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75章 瘟疫 文 / 裸奔在天堂

.    殲滅聯合艦隊後,中國亞洲戰區的40萬海軍陸戰隊,在短短一個月內橫掃東南亞諸島。此時除了德國人還掌握著幾個島嶼之外,東南亞已經完全併入中華帝國的版圖中。就在外界紛紛猜測中*隊什麼時候登陸澳洲時,帝國最高統帥部對舒暢下達了死命令:所有部隊佔領南洋諸島後立刻進入防禦狀態,禁絕一切人員出入這些島嶼,禁絕一切船隻從南部進出亞洲。同時,已經攻入緬甸境內的西南方面軍也接到了相同的命令:就地駐防,嚴謹任何人進出進出已經佔領的地區,並封閉中國本土邊境線。這兩道命令傳遞著一個信息:斷絕中國南部的一切對外聯繫。

    儘管中國這個做法令外界費解,但在戰爭期間,各種新聞和話題總是更迭得特別快。到4月中旬的時候,另外兩則消息成為人們的焦點,而這兩個消息的主角都被這個時代的西方學稱為「瘟疫」。

    第一個消息的主角有個浪漫的別名——「西班牙女士」,而且它是真正的瘟疫,史稱「西班牙流感」。不過與其名稱不符的是,這種疾病起源於美國。1918年3月中旬,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裡,一位士兵感到嗓子疼和頭疼並有些許低燒症狀,於是到部隊的醫院就診,醫生認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出人意料:到當日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幾天之後的週末,這個軍營裡已經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很快,這種「感冒」迅速傳播至底特律等美國城市,半個月感染了20萬美國人,並迅速在全國擴散。在3月底的時候,這種疾病被美國遠征軍傳到了歐洲:4月中旬,流感先在西班牙爆。包括國王阿方索三世在內,馬德里三分之一市民受感染,一些政府部門被迫關門,電車停運;5月初。法國境內爆大面積流感,而後從歐洲戰場回國的英國士兵將病毒帶回了英國本土。英皇喬治五世也病倒不起,強大的英國海軍因為這場疾病非戰鬥減員三分之一;至5月中旬,整個西歐和中歐都已經變成西班牙流感的疫區,因這種病毒死亡地平民人數已經達到1000萬,而且還在不斷攀升。由於各*隊陷於僵持狀態,塹壕裡的生活環境又極為惡劣,協約國和同盟國因流感死亡的士兵數量甚至超過當年戰鬥減員,達到300萬。處於戰爭狀態的各國都不得不停下廝殺,以應對這場全人類地浩劫。俄國雖然暫時沒有出現大規模疫情,但已經有人開始出現「流感」症狀。而且臨時政府現在必須應對中國的進攻和國內愈演愈烈地反對風潮,因此沒有在東線有什麼大動作……

    西班牙女士不僅僅禍害了歐洲、美洲、非洲,在亞洲和大洋洲也開始肆虐。3月,亞洲第一例西班牙流感患在印度孟買出現,隨即數千萬人染病,700萬人被奪去生命。在接下來的不到一周時間內,這種疾病席捲了整個印巴次大陸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儘管後世科學家有個驚人的現:澳大利亞人對肝炎病毒天生免疫。但是這種特殊抗體卻無法抵擋西班牙流感。在隨後的幾個月裡,澳大利亞成為歐洲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將近三分之二的平民和一半的軍隊染病。一位澳大利亞記寫到:「短短三個小時,我看到了26個送葬的隊伍,平均7分鐘一支,幾乎尾相連;在附近那些往昔充滿歡樂的城鎮裡,我再也聽不到笑聲。嬉戲的孩童因為親人地離去而哭泣。整個世界彷彿都沉浸在悲傷之中……」

