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玄真劍俠錄

龍騰世紀 第一百八十六章 開門迎,八方客 文 / 沫繁

    雲峰真人和符津真人在滇南別院西北角的一處庭院中閉關,重重陣法將這座小院鎮守得固若金湯。那滿滿一匣子道元紫氣委實非同小可,雲峰真人閉關前發暗符知會了宗華真人,宗華真人自然也是大喜,不過他被瑣事纏身,這幾日裡無暇坐關行功,只能等回到揚州之後,再做打算。

    這七日中,俞和要為自家師尊護法,故而就在雲峰真人他們閉關的小院附近,找了一處僻靜的廂房打坐潛修」「小說章節。只是俞和卻不能與元曦一樣,整日整夜的守在小院門口不動。蓋因這滇南別院憑空而起,亟需打理的瑣碎事務極多,白日裡他也得幫忙著張羅一二。

    大師兄夏侯滄第二日一早就御劍而去,帶著宗華真人的名帖道符拜訪西南諸門諸派。到了第三日,雲峰真人還未出關,西南別院門口就陸陸續續的來了很多人。這些早早登門而來的,全都不是前來觀禮開山門法事的西南大派修士,而是一些人丁稀薄的煉氣世家子弟,或是無門無派的散修。

    夏侯滄久在滇地行走,這些人都曾受過他的恩惠,一來是心中感恩,二來是沒有宗門照拂,本身修行很是艱難,所以一聽說夏侯滄師門在滇地開設別院,就立刻啟程趕來投奔。有的希望直接列入羅霄門牆,有的則捨不得自家道統傳承名份,只來求個客卿之位。

    太淵真人與宗華真人與這些從四面八方趕來投奔的修士一一細談過。覺得心性良善,不存異念的,就安頓他們在別院中先行住下,等開山法事之後,再做安排。若發覺來人其實另有所圖或心術不正的,則是婉言謝絕,讓他們觀禮開山法事之後,便自行離去。

    眼看滇南別院中一天比一天熱鬧。有些前來投奔的修真世家子弟,還帶來了許多金銀雕飾和彩綢綾羅,把這別院道庭裝扮的很是喜慶。

    太淵真人和宗華真人整日忙著考評從四面八方趕來投奔的人;符津真人和雲峰真人閉關未出;金晨真人和虞琰真人不知去了何處,這幾天都沒見到人影;九位劍門宿老忙著調理九衍降魔劍陣,以應付開山法事時可能出現的意外。

    於是純陽院首席師兄李毅、藏經院大師姐莫子慧和那位沉暉書院的肖子謙,就成了滇南別院中臨時的主事之人,幾日裡忙得不可開交。俞和倒是發現,這位肖子謙的確很有長兄的風範,他性子寬厚溫和,為人處事很是沉穩老練,指揮調度起來也是忙而不亂、井井有條。到後來,李毅師兄和莫子慧師姐都隱隱以他為首,好似這肖子謙才是劍門大師兄一般。

    眾弟子裡裡外外的忙個不停,恨不能多長几張嘴,多幾條手臂出來。唯有那位守正院的方師妹,卻好像是在遊園看熱鬧一般,她穿花蝴蝶似的在別院中逛來逛去,雖然偶爾也會出手幫一幫忙,但大多數時間就只是笑嘻嘻的看著。門中師兄弟們憐香惜玉,倒沒誰腹誹於她,如此粉雕玉琢的一個仙女兒,自然不好去做那些粗累的活計。

    別院裡人來得多了,有一些外面的傳聞也就飛進了俞和耳中。

    原來他和碧雲寺的幾人從撫仙湖中出來之後,峋石真人等剛回到宗門中,東巴密宗的一十八位肉身羅漢就帶著千人僧團到了碧雲山,把整座碧雲寺圍得鳥飛不入。碧雲寺地宮中潛修的四位玄珠道果修士一齊破關而出。兩派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東巴密宗結成千佛曼陀羅大陣,碧雲寺擺下地皇三光落仙陣,一場大鬥法打了一日一夜。結果碧雲寺終究是鬥不過東巴密宗,那十八位肉身羅漢合力一擊,把碧雲寺的三清大殿給一掌拍成了齏粉。

    也不知碧雲寺究竟折損如何,聽說那四位玄珠道果的老祖當眾作揖告饒,才罷手不鬥,兩邊又吵吵嚷嚷了二日一夜。最後是西南蜀地的峨眉、青城兩宗和藏地大昭佛宗的幾十位高手一齊聞訊趕來調停,好話說盡,碧雲寺又賠出數不清的法寶靈物,才消弭這場滅門大劫。

    俞和聽了這事,暗暗心驚。劍門滇南別院與碧雲寺比鄰而居,他居然一點兒也沒察覺到碧雲寺那邊有什麼異狀。在那水底仙府中,俞和自己也曾同東巴密宗的和尚動過手,幸好只是把那個年輕的和尚打傷,並沒有下重手斷人性命,而且當時還帶著面具法器,掩蓋了本來面目。不然以東巴密宗這睚眥必報的凶悍做派,碧雲寺的有四位玄珠道果的老祖坐鎮,都吃了大虧,若是那千人僧團到滇南別院來興師問罪,在這裡的羅霄諸人根本招架不住。只怕用不了一時三刻,山門甫開的滇南別院就不知鬼不覺的被那些凶僧神抹殺去了。

    出家人總說「慈悲為懷」,可這東巴密宗的和尚卻是如此狠辣。不過這西南滇地凶險詭譎,若當真是一派和善,處處忍讓,恐怕委實難以立足。

    到了第四天時,符津真人和雲峰真人破關而出。金晨真人也回來了,他身後跟著虞琰真人和三位年輕的修士,其中有男有女,個個器宇不凡。這三位修士見了肖子謙,皆口稱大師兄。原來他們都是沉暉書院虞琰真人座下的弟子。

