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56章 宣戰 文 / 裸奔在天堂

.    近留言區有很多讀要求建立君主立憲制。裸奔考定寫兩個結局:一個照顧讀的意見,最終建立君主立憲制;第二個結局是照顧本書的書名與裸奔最初的思路,建立共和制。還有,袁世凱禁止後代當兵從政的訓條,希望大家看清楚初衷和書中內容再表意見。第一,裸奔書中的主角從來不是個聖人,而是一個權謀,他定這個家訓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穩定自己的統治。第二,書中也說明過,袁世凱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繼承皇位,不過如果光是憑著他的影響力登基,又和以前的皇帝有何區別?所以他真正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夠去歷練一番,然後再上位。有的——到某些情節看不下去了,這個裸奔理解,畢竟一本書不是專為某些人所寫。裸奔尊重讀的意見,但並不代表要順從讀的意見,因為我有自己的思路與思想。最後謝謝各位的支持,還希望大家繼續踴躍留言,這些意見對裸奔有很大的幫助。

    新官上任本該是春風得意的,但是中國的最後通牒如同一片沉沉的陰靈,籠罩在每個俄國新政府官員的頭頂,讓他們的好心情戛然而止。臨時政府總理李沃夫得知這一消息,立刻召集軍政要員開會,討論如何回復中國的最後通牒……

    「中國的最後通牒措辭嚴厲、盛氣凌人,而且毫無迴旋的餘地,與其說是通牒不如說是宣戰書。」宣讀完通牒的內容。通曉外交之術地米留可夫毫不避諱的評價道:「以我對世界外交史的瞭解,這是古往今來第一份如此霸道的外交文書。」

    儘管外交部長表現的義憤填膺、情緒激昂,但是並沒有引起在場官員的共鳴。這些人一周前還代表著俄國不同的政治派系與勢力,為了在權力分配中佔得一席之地才聚攏到一起。此刻他們想的都是一旦與中國開戰,自己的權力會受到怎麼樣的影響,而對於如何抵抗中國入侵根本毫不關心……

    「諸位,現在國家面臨著巨大地考驗,我們這個臨時政府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希望諸位能夠拿出良策,讓我們共度危機……」大地主出身的李沃夫坐在上,他身材臃腫、肚皮圓滾。臉上堆積的贅肉向下垂著,就像一隻沙皮狗。看著手下們各懷鬼胎的保持著沉默,總理無奈的問道:「米留可夫部長,可否與中國人談判解決?」

    米留可夫答道:「中國人開戰的決心已經暴露無遺,想要通過談判解決恐怕不太容易。即便中國人答應何解,恐怕我國付出的代價也相當巨大……」

    米留可夫雖然沒說出這個「相當巨大」的代價具體是多少,但聽他的口氣肯定小不了。如果一個新政府剛剛上台就割讓大片國土求得和平,那這個政府也就基本走上了絞刑架。李沃夫見無法和平解決,於是對海陸軍部長問道:「古契科夫部長,若我國現在與中國開戰。有幾分勝算?」

    其貌不揚地古契科夫瘦弱得像根竹竿,他能夠得到這個職務。並不是因為在軍事上的建樹,純粹是李沃夫為了拉攏十月黨人而搞地政治平衡。古契科夫求助般的看看身邊的俄軍最高統帥勃魯希洛夫,但是後根本沒接收到他出的「訊息」,於是海陸軍部長只得將皮球踢給別人:「若是與中國開戰,我國勝算不大……不過戰爭並不單純是軍力的對比,前線指揮才是關鍵,因此這個問題還需要勃魯希洛夫元帥才能準確的回答……」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了身材高大的勃魯希洛夫身上,期望這位創造過輝煌戰績的原西南方面軍司令能夠說出他們想要的答案,可惜他們失望了。元帥語氣平穩地道:「在下認為,我國一成勝算都沒有!」

    「勃魯希洛夫元帥。您未必太悲觀了吧?」在一片嗡嗡的議論聲中,一個刺耳的聲音響起,正是被譽為「勸說部長」的克倫斯基言了。這位司法部長永遠精力充沛、**四射,不過他除了誇誇其談和野心巨大以外一無是處。被列寧譏笑為「小牛皮家」。克倫斯基用不乏譏諷地語調道:「當年拿破侖號稱歐洲第一將,不也在我國鎩羽而歸嗎?如今我們的政府剛剛推翻了沙皇的統治,正得民心。難道還要屈服於中國嗎?」

    克倫斯基一直希望擴大自己在軍界地影響力,從而掌控軍權,因此將與之交好的科爾尼洛夫將軍從前線調回都,擔任聖彼得堡軍區司令。這一舉動不可避免的與勃魯希洛夫生軍權糾紛。勃魯希洛夫反擊道:「克倫斯基部長,我國現在在亞洲的駐軍總數僅為30。槍少彈,而且大部分以中年士兵為主。難道您認為這些士兵能夠擋住百萬裝備精良中*隊嗎?」

