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朝那些事兒

龍騰世紀 十七胡惟庸案件二 文 / 當年明月

    之後發生的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很多史料記載,是胡惟庸準備謀反,為人揭發,所以朱元璋動手解決了胡惟庸。然而也有一些史料記載,此事另有隱情,在我看來,後者可能更有可信度。

    洪武十二年十月,占城國派使節來南京進貢。但是胡惟庸沒有將此事奏報給朱元璋知道,這應該可以算是嚴重的外交事件,朱元璋得知占城國使團抵達京城時,長期累積的怒火終於爆發,他嚴辭訓斥了應對此事負責的胡惟庸和汪廣洋。

    其實這個時候,胡惟庸最正確的應對方法是認錯,誰沒有個打瞌睡的時候呢。他卻和汪廣洋把責任推給了禮部,他認為這樣就可以了事。

    朱元璋充分顯示了他的創意性思維,並將之運用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他沒有被胡惟庸牽著鼻子走,去查詢到底是誰幹了這件事,而是先處死了汪廣洋,然後囚繫了所有與此事有關的官員。

    既然不是你就是他,那我把你們都抓起來一定是沒錯的。

    刀已經架在胡惟庸的脖子上了,何時砍下只是個時間問題。

    他並沒有等太久。

    塗節是胡惟庸的死黨,他當時的職務是御史中丞,相信大家已經熟悉了這個官職。他在胡惟庸集團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發動輿論攻擊政敵,拉幫結派圖謀不軌,哪樣都少不了他,胡惟庸一直把他看作自己的親信。

    然而這個親信用自己的行為重新解釋了死黨這個詞的含義——致你於死地的同黨。

    他眼見胡惟庸不行了,便把胡惟庸的陰謀上報給皇帝。朱元璋等待的就是這一刻,他命令立刻處死胡惟庸、陳寧和胡黨中的重要成員,並滅了胡惟庸的三族。然後他命令,深入調查還有誰參與此事,如果查證屬實,一律處死!

    於是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件拉開了序幕,事實證明,查證屬實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太麻煩,而一律處死很容易,當時的審訊方式也為此案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審案的官員抓住嫌疑人後首先提供的待遇不是咖啡或是清茶,而是死打一頓,打完再說,有些與被審官員有仇的傢伙還會趁亂上去過過手癮,反正也是辦公事,順便報報私仇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然後就是詢問同黨,那些讀書人哪裡經得起打,東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謂同黨來,只要自己認識的,有一面之緣的,借過錢的,還過債的,想到什麼人就說什麼人。審案官員自然大喜,上奏皇帝,再去抓其他人,於是案件越來越大,從洪武十三年案發,連續查了好幾年,被殺者超過一萬人。

    胡惟庸精心籌劃多年的計劃和組織就這麼被摧毀了,事實證明,朱元璋要消滅他十分容易,就如同捏死一隻螞蟻。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胡惟庸都只是一個跳樑小丑,他唯一的有成效的工作就是拉了上萬人和他一起共赴黃泉。

    我們差點忘記了那個告密的塗節,他的結局頗有戲劇色彩,這個在胡惟庸案件中扮演了滑稽角色的人案發後即被押赴刑場,與胡惟庸一同被處死,不知此二人在刑場上相遇,會有何感慨。

    胡惟庸死了,這個結果正是朱元璋需要的,現在他正坐在自己的龍椅上,看著下面的大臣們,這些可憐的倖存者,他們和胡惟庸同朝為臣,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觸,眼看著自己的同僚們一個個被拉出去殺掉,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

    該結束了吧,我們只想活下去。

    朱元璋卻並不這麼想,在他看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不要急,好戲才剛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在處死胡惟庸後僅一個月,就撤銷了丞相這個延續上千年的職位。取消了中書省的設置,安排機構分流人員,如此大動作,卻幹得雷厲風行,乾淨利落,這讓我們有理由懷疑他是早有準備的,就如同水滸傳的宋江,晁蓋死後無論如何不肯繼位,一旦「勉為其難」答應了,立刻就能組織大型慶典。

