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風雷破

龍騰世紀 第四十九章定海明珠照水族 文 / 中原一點墨

    「龍乃天下水族之長,而天下水族,無論蟲、蝦、蟹、魚、蛇、龜,畢生之願望,則就是有朝一日脫胎換骨,化身為龍。龍之修行與人不同,人之修行者,無不練精氣神三昧,超脫陽神,羽化飛昇,得成仙體;而成龍之道則是以《游龍渾天功》功法,不休虛幻,強練身體,憑借其強橫天賦自然可領會神通。

    「其中又以蛇龜佔了先天之勢,憑借與生俱來的靈性慧根,最易修成龍身。蛇修千年則可長出龍爪,成為蛟,而蛟再修千年可長出龍角,成為角龍,角龍再修行千年則可肋生兩翅,成為應龍;龜也是靈身之體,然而龜殼沉重,須修行三千年可長出龍角,為龍龜,再修三千年方可脫去龜殼,化身為角龍,同樣化身角龍之後,再繼續修行千年可為應龍。應龍神通廣大,可上天入海,呼吸之間則風起雲湧,行動之間則電閃雷鳴,來去快如疾風,一翅便是五萬里之遙。

    「龍族之所以能有這等演變,一則是其優越天賦使然,另外則是因鎮壓天下水族氣運的無上至寶——『廿四顆定海珠』之功。然而,當今世上,角龍雖然在江河湖海中時常可見,但是罕有角龍修成應龍,這便全因那四海龍王——敖家兄弟所為。

    「相傳天地初開,龍為水族之首,鳳凰為飛禽之長,麒麟為走獸之尊,三族均天賦迥異、性格倔強、脾氣暴躁,時常相互爭鬥,打得天昏地暗。後洪荒主宰東皇太一以無上神威將此三族降服,此後三族均各自安分於各自的領域,萬千年來倒也相安無事。

    「後天界巨變,相傳不可一世的東皇太一居然也隕命於這場巨變之中。太一之後,天庭為道門所掌,初登天帝之位的玉帝命下界各族稱臣。經歷了萬千年的洗禮,鳳凰和麒麟漸漸已收斂了鋒芒,審時度勢相繼歸順了道門。唯獨龍桀驁之性未減,如今見東皇太一已然殞命,哪裡肯臣服於羽翼未豐的玉帝,於是以應龍為首的龍族,為了維護天生的尊嚴,率領天下水族勃然奮起反抗。於是一場浩劫降臨在人間,頃刻之間天下神州一片汪洋,無數芸芸眾生就此遭難。

    「應龍之野心讓玉帝感到了恐懼和震怒,急令水官大禹下界治理水亂。大禹見水勢極猛,整個神州大陸眼看將要被洪水吞沒,縱使作為水官的他已沒有能力力挽狂瀾,頓時有些心灰意冷。

    「就在這關鍵時刻,大禹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軒轅黃帝——當時放眼三界之中,應龍所尊從者唯獨軒轅黃帝。果然,黃帝不忍神州蒙難,便現身召喚應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得他親眼目睹了神州萬民蒙受水難的淒慘景象。應龍此刻亦被這洪水橫流的慘狀震驚,在黃帝面前幡然悔悟,當即決定戴罪立功,幫助大禹疏通河道,治理水患。

    「在應龍的協助下,大禹平了水患,帶著應龍到凌霄殿向玉帝復旨。水患雖平,玉帝之氣仍未消除,遷怒於應龍荼毒生靈,欲治其罪。沒人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只是相傳當天應龍便消失在凌霄寶殿,而自此天庭之上多了一座剮龍台。

    「水族部眾聽聞,皆以為玉帝不念治水之功而殺了應龍,紛紛義憤填膺,欲捲土重來。玉帝恐洪水之患再度重現神州,遂請勢力龐大的截教出手相助,剿滅龍族。截教通天教主拘於玉帝面子,便派天皇時期得道的得意弟子趙公明率領群仙前來四海討伐。那趙公明果然好生威猛,借通天教主的『坎宮玄水旗』分開水道,憑借一根神鞭頃刻之間先後將三個長老斃命,迎頭給了水族部眾沉痛一擊。

    「雖然受了迎頭痛擊,然而水族群龍畢竟勢大,倒也不懼怕截教眾仙。就在這時,令人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水族部眾之中有敖廣四兄弟,原為江河虹鯉,歷經數千年均已修成角龍之身,他們憑借廣**力,居然收集了遍佈江河湖海的廿四顆定海珠,復串成一串,借『為水族解難』之名,不顧族人反對,毅然將這廿四顆定海珠獻給了天庭,並且表示願意率領全體水族悔過稱臣。

    「就這樣,玉帝不費一兵一卒,平了水族隱患,龍顏大悅。他知這『廿四顆定海珠』曾現光華於玄都,後落入凡塵下落不明,今日復得,當即做了一個順水人情,將鎮壓水族氣運的廿四顆定海珠賞賜給趙公明,以表彰其功勳。又封敖廣、敖欽、敖順、敖閏為四海龍王,統領天下水族,行興雲布雨之職。敖家四兄弟遂『奉玉皇以令不臣』,黨同伐異,不少元老無奈出走,躲避到了邊陲海域苟延殘喘。

    「失去了『廿四顆定海珠』的庇佑,水族眾生從此則再也無法修成龍身,即便最具靈性的蛇與龜,至多也只能修成蛟和龍龜,再也無法突破瓶頸:蛟再也長不出龍角,龍龜也無法脫去龜殼。

