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玄真劍俠錄

龍騰世紀 第十一章甫窺劍,初歷練 文 / 沫繁

    更新時間:2013-02-09

    轉眼間,便又是二個月過去,雖是深山之中,卻也難擋暑意漸至。雨季過去之後,天空中淤積的雨雲散開,陽光沒遮攔的灑下,這天氣一天天的熱了起來,那山谷中堆積的翠綠,濃的彷彿是一觸碰,便會流溢出來似的。

    東峰後面有一大片竹林,綿延數里,林間中流過靈泉的支流,令這些竹子長得茂盛異常,在竹林中深吸一口氣,只覺得無數草木芬芳湧進胸中。

    俞和穿著淡藍色的短道裝,袖子高高的挽起,露出結實了許多的手臂,仰頭張口,吞下葫蘆中的最後一滴水酒,把那葫蘆往地上一拋,「噌啷」一聲拔出長劍,迎風而舞。

    劍光揮灑如雪,衣角風聲烈烈,俞和就這麼隨性而為,也沒什麼招式拘束,就是將手中的長劍往來揮擊,若有風吹來,便去斬風;若有竹葉落下,便橫掃落葉。漸漸舞得酣暢,肚子裡的酒水化作滾滾熱流,蒸的一身肌膚隱隱泛紅,血脈賁張。

    一口清氣吸入,發一聲吼,丹田如洪爐,真氣澎湃如潮,湧入週身經脈。俞和手臂一振,長劍上一道青色的劍氣騰起,執劍再舞,罡風四溢,無數竹葉紛紛落下,又被劍風捲起,如同萬千飛劍在空中縱橫翻捲。

    俞和只覺得真氣越來越盛,動作也越來越快,口中嘯聲不絕。那手中的長劍,彷彿化入自己的手臂,便是要它斬開風中疾飛的一片落葉,也無不隨心所欲。

    揮劍繞身一匝,俞和猛地定住腳步,凝視著明亮的劍鋒,手指一寸寸的,從劍鋒上緩緩抹過,那劍鋒中蘊含的銳金之氣,竟與心神依依相惜,絲毫不顯鋒芒之意,倒如同在撫摸自己身體的牙齒或指甲一般。

    漫天的竹葉與塵埃紛紛落下,俞和就地盤膝而坐,輕吐濁氣,一道真氣散於週身經絡,再一吸,則又從週身經絡流出,歸於丹田。閉目內視,只見丹田中一團霞光氤氳,隱隱有玉色,直欲化成真元玉液。

    俞和默運大周天,漸由忘息而入閉息,渾身毛孔張開,神念四散游離,便覺得天地萬物且有真氣可采,座下的山峰一脈厚重的土氣,膝前長劍一道銳利的金氣,左近的小溪一抹恬淡的水氣,週遭的竹林一團蓬勃的木氣,天際的太陽傳來絲絲真陽火氣,一股一股的周天真元氣納入身體,循著諸脈匯入丹田。

    七十二大周天行畢,俞和張口吐出一道遠及丈許的白氣,收功站起,拍打了幾下衣衫,抖落的浮塵和落葉,用劍鞘挑著喝空的青皮酒葫蘆,搖搖晃晃的朝東峰行去。

    這些日子來,俞和的生活便是每天修行練劍,自覺進境很快,他當然知道,還是同那六角經台的妙處有關。

    自從雲峰真人傳了俞和劍九法之後,俞和便又在每天晚上入定後,看見少年練劍的幻景,只是這一次,那少年不再翻來覆去的重複運使回風劍法,而是照著劍九法所述,將刺、劈、點、撩、抹、穿、挑、絞、掃九個動作不斷的演練,那每一劍揮出的軌跡,都說不出的玄奧,似乎這劍,若不是那般揮動,只要稍微差了分毫,就顯得很有些不對勁。

    自然而然的,俞和揮劍的姿勢,便漸漸同那少年一般無二。而這劍九法,竟然幾日間便練成了,一縷神念附在劍器上,長劍自然而然的隨心隨欲。俞和曾在山中試劍,運足真力朝一面山巖刺去,長劍入石可近二尺,抽劍揮劈,每一道劍痕都有寸多深,而且長劍分毫不損。

    轉回頭再試回風劍法,那劍刃彷彿可以從風中找到一絲空隙切進去似地,輕輕一攪,便有道道氣流隨劍而動。

    之後俞和便找到了新的樂趣,他每天上午都會在論劍殿研讀各式各樣的劍譜,除了那些需要虛空御劍才能施展的高深劍法之外,幾乎所有的劍譜都被俞和通讀了一遍,每每看到令自己心念一動的招式,便記下來。吃過午飯之後,就到東峰山中覓地演練不輟。他倒也不拘泥良莠,也不講究什麼劍勢異同,往往一通揮舞下來,把許多劍譜中的零散招式湊到一起,有的招式大開大合,有的招式綿密小巧,這些招式之間接得上的,便一路使下去;接不上的,隨手胡亂一轉折,便自顧繼續舞劍,隨心隨性,只要覺得自然而然,便可施展。