    從軍事上分析,勃魯希洛夫的結論無疑是。俄國總面積2240萬平方公里,其中在亞洲部分,包亞、遠東、中亞五國、伊朗北部(這些在20世紀初都是俄國:一共1780萬平方公里。然而俄羅斯歷來都以歐洲國家自居,加上遠東中亞地區駐軍補給費用非常高,因此在亞洲的駐軍從未超過50。戰爭爆後,俄國的亞洲駐軍一減再減,現在總數已經不足30,大多以中年士兵為主。歐洲戰爭不僅減少了俄國亞洲駐軍的人數,好裝備也都調到歐洲戰場前線,現在這些亞洲駐軍手裡的步槍比它們主人的年齡都要大。反觀中華帝國,常備陸軍就有100以上,人口四倍於俄國,加上1895年建國後人口出生率穩步.?比率大大超過各國,動員能力簡直讓人不敢想像。

    克倫斯基也明白這個道理,可他嘴上並不認輸:「雖然兵力上我國並不佔上風,但是我國並非不可勝!其一,中國人此舉乃*裸的侵略行徑,定會遭到國際社會地強烈譴責,而我國是為正義而戰,自然會得到國際輿論的支持;第二,中國兵力雖多,但其在南方。我國嚴寒的氣候就能讓中*隊舉步維艱;第三,我國與英法等國為盟,為協約國在歐洲東線牽制了大量的德*隊,難道協約國會坐視中國進攻我國而不顧嗎?」

    政要們對克倫斯基嘴裡那些所謂的狗屁正義都直接過濾,但對於國際社會的支持卻深以為然,畢竟俄國現在是英法的戰爭同盟。李沃夫點點頭問道:「米留可夫部長,英法會不會支持我國?」

    米留可夫思索片刻道:「很難說,在下也不敢肯定……」

    「為何?難道英法會坐視中*隊入侵我國嗎?」李沃夫有些吃驚。應對國際危機往往有三個程序:先是談判,其次是請第三方調停或支持,最後才是開戰。現在與中國人談判顯然不太可能。若是英法也不支持就只有開戰一途了。開戰,無疑直接意味著失敗……

    米留可夫習慣性的用手理一理稀疏的頭道:「印度、緬甸以及東南亞乃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也是支持他們進行戰爭地糧倉、油庫。由於歐洲戰爭的關係,現在那裡的英國駐軍已經嚴重減少,而中國在其西南邊陲常年有15萬駐軍,並隨時可擴軍,威脅英國亞洲領:=中國之所以不對印度下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需要進行海上貿易,而英國人掌握了海上交通線。一旦英國與中國進入戰爭狀態,那麼英國必定在海上堵截中國商船,而中國人也會對印度起進攻。這種情況對於中國來說,損失的僅僅是海上貿易。但英國人可能會因此陷入饑荒之中,甚至最終輸掉這場戰爭。所以英國會不會幫助我們還不敢確定……」

    克倫斯基道:「米留可夫部長,您的分析有道理,但是並不全面。現在英法美三國聯軍能在西線壓制住德軍。全靠我國在東線的牽制。若是我國退出戰爭或抽兵東調,恐怕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吧?」

    米留可夫道:「對,我國目前的作用主要顯現在歐洲戰場。一旦我國減少東線兵力。德國人就可全力在西線作戰,這也是英法要倚重我國的地方。不過英國人是否會來幫助我國,就要看他們如何權衡了。如果認為我國地作用值得他們冒失去印度的風險,那麼他們就會來幫助我國,反之……」

    克倫斯基道:「總理先生,我有一個辦法……」

    「哦?請講!」

    克倫斯基露出一絲得意道:「協約國內懼中國,英國一家而已,美、法等國對中國並無忌憚。若能聯絡這兩國,並讓他們出面,英國即便反對也無用……」

    勃魯希洛夫皺眉道:「即便各國願意對中國宣戰,他們除了口頭上地幫助,又能有什麼實質性的手段?難道他們的軍隊能夠在遠東登陸或攻擊中國本土?」

    克倫斯基道:「那勃魯希洛夫元帥的意見是同意將一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交給中國?」

    「這是肯定不行的!」李沃夫歎道:「不管如何,我們必須拒絕中國這個過分的要求。勃魯希洛夫元帥,您立刻讓遠東的軍隊做好一切準備;米留可夫部長,您盡快與各國聯繫,爭取國際社會最大程度的實質性幫助,同時再與中國大使接洽,若是能夠和平解決最好……」

    俄國人的討論正在進行地時候,中國戰車已經開始瘋狂的運轉起來。儘管只啟動了最底級別的戰時動員,但是中國對外公佈的擴軍計劃人數已經讓人咂舌——169萬!按照奔雷計劃地第一步,中國國內現役陸軍和一級陸軍預備役部隊將被編成13個集團軍,並在半個月署。第1、2團軍以及由西北軍區和預備役部隊編成的34、5集團軍,共計80萬人,將在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邊境集結;近衛裝甲師、近衛騎兵師將北上蒙古,與蒙古軍區地

