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風雷破

龍騰世紀 第三十三章力劈陰山葬太歲 文 / 中原一點墨

    眾人回頭一看,只見一頭五色神牛之上騎有一人,不怒自威,揮鞭相向。此人正是泰山大帝黃飛虎,身後則是沈御風以及十殿閻君率領的陰曹地府的十萬陰兵。有了頂頭上司泰山大帝做後盾,十殿閻君頓時神氣了許多,壓抑在胸中三十年的那股惡氣終於可以呼出去了。

    十殿閻君胸中的這口惡氣剛提到嗓子眼時,他們卻又給硬生生地吞了下去——因為,此刻一個夢魘般的人物出現在他們面前。

    眼前一陣陰風捲著一道金光落了下來,黑衣黑甲的天喜星殷壽便站在了黃飛虎面前。

    「久違了,武成王!」殷壽傲然而立,冷冷地擠出了幾個字。

    「殷壽,你我均今非昔比,現在已同為天庭臣子,何來武成王一說?如今你已經是日暮途窮,我勸你懸崖勒馬,或有一線生機,否則上帝震怒,汝等即將萬劫不復!」

    「泰山大帝果然夠威風,居然也抬出玉帝來嚇唬孤王!封神一役後,你我還未曾交過手,今日孤且看看你的功夫是否有長進!」殷壽言罷就要上前同黃飛虎決一雌雄,卻聽見殷郊喊道:「殺雞焉用牛刀,不勞父王動手,且看孩兒將黃飛虎擒住!」

    喊聲未絕,就見殷郊八隻臂膀揮舞著刀槍錘劍棍棒構叉朝黃飛虎襲來。黃飛虎不敢大意,抖擻精神持槍迎戰,二人頓時混戰成一團。殷郊如同一隻長滿了手的陀螺,飛速盤旋;黃飛虎武藝超群,一桿神槍舞得天旋地轉。兩人你來我往,電光火石,一時難解難分,周圍人群被扯得如波開浪裂一般,紛紛讓道。

    忽地一聲炸雷響,一道紫色雷電將攪在一起的二人轟然分開:「黃飛虎、殷郊,汝二人都且住手!」只見一人額頭神目怒睜,駕黑麒麟飛馳而來,正是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太師聞仲。

    聞太師身後繼而又跟來兩人,其中一人如翩翩飛霞,正是驚鴻;而另外一人卻也是一個特殊人物,白面銀甲,乃殷壽的二殿下,殷郊之弟,五穀星君殷洪。

    緣何這幾位正神今日會聚首幽冥?

    原來驚鴻去請了泰山大帝黃飛虎,告知其幽冥界之事的來龍去脈。黃飛虎聞之大驚,遂急率三十萬陰兵封住了幽冥界的出口,以防殷壽的十萬魔兵踏入人間。同時他告訴驚鴻,殷壽此刻具有神魔之力,即使他親自前往幽冥,未必是殷壽對手,因此又讓她去雷府請雷祖聞仲出面。

    雷祖聞仲曾為商紂太師,念及舊情,欲叫上兩位王子殷郊和殷洪一併前往。未曾料到殷壽早先一步,曾勸說兩位王子下界助其一臂之力。殷郊欣然答應,而殷洪卻當面勸阻殷壽不要行逆天之事,是以未曾跟隨。直至今日聞仲去請,他才得知父王和王兄均已鑄成大錯,遂一同前來制止。

    殷壽見聞仲怒氣沖沖而來,似乎來者不善,然而心中對他仍是非常敬重,恭而有禮道:「老太師今日至此,所為何事?」

    聞仲氣得鬚髮皆張,神目怒睜,振聲道:「陛下,你可知你已闖下了彌天大禍!」

    殷壽哈哈一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孤敬重太師忠義,所以仍以太師相稱。今日孤不過一小小的天庭星君,太師身居雷祖高位,『陛下』一稱切不可再用!」

    聞仲硬硬地歎了一口氣:「陛下既知天時,豈可行此逆天之事!現在幽冥界口已伏下三十萬陰兵,陛下這十萬魔兵根本無法衝破幽冥。聽老臣一聲勸,快快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吾可奏請玉帝,以免重責。」