    無論如何,朱元璋達到了他的目的,丞相這個讓人討厭的職位終於消失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對於他的王朝和他的子孫來說,這將是他人生中所犯的最大錯誤。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介紹一下為什麼丞相這個職位是必須存在的。下面我們將開始講述。

    丞相是怎樣煉成的

    很多朋友會問,瞭解史實不是已經很有趣了嗎,為什麼還要說這些歷史本質類的東西呢,我們有必要讓大家知道這樣做的好處。

    大家知道,史實豐富多彩,寫起來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讀起來也更有趣,而所謂的歷史內涵和規律卻相當的枯燥。但請大家注意,掌握這些內涵和規律卻可以讓你擁有想像不到的能力。

    相信很多人對諸葛亮和劉伯溫這兩個智慧化身非常崇拜,他們往往能夠預見到事情的發展方向,即使住在農村裡,一年進不了幾次城,也能夠知道天下大勢,並能夠準確預測未來的走向,如諸葛亮之於隆中對,劉伯溫之於安豐之戰,他們為什麼能夠知道未來發生的事情呢。

    這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滿足於看到事情的表面,而是深刻的理解了其內在的發展規律。我們知道,最讓人畏懼的就是未知,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未來,他們就不會再害怕,但在時間機器沒有發明之前,我們還是只能向諸葛亮和劉伯溫同志學習,比如當我們知道了地主怎樣煉成的規律後,下次當你看到史書上的某位農民領袖起義,你不需要再往下看,也能對他的將來作出判斷,只要這人沒有在起義過程中被人幹掉,你就能肯定,下一個王朝中必然多了一個地主。這就是規律的力量。當你掌握了那些旁人不知道的規律和內涵時,你就掌握了打開未來的鑰匙!

    我之所以和大家一起去探討這些歷史規律,其實不僅是要告訴大家這些帝王將相的成長之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探討,我們的每一個人都能走上劉伯溫、諸葛亮之路。

    我堅信,這是很有可能的。

    我們就此開始吧,還是用我們自己的方式,這次我們的主角還是張三,他剛剛當完了地主,這次我們仍然用他當主角,但在丞相這一篇中,他不能直接當丞相,而是要先當村長。

    張三當上了某村的村長,他就要開始管理,每天他會從村東頭逛到村西頭,看甲家的門有沒鎖好,乙家的兩口子有沒有吵架,村子不大,一天可以逛兩三趟,完事後回家睡覺,這就是村長的管理生活。

    不久,張三當上了鄉長,鄉很大,他要逛一天才能走一圈,於是他開始兩天逛一趟,把工作交給村長負責。

    由於工作出色,張三當上了知縣,他每天再也不能去逛了,他全部的時間要用來批示鄉長們報告,並完全信任他們。

    之後張三不斷陞官,從知府到布政史,再到丞相,全國都歸他管,這下子張三就忙了,他連看奏章的時間都沒有,每天見無數的人,忙到晚上還沒完,各個部門的頭頭腦腦都要找他,而他一個人要對這些部門的提議作出決斷,他實在太累了,於是他找了一個人幫他的忙,並把自己的權力分一部分給他。

    大概情況就是這樣,張三的位置就類似皇帝,他找來幫忙的那個人就是現實中的丞相。

    由於全國事情太多,而皇帝的精力有限,所以他不得不找一個人來,把一部分權力交給他。

    相信大家已經理解了丞相的由來,這個故事雖然簡單,但卻包含了政治學上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論——分權制衡理論。

    歷來的皇帝不乏英明之人,他們並不比朱元璋差,卻都使用了丞相制度,作為皇帝**的封建社會,皇帝是並不願意將自己的權利交出去的,因為一旦將權力分給別人,自己就有被制約的危險。但皇權的無限擴大性與皇帝的精力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導致丞相制度的產生。

