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玄真劍俠錄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三十九章 歸山門,得賞賜 文 / 沫繁

    更新時間:2013-05-25

    拜別了張真人和供奉閣的諸位前輩,俞和與寧青凌都不願再去宮中與容昭皇后和兩位皇子告別。俞和帶著空空蕩蕩的門派玉牌,和一顆裝滿了喜悅與思念的心,走出了京都定陽城的南門。

    他本想御劍直回揚州去,可寧青凌說什麼也不肯,俞和拿這位小師妹也沒了辦法。傳訊到門中問了,賑濟災疫的事情還沒落定,門中除了掌門師伯鑒鋒真人鎮守道庭,便只剩下隱居不出的宿老和低輩弟子們,宗華真人、雲峰真人和南啟真人等高手全都在嶺南一代奔走救人,至今還未回轉。

    於是俞和也就依了寧青凌,找了條與來時不同的路回揚州。一路上走走停停,見到瑰麗的風景就遊玩一圈,遇到繁華的城鎮也逛一圈。寧青凌似乎故意想繞開青州和徐州,她執意不朝東邊走,倒向西面繞了一個老大的彎子,穿過豫州和荊州,朝揚州而去。

    這一趟,又是足足走了快半個月,這才遠遠望見了羅霄劍門的大九衍降魔圈。

    寧青凌似乎遠沒玩夠,拖拖沓沓的亦步亦趨,可俞和已是歸心似箭,腳底下加緊。一步踏上羅霄山門前的石徑,俞和仰頭深深了吸了一口氣,露出陶醉的神色,「可算回來了!」

    「怎麼,師兄這一路可是吃盡了青凌的苦頭?」寧青凌翻了翻白眼,「若是我們出了定陽往東走,只怕俞師兄你還在一步一步的丈量青州海岸吧?」

    俞和臉上一紅,也不好抗辯。這一路上,寧青凌唧唧喳喳的,把俞和與陸曉溪的那點兒往事,盡都套了出來。當然少不了好一番品頭論足,大抵就是調侃俞和,說俞師兄看起來雖然木訥,卻竟然是個癡情的漢子,真是人不可貌相。

    兩人一前一後進了羅霄山門,自然先去了藏經院。雲峰真人見他們平安回來,還奉上一份定陽土產,滿臉儘是笑意。草草說了幾句,對供奉閣與龍門道的事情一字未問,便命兩人自回東峰小院歇息。特意叮囑俞和第二日早課後,隨他去見鑒鋒掌教和宗華真人,當是為了那論功行賞之事。

    俞和與寧青凌帶著大包小包的土產,到論劍殿派發給各位師兄師姐每人一份。大師姐莫子慧、三師姐章若蓮和五師姐鄧曉,都是一匣子產自西域冰海龍涎香。二師兄易歡和四師兄方寧則是一對北狼毫紫竹筆,雖及不上給幾位前輩真人帶的關東遼尾筆,卻也是三百兩紋銀一對的上好貨色。

    見一眾同門盡歡,兩人也就回東峰去了。這夜俞和沒有打坐煉氣,而是倒在自己的木板床上,美美的睡了一覺。身歸羅霄,心中那種踏實的感覺,實在是安適之極。

    第二天卯時,行過了早課,俞和便隨著雲峰真人去了三清殿。

    本以為鑒鋒掌門真人也在三清殿,可聽宗華真人說,一大早鑒鋒真人就有要事出山去了,托宗華真人代為行賞俞和。

    這時再見到宗華真人,俞和心裡,可不單只將宗華真人看作是一位對自己青睞有加的師門長輩了。離開京都定陽之前,張真人特意私下裡跟俞和說了不少關於宗華真人的事情。才知道羅霄劍門的這位清微院掌院,絕非是一般的人物。

    明面上,宗華真人只是揚州羅霄劍門的一位掌院真人,可暗地裡的兩重身份,卻是了不得。張真人也是到了定陽供奉閣才知悉,這宗華真人竟是揚州供奉閣暗府的掌法大執事,這一重身份,連揚州府供奉閣的大當家張老也不知道。而宗華真人還有一重身份,就更加神秘了。

    九州修真界中,有許多亦正亦邪的修士合會,那無央禪師和章炎真人所在的無名門派,便算是其中之一。而揚州有個「買命莊」,也是個勢力遍及九州地界的修士合會。顧名思義,「買命莊」是個做買賣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買自己的命,也可以賣別人的命。這裡有最能救人的保命靈符和最能殺人的死咒符。

    來做買賣的人,拿得出什麼奇珍靈品,就換得到什麼樣的符菉。

    只是這符菉賣與不賣,卻要由買命莊的幾位當家人說了算。

    每一道符菉從買名莊帶走,都要留下一個名字,無論這符菉是救了人命還是奪了人命,都須得是留了名字的那個人的一條命。若人名和性命對不上號,那買賣就算是沒做成,買名莊自會把換走符菉那人的性命給收了去。

    雖然買名莊也會把符菉賣給魔宗的修士,但誰都不保定自己哪天,也需要去換一道符菉來護身,所以買名莊雖然亦正亦邪,九州道魔修士們卻只當它是個地下坊市,也沒有那個正道之士跳出來指摘討伐。

