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二號首長

龍騰世紀 商人和權力勾搭成奸07 文 / 黃曉陽

    商人和權力勾搭成奸07

    高嵐縣縣委書記劉鳳民已經多次通過各種渠道給唐小舟打電話,希望到省裡來拜訪他,唐小舟一直沒有鬆口。

    唐小舟認識劉鳳民的時間很早,那還是他當上省報記者的時候,心想自己佔了這麼個位置,怎麼說,也要為家裡作點貢獻。怎麼作貢獻?自然是和縣裡搞好關係,利用縣委縣政府的權力,替親戚朋友謀點實惠。那時候,對於農村人來說,大的願望,也就是農轉非,解決城市戶口。唐小舟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妹妹。除了他和妹妹,其餘的人,全都農村。一家人都巴望著扯著他的衣角跳農門呢。於是,唐小舟回到縣裡上串下跳,到處挖門路找關係。

    也就是通過同學關係,他認識了劉鳳民。劉鳳民當時是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也希望找到上面的關係並借此關係上一層樓,自然對唐小舟十分熱情。可唐小舟畢竟是個小小的記者,人微言輕,縣領導高高上,對他愛理不理。他忙乎了幾大圈,見到的大官,也就是劉鳳民。過了幾年,唐小舟報社也沒有混出個模樣,似乎是越來越不受重用,再回到縣裡,就沒有人願意睬他了。劉鳳民有一段時間和他的關係看上去不錯,可自從由副主任升上了正主任,態便有些變了。

    有一年春節,唐小舟回高嵐,自然要去拜訪劉鳳民。他傳達室給辦公室打電話,說找劉主任。縣裡還沒有程控通電話,家庭電話也不普及,縣委辦公室也只有一部電話,安劉鳳民辦公室隔壁的印室。印室的女打字員接了電話,便高聲地叫,劉主任,電話。不久,又重複了一次,聲音比較弱,應該是放下話筒走到門口喊的。有人應了一句什麼,唐小舟沒有聽清,猜測應該是劉鳳民問了一句,誰的電話。過了一會兒,打字員過來問,你是哪裡?叫什麼名字?那時還不強調政府的服務型職能,所有政府工作人員,都高高上,態很粗暴。

    唐小舟說,我姓唐,叫唐小舟,是江南日報的。

    聽說是省黨報的,打字員的語氣客氣了許多,說,哦,唐記者,請你稍等。過了一會兒,打字員回來說,劉主任不辦公室。

    唐小舟明白了,劉鳳民的地位不一樣了,不再需要他這個無職無權又不受重視的小記者了。

    從那以後,唐小舟和家鄉官員的後一絲聯繫斷了,真正成了窮鬧市無人問。

    誰也沒有想到,多年的媳婦真有熬成婆的那一天,劉鳳民熬成了縣委書記,唐小舟竟然當了省委書記秘書。劉鳳民不是不清楚,縣裡幹部的人事權,名義上掌握市裡,可實際上,縣委書記和縣長這兩個幹部,絕對掌握省裡。就算你市裡有強硬的靠山,可你盯準的位置,很可能被省裡某個領導盯住了,結果你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歡喜一場空。劉鳳民是高嵐縣土生土長的幹部,就算他極其努力地省裡展關係,那些關係,也隔了一層,何況,作為一名縣委書記能抓住的關係,也就是廳級而已,想從縣委書記位置再進一步,一個廳局級幹部,說話是絕對沒有份量的。

    與那些廳局級幹部不同的是,唐小舟雖然只是一個處級幹部,可他佔有的位置特殊,資源優渥,只要他願意,既可以讓你通天,也可以讓你接地。通天,自然是成為省委書記的朋友,接地嘛,市委屬於地市級,只要市委書記賞識,提拔便指日可待。

    此時,劉鳳民大概後悔當初對他的冷漠了?

    唐小舟當上省委書記秘書後,劉鳳民立即給他打電話,又要登門拜訪,又要敘舊。唐小舟其實很想不理他,甚至將他罵個狗血噴頭。轉而一想,官場就是這麼個現實之所,每個人的資源是有限的,每個人能夠維持的人脈關係是有限,你自己沒有本事顯山露水,沒有本事把握機會,又怎麼能怪別人待你太薄?管如此,若要對劉鳳民非常熱情,他還是過不了自己的感情關。

    管唐小舟對劉鳳民不熱也不冷,劉鳳民卻極其積極主動,幾乎每個月都要往公安廳唐小舟家裡跑一趟,到了家裡,唐小舟肯定不,只是谷瑞丹接待他。劉鳳民似乎知道唐小舟和谷瑞丹的關係很冷淡,到了家裡之後,便用座機給唐小舟打個電話,說上幾句話,表示並沒有什麼事,恰好來省城,過來看看。不僅如此,每個月,他還親自跑一兩趟唐家坳,去鄉下拜望唐小舟的父母。

