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十七章 影響 文 / 裸奔在天堂

.    惜條約墨跡未乾,軟弱的中國又一次被列強欺凌。6月23,駐越法軍突然到諒山附近的北黎地區「接防」,無理要求清軍立即退回中國境內。中國駐軍沒有接到撤軍命令,要求法軍稍事等待,法軍恃強前進,開槍打死清軍代表,炮擊清軍陣地。清軍被迫還擊,兩日交鋒,法軍死傷近百人,清軍傷亡尤重。法國以此為擴大戰爭的借口,照會清政府要求通飭駐越軍隊火速撤退,並賠償軍費兩億五千萬法郎,並威脅說,法國將佔領中國一兩個海口當作賠款的抵押。清政府雖然認為這是無理勒索,但仍派兩江總督曾國在上海與巴德諾談判,以求解決爭端。

    談判未有結果,法國重新訴諸武力,軍艦在台灣海峽集結……

    觀音橋事變後,福建、台灣兩地中國駐軍開始緊張備戰……

    「混帳東西!這法蘭西蠻夷甚是可惡!」慈禧暴怒的聲音從垂簾後傳出,將整個大殿震得瑟瑟抖。

    「眾、眾位愛卿可、可有良策?」皇帝的聲音沒有一絲威嚴,反而如同一個做錯事情的孩子在承認錯誤。

    看著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慈禧怒道:「養你們何用!曾大人與法國人的談判可有迴旋餘地?」

    一臉憔悴的曾國大氣不敢喘,趴在地上道:「啟稟太后,巴德諾態度傲慢,根本毫無談判誠意。微臣已經做足讓步,可他連連否決數個停戰方案……」

    「夠了!廢物……一群廢物!」伴隨著慈禧怒喝的是瓷器落地之聲……

    「啟稟太后。法蘭西軍艦逼近福建,威脅台海,請太后下令兵!」左宗棠雖然隨眾人跪倒,但他是唯一一個語調正常的大臣。

    李鴻章與曾國一直不對付,這時李鴻章怎能放過這個立功地機會,他進言道:「太后,福建、南洋兩處水師積弱,恐難以一戰!請太后准許,讓微臣再與法蘭西交涉,微臣一定止息兵亂……」

    隨著年紀的增大。左宗棠預感自己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他已經沒有了顧忌:「太后,不可再談了!若是再談,我大清顏面將蕩然無存,如今惟有一戰,方能震懾蠻夷……」

    左宗棠的聲音讓垂簾後面安靜了下來,半晌後,慈禧才緩緩說道:「兵……還不到時候吧……」

    慈禧的話像一把尖刀,不僅割裂了老戰神最後一點期望,也割裂了他最後一點**。在心裡深深歎了一口氣後。左宗棠說道:「太后,觀音橋一戰。法國人突然進攻,造成我大清無數士兵殞命。如今我福建、台灣都處於法國人炮艦威脅之內,誰也不敢擔保他們突然來襲。即便不出兵,也要加強防備……臣願往福建督戰,另請太后下旨調北洋水師南下禦敵!」

    拿自己的北洋水師跟法國人抗?李鴻章可不願意做如此賠本的買賣,他連忙道:「太后,北洋水師尚未成軍,船少炮弱,恐怕去了也無濟於事……」

    聽了李鴻章的話慈禧氣就不打一處來,她喝道:「夠了!尚未成軍、尚未成軍。一到戰時你就是這句話!你的北洋水師花了朝廷多少銀兩?被你吹成天下無敵的兩艘鐵甲艦呢?它們在哪?三百萬兩啊……」

    李鴻章沒料到自己百試百靈地借口竟然失去了作用,他立刻答道:「啟稟太后,德意志以大清正處戰事為由,拒絕按期交貨。微臣已經派出多人與之交涉,但是……」

    「廢物!統統都是廢物!要是德國人永遠不給你戰艦,我的銀子不就打了水漂了嗎?」

    「夷邦都是些言而無信之輩。以小人之為對待我大清君子之心,臣……」

    就在李鴻章說話的時候,慈禧身邊的李蓮英將一個折子遞上,並且在慈禧耳邊輕語幾句。不一會慈禧突然大笑道:「哈哈……好啊,看來還是有人真心為我大清辦事的啊……提升縱橫使袁世凱為總理大臣上行走兼縱橫使、軍機大臣上行走,加授太子少保,封三等子爵!各部院為其縱橫德國給予一切便利,有敷衍搪塞,重辦!」

