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十章 賣國(上) 文 / 裸奔在天堂

.    果把美國比喻成一個家族,那麼真正的主人就是坐在這些富豪。那些在外人眼裡地位尊崇的部長、議員等等政界高官,只能算是僕人,就連總統,充其量也是個管家!袁世凱幾乎動用了他在美國的全部力量擺下這個場面,就是為了能夠見到美國真正的主人,從而達成自己的目的——讓這些財閥入股凱麗集團。一旦這些財閥入股了凱麗集團,也就意味著美國入股了凱麗集團,袁世凱的一舉一動都將代表了美國的利益——他將成為美國在中國、甚至亞洲的代言人!不過這個代言人不是那麼好當的,這些財閥不是小魚小蝦,他們是真正的大鱷。要想釣上這些生猛的鱷魚,袁世凱即便送上凱麗集團所有的資產,也填不滿他們的嘴。所以,袁世凱只能慷他人之慨,用別人的、自己可以出賣的利益來挑逗這些鱷魚們的胃口——這個利益當然只能是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利益!

    有人說慈禧賣國,那是不正確的,因為她不是賣國,而是「送國」!賣這個字眼本身就意味著一種交易,一種交換——用手中的東西換取別的東西。反觀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和約中,有哪一條為中國收穫了一丁點利益?袁世凱如今就是要進行這樣一個交易:出賣一部分利益,換取另一部分利益。如果得到的利益若是小於出賣的利益,那就是個虧本的交易;若是反之,不僅不是賣國反而是救國!在袁世凱心中,中國是他的祖國,也是他將來要統治和管理的國家,他決不會做虧本的交易。哪怕是犧牲了眼前地利益,也要在將來得到回報!

    但是,這種「賣國」又談何容易。先,袁世凱出賣的利益必須附和富豪們的口味,但是大鱷們胃口之大,一半的蠅頭小利怎麼會看得上?其次,既然需要拿出很大的利益進行交易,那麼這種利益交換能否在慈禧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現在的中國還是屬於滿族人的!即便袁世凱出賣的利益能夠附和上述兩個條件,但是要從這些商場老手身上撈到好處談何容易?想要得到明面上的好處,必有一場艱苦地談判;想要得到暗中的好處。必須騙過這些人老成精的傢伙!

    「既然各位都認同了『在商言商』,那麼我們之間就有了一種平等的談判氣氛。」深吸一口氣,袁世凱在會議桌前坐下接著說道:「除了計劃中的投資,我還可以為集團展開兩個回報極高的項目:中國長江以南地區所有鐵礦、煤炭、石油的開項權,還有呂宋島上所有的礦產開項目!」

    呂宋島礦產豐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中儲量最大的是銅,還有黃金和白銀。對於這個到處是財富地國家,不僅美國,就連歐洲列強對它都是虎視眈眈。若是能將呂宋納入自己手中,別說百倍回。報就是千倍回報都有可能!可惜,袁世凱的話音剛落便遭到了一陣嘲笑。對金屬礦產最感興趣地卡內基笑道:「哈哈……袁先生。您用中國的礦產與我們交易或許還有可能。但是呂宋島現在是西班牙人的地盤,難道您可以說服中國政府與西班牙開戰,並且保證最終勝利嗎?別忘了,中國這些年來可從未打贏過一次對外戰爭,更何況是進攻作戰!」

    袁世凱不怒反笑道:「哈哈……難怪美國人的土地上到處是印第安人的鮮血!難道得到一片土地上的財富,就必須要把它的主人趕走或殺死嗎?」

    卡內基反唇相譏道:「那袁先生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成為呂宋島的主人?」

    「卡內基先生,您的話本身就不正確。我們現在要的是呂宋地礦產開採權,而不是要呂宋這個國家的統治權!中國的孫子兵法裡說過:不戰而屈人之兵!想要趕走西班牙人非常容易……」看一屋子閃著貪婪之色的眼睛,袁世凱一邊在心中對菲律賓人民道歉,一邊用教育學生地口吻說道:「現在呂宋的獨立運動大肆興起。西班牙幾乎失去了對呂宋的控制。只要我們扶持某個獨立組織,並最終讓他們建國……呵呵,將來島上那些黃金白銀,還有那些豐富地礦產不就任由我們開採嗎?」

    卡內基顯然沒有被說服:「呵呵。難道袁先生這麼有把握說服那些獨立運動的領導人?」

    袁世凱笑道:「美國人或不行,不過中國人卻可以!」

    「哦?為什麼?」

    「因為現在最活躍的獨立運動領導人黎剎有著一半的中國血統,其祖籍是中國福建!