    有雲峰真人出關主事,李毅和莫子慧都大大的鬆了口氣。沉暉書院的四位弟子也不像是來做客的,把滇南別院當成了自家山門一般,盡心盡力的幫著操辦諸事。人多力量大,眼看這滇南別院中每一天都要換個模樣,越來越熱鬧喜慶。

    第六天時,漸漸的有來觀禮的賓客登門,太淵真人坐鎮大殿,宗華真人和雲峰真人親自站在別院門口,可直到黃昏時分,一共也就來了四撥客人。分別是滇池仙派、大理洱源觀、崇聖寺和瀾滄江南班島的修士。

    這些修士到了滇南別院,除了崇聖寺的幾位胖大和尚一副自在隨性的神情之外,其餘幾派的修士都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樣。他們見了滇南別院的弟子,也不願多搭話,走進侍客精舍之後,便是閉門不出,還祭起陣法守住了周圍地界。

    俞和有些不解,肖子謙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西南滇地本就紛爭不息,羅霄又來插上一腳,這些門派中人自然心中不痛快。等到明日法事做完,依西南風俗鬥劍一試時,就要靠俞師弟大展神威震懾群修,好讓這些人今後不敢欺辱滇南別院的弟子。」

    聽肖子謙這一說,俞和才明白雲峰真人閉關前叫他好生積攢氣力是何用意。原來這別院山門初開,依著規矩,還要與滇地諸派鬥上一場,非得露出幾樣厲害手段,才能在西南滇地站得穩腳跟。

    俞和輕輕一笑道:「肖兄放心,明日且看俞和施為就是。」

    直到晚霞漸黯時,宗華真人和雲峰真人兀自站在別院門口未走,似乎他們認定了還有賓客要來。等到西面天際最後一絲明光將熄,果然打碧雲寺方向飛來了一金一青兩片慶雲。金雲在前,挾著雷音滾滾而來,那氣勢咄咄逼人,雲頭一落,六位身披暗紅僧袍的東巴密宗老僧顯出了身形,他們對著宗華真人和雲峰真人合什一拜,便不再言語。

    這六位老僧也不掩飾那一身凝如山嶽的氣勢,他們並肩在山門前一站,「噗」的一聲輕響,就見門前的剛剛亮起的百盞靈燈齊齊熄滅。

    宗華真人與雲峰真人才一皺眉,太淵真人、符津真人、金晨真人和虞琰真人一齊從別院中邁步而出,只聽見太淵真人輕輕一咳嗽,那百盞靈燈上登時復有火光沖天而起,照得山門前亮如白晝。

    宗華真人一臉從容的抱拳還禮,側頭對俞和吩咐道:「仔細引六位大師去淨禪水榭奉茶歇息,此乃貴客,萬萬不可怠慢。」。

    那六位老僧之首從懷中摸出一張金箔名帖,手腕一翻,這名帖便緩緩的飛向宗華真人,太淵真人輕輕一哼,大袖擺動,就要替宗華真人去接著金箔名帖。可這時俞和身形一閃,已探手搭在了這名帖上。

    莫要看這薄如蟬翼的一張小小金箔,上面隱含的磅礡佛力,竟然如一座千鈞巨石壓迫來。不過俞和既然敢伸手去接,便早把萬化歸一大真符和神霄太平應化白蓮法運到了手掌上。肉掌和金箔相碰,俞和雙肩輕輕一晃,那股龐然佛力便被他攝入白玉劍匣中,結成銅錢大小的一個赤金佛印。

    「多謝大師賜下名帖。」俞和看似輕描淡寫的,已把金箔名帖接到了手掌中。他豎起單掌朝六位老僧一拜,轉身把金箔名帖呈到了宗華真人的面前。宗華真人展顏一笑,把名帖收好,擺手邀這六位密宗老僧進院。

    俞和在前面引路,六位老僧默默的跟著。一路上俞和分明覺得有十二道視線緊緊的盯著他的背脊,可他假裝渾沒察覺,將六僧帶到淨禪水榭之後,招呼道童佈置茶水素食,再作揖拜禮之後,俞和出了水榭,又朝山門口走去。

    緊隨著東巴密宗的金雲,那片青色的慶雲也落了下來,十餘位道門修士顯出了身形。有年輕的弟子送上拜帖,宗華真人接到手中細細一看,這十餘位修士,竟然是分別來自碧雲寺和西南蜀地的蜀山、青城三宗。蜀山、青城兩宗乃是九州之上赫赫有名的萬古道門大宗,術法、劍道、符菉無一不精,與羅霄劍門素來是頗有些交道的。而符津真人和虞琰真人也與碧雲寺的修士相識,於是熟人一見面就寒暄了起來,看起來倒是頗為熱絡。

    太淵真人在前,宗華真人和雲峰真人陪著,一行人朝別院中走去,剛好碰見俞和把東巴密宗的六位老和尚安頓好,沿著花徑轉回山門。

    俞和抬頭一看,蜀山、青城兩派的修士自然是全不認得,但碧雲寺來的人,他卻是見過的。領頭的兩位修士鬚髮皆白,可不正是信寧、信凡兩位真人,而後面的幾位碧雲寺修士中,也有胡家兄弟的那位六叔宸濤子。

    信寧、信凡兩位真人沒見過俞和的真面目,可宸濤子卻是看過俞和的,他見俞和低著頭,想從一行人邊上繞過去,便急搶上了一步,堵在俞和面前,冷冷的哼了一聲道:「這不是我家的外戚李合麼,揚州學道,學得原來是羅霄的劍道!你莫想要躲,我且來問你,老胡家養的那四個忘恩負義的豺狼子侄,如今人在何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