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民國歲月

第一卷 第二百章 華北危急(一) 文 / 萬馬奔騰

    第二百章華北危急(一)

    跟上次一樣,沈修文並不是單獨獲得蔣委員長的接見,還有剛剛到自己那裡打上門離開的七十八軍軍長宋希濂、七十四軍軍長俞濟時、教導總隊總隊長桂永清和七十二軍軍長孫元良。除了被撤銷番號的七十一軍以外,都是從南京撤下來的嫡系部隊的將領。

    「光復,身上的傷好些了吧?要注意休息。我知道你們榮譽第一師在南京戰役中的表現是最好的,至始至終沒有丟失自己的陣地,最後還幫助友軍一起撤退。好,好啊!」當蔣委員長在武漢衛戍司令長官陳誠的陪同下走進來時,逕直走到沈修文的面前一臉欣慰地說道。引來周邊一片羨慕的眼神。

    自從上次在南京戰前的動員會到現在還不到一個月,沈修文注意到蔣中正顯現的瘦了很多,也蒼老了很多。臉上的神情依舊十分的疲憊。儘管後世接受的主流教育,說蔣中正是大獨裁者,在抗日戰爭中是投降派,抗戰勝利後從峨眉山上下來摘桃子。前者沈修文並不否認,但是後者沈修文並不贊同,將來怎麼樣他不清楚,他只知道現在領導抗日的重擔都壓在這位最高統帥的肩上,而且他還承擔著戰局不利、首都失守的種種巨大壓力。此時的沈修文感覺自己的鼻子發酸,眼眶發熱。

    「校長,學生些許小傷不足掛齒。倒是校長您老人家要多注意身體,您還要領導我們把日本鬼子從華國的土地上趕出去。」沈修文連忙立正道,不知不覺間聲音有些哽塞。

    蔣中正的用人一直注重同學、同鄉、師生這些關係,沈修文也一直是他看好並關注的,聽到這番話後,不由老懷開慰,連連點頭並且看著旁邊幾位自己的得意門生道:「你們都聽見了吧,你們的小師弟光復說的好啊。我一定會帶領你們把日本人趕出我們華國的土地。他有這個信心,我也有這個信心,我希望你們都要有這個信心。」

    「我們有信心。」宋希濂等人頓時異口同聲地喊道,同時爆發出一陣掌聲。

    蔣中正很激動,臉上泛起一陣潮紅,剛才的疲憊神情也一掃而空。他心目中最大的驕傲就是培養了這麼一批忠心耿耿的黃埔學生,正是有了這樣一批學生,從東征到北伐,使他蔣某人最終登上了領袖的寶座。同時,這些如今都成長為軍隊中堅力量的學生,更是他執政的基礎。他還要依靠他們平定內亂,把日本人從華國的土地上趕出去。

    他必須要有這樣的信心,他要用自己的信心去感染手下的將領穩定軍心。今天接見這些從南京敗退下來的嫡系部隊的將領,他就是存著這個目的。

    所以,儘管南京丟失,部隊傷亡慘重,但是整個接見過程中,蔣中正沒有一句責備,非但沒有責備,而且對一線部隊的表現給予了肯定。當然他沒有任何自責,責任自然也都推到了已經被免職的唐生智的身上。

    最後,陳誠代表蔣中正宣佈了早已擬好的針對他們這幾支從南京撤下來的部隊的命令:教導總隊進川休整,改編為陸軍第二十五軍,軍長桂永清中將;七十四軍和七十八軍開赴湖南休整;榮一師和七十二軍留在武漢休整,榮一師整體併入七十二軍。上述這四個軍全部列為軍委會直屬部隊。