    在中國,這種流感有另外一個名字——「五日疫」。顧名思義,患在染病後只能活五日。由於中國政府在這場浩劫爆之前關閉了自己的所有邊境線,因此流感在本土並沒有大規模爆,但是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為了阻止流感擴散,帝國衛生署啟動了應急機制,並展開了一系列積極的行動。第一個舉措是向所有民眾放兩件東西:口罩和「五日片」。雖然這兩種東西無法根治流感,但是在預防方面卻有奇效,而且價格便宜。特別是「五日片」,在流感剛剛「上身」的時候連服兩日便可控制病情,不至於有生命危險,中國政府把這種藥品列為專賣品。第二個舉措就是對患進行強行隔離,同時封閉了所有邊境地區。很快,中國境內的疫情就被控制住,不過這引起了其他國家地猜測,認為這種病毒是中*隊所為。經過一些權威醫學專家的論政,「中國瘟疫」論很快被推翻,此時中國地「五日片」成為各國不得不買的「救命藥」。一時間,這種成本低廉得驚人的藥品被中國政府賣到了10元中華幣一片,而且還供不應求……

    第二個消息的主角名字叫做「蘇維埃」,這種玩意兒被西方學稱為「政治瘟疫」。在「一月革命」之後,由於臨時政府將布爾什維克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這使得在革命中起了主導作用地布爾什維克黨人極為不滿。雙方為了爭奪權力,明爭暗鬥愈演愈烈。在這場鬥爭中,臨時政府從一開始就處於極其不利地地位,因為它拒絕考慮絕大多數俄國人所需要的兩樣東西——和平和土地。李沃夫總理及其部長們堅認為:「土地重新分配這樣地重大改革,必須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並有權決定這一基本問題的立憲會議召開時才能進行。」同樣,政府也不願結束戰爭,因為俄國對它的盟友負有某些不可推卸的義務。西方學認為這些論點是合情合理的、可以理解的,但在政治上卻是自殺性的。臨時政府採取權宜手段,懇求人們忍耐,而蘇維埃則要求立刻實現和平,立即分配土地。以此爭取人民大眾。

    4月,列寧及他的幾位助手乘坐在密閉地車箱裡,穿過德國,回到了彼得格勒。德國最高指揮部其實已經獲得了他的行蹤。但是德國人推測,這些革命將破壞親協約國的俄國臨時政府。於是沒有攔截列寧。回到聖彼得堡後,列寧即刻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綱」,提出了「立即實現和平、將土地分給農民和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地要求。

    儘管列寧立刻實現和平以及重新分配土地的口號得到了所有人地擁戴,但是「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要求被人們稱為「稀奇古怪的口號」。作為馬克思主義,大多數蘇維埃代表把三月革命看作是一次資產階級的起義,並認為,在俄國經歷長期經濟展之前,要進行第二次革命即社會主義革命是不可能的。因而,他們的策略是允許臨時政府繼續執政,同時經常督促它進行適當的改革和社會變革。就連一些布爾什維克黨人都對列寧提出了異議。不過列寧決定孤身一人向這一政策起挑戰,並號召人們立刻進行第二次革命,而且是無產階級革命!

    隨著戰爭的持續,俄國國內的生活日益惡化,民眾現無法督促臨時政府結束戰爭和分配土地,於是越來越多的俄國人準備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而戰鬥,列寧地聲望如日中天。為了緩和民眾的不滿。臨時政府決定進行改組。極力主張俄國繼續進行戰爭的外交部長米留可夫「被迫」辭職,而克倫斯基當上了副總理兼任俄國海軍部長。不過。這種改組換湯不換藥,因為改組後的第二屆臨時政府依然堅持繼續戰爭,這使得列寧身邊的擁戴越來越多,革命的力量正在慢慢豐滿……

    4月下旬,哈薩克斯坦東北部。

    列日當空、黃沙慢慢。放眼望去。這是一個無邊無際沙的世界。除了荒蕪還是荒蕪,蒼涼地大地一片寧靜……

    「哧溜溜幾隻本來蟄伏不動的蜥蜴突然向前一竄。然後鑽入沙土之中。「隆隆隆隆……」伴隨著遠處響起地轟鳴聲,大地開始顫抖起來。在天地交接之處,無數的黑點隆隆開來,在它們身後揚起漫天塵土……

    在綿延十餘公里的行軍隊列中,沒有一個徒步行走的步兵,所有的人員和裝備給養都由車輛運送。一輛輛坐滿士兵地坦克、一輛輛拖拽著火炮地軍車疾馳而過,就如同他們三年來一直接受的訓練一般……

