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李唐傳奇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一十章 決戰 文 / 高月

    東都洛陽,這個僅次於長安的大都會,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洛陽之所以被各朝各代看中,是因其在戰略地理上有中原圖大之勢,得洛陽,也就得了中原,當然也因為它無縱深防禦,所以屢屢被戰火摧毀,又屢次重建……

    在本朝,高宗和則天皇帝都非常喜歡洛陽,長期在這裡生活,被封為東都,和長安一樣,它也設有各級官衙,只是比長安低了一級。安祿山本人也非常喜歡洛陽,攻下洛陽後,便決定定都於此,也正是這樣,喪失了最佳戰機,被李月所乘,重新在潼關佈防。

    大燕國之軍,主要分為三塊,一是洛陽駐軍,約十萬,另外就是范陽的留守部隊,也是十萬左右,再就是分佈各地的零星部隊,約五、六萬。太原戰役後,史思明佔領范陽,把十萬留守軍隊納入囊中,

    崔乾佑又帶走二十萬大軍,加上這次安慶緒西行,現在洛陽幾乎就是一座空城,僅五千守軍,由大將蔡希德率領。

    這日,蔡希德突然得報南面五十里處發現一支騎兵,約五千騎,不知是何處部隊,蔡希德大驚,現大軍都被派往新店,連皇上也去了,偌大洛陽城,僅五千軍,如何應對?

    但蔡希德也是用兵大將,他立刻發信到前線,催安慶緒馬上返回。又將城外民眾全部遷入城內,吊橋高掛,又布下疑兵,似乎有數萬軍守城。

    所來騎兵正是李抱玉一軍,他們脫去軍服,扮做馬匪,繞道南面佯攻洛陽。李抱玉也知道,自己一來兵少,二來無任何攻城器械,就想攻下高大堅固的東都洛陽,實在是不太可能。所以他的目的就是佯攻,把安慶緒引回來。李抱玉軍駐紮在城外,為迷惑敵軍,軍營裡整天亂哄哄的樣子,城上的蔡希德看在眼裡,並不理睬,儘管有手下請戰,皆被蔡希德所拒,倘若中了敵軍的誘兵之計,那洛陽可就可能不保。

    過了兩天,李抱玉終於得報,安慶緒東歸,遂領五千騎兵向南撤去,繞道返回安邑。安邑縣縣令石紋現已投降大唐,前來聯繫的是唐將方劍,為防萬一,他並沒有將計劃告訴石紋,直到李抱玉率軍返回後,才由李抱玉把計劃告訴了石紋。

    石紋也是進士出身,他雖聞此大事,但卻並不慌亂,只是擔憂安邑縣民眾的安全,在和大家商議後,最後擬出了一個方案。

    安慶緒在得知洛陽被不明身份的騎兵偷襲後,不禁又驚又怒,遂決定立刻返京,崔乾佑擔心其安全,欲增兵護送,但安慶緒斷然拒絕,若能戰兩萬軍者,我軍早就腹背受敵而敗。

    崔乾佑還是不放心,派大量斥候在沿途搜查,最後確實沒有異樣,才放安慶緒回京,這時崔乾佑也發現了唐軍的變化,有軍隊北上,唐廷的消息,他也得知了,雖然沒有能把李月調走,但唐軍的軍心也多少受到了影響。雨一直下個不停,但崔乾佑已命己軍暗暗準備,就等最好的時機出擊唐軍。

    安慶緒一行走得並不快,他這幾天也因連日的陰雨感冒了,幾十年硬朗的身體,在登基後倒變得贏弱起來,想想這幾個月的放蕩生活,安慶緒心中不禁一熱,他此時非常渴望回到後宮。

    「傳朕旨意,今夜不再駐紮,直接過安邑縣。」

    車仗又行了一個時辰,再走三里,就是安邑縣城了。這時,有人來報:「安邑縣縣令石紋在路旁接駕。」

    安慶緒揮揮手道:「不用見了,命他給士兵準備一些乾糧便是。」

    說完便將石紋等人晾在一旁,車仗繼續前行。埋伏在城頭的方劍遠遠的看見浩大的車仗已經靠近,他便命令手下將火藥桶準備好。安慶緒的鑾駕在隊伍的中間,由數十輛一模一樣的十六駕馬車組成,眼看著浩浩蕩蕩的敵軍開進了城內,安邑是個小縣,城內百姓僅一萬多人,所有的百姓都已被疏散到城外,因為皇帝的路過,家家均關門閉戶,只有一些由方劍手下扮成的衙役在路上來回巡視。

    方劍見中間的鑾駕已上了吊橋,他不知道哪一輛坐有安慶緒,便低低一聲命令:「點火!」

    只見十個火藥桶從城樓上拋了下來,頓時一陣猛烈爆炸,將護城河上的吊橋炸得粉碎,由於新式火藥已用盡,李月軍中的都是老火藥,威力遜色了很多,儘管如此,還是將幾十駕馬車驚得大亂,安慶緒在數百名親兵的拚死護衛下,從車中出來,騎馬沿東門向城外衝去,剛出東門,突然喊殺聲大作,無數唐軍鐵騎從四面八方殺來,安慶緒無奈,只得重新退回城內。李抱玉等並不急於攻城,而是向滯留在城外的一萬多叛軍發起一次又一次的猛攻,由於沒有指揮,安慶緒的儀仗軍很快便崩潰,四散奔逃。