    起初論劍殿的五個弟子,都神情怪異的看著俞和一目十行的翻閱劍譜,偶爾還會露出些譏諷的表情來,到後來也就慣了,沒誰在理會他。

    有時俞和會在論劍殿撞見鳴劍真人,他也就笑笑,拱手一禮,便又繼續看書,幾次之後,鳴劍真人看到俞和,倒也會露出一絲笑容,點點頭算是回禮。

    甚至有一次,俞和看得起勁,全然不知道鳴劍真人就站在自己身後,剛他看完了一本劍譜,準備去找下一本的時候,背後鳴劍真人突然出聲道:「你可去看看西邊第九排書架,有幾冊劍經與你剛才讀的那冊同出一源,可以借鑒。」

    俞和聽到背後忽然有人說話,連忙轉頭,見是鳴劍真人,慌忙施禮,只是鳴劍真人也沒再說什麼,略略一點頭,便走開了。

    漸漸的,俞和看過的劍譜越來越多,他也就越來越嚮往那種元神虛空御劍的境界。只是他真氣雖然雄渾,但是浸淫劍道的時日實在太短,心神與劍器的契合合尚粗淺得很,還沒能夠將劍性攝入心性,劍器離手後,純靠真氣束縛,操作起來無比艱澀,飛刺出大約三四尺遠的距離,便會失控墜地。

    看著論劍殿中,一排一排講元神御劍術的劍譜劍經,俞和心中著實難耐,尤其是想到主殿後苑的那劍痕石,不免心馳神往。

    於是打坐運功也不敢落下,日日勤勉,總是將長劍放在膝上入定,對著劍器吐納運功,以期收攝劍性,十餘天下來,倒也查覺自己性光之中,隱隱然帶上了些許鋒銳之意。凝神於長劍上,可激得劍身在劍鞘中錚錚作響。

    每隔一日,俞和便興沖沖的與陸曉溪說起自己的進境,可陸曉溪忙著培育靈果,倒也並不十分在意,只是寥寥的鼓舞讚歎幾句。

    一個月前,陸曉溪說她終於湊齊了靈果,百般懇求之下,有一位師兄慷慨的與她交換了一朵胭脂蓮,是煉製駐顏靈丹的主藥。陸曉溪將這胭脂蓮細細用紅綢包好,作為壽禮呈給了師祖,雖然實在不是什麼珍稀之物,不過師祖念及陸曉溪的一片心意,這禮物在女修士眼中也頗為討喜,於是倒也沒什麼責怪禮輕的意思。

    可陸曉溪忙碌了三個多月,終究是累倒了,生了一場大病,在床上躺了足足五天才勉強起身,俞和很是擔心,但陸曉溪堅持說只是太累而已。

    之後俞和便不再拉著陸曉溪長聊,每次都是草草幾句話,便要陸曉溪去休息調理,他自己卻等到玉符漸冷之後,心中一片黯然感傷。許多沒說的言語,只好對著油燈默默的在心裡說上一通。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俞和也喜歡喝上一點水酒,這水酒是門中火工弟子自釀的,用的是山中的靈泉、嫩竹葉、上好黍米攪拌在一起蒸熟,再發酵製成,酒性溫和,入口清冽,無論是山中宿老還是尋常弟子,平時大都喜好飲幾杯。俞和求的是喝了幾口之後那微醺的感覺,比清醒的時候,多了一股豁達和暢快。

    俞和回到自己的小院,略擦了把臉,便去藏經院晚課。

    夏季天色暗的晚,晚課及晚飯行畢,就見宗華真人一身風塵的走進殿門,沖雲峰真人點點頭道:「師弟,我有事與你商量。」

    雲峰真人一愣,站起身來,眾弟子連忙朝宗華真人施禮。

    宗華真人掃了一眼周圍的弟子,目光在俞和身上頓了一下,接著道:「你們且等一下,我與雲峰掌院商量之後,或有分派。」

    眾弟子應諾。宗華真人與雲峰真人便一齊轉到主殿後苑去了。

    論劍殿五弟子壓低了聲音,偷偷猜測起宗華真人的來意,只有俞和呆呆的坐在那裡,心裡亂雜雜的轉了幾個念頭,便低頭垂目的自顧默默運氣。

    兩位掌院這一去後苑,膝便是足有半個時辰,眾弟子都盤坐在原地等待,直到戊時天色漆黑,靈燈亮起,一陣腳步聲由遠而近,雲峰真人從後苑出來,對俞和招招手道:「俞和,你且隨我來,其他弟子自去散了吧。」

    論劍殿的眾弟子這才起身拜別,俞和跟著雲峰真人朝後苑去,背後自又覺得有幾點目光注視。

    走到後苑,宗華真人坐在石桌邊,雙目中神光熠熠,看著俞和,點頭笑道:「我聽雲峰師弟說,你這幾個月來進境極快,回風劍法練得極為紮實,劍九法也自習修了二個多月,那大周天搬運的功夫,可完成了?」

    俞和連忙拱手執禮道「回稟宗華掌院,弟子已完成大周天搬運。」

    「嗯,果然不負雲峰師弟交口稱讚。門中現有一樁差事,我托雲峰師弟去辦,想派你與他隨行,歷練體悟,你可願意?」

    「遵掌院師伯法旨,弟子願意。」俞和這幾個月在山中苦修,心中早就發悶,現下居然有機會隨雲峰真人出門,自然大喜。

    「如此甚好,但此行有要事須辦妥,你初次外出歷練,一路上諸般行事,得謹遵雲峰師弟口諭而行,不可隨性為之。事情辦妥,自然有獎賞,若你頑劣,阻擾了正事,回來定有重罰。」宗華真人看俞和滿臉喜色,躍躍欲試的樣子,鄭重的叮囑俞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