    殷洪見到父親今日此等狀況,心如刀割,痛苦流涕:「父王,王兄,吾等曾與天相抗,因此也均遭殞身之劫,今日豈可重蹈覆轍?」

    殷壽見殷洪苦勸,心中一沉,道:「洪兒,你今日來此,是助父王一臂之力?還是奉旨來取父王項上人頭?!」

    殷洪「撲通」跪地,痛哭流涕地道:「孩兒不敢!懇請父王和王兄聽從老太師之言,棄惡從善,順天應民,早早歸位。」

    殷郊大喝一聲:「殷洪你好糊塗,我等即便順天,老天何曾給我等好日子過?我即為惡神,若不行惡事,反而倒是違了天理,哈哈哈!汝今日定要看清形勢,分清敵友,休要阻撓父王!」

    「一派胡言!」聞仲甩手一鞭,一道雷光抽在了殷郊面頰,疾聲厲色斥道:「上天封你為太歲惡神,是欲讓你以惡懲惡,而你今日卻曲解天恩,刻意去行十惡不赦之事,老夫今日便將你就地正法罷了!」

    殷郊挨了聞仲一鞭,暴怒如雷:「聞仲,父王敬你為太師,我理應也敬你三分!然而上不尊下不敬,今日你若誠心阻撓,休怪本殿下無情無義!」

    聞仲輕蔑一笑:「量你微末道行,還敢在吾面前叫囂!」

    殷郊冷笑,從懷中掏出一物:「你可識得此寶?哈哈哈!」

    聞仲定睛一瞧,心中大駭,那不是『番天印』又是什麼?封神一役之後,番天印已被廣成子收回,今日怎麼又落入殷郊手中?「大膽殷郊,如何又從玉虛門下盜取番天印?」

    殷郊仰天大笑:「此印本是吾師廣成子所有,師父賜法寶給徒弟,從何談起『盜』字?」

    「其中真假暫且不顧,待吾先奪了此印上繳天庭再說!」聞仲雖是忌憚此印,卻對殷郊之法力卻不放在眼裡,飛身欺近欲從殷郊手中奪印。

    殷壽見聞仲出手,急忙挺身擋住,轉頭對殷郊叱道:「郊兒不可對太師如此無禮,速速退下!」

    聞仲抬眼見殷壽擋在面前,一個遲疑,剎住腳步。未料殷郊卻未罷手,已經將番天印祭在了空中。只見那印一個盤旋後,瞬間變成百倍之大,印底赫然有『番天』二字,逕直朝聞仲頂門急墜砸下。番天印乃廣成子成名法寶,威力極大,血肉之軀不能與之相抗。聞仲見狀大驚,暗道:「此寶若中,吾命休矣!」

    只聽見「砰」的一聲巨響,番天印落了下來,卻被人用手硬生生托住。托住此印的並非聞仲,而是從後面衝上來的驚鴻。雖然她集全身之力,托住了番天印,然而由於巨大的壓力,半截膝蓋已沒入地下,一時竟然難以動彈。

    眾人見此情景,無不大駭。殷郊見番天印被托住,心驚冒汗,急忙又掏出一寶,狀若銅鈴,名曰『落魂鍾』,對著驚鴻就要搖起。這鍾與那番天印不同,饒你有千鈞之力,只需這麼輕輕一搖,便魂不附體。

    驚鴻雖不識此寶,卻也可以猜想不是凡物,然而此刻被番天印壓身,如身負數座山,又如何能動彈得了。

    眼見落魂鍾即將搖響,一人風一般地閃過,擋在了驚鴻身前——正是沈御風。

    「咚」的一聲,落魂鍾終於還是響起。

    沈御風的身形隨著鐘聲微微一晃,一時還無甚異樣,然而轉眼之間,卻突然變得飄忽不定,若離若即。

    驚鴻暗叫不妙,急氣怒沖,大喝一聲,將頭頂上的番天印硬生生地掀起,那印在空中轉了幾圈之後,變回原來大小又落回到殷郊手中。

    御風此刻已經極其虛弱,頹然倒在地上,彷彿要魂飛魄散的模樣。

    驚鴻急忙將他攙扶起來:「御風,你這是怎麼了?」

    御風努力地淡淡一笑:「驚鴻,此寶是『落魂鍾』,能震落人的魂魄。我現在已無肉身,身形全由三魂七魄聚成,經此鍾一震,怕是要魂飛魄散了……你不用管我,速速制止他們……」

