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玄真劍俠錄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 贈三寶,含深意 文 / 沫繁

    猶記得俞和當年初入羅霄,昏昏一覺醒來,走出東峰廂房,立時被外面的仙境奇景所驚。而他此時此刻放眼四望,這座地肺小洞天境裡的景致,竟跟他那時推開廂房木門之後看到的情形,幾乎是一模一樣。

    巍巍群山,雲霞盤繞,仙鶴翩翩,流水潺潺。天上有九座仙嶺懸浮,下面是東南西北四座翠峰環繞的中央道庭主峰。腳下一條蜿蜒曲折的小石徑,通向道庭群殿之中的一座院落,依稀可見那院門上寫著「藏經院」三個端端正正的楷書大字。

    而且這座小洞天境中不單景物驚人,其中天地元氣之精純濃厚,幾乎可與青城仙宗的上清圓明洞天福地相比。置身於其中,根本不需刻意吐納調息,那一絲絲元靈之氣便自行往皮膜毛孔裡直鑽,真教人通身輕暢。

    俞和嘴巴一開一闔,驚得說不出話來。他轉頭一看,只見寧青凌和論劍殿五弟子身後,但再向遠處還是一片群山竹海,完全找不到走過來時的地底隧洞洞口。

    易歡早就猜到,俞和一進小洞天境必定就驚訝萬分。他笑呵呵的說道:「我與大師姐、三師弟初來時,這裡還是一片昏蒙,後來師尊花了差不多十年的功夫,才將此地變化成如今的模樣,是不是有點令人觸景生情?猶記得五師妹剛來的時候,一看此情此景,立時就哭了出來,可教我們全都慌了神。」

    站在易歡身後的五師姐鄧曉聞言,臉上飛紅。她朝二師兄做了個鬼臉,拉起寧青凌的手,就朝藏經院那邊跑去。

    易歡抬手一邀,對俞和道:「雖然似是而非,但這也用不著我來引路了吧?」

    俞和點了點,歎道:「當真是鬼斧神工,妙不可言!」

    一行人沿著小石徑邁步前行,易歡一邊指點一邊解說道:「莫看此處甚為遼闊,但其實僅僅只有五里方圓罷了。在這座小洞天境之中,只有藏經院與那附近的側殿廂房,是真切存在的,其餘那些遠山浮雲靈禽水瀑、盡都是由洞天法力演化顯現。師弟若想登上東南西北四峰,或者去到更遠的地方一遊,那可就真得拿頭碰壁了。」

    俞和恍然大悟,起初他還真以為這座小洞天境中將八百里羅霄纖毫畢現的實塑了出來,那可委實是堪比大羅金仙的造化手段。聽完二師兄這麼一說,他再遙望那東南西北四峰,才發覺是乍眼看去煞有其事,但多看幾眼之後,就會有種亦真亦幻的感覺。

    不一會兒進了藏經院大門,裡面的一主殿、六偏殿、青石圍樓和圓石坪上的七層赤銅八角香爐皆與羅霄山中原貌一般無二。俞和走入論劍殿,就見那一排排堆滿經卷的木架是如此熟悉,連架上書卷竹簡的擺放次序都是分毫未變。隨手拈起一本《小周天煉氣術》,赫然發現這並非是新抄的摹本,而正是他幾十年前讀過的原冊。

    「師兄,你們這莫不是把羅霄山中的論劍殿藏書給搬空了?」

    「那怎可能?盜經下山乃是死罪!」二師兄易歡狡黠的眨了眨眼,「我們只是怕經書古卷存在羅霄,沒人清點照看的話恐有散失,所以在這兒另備了一整套而已。」

    俞和把《小周天煉氣術》放回原處,衝著易歡擠眼一笑道:「師兄,你們盡都修為大漲,又坐擁此等洞天福地,怎麼看不像是在域外絕境之中冒死祭劍的模樣。這關子也賣足了,你就別教俞和亂猜了。」