    而宗華真人,就是這買名莊的當家人之一。不過至於當家人究竟共有多少位,卻沒人知道。

    有這兩重身份,俞和如今看宗華真人的眼神,更是加著謹慎恭敬。雙手把裝著一對關東遼尾筆的黑漆檀木匣子奉上,便小心的退步到一旁,垂首聽侯宗華真人發話。

    宗華真人笑吟吟的打開了黑漆筆匣,一看那銀絲紫竹的筆桿,根根挺實直立如針,飽滿發亮的狼毫筆頭,頓時讚了一聲:「塞北雪狼毫,好筆!」

    「俞和有心了。」宗華真人闔上筆匣,收入袖中,「張師兄已經傳訊於我,說了定陽的一番情況。俞和,你做得不錯!最後雖然功虧一簣,沒能鎮壓行戈法王,但那也是此魔氣數未盡,早有高人算過,行戈法王並不會隕落於定都,因而過錯不在你。」

    「師伯謬讚,終於還是俞和心智不堅,讓魔梟尋機遁走。」俞和連忙拱手答話。

    「凡事皆由本心,卻也當量力而行。你這幾次出山行走,可看得出來,已學得了不少道理,也算粗通進退之道。將來鑒鋒師兄與我,便能安心將一些山門重任交託於你。」

    「弟子惶恐,全是師伯與師尊調教之功。」

    「你小子就莫要拿那些套話來應付師伯了,此處又沒有外人,就我們三人說話,何須拘束!怎的你去了一趟京都定陽,回來還生份了許多似的。」宗華真人大手一擺。

    俞和尷尬的一笑:「這不是在師長面前,當須謙虛謹慎麼,免得師伯說我狂妄自大。」

    「年輕人有了作為,就該自大一些,傲氣一些,果敢一些。」宗華真人笑著道,「你在南海與定陽這兩遭行走,做的都很好!換作其餘師兄弟,定難如你一般,揚我羅霄的威名。」

    「那是弟子有些氣運機緣所致。」俞和還是托了個謙辭。

    「氣運機緣,那也是本事!有了氣運機緣,便是自己的能耐。話說回來,若沒點兒能耐,就算有氣運機緣,也被別人奪去了,守也守不住。這道理你可要懂。」宗華真人宏聲道:「有功必有賞,鑒鋒師兄與我商議了很久,這才定了個賞賜。後來聽說你在定陽跟一夥老和尚較勁,受了點小虧損,便又加了一些,當合你用。」

    說罷,宗華真人拂袖一掃,有個白玉瓶子和一卷皮紙,落到了俞和的面前。

    「瓶中是一帖八極鎖元丹。今夜子時,我與你雲峰師尊會為你助法,借此丹藥之效,我倆助你重結內丹,若是機緣得當,你自可成就還丹二轉道果。那皮紙上是鑒鋒師兄的一道掌門手諭,待你內丹重結之後,可憑此手諭,入我羅霄劍門禁地:白骨劍塚,修行一十八個月,這便是對你的獎賞。」

    「白骨劍塚?」俞和轉了轉眼睛,他通讀過羅霄劍門的科儀,在山門十二禁地中,卻從未看到過這處白骨劍塚的所在。不過此時他也不好追問,心想這回去問問論劍殿的各位師兄師姐,便會知道究竟。

    於是俞和叩拜謝恩,收了賞賜之物。

    宗華真人正色沉聲的道:「此次白骨劍塚的修行,你需當全心全力,斷不可有雜念纏身,莫要辜負了鑒鋒師兄的殷殷期望。你出關之後,自有山門重托交你去辦!」

    「弟子遵命。」俞和再拜,雲峰真人一擺手,命他回去打坐歇息,收斂心神,準備今夜子時凝丹大功。

    俞和出了清微殿,耐不住好奇心,還是轉去了藏經院。寧青凌正跟論劍殿五弟子比手畫腳的講著京都定陽的見聞,一群人嘁嘁喳喳的,甚是熱鬧。

    見俞和過來,二師兄易歡笑道:「六師弟可領了重賞回來了,莫教我們猜了,說說掌門真人可賜了你什麼稀罕物事?」

    俞和拿出了那卷羊皮紙,在掌心掂了掂道:「皮紙一張,上面寫著白骨劍塚修行一十八個月,感情不是獎我,而是罰我去面壁來著。」

    「你方才說的是白骨劍塚?」除了寧青凌在茫然眨眼,論劍殿的五弟子同時倒抽了一口涼氣,這座偏殿中霎時間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瞪著俞和手中的皮紙。

    易歡縱身而起,劈手搶過了俞和的皮紙,展開細細看了好半晌,這才長歎一聲,把皮紙捲好,交還給俞和。

    「白骨劍塚十八個月。」易歡閉目搖頭,晃悠悠的坐回了自己的蒲團上,「俞師弟,師兄有一事相求,你速速去作傳訊玉符六道,給師兄我貼身保存吧。」

    「易師兄,你不是有我的一道傳訊玉符麼?」俞和奇道,「要那麼多做什麼?」

    「等你十八個月後破關而出,就有大用了。」易歡看了一眼身邊的諸位同門,「將來我出山行走,若是遇上了什麼艱險,就不用喚掌院師尊親自來救了。一道玉符祭起,俞師弟御劍而來,自然能令師兄我化險為夷。」

    俞和一時沒聽懂易歡話裡的意思,可大師姐莫子慧點了點頭道:「俞師弟,我也要六道玉符。其餘師弟師妹,自也是需要的,還請師弟費心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