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93章 戰略躍進 文 / 裸奔在天堂

.    僅僅半天時間,美國在加勒比海地區部署的海、空軍就被全面擊潰。中國在這次空戰中損失28架俯衝轟炸機、32架戰鬥機、6架魚雷攻擊機,而美國損失戰機達170多架。加勒比海艦隊只有9艘戰艦負傷逃脫,艦隊司令施萊與旗艦「田納西號」一起沉入海底。

    掌握了制空權之後,第一特混艦隊沒有做片刻休整,直接對巴拿馬地區的美國陸軍進行了瘋狂的轟炸。下午3時,在戰列艦分隊和艦載機的掩護下,6萬海軍陸戰隊員在巴拿馬城登陸,並迅速向北挺進了近20公里,佔領了巴拿馬運河南部河口地區,美軍則全部退守科隆。由於施萊對這個「最壞的結局」早有預料,因此在中*隊登陸之前,美軍引爆了在巴拿馬運河埋設的大量彈藥。運河一共有6處被破壞,至少半年內無法通航,所幸地峽鐵路毀壞並不嚴重,維修後依然可以通車。雖然沒有能夠依托地峽擊退中國艦隊,不過也算是短期內擋住了中國戰艦進入大西洋的道路。然而,協約國還未來得及喘上一口氣,來自南美的一則消息再次讓他們陷入驚慌之中——中國艦隊出現在馬爾維納斯群島附近,並全殲了駐紮在斯坦利港的英國南大西洋艦隊!

    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人稱它為福蘭克群島,位於南美洲最南端東北方向400公里左右。1830年,英國武裝佔領該島。並將阿根廷總督驅驅逐,因此英、阿雙方就這個島嶼的歸屬至今仍有爭議。經過數十年地經營,島上的斯坦利港已經成為英國在南大西洋重要的海軍基地。並常年有一支艦隊駐守,一戰開始時該艦隊兵力規模為:戰列巡洋艦2艘、裝甲巡洋艦3艘、輕型巡洋艦3艘、其他輔助和輕型戰艦十餘艘。1914年12月。在連續取得了幾次偷襲地成功後,德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施佩的驕狂達到頂峰,他竟然帶領5艘巡洋艦企圖突擊該島。馬島英軍守將為斯特迪海軍中將——「一個對傳統海戰戰術有著豐富經驗和深入研究地將領。」雙方激戰半天,英軍在未損一艦的情況下,擊沉4艘德國戰艦,施佩帶著負傷的旗艦狼狽逃竄。此戰讓斯特迪揚名軍界,這位老將軍對「巨艦大炮」的堅持也達到頂峰。而這一次中英馬島之戰,結局卻完全相反。

    進攻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中國艦隊為東太平洋戰區第三特混艦隊。也就是施萊一直在猜測其下落的第5支中國航母編隊。該艦隊一共有八艘航母和飛機運輸艦,其中正規航母兩艘,分別是「燧人號」、「長安號」;一級護航航母4艘,分別是「晨鐘號」、「暮鼓號」、「朝陽號」、「飛霞號」;飛機運輸艦兩艘,攜帶40架備用戰機——艦載機總數達到352架。護航兵力也相當龐大,包括1艘「泰山極」重型巡洋艦、4艘「衝鋒級」輕型巡洋艦,12艘「藍盾級」改進型驅逐艦、8艘「忠誠級」護衛艦、8艘「海狼4型」遠洋潛艇。另外,第三特混艦隊的旗艦是從聯合艦隊中俘虜的英國「虎號」戰巡。這艘戰艦在中國空襲中僅損壞了一個後主炮塔。其他部位並沒有受傷,因此維修起來相對容易。不過中國海軍並不是對其簡單維修,而是進行了半年地改造:先,損毀的第二後主炮直接被拆除,原來炮塔的位置變成了一個直升機平台。可停放兩架「王蛇」;其次,原有的16座單管六英吋副炮塔拆除了12門,騰出來的空間裝備了6座雙聯裝40毫米高射炮、8座四聯裝20毫米高射炮、24挺高射機槍;最後,艦上加裝了雷達艙、通訊艙等電子設備,成為一艘真正的指揮艦。而且連戰艦的名稱都改成了「伏虎號」。這些改裝使得「伏虎號」的排水量從35700噸降低至34300噸。其最航速也從原來地變成了29節,完全可以跟上航母編隊的速度。

    由於早已經預料到美國人在失敗後可能會炸斷運河。因此在第一特混艦隊出之前,「燧人號」、「長安號」兩艘新下水的航母便以演習的名義開出了軍港。隨後,被編入第三特混艦隊的各艘軍艦也陸續從各個軍港開出,與兩艘航母匯合,他們地目標就是繞過南美進入大西洋。