    安慶緒心中叫苦不迭,忙命人緊急向崔乾佑求援,自己把已進城的七千兵力集中起來,準備隨時突圍,李抱玉在擊潰城外的敵軍後,又借助方劍的內應,當夜便攻下了北門,殺進城來。安邑城內頓時火光沖天,兩軍開始了艱苦的巷戰。

    安慶緒見無法回洛陽,只得在數千親衛的死命護衛下,開了南門,向崔乾佑駐軍方向逃去,唐軍緊追不捨,雙方且戰且走,慢慢的安慶緒手下只剩下兩千多人,而唐軍也剩下三千多騎。

    隨著殘軍的不斷逃回,皇上被截殺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大營,叛軍開始人心惶惶,崔乾佑得知皇上被唐軍重軍伏擊,現生死不明,不禁大驚失色,遂命大將安太清,率三萬騎兵,火速去救援安慶緒,又命營內嚴禁談論此事。

    安太清剛走,早等待多時的李月見叛軍已有了異動,知道必是李抱玉開始行動,遂一聲令下,前軍和中軍的十萬大軍向叛軍大營殺去,不到一千步時,隨來的投擲機猛然向叛軍大營投擲了數百隻火藥桶,巨大的爆炸聲響徹天空,叛軍大營前的防禦工事被炸得七零八落,崔乾佑也不慌張,指揮大軍迎戰唐軍,雙方在狹長的平原上混戰在了一起,數十萬人大混戰的場面極為壯觀,也極其慘烈,天地也為之變色。此時唐軍的兩萬朔方軍主力已隨郭子儀北上,又有近十萬軍為半年內新招募的農民,無論組織及戰力,都要遜於叛軍,再加上崔乾佑指揮有方,用兵如神,所以不是趁叛軍軍心不穩,鹿死誰手,也未為可知。

    唐軍布蠍陣攻擊對方,左軍李嗣業和王難得率領二萬軍為左鉗;右軍由王思禮和李若幽也率領二萬軍為右鉗;中軍則由李光弼率領荔非守瑜及白孝德率五萬軍為主力。而那支最可怕的蠍尾,自然是李月和他的一萬鐵騎軍擔任。

    李月親率一萬鐵騎軍,在敵陣中縱橫殺戮,一次一次衝擊敵軍的中軍,但崔乾佑憑借兵多,以密集的盾陣和槍陣竟抵住了唐軍鐵騎的犀利進攻,兩軍平分秋色,戰成了膠著狀態。

    這一仗一直殺到天黑,雙方都損失慘重,唐軍的後軍也被迫投入,這時兩軍士兵的體力都已透支殆盡,雙方全憑一股士氣在苦苦支撐,誰也無法撤退,誰先撤退就意味著潰敗。

    李月的鐵騎軍已攻破了敵軍的左翼,親自射死了敵軍大將安元煥,重新轉攻中軍,但崔乾佑的三萬核心中軍也是精兵中的精兵,訓練多年,儘管鐵騎軍的進攻猛烈,但始終不能攻破,看著敵軍強大的戰力,李月心中暗叫僥倖,沒想到叛軍的戰鬥力竟如此強大,崔乾佑確實調度有方,堪稱名帥,這次郭子儀帶走兩萬朔方精銳,而李光弼卻空手而來,若不是李抱玉等奇襲安慶緒導致叛軍軍心不穩以及分走部分軍隊,那今天他李月極可能就要飲恨沙場了。

    就在天即將黑盡的時候,突然東面塵土飛揚,一支唐軍猛然殺來,直插崔乾佑後背,來的正是李抱玉等率領的三千多鐵騎,他們見有大軍來接應安慶緒,便拋下安慶緒,直接殺奔戰場而來,這三千騎兵雖不多,但在兩軍都精疲力竭之時,無異於一根壓垮駱駝的稻草,尤其是方劍,勇猛無比,竟將敵軍高高的帥旗砍倒。

    隨著敵軍帥旗的倒下,唐軍士氣猛漲,勝利的天平開始向唐軍傾斜,首先崩潰的是叛軍的後軍和前軍,前軍大將薛嵩領二萬軍欲擊潰李月的鐵騎,不料反被包圍,隨著帥旗的倒下,他的軍中開始有士卒逃跑,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大規模的潰逃終於發生,薛嵩喝令不止,最後自己也被李月親手挑殺。

    十幾萬大軍在前軍和後軍潰逃的影響下,終於被唐軍擊潰,只見漫山遍野都是逃跑的叛軍,唐軍順勢追殺,除了崔乾佑在兩萬精兵的護衛下和安慶緒一起逃脫外,連前去支援安慶緒的三萬叛軍在內,共十五萬大軍被唐軍所殲,降者不計其數,但這一役,唐軍也付出了近四萬人的代價,大將荔非守瑜也不幸陣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