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中華再起

龍騰世紀 (213)中將 文 / 淡墨青衫

    對西馬縻各裡的這個提議,赫德與李泰國當然都沒有什麼話說。海軍中將想想在廣州一帶受到的束縛,心裡不覺起了疲憊之感。

    帝國派到遠東的年輕人實在是太多了。中國的事情那麼複雜,這麼一個龐大古老的帝國,並沒有他們想的這麼簡單,也不是純粹的年輕人就能駕馭的。

    想想,在廣州搞的那麼多動靜出來,結果北京不理,廣州堅拒,英軍幾次攻擊都並沒有真正得手,那個姓葉的總督在民間口碑極壞,在巴夏禮等人眼中是個不折不扣的白癡,結果就是這個白癡把大英帝國的海軍和陸戰隊堅拒在了國門之外,其實,若不是廣州暫且打不開局面,自己又何必勞師遠征在局勢沒有明朗之前又跑到海州這裡來?

    中國真大,這種勾心鬥角又太累,還是完全的斥之於武力?

    看看,眼前這兩個疲憊不堪又滿臉激憤的年輕外交官,他們和巴夏禮有什麼匹別?都是這麼的年輕加幼稚啊,

    一想到巴夏禮跺腳大怒,聲稱要嚴懲葉名琛,哪怕是在戰後議和成功,中國答應了大英帝國所有的條件之後也要把這葉總督抓捕起來的那種氣急敗壞的模樣,中將就不禁發笑。

    還不是葉總督嚴重的落了巴夏禮這位廣州領事的面子,讓他氣急敗壞,一心要扳回來麼?這點子城府伎量。當真是讓人一眼就看穿啊。

    帶著一絲疲倦地微笑,中將又向一群年輕的外交使節們笑道:「先生們,無需緊張,也不用氣惱,還是讓我們的大炮對著這些中國佬說話,他們會聽懂的。」

    對海軍中將的這句話赫德只是皺了皺眉,對方的輕視他早就看了出來,不過身為堂堂的帝國中將。兵凶戰危,居然如此草率。讓他不自禁的覺得危險。

    不過他只是文官,和談由他做主,其後地事情,卻由不得他了。

    倒是李泰國聽聞後很是興奮,揮手道:「對。這些野蠻人只能聽得懂大炮的聲響!」

    赫德冷笑一聲,也顧不得與這些人再周旋下去了,他站起身來,向著四周人群半鞠躬道:「諸位,我要書寫此事地報告,先告退了。」

    眾人無話,由他退出。赫德轉身而出,只是到得船艙門前時卻停住腳步,回轉過身,向著李泰國正色道:「先生,我們眼前的這個敵人,絕不是未開化的野蠻人。」

    第二天的天明時分,英軍艦隊準時升火起錨,到得火炮的射程之內,由海軍中將地坐艦打出旗語。三艘主力艦超過一百門的火炮漸次開火。

    因為輕視海州的防禦力量,海軍中將選擇了v字型的進攻陣型。事實上,整支艦隊形成了三個波次的v字型的攻擊陣型。這種衝擊陣形可以最大限的發揮出艦炮地火力,而防護能力顯然有所削弱。

    三艘火炮配製接近三百門的主力艦是第一波的v字型主陣,在轉彎攻擊之時,中將下令使用了昂貴的蒸汽動力。

    這個時代雖然已經有了鐵甲艦的苗頭。而且蒸汽動力將緩慢的成為主流動力。不過比起風帆來,蒸汽動力顯然太過昂貴。它需要大量的優質無煙煤做為動力,而以現在軍艦的吃水和負載能力,船上裝載的無煙煤如果全程用來做動力地話,將是不可承擔的損耗,哪怕是英國海軍,也承擔不起。

    不過在調整陣形進攻戰鬥的時候,蒸汽動力顯然比風帆要方便快捷許多。在中將座艦的旗語指揮下,第一陣形的三艘主力艦迅速進入攻擊距離,他們橫過艦身,開始無限制的對岸邊地炮台陣地進行轟擊。

    轟隆隆地火炮聲響開始逐漸響了起來,在主力艦身後,有兩個波次的江防炮艇也進攻了攻擊距離,在主力艦開炮地間隙,可以聽到他們小口徑火炮輕微的轟擊聲響。

    這個時代,正處於大艦擴張與火炮改革的重要關口。很快,火炮的技術將會徹底壓倒裝甲艦,無煙火藥與各種退裝裝置,還有破甲彈的出現,這些改革使得軍艦攻擊岸防永固式炮台成為不可完成的任務。甲午戰爭時,哪怕是全勝而驕狂之極的日本海軍,也不敢去攻擊旅順口的中國炮台。而在今天,正是處於火炮與軍艦齊頭並進一起改革的年代,軍艦的火炮越來越多,裝甲越來越厚,火炮的口徑也越來越大,而與岸防炮台工事的對決,就單純的成為了兩邊火炮數量與發射技術的較量。