    「該死!」一輛「猛虎式」坦克停在沙地裡,正在忙碌地維修員罵了一句,然後對上司無奈的搖搖頭道:「不行,動機汽缸完蛋了……」

    看著身邊不停趕路的隊伍,車長朝坦克車身踢了一腳罵道「***!這破車這時候給我撂挑子……」

    一輛履帶式裝甲車停在坦克旁邊,第一集團軍司令韓興華下車問道:「怎麼回事?!」

    幾人馬上立正敬禮,車長上前道:「報告司令,我們的車壞了!」

    韓興華看著動機部位已經冒煙的坦克道:「還能修好嗎?」

    維修員搖搖頭道:「需要大修,要維修隊的人來,而且要費點時間……」

    「我們現在沒那個時間,把它炸了!你們搭個順風車繼續前進,作為後備隊參加戰鬥!」下達完命令,韓興華頭也不回的回到了自己的指揮車裡,繼續趕路……

    「是!」車長心中十分不甘,本來坦克是這次進攻的先鋒,現在一下子變成了後備隊……

    哈薩克斯坦境內河網稀少、多低地平原,有60%的面積是荒漠與半荒漠地區,加上這個時節氣溫早已經回升到10攝氏度以上,正是機械化兵團表演大縱深穿插的最佳舞台。一周前,一直蟄伏的中華帝國第1、2集團軍如閃電一般開始行動,行軍速度高達每天120公里以上!但是,為這個速度他們也付出了代價,大量戰車在半途拋錨,來不及修理的則被直接炸毀……

    裝甲指揮車開得十分平穩,雖然有些噪音,不過還算舒適。韓興華看著窗外那輛越來越遙遠的故障坦克,有些惋惜的道:「第27輛……太可惜了,這些坦克可以打下一座小城市了……」

    集團軍參謀長蔣百里遞上一份電報道:「司令您不要擔心,1軍第1裝甲師、2軍第2裝甲師都已經抵達預定補給點,估計最多兩日我們就能到達巴甫洛達爾!」

    韓興華看看地圖道:「他們有沒有遇到抵抗?」

    「暫時沒有!」

    思索片刻,韓興華道:「給他們電報,留下少量部隊看守補給點,然後立刻起進攻!」

    「司令,他們比我們還趕得急,是不是讓他們休整一下?」

    韓興華搖搖頭道:「不行,現在時間就是一切,不能有半分拖延!如果讓俄國人醒過味來就不好辦了,讓他們立刻進攻!」

    「是!」

    與此同時,在阿克莫拉正東數十公里的地區,數百輛坦克正在順序停車休整。坦克手們鑽出戰車,不停的伸展身體,雖然不用走路,但是開坦克可是個很累的力氣活……

    「天馬、天馬,我是猛虎,收到請回話!」在幾輛通訊車和指揮車組成的臨時指揮部裡,通訊員一遍遍呼喊著,不過耳機裡始終沒有回答……

    「這幫傢伙也遲到太多了吧?!」帝國第一裝甲師長高漢生是個急脾氣,他等了半天乾脆走出指揮部,舉起望遠鏡眺望遠方的天空……

    「天馬、天馬,我是猛虎……」

    「嗤啦……」無線電傳出一聲噪音,然後響起了清晰的回答:「我是天馬!預計15分鐘到達!重複:15分鐘後到達!請指示投放點!」

    聽到回答,高漢生喝道:「立刻燃放指示標誌!」

    隨著命令的下達,幾個士兵向遠處投擲了幾個煙霧彈,數團青煙扶搖直上……

    「嗡嗡……」不久天空中響起動機的轟鳴,200架巨大的「天馬」運輸機出現在視線之內……

    「補給開始投放!重複:補給開始投放!」

    「猛虎收到,已經做好接收準備!」

    當機群從投放點上空飛過時,投下了燃油、糧食、坦克部件等等急需的物品,總計1600噸,一個個降落傘如同花朵一般在空中綻放。此時,在巴爾喀什湖畔修築一個臨時機場的作用完全顯現——從臨時機場到阿克莫拉一個來回剛好是「天馬2型」運輸機的滿載極限航程!

    高漢生正注視著那些降落傘,通訊員走到他身邊遞上一份電報道:「師長,韓司令電報!」

    讀完電文,高漢生立刻喝令道:給各團下令,一個小時內加油補給,然後繼續前進,摩步團1營留下接收補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