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李唐傳奇

龍騰世紀 第一百四十七章 禍起 文 / 高月

    二個月後的唐軍凱旋受到歡迎是前所未有的盛大和熱烈,但主帥李月沒有享受到這一切榮耀,此時的他正踏在漫漫的黃沙戈壁之中,隨著駝鈴聲向遙遠的西部進發。!!大唐皇帝派十八歲的太子李適為正使,李月與丞相苗晉卿為副使,出使回紇,去阻止一場可能爆發的戰爭。

    這一切都起因於洛陽城破的那一天,回紇軍和僕固懷恩部負責攻打洛陽的永通門,在城破後,一萬回紇軍殺進洛陽,但他們進城並不是與敵軍作戰,而是在城中大肆**搶劫,永通門門附近的永通、裡仁、利仁、履信、履道、崇讓六坊首當其衝,洛陽城中頓時哭聲一片,到處都是奔逃的百姓和搶紅了眼回紇軍,連一些唐軍也參與了搶劫和**,尤其是白馬寺一帶,躲避有大量的難民,幾乎全被回紇軍殺絕,財物全被搶走,白馬寺也被回紇軍縱火焚燬。僕固懷恩見勢不妙,急向主帥李月匯報,李月大怒,和郭子儀、李光弼一起找到回紇軍主將馬多利,但馬多利卻言這是南下前登利可汗下的令,唐朝先皇也答應過,洛陽城破後可容回紇軍搶劫三日。李月便密令軍法官李即墨率五千精兵前去鎮壓參與搶劫的士兵,一旦抓住,無論唐、回,一概就地處決。當日就有二千多回紇士兵和一千多唐軍被斬首。

    回紇軍主將馬多利大怒,連夜率回紇軍返回漠北。這時,李豫已得到密報,回紇軍早在出兵前就和吐蕃甚至史朝義都有過接觸,有人提議趁唐朝內亂共分大唐疆土,但礙於與唐朝的世交,回紇找不到出兵的借口。這次洛陽事件正好給回紇中主戰的一方找到了最好的借口。此時李豫已經以向吐蕃貢奉絲綢和土地等不宜而毀了當年李亨和吐蕃間簽的和約,尚結息與尚息東贊隨即率大軍攻克臨洮、成州、河州等眾多唐朝城池,但由於郭子儀率十萬軍在涇州、魚朝恩率五萬神策軍在鳳翔、張傑率二萬軍在鳳州建立了防禦工事,尚結息因兵少,便沒有繼續東進,率軍返回了吐蕃。為瓦解回、土聯盟之勢,與回紇和解,李豫便以太子李適為正使,吳王李月和丞相苗晉卿為副使,封河東節度使僕固懷恩為中書門下平章事隨行,連同禮部侍郎趙之奐、兵部侍郎黃進忠、御史中丞魏琚、中書舍人韋少華、事中李進、殿中監藥子昂等一共二百多人的龐大使團,出使回紇,締結新的和約。基於這次出使的凶險,為保護使團安全,李月派偏將南霽雲率五千鐵騎軍保護使團前往。

    使團一行已經過了玉門,漫漫的黃沙一眼望不到邊,在路旁偶然可見被流沙半掩蓋的白骨,看不見任何商旅的影子,只有幾個孤零零的胡楊在向人們指示著前進的方向。

    這正是:

    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由於吐蕃年年襲擾河西走廊,與西方的貿易路線(即著名的絲綢之路)已經北移到回紇的境內,商旅要從雲州或九原穿過北回紇,才又回到了大唐的境內,再往西行。所以一路李月他們才看不見商旅,使團在高昌歇息十日後,安西節度使元和親自率兵將使團送到了庭州,這才依依告別返回,再往前走,便是回紇汗國的地界了,離回紇汗國的都城斡爾朵八里僅五天路程,李月遂命南霽雲駐紮在邊境上大唐的一側,由王元楷率五百騎於左右護衛繼續前行。這時天已將黑,眾人遂紮營歇息,李月正在帳中讀《漢書》,突然親兵來報:「丞相來了!」李月剛要起身,苗晉卿便笑呵呵地走了進來。