    這份命令得益最大的就是孫元良的七十二軍,就連沈修文自己也沒想到榮一師會編入七十二軍。不過,相比其他幾位長官,沈修文倒是更願意接受孫元良這位老長官。

    「光復,榮一師以前怎麼樣,現在仍然怎麼樣。放心吧,軍部不會派人來摻沙子的。不過,八十八師的傷亡很大,你們榮一師可要支援一些基層軍官和老兵。別跟我哭窮,當年你從八十八師出去的時候,我可是大力支持的。當初播種,現在開花結果了,這收成八十八師也該有一份吧。」孫元良拍著沈修文的肩膀笑著說道。

    「軍座,沒您這樣的吧。我現在不是都已經歸建了嘛。您看當年我出去的時候,只帶了一個營,現在帶來回來一個師,您還不滿足呀。再說,八十八師是老大哥,榮一師不過是小弟弟。哪有老大哥問小弟弟拿東西的。」沈修文故作一番苦色的說道。

    不能不說孫元良會做人,而且深諳人情世故,也正是這樣,最後得以長壽、善終。歷史上的他三起三落,兩次蔣中正都要槍斃他,但是兩次都能再次復出。抗日初期的淞滬會戰,後期的雪峰山會戰,孫元良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抗戰勝利後的內戰中,徐蚌會戰,邱清泉、黃伯韜自殺,杜聿明、黃維被俘,他的十六兵團在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居然也能逃出來。最後到了台灣,退出軍界,生意也是做的風聲水起。

    所以,儘管榮一師併入七十二軍,但是他第一時間就向沈修文表明他沒有伸手的態度,和沈修文依舊保持平等良好的關係。進而沈家兄弟名正言順地建立同盟關係。而且就此和沈家拉上關係,這對於他的副業也是有極大的好處。

    「就知道從你小子那裡挖點東西比登天還難。不過,以後朱赤和高致嵩討上門來,我可不管。」

    正如孫元良所說的,就在榮一師正式併入七十二軍的第二天,朱赤和高致嵩就討上門來了。一位是曾經一直對他非常照顧的老長官,一位也是平時交往不錯的學長。他們兩個一本正經地執屬下禮,一口一個「師座」叫著,好像沈修文就是他們八十八師的師長。最後沒辦法,沈修文只得被他們倆敲去了每個旅十名基層軍官,一百名老兵,外加五挺m2,五十枝湯姆森衝鋒鎗和五十桿迦蘭德步槍,弄的沈修文心疼了好幾天。

    m2重機槍、勃朗寧輕機槍、六零迫擊炮、湯姆森衝鋒鎗、迦蘭德步槍,以及後來沈修文飢不擇食要求的1903式春田步槍,從武器到彈藥全部需要進口,而且這些自動武器的彈藥需求量極大。從淞滬會戰到現在為止,一下子消耗掉了之前半年儲備量的三分之一。

    但是自從開戰後,從美國發來的物資越來越難運進來了。原本沈修文還希望能從美國搞到一點戰車、坦克什麼的,結果根本搞不到不說,就是搞到了如今在沒有空中保護和油料緊缺的情況下,根本不現實。在目前的情況下,只得依靠槍和為數不錯的火炮跟霓虹軍作戰。

    接下來就是部隊的整訓,由於這次部隊補充的都是從南京一起帶出來的老兵,倒是省了不少事,至少不像以前補充的那些新兵那樣,訓練要從頭開始。

    「光復,我事多走不開,你不如趁這段時間有空,你回萬縣一趟,去看看爹和文紈。也順便把文紈接來吧。你看我這兒的房子也挺大的,你們就住在這裡,文紈來了也正好和你嫂子做個伴。」飯桌上沈修德說道。

    南京淪陷後,作為臨時首都的武漢三鎮大員雲集,一下子熱鬧了很多。隨之帶來的也是物資和住房的緊張。不過,按照沈修德的地位和身份,還是分到了一套不錯的小洋樓。何真如也從萬縣來到了武漢。今天,沈修文是第一次來到大哥在武漢的家中。

    「是啊,這年頭兵荒馬亂的,好不容易消停一會,你的部隊又正好駐紮的武漢,你就把文紈也接來。平時,你大哥上班,小駿又不在身邊,我一個在家也空落落的。文紈來了,你們夫妻可以團聚,我也正好有個伴。」何真如也在一旁說道。