    當然,還有勇氣與決心。

    在十年之後,美國海軍以純粹的鐵甲艦攻擊意大利人在利薩島上的要塞炮台,整個艦隊以每艘船超過百門大炮的龐大火力轟擊了要塞兩天,結果兩天後要塞上的十門小口徑火炮仍在轟鳴,而美國海軍是死傷慘重,還有鐵甲艦被打的失去動力而退出戰鬥。

    如果單純戰艦的噸位和火炮的數量來說,擁有超過五百艘軍艦和五千門大炮的美國海軍當然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南北戰爭中,北方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造出了這些看起來威武無敵的鐵甲艦,而論起戰鬥技巧和勇氣,美國海軍在當時還是一隻不折不扣的菜鳥。

    只有英國海軍在那個時代才是真正的技術與勇氣結合的代表,他們承載了幾百年英國海軍的光榮傳統還有流傳下來的超卓技術,不論是在大海上與風浪博鬥的技術還是對著敵國土地開炮的技術都是無與倫比,當世無敵。

    在海軍中將的指揮下,三艘主力艦為主,十餘艘小型炮艇為輔,從早晨七點左右,英軍的火炮就對著海州的岸防炮台進行著彷彿無休止一般的轟擊。

    這個時候在炮彈上還沒有什麼花巧可言,一顆顆黑色的圓形實心炮彈不停的被大力推擊到海州軍港的山上,落在那些暴露在外的炮台前後上下,一顆下去,就激起高聳入雲的灰塵煙柱,然後沙石亂崩,形成了一股股巨大的沙石形成的煙塵。

    由於無煙火藥還沒有發明出來,英軍每開一炮就有一股濃烈的煙霧瀰漫開來,過不多時,第一梯隊的整只軍艦的艦身都彷彿被煙霧所籠罩了。

    好在海上風大,強勁的海風把一股股濃煙又迅速吹走,使得炮手們在火炮發射後的短短間隙後又繼續開火。

    除了主炮手外,其餘的輔助士兵們忙著搬運火藥與炮彈,整個軍艦的炮兵們全部都是訓練有素,他們掌握著良好的節奏,既可以不停的打擊著對面的岸防炮台,又可以使自己的行動並不那麼慌亂。

    每開幾炮,就會有士兵清理炮膛,或是用清水冷卻已經變的滾熱的炮身。不停的火炮擊發把整個軍艦帶的不停的轉動,而所有的士兵卻是顯的游刃有餘,並沒有任何的影響。英軍開炮轟擊十餘分鐘之後,海州的近岸炮台才開始還擊。與英軍掌控的節奏相比,海州炮台的還擊雖然也是凌厲,乍聽起來也是有超過百門的火炮在還擊,不過這些火炮還擊的節奏並不一致,顯然是炮手的訓練不足,而第一波還擊的炮彈根本沒有打在有效的攻擊範圍之內,還是隔的老遠就落在了海水之中,徒然激起了一股股的水花。

    海中游魚不知何故,被這一顆顆炮彈打的跳出水面,一發炮彈落水之後,總有不少海鮮陳屍水面,過不多久,就是白花花的一片。

    對海州炮兵的這種表現,英軍士兵並不意外。在十幾年前攻打虎門的時候,他們就見識過了中國炮兵的水平。等幾乎沒有死傷的打敗了幾千士兵把守的虎門之外,英軍赫然發現,對方使用的大炮有多麼的簡陋與落後,而對面的中國兵就是憑著一股勇氣憑著這些落後英國兩百年的陳舊火炮一直抵抗到死為止。

    有著這種自信的英軍炮手們並不在意淮軍的回擊,仍然不緊不慢的填發火藥炮彈,然後瞄準,向著開火還擊的淮軍炮台傾覆著炮火。

    在幾百門火炮的恐怖火力攻擊下,海州港口不高的石山彷彿被巨手梳理了一遍,原本青碧色的山體突然消失不見了,樹木要麼被炸的飛上了天,要麼就剩下一點殘枝,趴伏於地。整個山體的草皮大多被犁了一遍,露出光禿禿的石巖,而剛剛還在開火還擊的炮台有不少被炮彈命中,雖然沒有被炸飛到天上,卻也是雞飛狗走混亂不堪,幾座炮台一起啞了火,只有零星的火炮聲響還在繼續著,頑強的向著停泊在海面上的英軍軍艦還擊著。

    在炮戰開始的時候,海軍中將還有點擔心,畢竟這些天來,這些外交官員不停的在向他灌輸著淮軍不同於清軍的戰鬥力,炮戰過一小時後,他終於放下心來。

    淮軍的火炮確實不少,不過與英軍的火炮相比,彷彿準頭差了許多,擊發的速也慢了許多。看來不論火炮的多少和炮台是否堅固,還是要看雙方士兵素質的對比,到得此時,中將終於徹底放下心來,看起來,淮軍與清軍,並沒有本質上的變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