    說到底,丞相確實是一個討人厭的傢伙,他不斷的給皇帝提意見,並且還能反駁皇帝,作為皇帝是不會喜歡這個傢伙的,他認為,這個人只不過是自己招來幹活的一個打工仔,自己給了他工作,給了他權力,但這個人卻什麼都要管。

    他不但要管國家大事,還要管自己的私事。想修個房子他要管,說是費錢,想出去玩他要管,說是勞民。甚至有些過分的傢伙,連自己吃飯休息睡老婆,他也要管,不但要管,還振振有詞,美其名曰「為了陛下身體著想」,臉上還經常是一幅欠揍的表情,好像自己總是欠他二百塊錢似的。

    到底誰是老闆,誰是打工的?

    問題在於,你還不能發脾氣,那些士大夫們都看著呢,你要接受他的意見,態度還要好。如果你忍不住罵了他,甚至於處罰了他。那麻煩就來了,道理總是在丞相一邊,史書上會記載他敢於直言,而你就很不幸的背上了不納諫的惡名。下面那些官員也會站在他的一邊,並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

    那些丞相們心裡也清楚著呢,所以幹這些事的時候往往是前仆後繼,好像巴不得你打他一頓才好。

    唉,這些討厭的傢伙。

    因為這些原因,皇帝是並不喜歡那些丞相的,他們都像朱元璋一樣,十分想把這個職位取消,但問題在於,如果取消了這個職位,所有的事情就要自己幹了。可是辛苦當上皇帝並不只是為了幹活的,他們還要享受生活,自己並不是鐵人三項賽的選手,沒有那麼強的精力。所以這個職位一直保留了下來,直到朱元璋干皇帝為止。

    朱元璋從小吃苦耐勞,小伙子身體棒,精神頭兒足,飯量大,一頓能扒好幾碗,他不但是鐵人賽的冠軍級選手,估計練過長跑耐力還很強,在他看來,把丞相趕回家,也不過是多幹點活,自己累點,也沒什麼。於是歷史上就留下了勞模朱元璋的光輝事跡。

    吳晗先生統計過,從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僅僅八天內,他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兩百份文件,處理四百件事情。

    這真是一個讓人膽寒的數字,朱元璋時代沒有勞動法,他干八天也不會有人給他加班費。但他就這麼不停的干下,這也使得他很討厭那些半天說不到點子上的人,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就表現了這一點,當時的戶部尚書茹太素曾經上了一篇奏折給朱元璋,朱元璋讓人讀給他聽,結果讀到一半就用了將近三個鐘頭時間,都是什麼三皇五帝,仁義道德之類,朱元璋當機立斷,命令不要再讀下去,數了下字數,已經有一萬多字了。

    朱元璋氣極,命令馬上傳茹太素進見,讓侍衛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頓。

    可以看到,廢除丞相制度後,朱元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過他並不在意,因為在他看來,多幹點活就行了,然而事情遠不像他想得那麼簡單。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皇帝和丞相之間的權力制衡關係,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來表述。

    雙方的關係其實可以用拔河這個運動來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別在繩子的一頭,向著自己的方向拉,這項運動並沒有裁判,但卻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不能太過分。雙方的進退都有一定限度。

    這個限度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實踐劃定的,他告訴拔河的雙方,哪些事情是皇帝可以做的,大臣不能干涉,而哪些事情是大臣應該管的,皇帝應該允許。

    在那上千年的皇帝與大臣的博弈中,這一規則在不斷的完善。雙方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就在這樣的規則中,權力達到了平衡。

    而朱元璋不守規則,改變了這一切,他把大臣們拉得東倒西歪,並宣佈他們從此被解雇了,然後拿著那根繩子回家晾衣服。

    他似乎認為這樣就解決了問題,權力由他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所謂的平衡。

    事實證明他錯了,歷史規則不是小小的朱元璋能夠改變的,既然朱元璋並不喜歡這種平衡,歷史之神將給他和他的子孫安排另外的拔河對手,而這個對手與之前的那些人不同。

    他們也不守規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