    說實在的,沈修文倒是也挺想俞文紈的。以前不怎麼覺得,但是夫妻夫妻,一旦水乳交融成為真正夫妻之後,沈修文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想想目前的形勢,霓虹軍還沒有開始發動新一輪的進攻,部隊的整訓也走上了正規,用不著自己再操多大的心,走掉個十天半個月也沒什麼大礙。想了想後,於是點了點頭道:「我把事情安排一下,過兩天就回萬縣一次。」

    何真如一聽,頓時喜上眉梢,特意夾了一隻雞腿放到沈修文的碗裡,笑道:「就是應該這樣。你們小兩口這結婚也有些年頭,總是聚少離多的。抓緊時間,說不定哪天日本鬼子就要打到武漢來了。」

    「瞎說什麼。」沈修德一聽頓時眉頭一皺,訓斥道。

    「大哥,嫂子說的也不是沒道理,霓虹軍已經佔領南京、蕪湖,下一個目標就是南昌、合肥、安慶、九江。而且一旦霓虹軍在華北進攻,必定會沿平漢線南下,配合華中方面軍兵分兩路,直取武漢。」

    儘管舉國抗戰的第一槍由於自己的出現,首先在上海打響。但是基於對這段歷史的瞭解,知道霓虹軍肯定會在華北採取行動,然後沿平漢線和津浦路南下和華中方面軍會合,進而佔領東部沿海半個華國。

    沈修德不無憂慮地皺著眉頭,作為最高統帥軍事作戰方面的幕僚,沈修文研究的重點就是霓虹軍今後的進攻路線。華中方面軍在佔領南京和蕪湖後,沿長江逆流而上,向安慶、九江、合肥、南昌進攻那是肯定的。至於沈修文十分肯定地提到霓虹軍會在華北動手,一臉疑慮地放下手中的筷子,道:「目前霓虹軍的主力正集中在華中,由於北方蘇俄的威脅,東北的關東軍根本不會大舉南下。他們在華北的駐屯軍不過一個旅團,而平津一帶駐有二十九軍近十萬大軍、山西有閻錫山集團、山東有韓復矩、綏遠又有傅作義,他們的部隊加起來不下五十萬。雖然他們平時不服從中央,各有各的小算盤,但是霓虹軍一旦侵襲華北,勢必威脅到他們自身的生存,必定會全力抵抗。近期內霓虹軍敢動手嗎?」

    「大哥,你可別忘了,霓虹軍有二十個常設師團,華中方面他們派出了不過八個師團,而且其中一零一和一一四師團不過是他們的特設師團。而且,日本有極其完善的預備役,隨時能擴張十到二十個師團,他們在天津和青島這兩個重要港口城市都有駐軍,隨時隨地都能登陸。現在他們已經佔領了南京,日本軍部那些瘋狂的傢伙肯定不會罷休,華北事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沈修文向沈修德扳著手指分析道。

    沈修德仔細一想,不由點了點頭。如今的他再也不會小看自己的這個弟弟,且不論沈修文如今是全國聞名的抗日英雄,國家中唯一對日作戰保持不敗的將領。更重要的之前兩兄弟在談論中日一旦發生戰爭後,他們將如何進攻。除了華北現在還相安無事之外,淞滬會戰、南京戰役,霓虹軍會如何進攻,兵力會如何部屬都不幸被沈修文言中了。要是當初國家按照沈修文所說的部屬,現在的戰局絕對不會像現在這麼被動。

    「對了,大哥,現在和中g方面的談判進行的怎麼樣了?」沈修文接著又問道。

    「有進展。自從蘇俄和國民政府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中g方面明顯的讓步。不過,離校長心目中的條件還有差距。還要進行進一步的談判。」沈修德說著,抬頭看了看沈修文道:「你問這幹嘛?」

