笑道:「師兄想來已有主意,還請明示。」

    「知我者,元始師弟也!」老君笑道:「我太清道德天尊真身自然會留在這大羅天八景宮內,吾僅以一念分出一化身,投入凡間,為血肉之軀,無半點道行法力,不帶一件隨身法寶,僅以凡夫之體一路西行,教化蠻夷之地。待西天聖主出世,吾便以道法加以點化,使其繼承吾道門之法。如此一來,即可化胡為佛,又不違背師訓,乃一舉兩得之法。」

    通天聞之大喜,讚道:「大師兄果真妙算!只是以凡人之體行此大功德之事,必然是凶險異常,還須挑選數名道門護法一路護送,方可萬無一失。」

    老君目光淡如秋水,卻又深若寒潭。他胸有成竹,擺手止道:「不可,否則與吾真身前去又有何異,豈不是依舊違背了師尊的警示!吾此行只需帶青牛做個腳力即可。一路之上,自然會遇有緣人結伴同行。」言罷老君頭頂忽現天地玄黃玲瓏塔,塔中一道清氣徐徐而出,化作一條人影,慈眉慧眼,和顏悅色,鬚髮皆白,仙風道骨,手持一根拂塵,飄然而去,落入凡塵。

    元始與通天一併起身稽首頌道:「太清道德天尊無上功德!」兩人頭頂分別現出混元無極慶雲金燈和顛倒五行鴻蒙聖劍,一時間大羅天八景宮內外毫光萬丈,瓔珞環繞,霞光瑞氣,連綿不絕。

    凡塵俗世七十二年之後,李耳白首降世,生而玄明,被尊為聖人老子。此處暫且不表。

    且說凌霄寶殿之上依舊是雲挪霞舞,仙樂飄渺,一派莊重和諧。寶殿之上,群臣皆退,紛紛撒丫子回府,唯有太白金星留在金階之下。

    玉帝鳳目微閉,不急不緩地對太白金星道:「太白,朕見牛斗之上,紫氣東來,連綿三萬里不絕。此乃什麼徵兆?」

    太白金星的腦袋轉得飛快,馬屁拍得更是仙界一絕,俯首便拜,可謂巧舌如簧:「陛下英明神武,自登天帝之位以來,綱舉目張,法紀嚴明,威加海內,廣施慈悲。各路神靈恪循天規,盡忠職守,無一人敢越雷池,無一事不在掌中。陛下以無上福德,使得幽冥平復,四海昇平,西天俯首,三界共尊。因此,臣以為紫氣東來,乃陛下洪福齊天、功德無上之垂象,吾天庭大興之吉兆也!」

    玉帝自登大位以來,勵精圖治,文治武功,將天庭整頓得井然有序,一派千秋盛世之狀。雖然他明知太白金星話裡有奉承之詞,但是聽了之後倒也覺得頗合心意,因此不由得心花怒放,得意洋洋。然而,作為玉帝,即便是喜悅,也得壓在心裡,只好故作淡定道:「太白金星,朕治下當真是風和日麗,四海昇平?」

    太白金星瞇眼堆笑,馬屁連連:「陛下治下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可謂風調雨順。天下子民戶戶安居樂業,人人豐衣足食。天下四處無不擊壤而歌,讚頌陛下仁德!」

    太白金星的話如同一道寒春暖流,洋溢著一直暖到了玉帝的心底。玉帝融融暖暖,陶醉其中,表面卻仍是一面莊嚴,良久又問道:「即是太平盛世,那下界可有妖怪作亂?」

    太白金星正拍得不亦說乎,忽聽玉帝問及妖怪之事,滿臉的堆笑頓時瞬間蒸發。他知道妖魔之事馬虎不得,有就是有,無就是無,況且天庭對於下界妖魔的態度,本也不是勢同水火。閃電思量了幾番之後,他支支吾吾地道:「天地之間,生有萬物,妖魔只要不犯上作亂,不傷天害理,有…有幾個…小妖,也不足為患。」

    「一派胡言!」玉帝猛地拍案而起,滿面烏雲,怒斥太白金星:「朗朗乾坤,豈能容妖孽橫行?」

    太白金星腿一哆嗦,噗通一聲跪在玉帝面前,搗蒜泥般地磕頭道:「陛下息怒!微臣方纔之言,雖然聽似隨意,但絕無縱容妖魔之心。只是臣以為妖魔雖然性野,卻…卻恰好能牽制人性的貪婪……」

    「哈哈哈哈!」玉帝看到太白金星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忽然放聲大笑起來:「愛卿快快請起,剛才朕只不過與你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而已!」

    太白金星哆嗦著站起身來,又擦了擦額頭上豆粒大小的汗珠,戰戰兢兢地立於一旁。

    玉帝笑道:「愛卿,朕今日倒是真有一件大事,想聽聽你的意見!」

    太白金星又瞬間找回了滿面的堆笑,躬身拜道:「微臣不敢,請陛訓示!」

    玉帝下了金階,到了太白金星身旁,壓低了聲音道:「朕欲到凡間走上一遭,親身體驗一世的人間的酸甜冷暖,也仔細瞧瞧朕這朗朗乾坤到底是個什麼清明天地!愛卿,你覺得如何?」

    太白金星還沒站直腿,接著又是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剛要大聲喊,卻又看到玉帝的表情,遂壓低了嗓門,細聲道:「萬萬不可!陛下乃萬世之尊,萬天之主,切不可以萬乘之體親歷凡間冷暖。」

    「朕都不怕,你怕什麼?」玉帝一把將太白金星扶起,繼續道:「朕意已決,定要去那凡間歷練一世,待修成正果,再重新執掌天庭。」

    太白金星眼珠子飛速轉了幾圈,其實腦子比,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瞬間產生:「陛下,微臣有一法,可讓陛下坐鎮天宮的同時,也可以感受凡塵歷練!」

    「快快請講!」玉帝龍眼圓睜,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

    太白金星道:「陛下再念凡塵,乃是心中執念。常人有天地人三魂,天、地二魂常游離於天地之間,唯人魂常附在身,因此也被稱命魂。而陛下為天帝,比常人多出一魂,除了人魂之外,還有一帝魂也附在體上。因此,陛下可以分出一魂,寄托心中執念於其中,再借助陛下的本命神器『昊天塔』的力量托生人間,化為人形,他便是與陛下一體同人、意念相通。他在凡間所歷之劫,便是陛下之劫,他所證得的道果,也是陛下之功德。」

    玉帝聽得入迷,良久才恍然回過神來,心中反覆思量:「此法雖然不錯,可是我那神器『昊天塔』正在『洪荒界』中封印著『紫微盤』。一旦收回,難免天機洩露,後果不堪設想啊!」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