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玄真劍俠錄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一章 烏雲重,將風雨 文 / 沫繁

    熊大申等六位青城弟子剛到正堂裡落座,玄真觀外便又有十幾位青城修士接踵而至。俞和連忙再次出去迎客,卻愕然望見道觀門外站著老老少少的一大排人,其中不僅有「青城七劍」那一輩的年輕精英弟子,領頭的竟是三位「玄」字輩青城高道。

    即便是玄字輩的青城修士,見了俞和也不好以長輩自居。三個鬚髮花白的道人紛紛抱拳行禮,口呼「叨擾玄真子師弟」。俞和與他們一番客套寒暄之後,也將這十幾人引到了正堂奉茶。

    二十多位青城仙宗修士論資排輩,在玄真觀正堂裡或坐或站,人人眼瞅著俞和,臉上陪著三分笑意。俞和望了望這滿噹噹的一屋子青城高手,揮手命女侍布好茶水便盡數退下,他朝群修團團一揖,朗聲笑道:「今日諸位師兄師弟濟濟一堂,令我這小小的道觀可謂是蓬蓽生輝。卻不知大夥兒是來群起而攻之,與我一較酒力高下,亦或是另有其事?」

    「我等吃酒,實乃牛嚼牡丹,自然不敢糟蹋了玄真觀的佳釀。此番無事不登三寶殿,玄真師弟並非外人,愚兄也就開門見山了。」青城群修中輩分最高的楚玄英放下茶盞,豎單掌還禮道,「此來五龍溝打擾師弟清淨,原是有事相求。」

    俞和輕輕一擺手,說道:「楚師兄莫提求字,折殺我也!這玄真觀上下幾十口人托庇於青城仙宗,平日裡多承諸位師兄師弟的照拂恩情,但凡有用得著師弟之處,只管開口便是。」

    「師弟果然是有情有性的俠義中人。」楚玄英趕忙奉承了一句。他臉上微微泛紅,遲疑了一好會兒,才吞吞吐吐的問道:「不知青凌師妹近來身子是否安好,現下可在觀中?」

    俞和挑了挑眉毛,心道果然全是來找寧青凌的,卻不知這一群青城高手,巴巴的來求自家師妹何事?

    不等俞和開口接話,他身後的竹簾子一晃,寧青凌輕移蓮步走了出來。小寧師妹對著滿屋青城修士欠身一禮,柔聲問道:「青凌迎接來遲,還望諸位師兄師弟恕罪則個。」

    就聽見「呼啦」的一聲,正堂中的二十幾個青城修士全都站了起來,一絲不苟的衝著寧青凌作揖還禮。這番情形,弄得俞和都不好繼續坐著,他趕忙站起身,也陪了一禮。

    寧青凌見這陣仗,很是吃了一驚。她偷偷瞟了俞和一眼,可俞和卻對她輕輕的搖了搖頭。兩人都是一頭霧水,只好先連聲招呼,讓一眾青城修士重新落座。

    楚玄英是個口齒笨拙的老實漢子,於是他對身邊的師弟謝玄光使了個眼色。謝玄光抿了口茶水,低頭思慮了數息,這才開口講道:「自打玄真師弟和青凌師妹遷居青城,這幾十年中我們師兄弟數人皆忙於煉氣修劍,倒不曾幫上玄真師弟和青凌師妹的忙,還總是來玄真觀討酒吃,擾得師弟師妹不得安寧,心中甚是愧疚。我與楚師兄、孫師兄湊起薄禮一份,算是聊表心意,還請師弟師妹笑納才好。」

    說罷他伸手一招,取出了個雕滿雲紋的紅木匣子,親自送到了俞和面前。俞和也站起身來,雙手向外一推,口中連呼不敢。但謝玄光執意要俞和收下,就連楚玄英和孫玄宗也都開口相勸,俞和只好小心翼翼的接過了紅木匣子。莫看這匣子也就一尺見方,但卻著實有些壓手,顯然裡面裝的物事份量不輕。

    俞和也不好當面打開查看,他將紅木匣子放在蒲團邊上,鄭重其事的說道:「三位師兄都是青城仙宗的前輩真修,正所謂長者賜不敢辭,這份大禮,師弟我就厚顏收下了。只是三位師兄如此見外,令我與師妹甚為惶恐。玄真觀本就是青城仙宗外門一支,師兄若有事差遣,我倆自然義不容辭,何須客套?」

    謝玄光連連搖頭道:「這些許雜物,其實是為了答謝師弟師妹的美酒佳餚,怎會與我等所求之事扯上干係,卻是玄真師弟你想多了!」

    寧青凌有點經不住這番文縐縐的交道辭令,心說這青城修士怎的都跟凡塵俗世裡的老夫子一般?既然有事登門,直說不就是了,先送一份禮物,這等下若有為難之處,可教人真不好推辭。於是她舉袖掩口,淺淺一笑道:「謝師兄還不快說來此何事?若一會兒我家玄真師兄酒蟲作怪,師妹我可得去後廚替他張羅。」