    聽完慈禧的話,朝野一片震驚:這袁世凱幹了什麼?竟然從一個外交官一下進入朝廷的權力核心!其實袁世凱的奏章前幾日已經到達京城,不過在袁世凱的授意下,一直等到了今天才上交,效果出奇的好。

    在奏章裡,袁世凱對這次外交地「豐碩成果」做了如實匯報:在中法之戰中,美國給予中國全力的支持,這種支持分為聲援與兵援兩種。不過美國政府不願意直接與法國對抗,所以兵援採取「民間自願」地原則,同意一家保全公司「受雇」中國政府,出兵相助。袁世凱還言明,這家公司的部隊,是由美*隊的「退役士兵」組成,所以戰鬥力非常強悍,與美國正規軍無二。當然,別人也不是白白派兵來幫你。接受美國政府軍事援助的代價就是:允許美國人來華開辦工廠,允許美國人來華建設鐵路,允許美國人來華開採礦產,而且後兩項美國人還要獨家權力!另外,袁世凱還在奏章中宰了慈禧一道:「僱傭」這個公司出兵,需要兵費六十八萬兩白銀!

    以慈禧的精明,對於「民間自願」、「受雇」、「退役士兵」等關鍵詞當然全部「理解」,在她眼中,這等於美國政府借助一個民間公司的名義派兵助戰!而且,這家公司派出的軍隊更是「證明」了慈禧的猜測——因為來援的軍隊不僅有2000陸軍多年地她認為:一個國家怎麼

    忍民間機構擁有如此的軍事實力?所以唯一的解釋就國政府派出的援軍!至於中國要付出地那些代價,在慈禧眼中等於沒有:工廠你愛辦不辦,反正洋人已經在中國辦了不少。而且他們還交稅;鐵路你愛哪修哪修,何況自己還有三成股份,享受每年分紅;挖礦嘛,你只要不把紫禁城和皇陵挖了,其他地方你就可勁刨吧,反正也是要繳稅。至於兵費六十八萬兩,對於敢拿出六百萬兩修頤和園的慈禧來說,那就相當於少修幾個花壇罷了。何況一艘戰艦造價就要上百萬,美國人幫自己打仗,船沉了多不好意思啊?中國是禮儀之邦。朋友自遠方來,要人家賠錢就過意不去了……

    中國清末的對外戰爭中,不是被人輪著「上」,就是被人一擁而「上」。什麼時候有過一個國家站出來替自己說話?更何況是出兵相助。在慈禧地心裡,英國是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軍隊可是打敗過英國的「強悍」之師啊!樂得有點「瘋了」地慈禧立刻想要重重封賞袁世凱,但是老奸巨猾的她片刻就恢復了冷靜,兩個擔憂縈繞在她心頭。美國人「強大」的軍隊駐紮中國,這等於在身邊安置了一支隨時可以危及自己安全的部隊。雖然袁世凱奏章裡說明了這支部隊只駐紮在長江以南,而且聽他節制。不過袁世凱有了美國的支持,今後就不好控制了。於是慈禧一轉念才有了這樣的封賞。在對袁世凱的封賞中,看似他當了軍機大臣,又兼了總理大臣,但是這兩個職務按照慣例隨時可以調換;至於太子太保,由於清朝基本上不設太子,因此成了加銜,除了提高某些功勞非常大的人的待遇,毫無實用之處。其實,這已經是慈禧能給袁世凱的極限封賞了。如果參照李鴻章地官職:英武殿大學士、軍機大臣上行走、直隸總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務大臣,那麼袁世凱除了品階低上半級、沒有地方實權以外。與其相差無幾——何況這個時候慈禧更不可能給他地方實權!

    既然袁世凱為大清爭取到了這麼多好處,他當然不能忘了向慈禧提要求,否則怎對得起自己的「辛苦」。在奏章中,袁世凱沒要官。也沒要賞,只要了軍艦!袁世凱提出,雖然美*艦來華助戰。但是不能掛美*旗,而只能掛商船旗幟。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必須要一艘大清地軍艦作為旗艦,用以正名!要想美國的指揮官真正服氣,而且能夠彰顯大清國威,這艘與美國「艦隊」混編的軍艦必須「威武不凡」,所以袁世凱瞄上了鎮遠或定遠中的一艘!袁世凱還暗示,自己可以說服德國人給鎮遠、威遠中的一艘放行,並保證讓中國人駕駛著它開回國內。想起一艘掛著中國龍旗的軍艦指揮著兩艘美*艦回國,那是何等的威風,大清是多麼「有面子」,慈禧想都沒想就准奏,不過她要求這艘軍艦戰後就歸還朝廷。

