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玄門

第四部 降魔篇 第六回 小情大義孰為先1 文 / 慕陽

    周圍黑漆漆看不見路,似乎也沒村落人煙。車蓬被風刮破,裡面全濕透了。百靈下地四顧,夜風吹來透體生寒,莫名的害怕起來。往前走幾步,連著崴了幾下,腳踝崴的鑽心痛。蹲身摸到兩根枯枝,撕開裙子裹了,再從布包裡取火折子點燃。四下裡一望,左手邊就有小片柳林。

    此時正值夏季,草木本該繁茂,那樹上都光溜溜的沒了樹皮。龍百靈步入其間,只見乾草枯葉成堆,蜷身睡進去,倒比水濕的騾車暖和。蓋慣錦繡被褥的貴小姐,閨閣中培育的嬌花,而今以天為房,以地為床,貓兒狗兒似的藏身草窩,處境窮窘實難描摹。花容月貌也不成樣了,長髮拖泥帶水的披散,臉上儘是污垢,若是莊公子瞧見,大概也發不出「傾國傾城」的讚歎。但她想不到這些,只是感到發糝。此地極是怪譎,夏夜聽不見蛙鳴,陰森森的寂靜裡像藏著某種惡物。火把插在離頭半尺高的樹杈上,說什麼都不敢熄滅。就看蛾蟲縈聚,爭先恐後飛向火焰,又接二連三的燒死掉落。

    百靈呆呆看著,暗疑「它們燒不痛麼?」忽發癡想「飛蛾撲火的時候,一定是很快樂很幸福的吧。」

    一剎那,明白了唐連璧笑容的含義。他到處搜尋神劍,或許要回古代找那鬼方女子;或許見到她後就會馬上死去,可仍是無畏無悔,孜孜以求,那決然毅然的態度,不正像這撲火燒身的飛蛾麼?龍百靈入神的癡想著,時而覺得可憐,時而又覺可敬,思緒紛雜莫知其適。忽然遠處哭聲大作,獨將心底那股悲意勾起了。

    畢竟是天文首座教出的才女,登憶起「何處悲聲破寂寥」的詩文,思量我正感懷欲泣,何人先我而哭?隱有知音之感。聲響打破黑夜的死寂,驅退了懼意,當下手持火把循聲尋去。走出兩箭地遠,看到土溝下蹲著五條人影,一旁有個七八歲女童打滾嚎啕。

    走近看時,那女孩不哭了,接過大人遞給她食物,埋頭只顧大嚼大咽。龍百靈舉高火把,發現他們圍定橫放的東西,兩手撕扯取食,輕聲問道:「小妹妹,你們在吃什麼?」那幾人愕然抬頭,略略閃開些空隙。百靈凝眸細觀,驀地全身僵硬,那地上躺的竟是一具死屍!腸穿骨現給開了膛,皮膚焦黃乾癟,顯是新近倒斃的病夫。小女孩咧嘴笑道:「吃我哥。」白森森的牙齒露著,舉起啃掉半邊的死人手掌。先前她滾地哭鬧,居然是為沒分到死去兄長的肉!

    龍百靈一動也不動,從頂門到腳尖似被冰水灌透,三魂七魄都已凍結。那幾個人破衣爛衫,眼突涕流,三分似人形,七分倒像地獄裡的餓鬼。懾於面前少女言行特異,一時未敢妄動。漸瞧出她是單身獨行,眼裡的凶光又變熾盛,呼呼喝喝的圍上前。百靈這才驚覺,一聲尖叫急放冰蠶仙索,捲住左近樹木,幾起幾落飛身逃離。這是危難激發的潛力,雖是超常卻難持久,待到躍入車內,已然力竭昏倒了。

    天幸騾子腳力尚足,察覺有人登車,立時撒蹄順平路奔跑。天色黑過又亮,日頭東昇又偏西。騾車忽動忽靜,最終停在一處高坡後邊。龍百靈趴臥歇神,一天一夜沒吃喝,本應飢渴交加,卻總感胸腹間憋悶作嘔。拚命想忘掉昨夜的慘景,可一想起那小女童麻木癡呆的笑臉,心裡就是說不出的難受。