    謝玄光聞言,深吸了口氣,暗暗一咬牙,這才將青城群修的來意盡數道出。

    原來這二十幾位青城高手,都是下月要去華山朝陽峰,參加五嶽仙宗立道大典的,他們今日成群結隊的來到五龍溝玄真觀,是想找寧青凌替他們祭火開爐,煉製一批保命仙丹的。

    蓋因昨日忽有一道秘聞傳回青城仙宗,說西北魔宗天山總舵的老魔們召集門人弟子,集結了一支由上萬名魔宗修士組成的空前陣勢,浩浩蕩蕩的直朝西嶽華山殺去。

    其中帶頭的不僅有衛行戈、玄牝老祖、混元無極叟、七指書生、天山四聖、青荼散人這等縱橫西北地界的成名老魔,更有歸隱三百年的魔宗「十殿閻羅王」。這十人借波斯佛教中十位陰間天王之名,自號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輪迴王。十個人全都是半隻腳踏入了地仙境界的老魔頭,昔年輔佐西北魔宗上代掌教血魔老祖,數次與終南、崑崙兩宗展開生死大鬥劍。三百年前,西北群魔將崑崙山圍了七天七夜,險險就要攻入崑崙仙宗的小瑤池秘境,最後是崑崙仙宗的高手祭出三大鎮門至寶拚死反擊,又有蜀山派上代掌門逍遙子攜紫青雙劍與昊天鏡前來助法,這才裡應外合,慘勝魔宗。十殿閻羅王在此戰中身負重傷,從此歸隱天山絕崖,但求修入地仙道果,再出山一洗前恥。

    這次也不知道是誰人舌綻蓮花,竟將這十位蓋世凶魔給請了出來。一群老魔頭騰起連天黑雲,大張旗鼓的殺向西嶽華山。可偏巧不巧,剛走到涼州土門關,就迎面撞見了來自蜀山、崑崙、祁連、星宿海仙境、瀾滄江、通天河等西北仙宗的三千多位正道修士。

    這兩撥人真是冤家見面,分外眼紅。話也不說,當場就是大打出手。

    魔宗近萬群修擺開上古萬仙大陣,十殿閻羅老祖結成碧落黃泉鬼哭陣,吞天老祖更是手持先天寶劍,祭出了凶名赫赫的大戮仙劍陣。而西北道門那邊也不示弱,終南山全真伏魔大陣震盪山河,崑崙山金母天河陣橫亙虛空,祁連山的乾天神火大陣、星宿海的周天星斗大陣、瀾滄江與通天河的九曲黃河陣也是玄妙莫測。

    兩邊修士各顯神通,一場狹路相逢之戰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怎奈何道魔兩宗的人手實在相差得太遠,鬥過一天一夜之後,西北道門修士精疲力盡,折損近半,不得已只好大敗而走。

    此番消息傳到滇蜀之地,西南道門修士盡皆大驚失色。

    原本在那五嶽仙宗立道大典上,有西南西北道門的高手齊聚,就算是西北魔宗拉上西南魔宗一併前來搗亂,兩邊最多也就是個半斤對八兩的局面。而且恰逢養毒教內亂,西南魔宗想必湊不出什麼像樣子的陣勢來,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道門修士都滿心以為,就算是在華山朝陽峰上爆發一場生死大鬥劍,自己這邊也是勝券在握。

    可不成想,那西北魔宗天山總舵的魔頭魔祖們居然傾巢而出,還扯起了一道上萬人的大陣仗襲來,一戰打得西北道門鎩羽而歸。這下少了來自西北道門的援兵,就只剩下五嶽仙宗與西南道門支撐局面,明顯人手不足。反觀西北魔宗群修旗開得勝,正是氣勢如虹,西嶽華山岌岌可危。

    於是那些奉命前去朝陽峰觀禮的修士全都慌了神。這些人原本打的如意算盤,想是去華山走一轉,有驚無險的撈回一筆功德。可如今魔宗勢不可擋,他們再想推辭不去,既會被人指摘貪生怕死,也沒法向門中師長開口。

    故而下月要赴西嶽華山的青城修士就四處搜羅靈珍寶藥,想煉製一批保命回氣的靈丹,帶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萬一到朝陽峰上形勢不妙,魔宗群修大殺四方,他們吞一顆靈丹入腹,說不定就能搏得一線生機逃命。

    但青城派以劍道為長,門中修士歷來將丹石之術視為旁門左道,嗤之以鼻。所以楚玄英等三老與青城七劍就算湊齊了天材地寶,倉促之下也找不到丹術大宗開爐合丹。幾番苦苦思慮之下,突然想起五龍溝玄真觀的青凌師妹妙手烹調,擅以天地奇珍做菜,食之如服靈丹。這些青城修士雖然保守,但眼光見識絕不差,試想能用諸般藥材作成美味佳餚的人,那必定是將丹石之道修入了極其精深的地步,這才能做得到返璞歸真,化藥材苦澀為滿口鮮甜。