    —

    聽了慈禧的封賞並問明緣由之後,大臣們可不幹了,紛紛開始出來用各種理由指責袁世凱的方方面面。其中李鴻章鬧得最凶,因為鎮遠和定遠可是他的心肝。處女航就讓袁世凱給搞了,中堂大人怎麼甘心?聽著下面聒噪地議論與參劾之言,慈禧暴怒道:「夠了!法國人都打到家門口了,你們退敵無力,和談無策,就知道爭吵。如今縱橫使不僅請來外援,而且搬來救兵,可是你們卻在這裡妄參其非!你們有本事也去找個國家請來援兵啊!我不僅給你們加官進爵,而且給你們世代富貴!更何況,縱橫使能夠在美國為大清子民爭得一席之地,你們行嗎?」

    李鴻章進言道:「太后,美利堅派兵前來,只怕前門驅虎,後門進狼,將來……」

    慈禧冷冷說道:「李大人,恐怕你是心疼你的鐵甲艦吧……別忘了,你花的是朝廷的銀子,它們都是陛下地!你自己沒本事找德國人要,難道還不讓別人要嗎?何況交給袁世凱用來禦敵,總比放在德國人?你要好好反省自身……」

    最得慈禧寵的李鴻章都吃了癟,其他大臣還能有膽子進言嗎?沉默半晌,左宗棠道:「太后。如今美利堅援兵將至,我大清能與法國人一戰了!老臣請旨,赴福建督戰!」

    其實慈禧心裡也沒底,如果現在「擅自」與法國人開戰,而美國援兵又不能到達的話,那到時可就連議和地機會都沒了!於是「穩重」的太后猶豫一下道:「左大人,休要著急。等美國援兵來了,我第一個派你出戰!」

    「臣尊旨!」老戰神雖然聲若洪鐘,可心裡卻是陣陣歎息……

    一場朝議就這樣散去,袁世凱又一次給中國官場帶來震驚。不過這還沒有結束。因為與袁世凱地奏章一起回到中國的,還有他在白宮精彩演出的照片與消息。第二天的《大清時報》、《南方商務增刊》用最大的篇幅描述了袁世凱的「豐功偉績」。《大清時報》頭版刊登了袁世凱與阿瑟友好握手的照片,並配以標題為《縱橫美國,傲骨錚錚》的文章。文章大概內容是,「忠君愛國」的縱橫使大人在皇恩的感召下,堅決執行太后與陛下地「指示」,並利用種種技巧與手段「艱難」的說服了美國總統,使得中美兩國的外交關係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且美國人還要派兵來幫中國對抗強敵!文章中還對袁世凱在白宮炮轟美國,以及因此贏得美國人尊重的壯舉做了詳細報道。他簡直就是一個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南方商務增刊》的消息則是趣味大過政治,其頭版文章標題是:《外交新星。閃耀白宮》。故事大概內容是,袁世凱以其個人魅力征服了整個美國的上流社會,使得白宮舞會最美麗的兩個女子為其傾倒,甚至不少貴

    想將女兒許配袁世凱……而一心為國地縱橫使大人只忠,所以拒絕了無數富豪、政要的青睞。這篇文章配了三張照片:袁世凱與馬麗、蒂娜翩翩起舞地兩張,還有就是袁世凱被眾人圍困的一張。此刻加上袁世凱剛剛到達美國時那張眾人「拜倒」圖,他已經成為大清第一個受人尊敬的外交官——因為他出去沒有做洋奴,反而讓洋人都為其「傾倒」!

    袁世凱縱橫美國成功,並且得到加封的消息傳開,中國的官場又來了一場地震。袁世凱二十五歲進入大清的權力核心。不僅得到太后欣賞與信任,而且還得到洋人的支持——再過十年,他完全可以取代李鴻章!

