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玄真劍俠錄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 雄關摧,胡人逃 文 / 沫繁

    只見一道神光從崑崙蒼溟子的天門衝出,化作一面金光流溢的圓鏡,浮在了蒼溟子的頭頂上方三尺。這面圓鏡,鏡面也就巴掌般大,仙華內蘊,諸妙不顯。鏡子背後浮雕著太乙玄文,鏡面周圍有一圈形式奇古的雲紋金飾,鏡子下方垂落一束九彩瓔珞,瓔珞中間穿有一片銅錢大小的八卦鐵牌。

    一眾西北道魔修士見到此境,立時又是驚呼連連,許多人舉袖掩口,幾乎不敢再信自己眼中所見。

    這蒼溟真人祭出的寶鏡,竟然也是一件威名赫赫的先天至寶,名喚「崑崙鏡」,相傳其乃是西王母的證道之寶,具有溝通天人兩界,破碎虛空的無上神力。崑崙鏡與煉妖壺齊名,俱是上古十大先天至寶之屬,雖然終南仙宗的煉妖壺排名第四,而崑崙仙宗的崑崙鏡排名第九,但兩件至寶所具的威能各有千秋,又都是一方上古大派鎮壓氣運之物,誰也說不清楚究竟誰高誰低。不過崑崙鏡乃是由西王母親手賜下,專門留給崑崙仙宗一脈鎮壓氣運的重寶,而九黎煉妖壺卻是終南先人從山中地肺的前古遺跡裡發掘所得,這傳承下來的御寶真訣實有圓缺之分,故而終南仙宗的煉妖壺實未必能壓過崑崙鏡一頭。

    連冷眼旁觀的衛行戈與羅修上人都不禁念頭翻轉,滿臉凝重。

    這終南、崑崙兩宗是何用意?居然各派門中九轉高人,將鎮山重寶帶了出來。區區外夷來犯,卻如此大動干戈,莫非是要在擊潰赤胡蠻子之後,趁著氣勢鼎盛,一舉攻向西北魔宗天山總舵麼?

    衛老魔暗暗發出傳訊玉符,將所見之事急報西北魔宗上尊。而羅修上人亦隔空傳音,讓俞和遠遠避開,莫要被先天至寶之威所波及。

    俞和自然知機,他縱身飛上落雁口城牆,悄然站到了杜半山的身邊。杜半山一看俞和靠過來,也猜得到他的用意,半山師兄側頭低聲道:「小俞子莫要擔憂,先天至寶通靈,本門師長修為深湛,自有分寸。」

    再看那崑崙鏡當空一轉,鏡面中瞬息間閃過天地人三界眾生萬相。蒼溟真人法咒頌畢,伸指朝前點去,一道玄黃奇光自鏡面中飛出,卻不照向火焰怪人,而是對準那個半人半獸的胡夷絕頂高人隔空射去。

    那半人半獸的胡夷高手遭崑崙鏡寶光迎面一照,頓時是急退數丈,舉手掩面。密密麻麻的烏籐好似破土怪蟒一般的從沙地中衝出,瞬間結成一堵高達三十餘丈的籐壁,擋住了崑崙鏡之光。

    可玄黃鏡光在籐壁上只來回一掃,那猶如萬千條活蟒般擁擠蠕動的粗壯烏籐,就好似突然生機斷絕,盡數化成了一片枯木。然後須臾間時光急逝,籐壁彷彿經歷了萬萬年的風沙侵蝕,整個變成了灰白色。只不到三息之後,那原本高大厚實的籐壁轟然朽散,碎木還未落地,已然化作粉塵,隨風而去。

    那半人半獸的胡夷高手又退了半步,接連三道籐壁在他身前拔地而起。可崑崙鏡咄咄逼人,玄黃鏡光照到何處,何處就立時化作枯萎死地。此番一攻一守,看似成了消耗戰,但先天至寶之力無窮無盡,蒼溟子不過是以些微真元神念導引罷了,他已是立於不敗之地。而那半人半獸的胡夷高手須得護住高台督戰車,只要再退出十餘步,就會陷入退無可退的絕境。

    這邊崑崙蒼溟子一出手便勢如破竹,穩穩的將赤胡半神高手壓在了下風。終南青言子見此情形,更是怒氣勃發。他雙手齊揮,煉妖壺憑空一轉,漲到八尺高下,上半截的三層寶塔壺蓋緩緩掀開,有萬道九se奇光飛出,撲向那個正在無聲呼號的火焰怪人。

    自壺中傾瀉而出的煉魔神光,往那火焰怪人身上一卷,登時將這位胡夷半神高手裹成了個碩大的繭子。青言子雙手屈指成爪,好似在拖曳無形重物一般,死命的運勁朝懷里拉,那九se奇光扯著一團光繭,一尺一尺的朝煉妖壺中收去。

