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玄真劍俠錄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三十七章 喜重逢,大執事 文 / 沫繁

    更新時間:2013-05-23

    或許是俞和實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也抑不住那幾乎能跳出胸膛的心臟,他只能感覺到一浪疊一浪的滾燙血液,從胸口直撞向頭頂。他已全然記不得對著傳訊玉符說過些什麼,也根本沒有察覺到,當他說自己也身在京都定陽,他立即就去城門口等陸曉溪時,那一片刻間陸曉溪微微遲疑了一下。

    石虎巷上空刮起了一道狂風,百靈叟和張真人站在小院裡,手搭涼棚,望著俞和向定陽東門飛射而去的背影,露出了一絲笑容。

    「我年輕時,也曾像俞小子一樣熱血澎湃,後來年紀活得太長,紅顏白骨看也太多了,這心裡,就提不起這般勁頭兒了。」

    百靈叟歎了口氣,「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罷了罷了,柏空師弟,你我清茶一甕,手談一局,可好?」

    張真人一擺手,笑道:「固所願爾,盼君賜教。」

    東門守城的禁軍,眼前只一花,就看到俞和顯出了身形,雙眼望著由東面而來的官道,滿臉殷切之色。

    這些軍士,都是見過俞和在大校場中一人一劍獨鬥番夷來使的。看到俞和現身,全都露出崇敬的神色來。甚至有位禁軍校尉親自搬了把紅木太師椅出來,請俞和落座,可俞和擺了擺手,只顧站著不動,望定城外官道盡頭。

    看俞和這一副望眼欲穿的模樣,禁軍兵將也猜得到,他必定是在期盼某個重要的人物到來,故而也不好叨擾,只是小心的攔開過往的人群,莫要讓那些庶民擁擠到俞和身邊去。

    直到辰末時分,遠處走過來一群道士裝扮的青年男女。這群人雖只是有說有笑的信步而行,但卻明顯比尋常人走路要快了許多,俞和一看其中頭帶珠花的一位少女,登時眼睛一亮,緊接著鼻子竟有些發酸。

    他已全顧不得什麼驚世駭俗,運勁抬腳朝前一踏,身形一晃便閃現在十幾丈外,隔著半里路程,他只十數步便衝了過去。

    「小溪!」

    如此的一聲呼喚,在俞和胸中壓抑得已經快結成了心石,這一刻衝口而出,俞和雖面上強撐著鎮定的神色,但心中已是山呼海嘯一般。

    「俞大哥。」陸曉溪呆呆的看著面前的俞和,眼中先是閃過了一絲複雜的神情,但眨眼間,便轉而盛滿了欣喜之色。小姑娘飄身而來,伸手緊緊的攥住了俞和的袖角,眼眶一紅,鼻尖抽動,似乎就要落下眼淚來。

    那隨陸曉溪一同行走的男女,全都停下了腳步,面露驚奇,眼望這邊,發出竊竊私語聲。

    俞和抬起手,想去摸陸曉溪的頭髮,但瞟了一眼那些道裝男女,又硬生生的把手壓下,只拍了拍陸曉溪的肩頭,溫言道:「你似乎瘦了許多,但可也更俏麗了。」

    「真的麼?」陸曉溪抬起頭來,她個子生得嬌小,才剛過俞和的肩頭,一張臉好似向日葵般,猶自帶著點點露珠似得淚光,對著俞和綻開了明艷的笑容,「我與你介紹我同門師兄師姐認識!」

    俞和含笑點頭。陸曉溪轉身來,指著身後一位與她同樣穿著湖藍色道袍的高大男子道:「這位我同門大師兄錢旭。大師兄,這是我常說起的俞大哥,他剛巧也奉師門之命,在京都定陽辦事。」

    這大師兄錢旭面作古銅色,渾身透著一股海畔陽光般明朗的氣息,兩袖口高高的挽起,露出一對粗壯結實的手臂。左手手腕上,以麻繩繫著一個半透明的朱紅色貝殼。他笑著對俞和一拱手道:「原來這位就是俞兄弟,早聽陸師妹講了不知多少次,今日得見,果然是風采不凡。陸師妹對你這位青梅竹馬相濡以沫的大哥,那可當真是日夜思念得緊,倒教我同門師弟們好生嫉妒。」