    劉鳳民去唐家,當然不是簡單的拜訪,每去一次,就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唐小舟的姐夫有一個建築隊,鄉里接一些替農民建房子的活。農民房的造價低不說,都是鄉里鄉親的,人家說錢不夠,先欠著,他們也不好說什麼。幾年下來,賬面上的錢倒是賺了不少,真正能夠拿到手的沒有幾個,到了春節,竟然連過年的錢都沒有。劉鳳民一出面,姐夫就接了縣裡兩個花園小區的建築工程。一般工程隊接這類建築工程,都是要自帶資金的,你沒有資金,人家看都不看你。姐夫的工程隊,哪裡有資金可帶?劉鳳民的活動下,不僅沒有帶資,而且由開商預付了部分工程款。

    唐小舟的三哥唐小栗,屬於鄉下人所說的能人,非常勤勞,人又聰明靈泛,幾年努力,成了村裡的致富能手。

    唐小舟的家鄉盛產板栗,是全國著名的板栗之鄉,據說,當地種植板栗,有一千多年歷史。當地有名的特產,是板栗桂花羹。改革開放以後,縣裡要將當地打造成聞名全國的板栗之鄉,號召家家戶戶種板栗。剛開始,由上面硬行攤派任務,大家都不願幹。豈知第一批種板栗的人受益了,唐小栗就是受益者之一,也因此成為當地早富起來的人。如此一來,再不需要縣裡鄉里的幹部挨家挨戶宣傳動員,大家一哄而上,種板栗的熱情高漲。第二年板栗大豐收,接踵而來的卻是板栗賣不出去,農民們天天吃板栗,吃得怨聲載道。許多人將板栗樹砍了,改種其他水果。可其他水果似乎不適合這裡的土壤氣候條件,總長不好。

    唐小栗有腦子活,第一年種板栗賺了錢,便另闢蹊徑,搞起了板栗加工廠,生產板栗酥。因為板栗價格低,加工製品的製作成本也低,他反倒賺了錢。後來,他受當地板栗桂花羹的啟,和省農科院的專家一起弄出一種板栗桂花爽液體飲料。這種飲料投放市場後很受歡迎。唐小栗也因此成了當地富。

    幾年前,鎮裡搞民主選舉村官,上面定了一個候選人,村民卻不樂意。唐小栗暗活動,把鎮裡定的村長候選人給選下去了,自己高票當選為村長。選票出來,鎮裡縣裡雖然非常被動,卻又不能不承認,極其勉強地出了任命書,卻又讓原定的那個村長候選人當了副村長。

    村長和副村長成了死對頭,鬥得不亦樂乎。鎮裡背後支持副村長,打壓村長,唐小栗工作起來非常艱難。

    唐小舟的地位一變,唐小栗的地位也跟著變了。劉鳳民第一次拜訪唐家,瞭解此事經過,當即拍板說,這樣的能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應該給他壓壓擔子。一周之後,縣裡的任命下來了,代理副鎮長。鎮當然是以前的鄉,只不過,把以前的小鄉合併,升格為鎮。副鎮長屬於政府的低一級官員,需要鎮人大選舉通過,所以,唐小栗的副鎮長,還只能是代理,而不是正式。

    唐小舟的二哥唐小田鄉里經營餐館。

    這間餐館原本是三哥唐小栗經營的,唐小栗當了村長,又要經營板栗廠,顧不過來,就轉給了二哥。鄉里畢竟是鄉里,客源有限,主要還是鄉黨委和鄉政府的領導那裡吃,吃過了嘴巴一抹,記賬上,年底再結。可鄉財政能有多大的實力?把人員工資加一起,大概也就幾萬,僅吃喝就能花去幾十萬,到了年底,象徵性地結一點,剩下的往下滾,越滾就越多,一拖再拖。忽然有一天,上面來了通知,撤鄉並鎮,唐家所的唐家坳,全部並到了寧橋鎮,原來的鄉政府,只留下一個工作站。唐小田到鎮政府去要這筆賬,人家根本不承認。

    劉鳳民第一次到唐家,二哥不家,第二次去也不家,直到第三次去,家裡人才飛報二哥,二哥騎著摩托車趕了回來。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想法,二哥把這件事對劉書記說了。劉書記當場表態,這件事就交給他了。過了半個月,鎮財政打二哥的電話,錢竟然結了回來。不僅如此,劉鳳民還親自關心二哥的餐館,對他說,工作站能有個什麼出息?一整天也沒幾個客人。我替你縣裡找了個好位置,就縣政府對面,餐館都是現成的,你去承包就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