    夕陽西垂,風氣清爽,煩惡減輕了些。龍百靈強撐著下了車,自料再也趕不動路,只願聽天由命,隨便到個地方躺倒算了。野外涼風輕吹,精神似長了幾分,忽看遠近樹樁斑駁,也是被剝掉了樹皮的!心裡陡然一緊,登上高處舉目顧望,山坡下正走著兩三千人,個個衣衫襤褸,骨瘦如柴,恍如走向地獄的大群活鬼。

    原來南方洪澇頻仍,去歲秋天豪雨暴肆,入冬霜雪連綿,至今春竟無三日晴朗。莊稼被水沖毀,存糧漚爛泡臭。四月間好不容易晴了十幾天,又一場雹子砸遍方圓千里。牲畜房舍器具砸毀無數,民間再無力量補種晚稻救急。災害如此凶濫,偏生又遇倭寇大舉犯疆。朝廷徵兵徵糧不及,哪顧得上賑災,租賦反比往年更加重幾倍。天災加**,膠東,蘇南,浙北各地城鎮絕糧數月。貧瘠鄉村的景況愈加慘苦,莫說吃樹皮,吃草根,便是山頭的白土都磨成面,烙成餅,吃進肚中,結果解不出大便,十個中脹死五雙。人餓急了什麼也管不了,終於將死人的肉割了來吃,漸至活人相食,甚而自家親人病弱難行的,也殺了充作乾糧。鄉下村莊十室九空,殘存的人不甘等死,結隊成群向內陸地區逃難。

    龍百靈看到的,就是這種逃荒的隊伍。男女老少挨肩攜臂,看起來似乎還友愛互助。但如果有人餓昏跌倒爬不起身,左右兩邊馬上蜂擁圍攏,爭著砍手的,割腳的,如同兀鷹搶奪獵物。同類相殘已成慣例,人人行之若素,好友親朋間還招呼同享!人情到這時候還存在!只是扭曲變異成不知什麼東西,使得人群變得比獸群更加陰沉可怕。此情此景,有良知的人看見不落淚,那只能是鐵石心腸了。一位素習詩書的大家閨秀又作何感想?書上「易子而食」的痛述,「白骨露野」的悲歎,所有描述感歎都顯蒼白平淡。龍百靈身心悸震,只在這淒怖的畫卷前潸然呆立。

    騾子叫了幾聲,百靈尚存兩分神志,調頭離開高地,快步繞到土丘後面。從石縫裡往回望,那些饑民已聞聲衝上山坡,七手八腳放倒騾子,開剝分搶。龍百靈的身影為土丘遮掩,躲掉這場劫禍,沿小路往偏僻處行去。

    悲懼替代了疲憊,一氣走出五六里遠,泥水漫過膝蓋尚不知覺。漸漸走入山坳,順水漂來許多死豬死羊,整麻袋的米面糧秣,百靈暗疑「饑荒鬧的這麼凶,怎麼這裡還有糧食?」她是何等聰敏的人,定下神放眼觀察,見山腳下長牆坍塌,木石散亂漂流,登時心裡明白了--必是本地富戶在此建倉囤糧,想趁災荒年大賺一筆。豈料山洪暴發,衝垮了苦心修造的秘密倉庫。百靈也是餓的發慌,想起有一件事還沒做,忙抓撈麻袋,揀那稍微乾淨點的生白面,顧不得污水泡過,挺脖子死命嚥下幾團,暫時壓住了飢火。隨即找到一塊朝陽的平地,刨個淺坑埋掉蠶娘子,壘起小小尖尖的墳頭。

    土墳壘成,龍百靈悲從中來,伏地放聲大哭。鬱積多時的悲傷終得發洩,可這是為誰悲慟?為桃夭夭,為蠶娘子,為所有不幸的生靈?她自己也說不清,此前覺得身世苦,分離苦,傷情斷念的苦,直到今天,才算見識到什麼叫真正的「苦難」。然而,上天用意何為,他造出芸芸眾生,就是送到世上來受苦受難的麼?