    易歡哈哈大笑,他忽然轉身走出論劍殿,朝天作揖拜道:「弟子恭迎師尊法駕!」

    俞和一聽,趕緊與寧青凌隨眾人快步出殿。只見天頂上忽有一紅一青兩道奇光閃現,雲峰真人腳踩一道赤火與一道冰風,大袖飄飄,破虛而來。

    「弟子俞和,參見師尊!」俞和此時一見授業恩師,心中感慨萬千,錚錚男兒的眼眶竟然有些酸脹,他低著頭不敢抬起,生怕會被人取笑。

    雲峰真人低頭望見俞和與寧青凌居然在場,果然是立時喜形於色。他身形只一閃,人就到了俞和面前,伸手一把抓住俞和的胳膊,又扶起寧青凌,連聲笑道:「好,好,好!俞和來了,青凌也來了,我雲峰門下的弟子可真是團圓了!」

    俞和憋住了湧到鼻頭的暖流,抬眼端詳自家授業恩師,卻見雲峰真人絲毫不見憔悴蒼老,反倒顯得意氣風發。他雙目炯炯有神光,鬢邊的絲絲發白盡數轉作烏黑,人竟像是返老還童,從以前將近知天命之年的面貌,變成了如今一副而立之年堪堪過半的模樣。

    兩人肌膚相觸,氣息貫通。俞和查覺自家師尊的修為,竟然早已邁過了還丹九轉大圓滿的生死坎,如今玄珠入腹,倘若再朝前一步,就是人間極境地仙道果!

    並且雲峰真人似乎改修了另一門煉氣術,他經絡中流轉的,不再是羅修劍門那稀鬆平常的真清太玄罡氣,而是一股類似極地兩儀真罡的玄妙氣勁,時而灼熱,時而冰寒,陽極生yin,yin極轉陽,瞬息間變化無窮。

    「恭喜師尊成就玄珠道果,陸地神仙指日可期!」

    俞和在來冰海北極境之前,心中最擔憂的就是雲峰真人修不成玄真寶菉萬化歸一大真符,或者這符菉根本應付不了地心冰火罡煞。他深恐到此一見師尊,就發現雲峰真人已經被罡煞蝕壞了道基,只靠本身陽壽在苦苦支撐。可現如今當面一探,卻查覺自家師尊的道行修為已是突飛猛進,玄珠道果已成,在羅霄劍門中怕是足能躋進前五之數

    「你恭喜我,倒是我要拜謝你才對。若非你臨行前留下的那道妙絕神符,恐怕我們這些人早就在此坐而等死了。」雲峰真人笑盈盈的朝正殿一招手,就見一個石盒穿門而來,輕輕的落進了俞和的懷裡,「正好你來了,我準備了一些物事,你將來定然用得上,打開仔細看看吧!」

    俞和眨了眨眼,他沒料到竟有如此美事,自己剛一來,師尊就有賞賜。

    掀開石盒一看,裡面擺著三樣物事,分別是兩本手抄冊子,和一枚小小的玉珠。

    第一本冊子上,寫得是《混元兩儀煉氣訣》,其中記錄了一門威能煞是不凡的內家煉氣術,是教人如何吐納乾坤之間的諸般陰陽煞氣,煉成一口兩儀真罡的法決。依照這法訣修入還丹大圓滿境之後,就會像此時的雲峰真人一般,體內真元呈現出兩儀輪轉之相,克敵救人皆妙用無方。

    俞和粗粗一翻,冊子裡面詳細描述了從「服氣導引」直至「玄珠入腹」的完整節次,可惜這門心訣對俞和並無大用,於是他又拿起了另一本冊子。

    封皮上寫的是《玄真寶菉萬化歸一大真符符陣考》,全本只有寥寥十頁。俞和神情一凜,急忙翻開通讀一遍,越讀到後面,越是字字驚心。

    這本冊子,前三頁寫得是雲峰真人修煉玄真寶菉萬化歸一大真符的種種心得,此對俞和雖有裨益,但還遠不至於令他觸目驚心。可到了第四頁上,裡面記錄的東西可就當真了不得了。雲峰真人居然憑著無以倫比的機巧心智,取周天易數、古今陣法之道和符菉道三家之真髓,反推玄真寶菉萬化歸一大真符,硬生生的創出了一套取名為「森羅萬象歸一」的符陣法。

    從第四頁的總綱來看,這套符陣法可以說是把萬化歸一大真符的妙用發揮到了極致,臻入了俞和想都不敢想的玄玄境地。

    怎說此符陣法之妙?