    紛紛落回城頭的供奉閣修士,再加慶雲上的終南、崑崙兩宗弟子,一齊高聲吶喊助威。眼看赤胡大軍如退潮一般的撤離城下,落雁口的大雍守軍也把戰鼓擂得震天動地,要為雲頭上的兩位仙師鼓勁。

    趁著兩位半神高手與先天至寶鬥法之時,那高台督戰車上的赤胡異士卻沒閒著。又有幾人悄悄摸了出來,與先前死裡逃生的幾個赤胡異士一起,奮力搶救巨獸頭頂上的九尺黑漢。

    各式各樣的刀斧劈砍在巨獸頭頂的鱗片皮肉上,可能是隨著這頭巨獸殞亡,渾身精華漸漸散去,那堅固的鱗片皮肉也不再是刀槍難傷。七八位赤胡異人挖了差不多一炷香功夫,終於將那九尺黑漢的一雙腳踝,從巨獸的頭頂皮肉中拔了出來。

    這九尺黑漢的肉身與巨獸頭顱一分開,那兩片碩大的殘屍登時騰起團團玄火,頃刻燒的只餘下兩團黑色的骨屑,看得青言子心疼不已。

    幾個人扛起九尺巨漢,轉身逃向了高台督戰車。可歎其中殿後的三人一不留神,卻被崑崙鏡的神光照到,身子一僵,血肉化成白灰。等那九尺黑漢終於被搶回了督戰車中,赤胡大軍首領阿力什跳上車架,揮舞著長鞭調轉馬頭,巨大戰車開始緩緩的倒退。

    程倫忍不住想去揀點便宜功勞,可涼州府供奉閣的孟、馬兩位大執事各伸手按住了他的肩頭,孟坤皺眉道:「胡人此戰大勢已去,你就莫要再出去惹是生非了。一則刀劍無眼,先天至寶威力奇大,你可別成了人家的祭寶之牲。二則你當人家赤胡國的半神高手就這麼兩個?萬一你衝過去殺了幾人,再惹出一位半神高手真身前來,我倒問你如何抵擋?」

    程倫臉色一變,低頭不語,老老實實的盤膝坐下調息。

    高台督戰車向後一動,表示著赤胡人不得不承認其攻打落雁口之舉慘遭失敗。可慶雲上的青言子與蒼溟子還在催動法決,勢要拿兩個胡夷半神高手立威,血祭雄關。

    崑崙鏡奇光灼灼,煉妖壺寶氣翻捲,兩邊正相持不下時,城牆上的大雍守軍突然發出陣陣驚呼。俞和探頭一望,卻見整幅城牆外壁,不知何時已覆上了一層厚厚的烏籐,這些烏籐硬逾金鐵,末梢尖銳如錐,籐條甩飛起來,深深的鑿進了城牆的磚石之間,數以千計的籐條好似一群翻土的蚯蚓,竟大有將落雁口城牆拱塌之勢。

    就在俞和這一望之間,不遠處已有一小片城牆倒了下去。幾十根烏籐湧上牆頭,將周圍的大雍守軍攪得血肉橫飛。

    「仙師快救我兒郎性命!」守關大將周老三抬頭向天大吼呼救。

    正打得順風順水的蒼溟子低頭一看,臉色驟變,心中暗罵:「好陰毒的蠻子,此兵敗如山之際,居然還對凡俗中人偷施毒手!」

    「所有人速速撤離城牆,待貧道施法!」蒼溟子抬手一指,他頭頂上的崑崙鏡翻轉,將神光灑向爬滿城牆的烏籐。

    可那位半人半獸的胡夷高手等的就是這個時機,見崑崙鏡的玄黃鏡光甫一轉走,他立馬飛身而起,舉起雙手一招,那天上鉛雲中立時落下一根青藍色的雷柱,轟然劈在煉妖壺的九se奇光之上。

    青言子週身一顫,九se奇光依舊是巋然不動。可那半人半獸的胡夷高手揮手不停,接連召來了十餘道雷柱。先天至寶自然不懼雷霆,可青言子操持法器的一縷神念卻被連串怒雷劈得有些散亂。眼見那光繭忽大忽小,似乎困裡面火焰怪人正與半人半獸的胡夷高手裡應外合,想要一舉破繭而出。

    耳聽到「轟隆」的一聲大響,俞和驟覺腳下發虛,身子墜下,他趕忙是御劍而起。低頭去看,他所在的這片城牆也傾塌了下去,瓦礫堆中衝出無數的烏籐。單憑那崑崙鏡的一道細細寶光,倉促之間根本撲殺不了蔓延數里的萬千烏籐,落雁口雄關已然崩塌了近一半,許多凡俗兵卒沒有死在赤胡大軍的刀箭之下,卻被殘垣斷壁生生埋葬。