    俞和一看這錢旭氣相堂堂,就忍不住有種親近的感覺,他亦笑著還禮道:「錢師兄謬讚了,小溪性子古靈精怪,倒是虧得錢兄費心管教。」

    陸曉溪一撅嘴,「俞大哥,不帶這般虧損小溪的。那邊的是我聶飛虹師姐和范鳴師兄。」

    錢旭身後,還有二位做一樣打扮的年輕修士,一女一男。這女子身材高挑,滿頭頭髮泛起一層淡金色的光暈,面相倒不出眾,但氣色很是沉穩,頗有些老成持重的師姐風範。她望了眼俞和,舉手一揖道:「摩明雲宮聶飛虹,見過俞道友。」

    俞和自是舉手還禮,可另一位范鳴,卻似乎很熱絡,滿臉堆笑的搶步過來,竟然握著了俞和的手掌,使力晃了晃道:「聽說俞師兄可是揚州羅霄劍門的真傳弟子,一身劍術自是登峰造極。在下范鳴,也學的是劍道,改日還盼能與俞師兄印證一二。」

    這范鳴個子高瘦,一對手掌卻出奇的大,從食指到小指幾乎一般長短,很是奇異。俞和察覺此人指間有層老繭,自是浸淫劍道所致,於是笑道:「俞和修行日淺,劍術粗陋得很,還望范兄不吝賜教才是。」

    那范鳴嘿嘿一笑,鬆開了手掌,口中道:「好說,好說,陸師妹的故人,便如自家師兄弟一般。」

    「餘下的那幾位,倒不是我同門師兄師姐了。」陸曉溪指著同行的幾位服色各異的修士道,「都是青州海外來定陽的同路人,這一路上,倒是彼此照拂。」

    俞和雙手抱拳,團團一禮。眾人見過了,也就繼續朝京都定陽東門行去。陸曉溪與俞和綴在隊伍後面,細細說話。

    「小溪,你們此來京都定陽,所為何事?」俞和一面發問,一面才細細打量許久不見的陸曉溪。只看這小姑娘比起當年在左真觀中,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髮髻細細的編集起來,插著珠花白玉簪,身上的湖藍道服很是合體,襯著身形更顯得玲瓏窈窕。月白的面頰,兩腮微豐,一對黑漆漆的眸子,顧盼間神采飛揚。兩耳耳垂上,佩著一對銀絲環子,隨著步伐搖曳閃閃發光。微風拂過,那絲絲縷縷的少女香氣,卻是俞和熟悉無比的。

    「俞大哥,我還遠沒修到還丹境界,這是隨著師兄師姐出來散散心,見識一下京城繁華的。此來定陽城,是因為大師兄偶得了一卷古經,可惜卻是殘本,另一半據說藏在大雍皇宮的奇珍秘庫中。這次來,就是想托定陽供奉閣的一位師兄幫忙,看看能不能借到那另一半的古經拓印,以湊成全本。而聶師姐卻是奉了掌門之命,來定陽供奉閣歷練,希望能積攢功德,得到大執事和帝君的准許,借九州龍脈之氣祭煉內丹,修進道行。」

    俞和點了點頭,伸手暗暗摸了一下懷中的物事。早上出門前,張真人給了他一個墨玉扳指,據說是涼厚真人之物,乃是定陽供奉閣執事的印信,憑這道印信,便可證俞和供奉閣執事的身份,若有什麼事情,也好以此亮明身份。

    陸曉溪問俞和在定陽的所行所遇,可俞和卻不敢全說,對於道佛魔三宗之事,一字未提,只講了與番夷來使的一戰。之後就說自己受了封賞,一直在深宮中陪伴帝君與容昭皇后,參研道經。

    俞和也拿出了剛到定陽時特意買的那支燒藍鑲金響鈴簪,親手給陸曉溪插到了髮髻上,小姑娘自是喜得合不攏口。

    一路說說笑笑,進了定陽城,朝供奉閣的大院走去。

    到了院門前,俞和才知道這一行人居然全是來供奉閣辦事的,十幾人站在院門口,錢旭整了整衣衫,掏出拜帖,上門叩門。

    俞和不願露面,帶著陸曉溪站在人群最後。錢旭叩門六響,退開等候,過了足足一盞茶時分,這才聽見門閂一響,有個中年道人推開側面小門出來,冷冷的掃了一眼恭恭敬敬站著的錢旭、聶長虹與范鳴。

    錢旭一見有人出來,趕忙躬身遞上拜帖。可還沒等他開口說話,那中年道人眼睛一翻,滿臉煞氣的揮手將拜帖打到地上,口中呵斥道:「供奉閣這幾日有緊要內務,正在整飭。無論何事,七天之後再來!」