    精通陣法的煉氣士常常集合數位同道或數件陣器,擺出陣勢與人爭鬥。單以斗陣而言之,憑一座兩儀陣可與修為相若的六人對敵不敗;三才陣可當十人以上;四象陣不懼廿人合圍;五行陣能大破三十人合力。如此以少勝多,正是借助了陣法的妙用,將陣中的人力或器力合縱連橫,彼此貫通,有聚溪成海之妙。

    而雲峰真人以大智慧另闢蹊徑,他竟然修改了玄真寶菉萬化歸一大真符,雖致其妙用稍減,但能夠使符菉千變萬化,不僅可以變化為諸般陣器,甚至還能寄托修士的神念,化成通靈法身。依這符陣之法,天下陣勢十有七八,都能用萬化歸一大真符擺出來。而且只要符陣一起,立時便可將陣中真符的妙用無窮疊加,各種各樣的陣法皆可統稱為:「萬化歸一真符陣」。

    蓋因萬化歸一大真符太過玄妙深奧,所以俞和從來都沒有過「以符成陣」的念頭。而雲峰真人本就是符菉道與陣法道的大宗師,他藝高人膽大,心思也是機巧無比,終至被他推演出了這般精妙絕倫的符陣之法。由此可見,雲峰真人修習萬化歸一大真符的時日雖不及俞和,但他下的功夫之深,對此符的理解之透徹,已然遠遠凌駕於俞和之上。

    在這冊子的第五頁、第六頁和第七頁上,詳盡的記錄了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壬、八卦、九宮等諸般常見小陣的符陣之法。但真正令俞和驚訝萬分的,是在第八頁上,詳詳細細的記錄了用萬化歸一大真符佈置羅霄「大九衍降魔圈」的方法。而在第九頁上,講得是如何用上萬道真菉佈置西北星宿海仙境名震天下的「周天星斗大陣」。

    最後一頁紙上寫滿蠅頭小楷,言明前文所列的種種陣法,不過是拋磚引玉。憑著三段奇思妙想的心法口咒,再分別配上一十八般掌上指訣,便是教人如何改動萬化歸一大真符,將其變化成心中所繪的成陣之物。

    俞和不禁試想,如果他用真符變化出誅仙四劍,再以誅仙陣圖布下洪荒第一殺陣,那闖陣者不僅會被誅仙劍氣絞得形神俱滅,而且其通身jing元骨血,盡都會被萬化歸一大真符煉本還原,反哺給主陣之人。憑此一陣,天下無敵,逆我者皆可魚肉之。

    再往後面,俞和不敢想了。他額頭上已是冷汗涔涔,心中邪念橫生。

    雲峰真人一看俞和的模樣,就猜得到自己這個徒弟心裡在翻騰什麼。他屈指一彈,在俞和腦門上打響了個爆栗,沉聲喝道:「少要胡思亂想!萬化歸一大真符確有煉化諸元之妙,但其xing不利於攻伐,用來佈陣自保無虞,想要殺人卻會弄巧成拙!」

    「原來如此!」俞和聞言,長出一口濁氣,心中雜念頓消。他伸手揉了揉腦門,滿臉愧色的歎道:「多謝師尊點醒,我方才差點兒就入魔了。」

    說罷定了定心神,再看那小小的玉珠,此物竟與當年夏侯滄從撫仙湖底帶出來的那顆「妙微仙宮珠」十分相似。龍眼大小的玉珠晶瑩剔透,內中以芥子納須彌之術封存著一大片園林院落,其形式雖不顯奢華,但卻是依著太極八卦之理鋪陳佈置,碧翠竹林與廊房亭台相互映襯,小橋流水曲徑通幽,深合道家離世出塵的意境。

    看到這顆玉珠,俞和才終於明白了師尊賜下此三樣物事的用意。

    果然聽雲峰真人說道:「俞和,我觀你道行已深、氣相已成,該當是自立門戶的時候了。混元兩儀煉氣訣可傳門下弟子;萬化歸一符陣能保宗門平安;而玉珠中的無名經院,便算是你的一份宗門基業。有此三樣,你自去尋一處洞天福地,就可以開宗立派,教化門人了。」

    俞和身子一顫,手捧石盒,單膝跪倒,恭聲稟道:「弟子不yu另起山門,願侍奉師尊左右,聆聽教誨。」

    寧青凌跟著自家師兄,也是盈盈拜倒。可雲峰真人一拂大袖,將兩人平平托起,昂首宏聲喝道:「今日我門下弟子齊聚,正是開壇**之時。子慧,速速鳴鐘九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