    「不請自來,大將軍莫怪!老夫也是閒得無聊,特來一敘!」

    「那裡的話,丞相是博學之人,李月正要請教一、二。」

    苗晉卿看了看案上的書,笑笑說道:「大將軍正在看《漢書》,老夫年青時也頗有興趣,不說班固,班家其餘也均是人傑啊!」

    「我就是有感於班超出使西域的勇氣,才尋漢書一看的。」李月合上書,笑笑說道:「丞相以為這次我們出使吉凶如何?」

    苗晉卿搖搖頭說道:「我也不知,但我估計形勢不妙,雖朝中有人說是因你在洛陽殺回紇兵才引唐、回兩家的不和,但我卻以為並非這樣簡單。」

    「丞相請坐下說話!」李月連忙拉過一把椅子,他在洛陽殺回紇兵,竟引發了如此大的政治後果,也是他始料不及的,大哥李豫也因此罷去了他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

    苗晉卿清了一下嗓子繼續說道:「和歷史上的其他草原民族一樣,回紇人也是逐草而居,他們其實也是匈奴的一支演變而來,繼承了草原民族殘忍掠奪的劣根性,我大唐強盛之時,他們自然卑躬屈膝,接受冊封,安史之亂對我朝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回紇兵所過之處,看到的皆是殘破的城池和凋敝的民生,試想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還能讓其保持對我大唐的敬畏,去年葛勒可汗死後,與唐交好的太子葉護被他弟弟登利所殺,現在的登利可汗年青氣盛,助唐打了幾次勝仗,便愈加驕橫,其人是個極有野心之人,親眼目睹了大唐的萬里河山,如何會不動心,洛陽事件不過是他的一個借口罷了,早在年初,他們就和吐蕃及史朝義有過接觸,據說還和史朝義有過秘密協議,不過因史朝義勢微,他們才又與我朝合作,也由此可見登利此人言而無信,毫無誠意可言,這便是我的擔心,即使與他們達成和解協議,也是因為他們貪圖我大唐的厚贈,能將協議維持多久便不可而知了,所以老夫以為,我大唐的安全還是得建在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之上啊!」

    李月聞言,默默地點了頭。

    「丞相說得極是,我大唐的安全確實還得建在強大的軍事實力之上!」門簾一掀,一人走了進來接口說道。

    來人正是太子李適,苗晉卿見了急忙起身見禮,李適擺擺手,對李月躬身說道:「我已來了很久,適才不忍打斷丞相的話,皇叔莫怪!」

    李月笑笑拍拍他肩膀說道:「我早知道你來了,還在門口讓我親兵噤聲。」李月是非常喜歡自己的這個侄兒的,很像自己大哥年青時的樣子,只是因為大哥對他管束極為嚴格,所以和他來往不多,但儘管如此,每次見到他,總是會送他一些小玩意,讓李適歡喜無比。

    李適也是非常崇拜自己的這個僅年長十歲的叔叔,在國子學讀書的時候,他總是炫耀自己這個名震天下的叔叔,讓別的皇室子弟羨慕不已。他一咋舌說道:「原來皇叔早知道了,這個本事,皇叔一定要教我不可!」說完拉住李月的胳膊,搖晃不止,李月只微笑著不答。

    苗晉卿在一旁看著這對叔侄,微笑著捻著長鬚,他以前也做過國子學教授,說起來,李適還是他的學生,見李適鬧得有點過分,苗晉卿便沉下臉來微微地咳了一聲,李適見苗晉卿拉長了臉,頓時安靜下來,恢復了太子的威儀,苗晉卿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來!太子殿下也來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你對這次出使是怎麼看的。」李月也想試探一下李適的學識,便向他問道。

    李適想了想說道:「父皇在我走之前,再三叮囑,不可墜了我天朝的威嚴,我想也是指回紇人欺軟怕硬吧!韓太傅告訴過我,這次出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盡可能的拖延時間,讓我朝能騰出手來對付吐蕃,然後再和回紇人真正的較量。」

    「韓端木果然是目光長遠,一針見血,不過,太子你自己的看法呢?」李月用鼓勵的目光望著李適說道。

    李適精神一振,低聲說道:「我以為回紇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和唐打仗,只要我們爭取到回紇的主和派,或許就會有希望達成一個較好的協議。」在李月面前,他始終有點畏縮。

    李月與苗晉卿對望一眼,拍拍他的肩膀讚許地說道:「太子說得非常好,這也是我的想法。」

    苗晉卿亦笑著說道:「我看可行,來!我們商量一下具體細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