    雖然戰略上合理,而且保密工作也做得不錯,但是這次航行並不簡單。先,如果美國人真的炸斷運河,那麼第三特混艦隊將會變成一支深入大西洋作戰的孤軍,必須到達加勒比地區才能得到補給,而且前提是第二特混艦隊能夠拿下科隆港;其次,從太平洋繞過南美到達加勒比海,航程將近15000海里,這種遠洋作戰不僅要考驗一支艦隊的航行水平,補給、維修等等方面都是一種挑戰;第三,歐洲戰爭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德奧等國眼見就要支撐不下去,中國艦隊不可能慢慢悠悠的前進。在這種情況下,第三特混艦隊所有艦船地航速都在25節以上,而潛艇部隊則比水面艦艇早出半個月。為了這次遠洋,經驗豐富地海軍上將薩鎮冰被任命為第三特混艦隊司令,參謀長由陳紹寬擔任,而且隨行的高速補給艦達30艘。為了在中途能有一個休整和補充給養地地方,馬爾維納斯群島就成為這次遠洋作戰的一個必取之地。在第一特混艦隊攻克巴拿馬城的第二天,第三特混艦隊派出艦載機偷襲了斯坦利港,英國戰艦全部被擊沉,隨即島上飄揚起雙龍大旗。

    奪取馬島後,中華帝國外交部立刻與阿根廷政府聯繫,表示願意將該島交還給阿政府,條件是將斯坦利港永久性租借給中國,並為第三特混艦隊提供給養。馬島就像中國的釣魚島,是阿根廷人心中的一根刺。中國這個舉動立刻引起阿根廷政府的強烈反應,當即同意中國的條件,而且主動為第三特混艦隊提供給養與維修。

    到3月17日,整個美洲戰場的形式已經相當明朗:防守北美西海岸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正遭到中國東太平洋第二特混艦隊的獵殺;防守中美洲的美國加勒比海艦隊被打殘,雖然巴拿馬運河被堵塞,不過中國陸軍已經登陸,並向那裡的美軍動猛烈進攻,科隆港已經守不了多久;南美的馬島陷落,第三特混艦隊已經打開進入大西洋的大門。在歷史上的美西戰爭中,美國戰列艦「俄勒岡號」也完成過一次從西海岸繞過南美達到加勒比海的遠航。1898年,「俄勒岡號」從皮吉特海峽出,以平均約為12節的航速、用時66天完成15000海里的航程——這一次遠航被史學家稱為「壯舉」。此時第三特混艦隊不僅要挑戰這一記錄,而且還要在孤軍作戰的情況下挑戰英、美、法三國的海軍,切斷美洲與歐洲的海上航路……

    第三特混艦隊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停留了三天,一邊維修因為超速行駛受損的戰艦一邊補充給養。3月19日,他們繼續啟程北上,開往大西洋腹地。一路上有幾支不開眼的英、法艦隊趕來阻截,全部被艦載機擊沉。至4月初,艦隊已經繞過巴西累西腓,開始向北大西洋進……

    在第三特混艦隊北上的過程中,在巴拿馬登陸的海軍陸戰隊也沒有閒著。他們在3月底對科隆港動了總共,擊斃美軍1萬,俘虜3萬。此刻巴拿馬名義上還是哥倫比亞的一個省,不過就如同歷史上的日俄戰爭一樣,哥政府只能眼睜睜隊徹底佔領巴拿馬,哥倫比亞政府才派出一個代表試探中國的態度。雖然中國不久前放棄了已經佔領的馬島,不過那是因為該島距離遙遠,而且中國艦隊需要阿根廷的補給。對於蘊藏著巨大戰略和經濟價值的巴拿馬,中國根本不會放棄,以一筆3億中華幣的價格買下了巴拿馬的主權!不過,哥倫比亞也得到了中國的私下承諾:為它在委內瑞拉身上拉一塊「肉」。

    4月7日,中國以東進攻擊英屬圭亞那為由,向委內瑞拉提出「借道」的要求,遭到委內瑞拉「賣國親美」總統戈麥斯的拒絕。4月中旬,「中哥聯軍」攻入委境內,其目的是佔領馬拉開波湖周邊地區。進攻這個地區目的無他,只為石油,因為馬拉開波湖盤地的石油儲藏量之豐富,讓它有美洲波斯灣的美譽。與此同時,古巴、海底、多米尼加等地相繼爆了反美獨立戰爭,這些起義軍用的無一不是清一色「中式裝備」。至此,中國正式開始了從太平洋向大西洋的戰略躍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