    錢旭一愣,有點不知所以。那范鳴踏上半步,雙手抱拳道:「這位前輩,晚輩是摩明雲宮的弟子,來找齊康執事,實有要事,還望前輩通融。」

    「摩明雲宮的?」那中年道人撇了一眼范鳴,滿臉不屑的呵斥道,「你們這些海外小派的弟子,都聽不懂話麼?說了七日之後再來,齊康此時也無暇見你,走罷!」

    說罷這道人就要轉身進院去,范鳴急搶上了一步,還想說點什麼,可中年道人一回頭,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有道浩瀚的威勢,自這中年道人身上勃發出來,他只一拂袖,登時便有罡風大作,范鳴整個人被掀得倒退了七八步,錢旭與一眾海外修士,也都臉色發白,各退後了數步。

    「那道人好惡劣,但他功力太深了!」陸曉溪即使站在人群最後,也覺得彷彿有一道滔天巨浪撲到,身子不由自主的要往退後。可俞和一伸手,攬住了她的背脊,令陸曉溪穩穩的站定在原地不動。

    陸曉溪感激的望了望俞和,俞和想上前去找那中年道人分說。可還沒邁步,那道人已走回了門中,木門轟鳴一聲,在眾人面前重重的合攏。

    錢旭歎了口氣,俯身拾起拜帖:「門派勢微,道行也遠遠不及人家,此事自不可強求。既然這樣,只好等過七日,再來拜門了。」

    身後一群人紛紛點頭,單只那開門知客的中年道人一拂袖,便有如此不可抵禦之威,可想這供奉閣中人,盡都是何等高手,再要冒然撞門,那定是自討苦吃。

    范鳴啐了一口,似乎覺得大落了臉面,恨聲道:「裝模做樣,不過是眼巴巴來討一口九州龍脈氣運的人,何況也就是個供奉閣看門的小道,竟然如此乖張無禮!」

    錢旭臉上一變色,急忙摀住了范鳴的嘴巴:「師弟萬萬慎言,人家尚沒走遠,若聽見你這話,只怕我們要無端端惹出禍事來。」

    俞和分開人群,走到門前,對錢旭二人道:「錢師兄、范師兄,俞和早來定陽幾日,倒也與供奉閣打過交道,且讓我來叩門試試。」

    錢旭聞言,有些惴惴的道:「俞兄弟可莫要唐突。」

    俞和笑著擺了擺手。那邊范鳴卻不知怎的,忽然陰陽怪氣的道:「是啊,你揚州羅霄門庭廣大,倒是說不定可以試試,不過定陽供奉閣連我摩明雲宮都沒看在眼裡,羅霄只怕也討不到什麼客氣。俞兄若想自取其辱,當然可去叩門一試。」

    俞和聽了這話,眉頭皺了皺。就見范鳴忽然退出了數丈外,抱臂冷笑的看著俞和,那一群修士,也有人挪動步子,遠遠走開,似要表明俞和叩門,與他們全無干係。陸曉溪遠遠的站著,也是一臉緊張兮兮的表情。

    這一下,俞和很有點熱臉貼上冷板凳的錯愕感覺,可話已講出了口,人也站了出來,這門是不能不叩的。他摸出張真人給他的墨玉扳指,套在了手指上,硬著頭皮上前叩門。

    屈指輕輕叩了數聲,俞和歎了口氣,站著等那中年道人來開門。

    果然還不到十息,門閂又被抬起,木門重重的拉開,那中年道人從裡面踏步而出,臉上已帶著一層毫不掩飾的煞氣。

    可他同俞和一照面,登時愣了一剎那。那臉上竟如滄海變桑田似的,轉瞬間換上了一副春風般和煦的笑容,雙手一抱拳道:「原來是俞師弟來了,快快請進。」

    俞和也是一愣,趕忙抬手回禮。可那中年道人一看俞和手上的墨玉扳指,竟然連退二步,撫冠整袍,恭恭敬敬的對著俞和重新一揖到地。

    就聽他口中呼到:「供奉閣外事執事道寧子,拜見俞和掌印大執事!原來卻是俞真人接了我供奉閣掌印大執事之位,此實乃眾望所歸。大執事快快請移步入司真堂,幾位真人正在急盼著大執事前來定奪諸事。」

    俞和整個人呆立在門前。他身後的一眾青州修士,全都禁不住發出了驚呼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