    言至此,沈御風漸漸地如同一縷青煙,飄忽而起,身形一下子也變得淡了許多,模樣漸漸地像要消失一般。

    驚鴻大叫一聲御風的名字,伸手去捕捉他的渺若青煙的身影,卻無奈當真如抓到一縷氣息。攤開手掌,便又消失得無影無形。

    驚鴻此刻如同暴怒的一團紅色火焰,轉過身來怒目瞪著殷郊,將無限哀傷化作一股無窮的怒火和仇恨:「殷郊,你還我御風,納命來!」軒轅劍出鞘,掄起一招力劈華山,劈出一道凌厲無比、光芒四射的劍氣,將大地切開一道深深的裂痕,緊隨著劍氣向殷郊疾襲而來。

    殷郊未料到,驚鴻的爆發力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登時眼睛頓時被強烈的光芒刺得難以睜開,待反應過來,劍氣已經重重地擊在身上,手中兩件法寶也「堂啷」落地。此時他如同被大力抽射的皮球,屁股向後朝背陰山的一座山頭撞去。

    驚鴻的軒轅劍氣餘勢未減,「卡嚓」將山頭從中劈開。殷郊墜落縫隙之中,當即被亂石掩埋。

    頃刻之後,「轟隆」一聲,被劈開的那座山頭又合二為一,這尊凶神惡煞至此被埋在了陰山之中。後世之人皆言:「勿要在太歲頭上動土」,意思便是,若是將此惡神放出,難免又是一場災禍。

    殷壽見殷郊被劈入山中,頓時怒氣衝天,雙眼中怒射出兇惡的火焰。他一把從土伯手中搶過血劍,抖起一股復仇的黑氣便朝驚鴻刺去。

    此刻,殷壽胸中的怨氣和血劍中的魔氣完全融合併迸發出來,蠢蠢欲動的十萬修羅戰將似乎也嗅到了其中氣味,紛紛向聞仲等人撲去。巨獸一般的猛漢惡來,也揮著一雙宣花板斧,形成旋風般的『死亡之舞』,漫無邊際地一陣席捲。

    土伯呆呆地站在原地,傻傻地看著群魔亂舞的局面,一聲長歎!他知道一切都已經失去控制了。

    幽蘭緊緊地靠在土伯身邊,不言不語,不驚不慌,不離不棄。

    殷壽週身散發著濃厚的魔氣,手中血劍如鬼哭神嚎。驚鴻虹飛霞舞,面無懼色,手中軒轅劍迎面撩起,兩劍相交電光四射、火星亂濺,兩人各自退出幾步。

    殷壽血劍一橫,暴喝一聲,只見身後煞氣繚繞,現出成湯三十位先王之像。

    群神見此狀,皆是駭然!

    殷壽汲取三十位先王的天罡戰氣,與自身發出來的魔氣霸氣怨氣彙集成一團,突然放聲長嘯,血劍橫掃,發出一股衝擊波,如陣陣的漣漪,迅速向前方爆射開來。

    這一暴擊之威力,相當於被放大了三十餘倍。驚鴻距離殷壽最近,首當其衝。

    聞仲暗道:「吾等皆神將之體,集全身之力尚可自保。驚鴻不過一個凡間血肉之軀女子,如何能夠低檔的住?」念及此他飛身擋在驚鴻身前,掌中連發數道炸雷,落在地上形成一堵雷牆。「啵啵啵啵」血劍劍氣打在這堵雷牆之上,極速朝四面濺開。

    由於雷牆的保護,驚鴻免受了一擊。然而,四射而散的劍氣卻將幽冥界千餘名陰兵一掃而飛,彷彿摧枯拉朽一般,不可抵擋。劍氣餘勁不絕,仍猶如秋風掃落葉,就連泰山大帝黃飛虎、殷洪以及十殿閻君等人也紛紛不禁後退,法力稍弱的幾人甚至跌了個人仰馬翻。

    不待眾神有絲毫喘息之機,惡來便帶著十萬修羅戰將如同洪水暴發一樣席捲過來。幽冥界的十萬陰兵被殺得魂飛天外,四散逃竄潰敗。

    殷壽剛才這一招千鈞破,當真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轉瞬之間,聞仲一併人等,被十萬修羅戰將圍得水洩不通。

    十殿閻君未曾料到自己手下的這群陰兵的戰鬥力如此不堪,當真在泰山大帝面前丟足了面子。殊不知,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十殿閻君雖是陰司天子,然而若論帶兵打仗,卻遠遠不及幽冥大將軍鍾馗,手下陰兵豈有不潰散之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