    「青言師兄速來助我!」蒼溟子惶急的大聲呼喊。一眾供奉閣執事與終南、崑崙兩宗的修士飛身而出,也開始奮力劈斬烏籐,挪移磚石,搶救傷兵。

    聽到蒼溟子這麼火急火燎的一喊,青言子急忙低頭向下去看,落眼處觸目驚心,令青言子倒抽了一口涼氣。

    就在青言子心神一動的剎那,那困住火焰怪人的光繭驟然漲到了五丈,有道道火光溢出,似乎裡面的火焰怪人發出了全力一擊,就要掙開煉妖壺的寶光束縛,脫身而出。

    青言子也不知道自己這個時候是要攝回煉妖壺,去鎮壓那城牆上的烏籐,還是繼續施法,將火焰怪人封入煉妖壺中。就在他心中掙扎,猶豫不覺之時,更多的火焰流焰出來,在光繭上方聚成了一團火雲。

    那半人半獸的胡夷高手忽然雙手一圈,烏雲重重壓下,平地裡狂風大作,揚起滾滾沙塵,將逃往西北方向的赤胡殘兵和高台督戰車盡數掩住。而這時青言子突覺手上一鬆,九se奇光將那大繭一下子攝入了煉妖壺中,三層寶塔壺蓋砰然合攏,這件先天至寶自行飛回了青言子身邊。

    青言子沒想到恰恰在這個緊要關頭鎮壓住了那個火焰怪人,他大喜過望,手撫煉妖壺仰天長笑。可聚集在半空中的那團火雲突然一縮,竟化作一顆巨大無匹的飛火流星,轟然撞向了半毀的落雁口城牆。

    爆鳴聲震得地動山搖,熊熊大火衝散了烏雲,將半邊天空映得通紅。不知多少大雍兵卒剎那間灰飛煙滅,被杜半山臨危搶出的大將軍周老三右腿化成了半截焦炭,人已昏死了過去,氣若游絲。

    整個落雁口雄關盡成火海焦土,就連那些烏籐都被燒成了碳條。

    雲頭上的青言子與蒼溟子萬萬沒料到他們帶著兩件先天至寶前來,最後卻還是落到這般田地。他二人惱羞成怒,氣得睚眥盡裂,跳腳罵道:「赤胡暴徒,毀我雄關,貧道與爾等不共戴天!」

    可再看那西北方向,已是人影渺渺。半人半獸的胡夷高手掀起一場大風沙,竟把幾萬殘兵盡數捲走,頃刻之間逃得不知所蹤。空蕩蕩的大漠與黑煙滾滾的落雁口,像是在無情的嘲笑著九州修士們。

    「不共戴天?道友此話可不宜亂說,冥冥天道自會計較。」衛行戈與羅修上人飄身而來,掠過慶雲之時,衛老魔不鹹不淡的調侃了一句。

    「兀那魔頭,你待怎地?」青言真人和蒼溟真人轉頭怒目而視,煉妖壺與崑崙鏡奇光大作,似乎要與衛行戈和羅修上人動手。

    涼州府供奉閣的大執事孟坤與馬嘯趕緊縱身而來,他倆捧出道魔兩宗的合議文書,在四人面前一展,指著上面終南、崑崙、西北魔宗等列位掌教上尊的真靈法印道:「四位道友息怒,如今驅夷衛道大局緊迫,我等萬萬不能自亂了陣腳。此有各宗合議金卷為證,胡夷不退,魔道兩宗不起干戈。誰家若有違逆,西北群修皆可將其按叛道之罪合力斬殺,其宗主上尊也將身受四九天譴責罰!」

    衛行戈哼了一聲道:「衛某謹遵此番合議,方才關前一戰,本座如何行事,有目共睹!怕只怕有些無恥小人陰奉陽違,居心叵測!」

    「魔頭修得血口噴人!」青言子還想發作,孟坤與馬嘯急忙上前拖住,兩位大執事在青言子耳邊不停口的好言相勸。青言子眉頭緊鎖,咬牙切齒,目中寒光亂射,可他偷眼一瞄崑崙蒼溟子,卻見人家閉目平息,收起了一身煞氣,站在邊上不言不動。

    青言子心思急轉,他甩袍袖啐了一口,正色宏聲道:「天道為證,三日之後必去反攻赤胡大漠土城,若不報落雁口之仇,不殺得蠻子血流成河,不將其逐出大漠,我青言子誓不回山!」

    衛行戈拱手一揖,嘿嘿笑道:「道友好宏願,好殺氣,好魄力,衛某人拭目以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