    「雖然敖家四兄弟也無法長出龍翅修成應龍,然而已是角龍之身的他們,也足以雄霸江河湖海。四兄弟分佔四海為王,數百個江河湖海之龍王也無不是其裙帶黨羽,他們即使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各自修行五百年後亦可成角龍之身。而外人則只能無奈屈從,自此天下水族進入了敖家王朝。」

    龍龜長老言語之間愴然落淚,其中雖帶著對敖廣四兄弟的咬牙切齒的憤恨,更多的卻是對天下水族無可奈何的哀歎。

    申公豹聽了之後心中也不禁感歎道:「先前只是聽說大禹年間那一場浩劫水難,卻不知道其中還有這麼多的曲折是非。」當下勸慰道:「原本以為,那四海龍王堂而皇之為龍族正統,未曾想到他們不過是竊國小賊而已!覆海大王和龍龜長老想必就是不滿敖家四兄弟,才逃難到的這玄冥海域吧!」

    「慚愧啊!」老龍龜歎道:「老夫當年倖免於趙公明神鞭之下,卻未能阻止敖家四兄弟出賣全族利益,枉自苟且偷生至現在!覆海大王乃水族萬年不遇的奇才,慧根天縱,修有一身通天徹地的本領,被推舉為玄冥宮之主,立志推翻敖家王朝,重新恢復江河秩序。可惜縱使天生奇才,沒有『定海珠』的庇佑,也無法突破瓶頸,長角化龍,因此至今仍僅是蛟龍之體,否則豈容敖廣等人囂張至今!」

    申公豹悠悠歎道:「原來如此!覆海道友若有朝一日修得真正的龍身,那四海龍王和龍子龍孫在他面前不過是幾條泥鰍而已。」說到此,他見天色已晚,遂向龍龜長老辭別:「長老,天色已晚,貧道先行告辭了!長老放心,我雖是天庭之臣,心中卻重情義,覆海道友今後但有吩咐,貧道願助其一臂之力!」

    龍龜長老感激涕零,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將申公豹送走。

    申公豹喝得暈暈乎乎,駕著水遁搖頭晃腦地朝七星島府邸而去。可是他駕水的本事要比駕雲要低了不少,這一路忽高忽低,時疾時緩,左右搖擺,上下盤旋。好不容易終於把頭浮出了水面,剛把眼睛瞪開,就看見一悶棍朝自己腦袋敲來。申公豹躲避不及,被砸得一口氣沒上來,昏了過去。

    要問是誰下的黑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覆海大聖手下的九頭將軍。此人背生兩翅,肩膀上扛著九個腦袋,著實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以法術陰狠,招式毒辣著稱,令不少對頭聞風喪膽。

    這九頭將軍原本是深海九頭海毛蟲,先天條件不如蛇、龜,自思修成龍身無望,因此索性破罐子破摔,逆練《游龍渾天功》,不料卻硬生生地長出兩隻翅膀,倒是平添了不少本事。至此後世凡毛蟲之類,紛紛效仿此法,均得破繭化蝶之術。

    話說這日九頭蟲在靈蛇島上修煉,突見東海幾道彩光水汽射出,逆著長江而去。於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便趕去一觀。這一看不要緊,讓九頭蟲看到了千載難逢的良機——原來是東海龍王敖廣帶著兩個太子離東海而去。何不趁東海水晶宮空虛之機,一舉拿下?

    於是九頭蟲心裡樂得屁顛屁顛的,急忙欲趕至玄冥海域將此事報給蛟魔王覆海和龍龜長老。不料剛到玄冥海域,卻發現一人賊頭賊腦,鬼鬼祟祟,形跡可疑,便想不知道是哪個龍王派來的探子,於是當頭一悶棍將申公豹撂倒。

    當九頭蟲胳膊夾著申公豹興致勃勃地來到玄冥宮的時候,蛟魔王覆海正眼一看,頓時驚得汗如雨下:「賢弟,這……這是申將軍,自己人,哪裡是什麼探子!當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啊!」

    九頭蟲登時傻了眼,一屁股癱坐在地上,抽了自己倆耳光,懊悔不已。

    龍龜長老對著申公豹狠掐了幾下人中穴,片刻之後就見他悠悠地醒來。申公豹睜眼一看,見又回到了玄冥宮,覺得好生奇怪,腦袋還有些隱隱作痛,感覺像是被誰敲了一悶棍,卻一時記不起來了。

    「我怎麼又回來了?」申公豹摸著腦袋問道。

    九頭蟲剛要上前請罪,龍龜長老率先一臉嚴肅地道:「據探子來報,敖廣不知何故,突然帶兩個太子離開東海,現在水晶宮空虛,正是我們進攻東海的大好時機。所以,所以九頭將軍就將申將軍請回到這裡了。早有耳聞申將軍足智多謀,今日想聽一下將軍高見。」

    申公豹一聽軍機大事,立即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頭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腿也不抽筋了,當即低聲道:「若真如此,那可是天賜良機啊!東海水晶宮怕是從此以後要易主了!」

    覆海一拍手掌:「好!英雄所見略同,既然申將軍也認定這是天賜良機,兵貴神速,那我即刻傾玄冥宮之兵,前去討伐東海。哼哼,敖廣,我讓你這回變成喪家之犬!」

    九頭蟲迎合道:「大哥言之有理,小弟願帶精兵三萬作為先鋒,掃蕩東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