    預備役部隊一起編成第7、8、9三個集團軍。共計蒙俄邊境呈品字形排開;東北軍區和預備役部隊編成的第1011集團軍,共計24萬人,分別部署在滿洲裡邊境以及面向海參崴、克方向;由西南軍區以及南方預備役部隊編成地第12、13團軍,共計2萬人,分別部署在中緬邊境以及緬甸與老撾的邊境地區,擺出隨時可以對緬甸動進攻的態勢……

    由於中國第一次向俄國提交「領土要求」時恰逢革命,尼古拉還不知情就被迫下台,更別說通知他的盟友。中國這第二次「領土要求」不僅被俄國臨時政府重視,而且米留可夫還在國際社會大肆宣揚。搞得協約國成員「受驚」無比。中國要對俄國開戰已經板上定釘,但如何處理對中國的態度協約國內部生了巨大的分歧。

    現在歐洲戰爭進入關鍵性、決定性的一年,英、法、美聯軍剛剛在西線建立起一定的優勢,三國自然都不願意讓俄國退出或削弱東線兵力。美國和法國幾乎是第一時間跳了出來,一邊指責中國的「強盜」行徑,一邊表示堅決支持俄國,但英國人卻陷入兩難境地。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本就是老貓地枕下鹹魚,開戰意味著中國將可以不再有任何顧忌的進攻這些地區,那會要了英國人的命。因此英國相喬治對中國宣戰表示了謹慎的反對,他的理由是不願意在讓協約國豎立一個強敵。希望俄國與中國本著「和平友好」的方式解決領土爭端,不過英國人沒有如願。

    在中國最後通牒的三天時限裡。米留可夫對美、法駐俄大使展開了積極的接觸。這位禿頭老漢幾乎是聲淚俱下說著:「看在盟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讓兩國公使都不忍拒絕,紛紛答應。其實米留可夫即便不如此的請求,美、法兩國也會要求英國對中國宣戰。這些年由於英國地殖民地受到中國要挾,讓大量中國貨物得以正常的流入德國,成為德國能夠支持至今地主要原因。兩國早就希望英國能夠對中國採取強硬措施,掐斷中德的海上貿易,而此刻正是機會。因為協約國的盟約中規定,一旦某個國家遭受入侵,其他成員國要對入侵宣戰。在米留可夫的積極活動下。協約國內部召開會議,以絕對的優勢通過議案:一旦中國入侵俄國,那麼協約國所有成員對中國宣戰。而且為了表示對俄國人的支持,英法美三國還承諾了一個對俄國有實質性幫助的措施。如果中國對俄國動手,美、法、英三國海軍將會會組成遠征聯合艦隊,對中國沿海動進攻!

    22日下午240。在三天限期屆滿之前20分鐘,禿老頭出現在中華帝國駐俄國大使館。這個時間充分證明為了答覆中國,俄國臨時政府爭分奪秒的做了多少準備工作。雖然協約國的幫助並不能改變俄國的處境,但是米留可夫知道現在只能拒絕,否則臨時政府立刻就會下台!

    「劉先生,貴國地要求我國只能接受一部分……將沙皇租借的平方公里土地和不凍港歸還貴國,但是……」米留可夫口吻可憐兮兮,並不時推著鼻樑上的眼鏡,以遮蓋因為缺乏睡眠出現的黑眼圈。「但是,我國認為貴國地全部要求是毫無道理的,而且貴國已經開始在邊界上進行軍事動員,因此我國認為貴國正打算對我國進行武力入侵……」

    看著老朋友的狀態,劉傳芳儘管有些過意不去,但他還是按照指示說出了該說地話:「很遺憾,那在下只好在此正式向貴國提出中斷一切外交關係!」

    「你們這樣的要求是無恥的!」一直忍耐的米留可夫有些失控:「全世界都將詛咒你們!」

    「英國在中國銷售了上萬噸的鴉片,算不算無恥?你們割走了一片片本來屬於中國的土地,算不算無恥?」劉傳芳反問道:「中國在你們的強權下受到過多少屈辱?你們受到了詛咒嗎?」

    米留可夫道:「天,這是二十世紀,不是騎士時代!現在是文明的時代!」

    劉傳芳笑道:「不管是哪個時代,世界的規則沒有改變,依然是弱肉強食。老朋友,相信我們還有見面的時刻,到時候希望我們依然是朋友!再見吧……」

    在米留可夫一臉的驚愕中,中國使館工作人員已經迅速按照先期準備的預案,降下使館的中國國旗,並將早已經打包好的行李搬上汽車。不到一個小時,使館已經關閉,全體外交人員走得乾乾淨淨,登上了停泊在港口的一艘中國游輪,無疑,這艘在港口停泊了三天的游輪也是事先準備好的。

    三天後,中國正式向俄國政府提交了宣戰書,隨後英、法、美等國也宣佈與中國進入戰爭狀態。戰火蔓延到全世界.這場戰爭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