    哭罷手腳綿軟,站不起身走路了。這樣也好,就在這永遠陪伴蠶娘子吧。龍百靈伸出指頭,撥弄墳邊石子,輕輕的道:「妖類千方百計想修人身,可這人類的世界哪,實在想不出有甚好處。」

    突如其來的,身後有個聲音發問:「你厭倦人世了嗎?」

    此刻,百靈對任何神魔,餓鬼,禍害都已無所謂,隨口應道:「是啊,我厭了,也很疲倦了……」

    那聲音道:「你跟我走吧,我帶你去個地方,一定不會教你生厭。」

    平淡的語調似隱含魔力,百靈忽覺心緒安定了,暗疑人臨死前真會遇上黑白無常,幽冥使者?疑念乍生,思索來者用意,並沒朝後轉頭。

    那聲音又道:「可你的屍首必須運回峨嵋,我又不好直接去辦。嗯,要放在顯眼的地點,方便峨嵋弟子找到才行。」

    百靈打個激靈,驚道:「你是東瀛秘忍!」

    那聲音笑道:「果然天縱靈慧。你的屍體送回去,峨嵋派忙於救你復生,勢必無暇東顧,秘忍奪取中原的大計就少了許多阻力。呵呵,種種利害關係,一念即已想通,果真是聰明的緊。」

    百靈一驚則寧,打心眼裡厭煩紛爭,說道:「那祝你們成功吧,永不跟峨嵋派碰面才好,免得大家拚個你死我活。」口中應答,仍是背面相向。

    那聲音道:「好隨性的女娃兒。連即將結束你生命的人物,都不想看看長什麼樣?」

    百靈道:「你給我看麼?偷偷走近背後,分明想藏匿形跡,我就不強人所難了。」

    那聲音笑道:「從後面靠近你,是怕一看到我的樣子,你會驚嚇過度。這會兒話已挑明,你又如此鎮定,咱們應該坦誠相見了。」百靈自認見過世上最恐怖的景象,尋思還會被哪種怪相嚇到?究是青春少女,抵不住好奇心起。那聲音輕喚:「慢慢轉過來,對了,慢點,我舉著你拿過的火把,轉過來……」

    緩慢側過半邊身子,龍百靈猛一轉面正對,大叫:「啊!--!」

    隨著這聲驚詫至極的叫喊,夢局完結了。陽光照進屋子,那口冰棺散發著璀璨的色彩。

    龍百靈最後所見是何怪物?她的死因若何?魂魄怎會毫無痕跡的失落?諸多疑問都沒揭示,夢局便戛然中止。一連串事件呈現,而結局愈發撲朔迷離。

    屋中兩人如癡如呆的對坐。許久,蘭世海道:「惟有一點明確,龍師妹的死,是……是秘忍設下的陰謀,企圖把我們支開,到崑崙搶白靈芝,他們好趁機侵佔……侵佔東南……」回夢法耗神甚劇,他斷斷續續的吐詞,一面調息蓄養元氣。

    桃夭夭道:「既是陰謀,為何秘忍要明說?」

    蘭世海道:「因為他們認定師尊難過情字關,為了救活龍師妹,寧可棄天下人不顧。」言及與此,神色漸轉嚴峻,沉聲道:「設夢局追查真相,上崑崙取白靈芝救人,我們的行動早在敵方預計之中,故此言出無忌,且還含有激將的意味。」略停頓片刻,接續分析:「離八月中秋沒多少日子了,子虛天師運控巽風神劍,想必業近功成。現今崑崙派實力劇增,想衝入齊天宮強奪白靈芝,非得集中峨嵋九門的人手不可。但東南局面吃緊,抗擊外侮刻不容緩。莫若畢其力於一役,立即率九門到東南消滅秘忍,三五天內完事,再趕往西邊擊潰崑崙派!」話雖如此,幾天內想除掉秘忍,實是故作輕鬆的說辭。倘若東南戰事久拖未決,白靈芝遲遲取不到,復活龍百靈的希望也將日漸渺茫了。

    桃夭夭沉默不語,額頭面頰**的,不知是汗水還是眼淚。

    蘭世海道:「夢局裡情形咱們也看到了,魔道荼毒世間,東南百姓受苦極深。我們若不殄滅妖魔,救民於水火,學成法術又有何用?師尊,你跟龍師妹情深意厚,是乃天理人道使然。但情有大小之分,悲憫天下蒼生,才是身具大情懷的仁士。先滅秘忍再戰崑崙,方合正道領袖的責任;若先戰崑崙,只顧兒女私情,則中了秘忍圈套,造成惡果悔之無及。師尊,這情字關您定要……」

    桃夭夭揮揮手道:「你先出去,容我想想,一個人靜靜的想想。」隨即雙手抱頭,臉孔埋進膝間。蘭世海再不多勸,作個揖走出房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