    恭親王府書房,老王爺將報紙放下道:「看來這個袁世凱不得不除了!」

    固倫公主道:「阿瑪。事到如今您還不明白嗎?太后現在已經離不開他了!」

    恭親王道:「那怎麼辦?由著他繼續壯大,今後我們一家將永無出頭之日!」

    固倫道:「阿瑪,那日朝會上的情形女兒已經說過。太后竟然不理重臣的意見。直接提升袁世凱,這說明現在袁世凱根本不能動!而且他帶來美國援軍,最起碼戰事不停我們動不了他!」

    恭親王道:「難道你能招攬他嗎?別忘了,他可是奕譞一手提拔的,而且還收了他送地美女!」

    固倫笑道:「依我看,袁世凱對醇親王的忠誠沒多少成色,而且兩人的關係也不像外人說的那樣牢固……那個美女只是監視之用罷了……」

    恭親王道:「哦?怎麼說?」

    固倫道:「袁世凱去年還在朝鮮練兵,他搭上醇親王地時間不會超過一年,還是經過財迷奕劻的引見。他如此費勁心機的往上爬,怎會甘心永遠受醇親王控制?可醇親王手下實權人物就他一人,必定希望牢牢將其掌於手中……袁世凱爬得越快,醇親王就會對他控制越嚴,兩人遲早生出間隙!」

    恭親王道:「嗯……要是有人在中間挑撥……呵呵,也不是沒有機會……」

    固倫笑道:「這個不難,眼前就有個可以利用地……那個女人!」

    「什麼?那個女的有何用?」

    固倫道:「據醇親王府中的內線報告,那個女人本是醇親王留著自己享用的,為了抓緊袁世凱,才不得已送給他。沒料到袁世凱不僅貪圖美色,而且懂得憐香惜玉……給那個女人找了老媽子、丫鬟伺候著,簡直將她視作妻妾,就連醇親王多次討要都不給。我們不管他這麼做是出於何目的……只要找機會將她除掉並嫁禍給醇親王……」

    恭親王道:「那麼袁世凱會認為是醇親王干的,而醇親王會認為袁世凱為了擺脫監視而為。」

    固倫道:「不錯!這樣一來,兩人本就脆弱的關係……而袁世凱失去了醇親王支持,自然要找個新靠山!」

    「哈哈……好計策!」

    「等他回來,我們先好好拉攏一番,然後再行此計……」固倫幽幽看了一眼報紙上的袁世凱以及他身邊那些美艷的女人,一抹凶光出現在她的雙眸中……

    與此同時,天津直隸總督府。

    兩份報紙傳來,李鴻章看了後將其撕得粉碎,並且一連摔碎了數個的瓷器。不過,她的女兒卻完全是另一個態度,不僅偷偷到街上買來了報紙,而且將其珍重的擺在自己的梳妝台上。拿起剪刀,鞠藕從報紙上剪下一張照片,然後對著照片裡那個男人露出一個甜甜的微笑:「你說過的,很快就會來娶我……如今你風光無限,這天不遠了罷……」

    將照片放入一個錦盒之內,鞠藕又拿起另一張報紙看了半晌:「要是跟你跳舞的是我該有多好……以前你說過跟美利堅女人沒有瓜葛,今後呢?……今後你位高權重,恐怕女人也會多了吧……」

    將一個金錶緊緊握在手中,她彷彿感覺到了過去的纏綿與甜蜜:尉亭,我會一直等著你……

    媒體的力量是巨大的,袁世凱現在不僅成為了中國的新聞人物,就連美國的各大報社都對這個中國外交「奇才」進行了大量報道。特別是聽說《排華法案》有可能被廢除以後,整個美國的華人彈冠相慶!先得到利益的就是華商,因為他們從簽約當天開始,就可以在美國自由經商了!面對天天上門來「拜會」的華商,袁世凱一點接見的心思的沒有。除了簽約,就連應對記都是由馬格裡和李經方出面,這讓李經方大大的出了一次名。

    閉門思考了數天之後,袁世凱終於踏進了那個掛著紅盾的莊園……

    「袁先生,很高興能這麼快就見到您!」羅斯柴爾德的笑容越來越像傳銷人員,而且還是中毒很深那種。

    握住羅斯柴爾德的手,袁世凱笑道:「我怎麼敢耽誤您的時間呢?對於您來說,時間的流逝就等於金錢的損失……」

    兩人坐下後,羅斯柴爾德問道:「不知道袁先生對上次的提議考慮得怎麼樣了?」

    袁世凱道:「我考慮過了,接受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支持,但是條件必須修改!」

    羅斯柴爾德道:「袁先生,我們提出的條件很優厚了,估計隨便找個中國官員都會接受!而且我的投資不一定要在中國進行,大不了支持別的國家,將來可以通過戰爭征服中國!」

    袁世凱笑道:「哈哈……羅斯柴爾德先生,你們猶太人有句非常經典的話:放棄所謂的面子,追求真實的利益。我們之間不用繞彎子,投資中國可以讓你的家族超過以往任何時候的輝煌,而投資我,你可以用最小的資本得到中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