    於是寧青凌就成了這些人眼中的救命稻草,惹得二十幾人眼巴巴的登門來求,只為一爐保命靈丹。

    謝玄光一口氣將這些來龍去脈講說清楚,青城三老朝寧青凌作揖一拜道:「行將受劫之人,求師妹妙手合丹,以保性命!」

    寧青凌瞟了俞和一眼,卻見自家師兄怔怔出神。她輕輕的咳嗽了一聲,俞和這才身子一震,回過神來。

    謝玄光所說這事,也讓俞和原先盤算好的計劃落了空。他看祁昭如此悲苦,本是打算與寧青凌喬裝改扮,混到養毒教的修士中去,暗暗護住祁昭,再趁兩邊鬥得難解難分時,伺機救走養毒教的幾百低輩弟子。可現下卻是形勢逆轉,變成西北魔宗來勢洶洶,而俞和又不願眼睜睜看著魔道中人斬殺與他熟識的青城修士,更何況羅霄劍門滇南別院的那些昔日同門,也是必去華山朝陽峰觀禮助陣的。

    一時間俞和左右為難,心中沒了主意。

    耳聽到寧青凌輕輕一咳,俞和趕忙收起了沒頭沒腦的思緒。當下二十幾個青城派高手就坐在面前,容不得他再胡思亂想,為今之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俞和朝寧青凌點了點頭,抱拳向青城三老道:「合藥煉丹不過是區區小事爾,何須諸位師兄師弟如此興師動眾?我與師妹自當效力就是。」

    楚玄英等人聞言大喜,滿屋子青城修士齊齊站起身來,對著俞和與寧青凌作揖道謝。俞和一面還禮,一面心中暗想:如此算是落下了一份不小的人情,將來若自己有求於青城仙宗,倒也有個便利。

    又是幾番客套之後,每位青城弟子都取出了或多或少的一份靈材寶藥。此去華山吉凶難料,他們拿出來的,可都是壓箱底的珍藏,一時間玄真觀中堂裡寶光流溢,奇香瀰漫。

    寧青凌心智聰慧,自然識得其中關竅。她親自動手,將這些靈材分門別類的整理妥當,裝入藥匣之中。凡有不合用的藥材,便一一退還其主,另有的修士尚缺幾味輔藥,寧青凌也不多計較,言明開爐時自會替他補全。

    一眾青城修士千恩萬謝,當場許下了數不清的好處答報。俞和與寧青凌也知道他們此去華山生死難知,便任由得這些人盡情講說,兩人就只付之一笑。

    理完藥材,俞和好言挽留他們在玄真觀共進晚餐,可這二十幾人看起來根本無心酒食,約定了取丹的時日後,便紛紛告辭而去。

    喧囂的中堂復歸平靜,寧青凌搖頭歎氣道:「這回可少不了七天七夜的合丹功夫,師兄你得仔細看管著昭兒妹妹。」

    哪知俞和眼珠一轉,忽說道:「師妹先不著急祭火開爐。大亂將至,我們得先把這玄真觀裡的幾十口人,盡數挪到一處妥善之地去才好。」

    寧青凌面露詫異,抬頭問道:「師兄,你莫非是為了昭兒妹妹,要去與青城為敵?」

    「非也!」俞和擺了擺手,歎氣道,「我懷疑那些赤胡傀儡修士的餘孽就藏在五嶽仙宗內,若真是如此,這些禍害不可不除。但我若對五嶽仙宗之人出手,怕就怕西南道門認定我與魔宗為伍,到時玄真觀危矣!」

    寧青凌臉色一變,急急追問道:「那師兄所說的妥善之地,卻在何方?」

    「西南滇地,澄江府量水川,那撫仙湖底的神仙遺府外有萬年陰煞掩蔽,可以暫去遺府洞天中避上一避。若華山之行不惹事端,我們再返回青城山五龍溝,若真個惹出是非,我們便遠走南海海外,那天涯海眼下的南帝白玉塚,也是一處仙家福地!」

    「怎的都是些暗無天日的所在?」寧青凌不露痕跡的扁了扁嘴,慢吞吞的收好藥匣子,起身道:「既然師兄已然有了萬全之計,青凌自當遵從。」

    俞和一小口一小口的吸著茶水,心不在焉的答道:「身在因果劫數之中,若不細細盤算,怎能趨吉避禍?」

    寧青凌站起身,輕輕撥開竹簾,轉頭又望了俞和一眼。她遲疑了小半晌,卻只是發出無聲的一歎,繼而邁步朝後堂走去。

    一邊走,小寧師妹一邊歎氣,心中怨道:師兄啊師兄!這天下之大何處不能容身,你又為何非得去華山惹那事端,染那血腥?西南風雨將至,你我為何不帶著諸位姊妹遠走天涯,躲到一個別人尋也尋不著的地方耕種紡織、怡然自樂,豈不最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