    沈修文微微一笑道:「大哥,蘇俄對中g的影響雖說很大,但目前中g的實權並不掌握在那些從共產國際回來的人的手裡,而是掌握在毛zd和周en來等人的手裡,他們可能會接受蘇俄一部分的意見,但不可能無條件的盲從。他們之所以有明顯的讓步,一方面是蘇俄在推動,另一方面很有可能他們也看到了目前華北的危局。毛、週二人可都是當代人傑啊!」

    沈修德默然,他明白沈修文的意思,一旦霓虹軍大舉入侵華北,同樣也會影響到陝北的中g的生存。一來,自九一八以後,他們就一直在宣揚北上抗日,日本人打到家門口,他們不能不有所行動;二來,日本和德國一樣極度仇視gc主義,他們擔心國民政府或者地方軍閥和日本人聯起手來,共同對付他們。他們必須要和國民政府以及華北的軍閥結成統一戰線。共同抗日的同時,有何嘗不是共同保護自己。所以他們必須讓步。

    同樣,國民政府下定決心抗日,就需要團結國內所有的政治勢力和武裝力量,這是大勢所趨。這就像家裡幾個兄弟發生矛盾,平時相互謾罵甚至打架,但是一旦遇到外來的欺負,兄弟們必須聯起手來一致對外。沈修德相信,一旦華北事態危急,蔣委員長和國民政府也會讓步,最終達成抗日統一戰線。

    「光復,怪不得文白將軍對你推崇備至,我這個大哥以前對你真是有所低估啊。你不但能打仗,政治方面也竟有如此研究。不過,你要記住。校長不喜歡軍人干政,這些話在家裡說說可以,外面可絕不能亂說呀。」沈修德讚賞的同時,不忘提醒道。

    沈修文心裡暗叫慚愧,這些不過是自己後世在網上看來的,根據目前的現實稍微做了點加工而已。不過還是馬上點頭虛心接受道:「我記住了。大哥。」

    沈修德點了點頭,道:「看來華北的局勢也絕不能輕視,特別是北平方面,得要給宋哲元他們提個醒。」

    說著,沈修德還是繼續囑咐了一句:「你現在的任務就是要練好兵,隨時準備出征。另外,我再提醒你,你現在都已經是將軍、師長了。拜託你不要像一個營長似的,不要命的往前衝。聽說,這次在南京你又受傷了吧?」

    本來,聽到他們兩兄弟談論起軍國大事,何真如一直沒敢插嘴。不過,聽到沈修文又受傷了,頓時放下手中的碗筷,緊張地問道:「光復,你怎麼又受傷了?傷哪兒呢?要不要緊呀?自己受了傷,怎麼也不對家裡言語一聲呀?」

    沈修文從小是姐姐帶大的,十歲的時候,何真如就嫁到了沈家,長嫂和姐姐如同母親用在原來的沈二少爺身上並不過分。以前的沈二少爺如此荒唐,跟她們這兩位平時的寵溺也不無關係。雖然何真如比沈修平好點,但是沈修文聽到嫂子一副緊張的樣子,一連串的問題。心中暖洋洋的同時,也不由苦著臉說道:「嫂子,沒事,不過是受了點小傷罷了。我現在不也好好的坐在這裡嘛。再說了,我不說也是不讓家裡人為我擔心。」

    何真如還是把沈修文拉了起來,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還是心有餘悸道:「真的沒什麼?」

    「嫂子,真的沒事。我全好了,就是手臂上給鬼子的子彈鑽了個小洞,不信你看。」也虧的現在只有八月份,穿的不多,沈修文說著拉起自己襯衫的袖口,讓何真如查看一下自己已經結痂的傷口。

    「你呀!」何真如憐惜地看了看沈修文手臂上的傷疤:「這次回萬縣,你一定得把文紈接來,你的身邊就得有人好好管管你,給你敲敲警鐘。省得家裡這麼多人都為你提心吊膽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