    聽了袁世凱的解釋。卡內基愣了一下後搖頭道:「那也不行,不管哪個呂宋的獨立組織成功建國,他們都需要島上的礦產來維持國家運作,不可能讓我們接管他們的國家命脈。美國與呂宋路途遙遠、補給艱難

    長期駐軍。加上美國海軍不強大,一旦呂宋跟我們~離我們的控制!」

    袁世凱道:「您知道中國與呂宋的距離嗎?如果中國有一支屬於我的部隊,一旦呂宋獨立成功,便可以迅速上島『保護』美國僑民以及美國企業的安全!甚至可以幫助呂宋開展獨立戰爭!」

    卡內基道:「袁先生,難道您想在中國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裝?恐怕這是要掉腦袋的行為吧?」

    袁世凱笑道:「哈哈……卡內基先生,如果這支部隊是我這次從美國帶回去參加中法之戰的『僱傭軍』呢……更何況在中國有一支屬於我的軍隊,肯定能夠保護我們在中國投資的安全……」看眾人思索不語,袁世凱笑道:「我想在洛衫磯成立一個保全公司,可以為企業,甚至政府提供軍事保護業務,說白了,就是一個傭兵公司!」

    卡內基點頭道:「恩……這倒是個好辦法……」

    聯想起青龍會對四家公司的保護。還有四家公司老闆對袁世凱的態度,眾人哪裡還能猜不到袁世凱的背景。在眾人心裡,袁世凱成立保全公司無疑是在為青龍會爭取合法地位,更何況青龍會由暗轉明更好控制,於是富豪們就爽快答應了袁世凱的提議。不過對於軍事力量,眾人都不願輕易放棄控制權,紛紛要求入股,袁世凱則大手一揮表示:對於保全公司必須自己絕對控股,否則免談!在袁世凱地強硬之下,眾富豪只得妥協。因為他們知道,青龍會是袁世凱立足美國的最大背景,他不可能放棄。既然不能控制,那就只能限制,眾富豪一起施壓,給保全公司定下一個規定:洛衫磯保全公司最大兵力不得超過一萬,在美國本土駐紮的兵力不得超過兩千,而且必須保證一半以上的兵力是美國人!

    既然有了妥協,袁世凱當然要把便宜占回來。這個規定,使得保全公司的大部分兵力只能駐紮國外。因此袁世凱以補給困難為由,要求各大財團幫助他在中國建設幾個小型軍火工廠。以實現「中國駐軍」的武器彈藥自給自足。隨後,袁世凱還向六大財團各自「贈送「了保全公司5的股份,而六大財團則「回贈」一批價值不菲的軍火。為了將來能夠迅速「馳援」呂宋,這批軍火還包括美國海軍將要淘汰的兩艘鐵甲艦——它們以總共一萬美金的「廢鐵價」轉讓給洛衫磯保全公司!

    談完這一細節,袁世凱方才提出地第二個項目——中國長江以南的礦產開——立刻被提上檯面。這次要跟袁世凱pk的是洛克菲勒:「袁先生,您能確定在中國的南方有石油嗎?而且為什麼局限於中國的長江以南?」

    —

    袁世凱笑道:「洛克菲勒先生,公元527年,在我國一本叫《水經注》的綜合性地理著作中,就有了對石油的記載,是人類關於石油最早的記錄。如果您不相信。可以派人到中國找到這本書,並且找懂中文的人翻譯!至於您的第二個問題嘛……您或許對中國皇室地愚昧沒有太多的瞭解。中國地唐胥鐵路就是因為途中經過了皇陵,皇室成員認為機車震動了先皇的神靈,所以才被下令用騾馬拉動……呵呵。如今中國的皇室成員為滿族,在他們的傳統觀念中,北方是他們的起源地。也是他們祖先安歇的地方,因此我很難說服他們開放北方。不過……不過如果我在中國的影響力『足夠』的話,將來或可以說服皇室有條件的開放北方!」

    卡內基問道:「袁先生,您能保證這個地區有充足的礦產資源嗎?」

    袁世凱笑道:「我曾經勘探過,中國地湖北一帶有大量品質相當高的富鐵礦。如果您不相信的話,我可以回國的時候帶上您地助手,然後讓他給您寫一份報告!」

    袁世凱這種表態,無疑說明他已經有非常充分的準備,眾富豪也就不再追問。看著正在心裡盤算利益的眾人,袁世凱當然也要為自己盤算,他起身說道:「各位,我相信你們也應該清楚,我與你們簽訂這樣地條約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把國家的資源交給了一個外國企業。雖然表面上我沒有損失什麼直接利益,不過我是拿我的政治前途甚至是名聲在與各位做交易,因此我想得到補償!」

    賣國往往都是標了價的,這種價格就是他們索取的個人利益,也就是他們「良心」的價值!這些富豪們接觸過的「賣國」不計其數,他們當然懂得這個道理。袁世凱話音剛落,摩根財團的總裁朱尼厄斯·;摩根就開始「問價」道:「那袁先生

    袁世凱道:「我在中國有一家船務公司,經營遠洋運輸和船舶生產。我要求的補償就是將集團內部的遠洋運輸業務交給

    船務公司,並且幫助我擴建中國的造船廠以及建設船要的配套工廠,比如煉鋼廠、鍋爐廠、組裝廠,還有武裝商船所需要的武器生產線——讓這家公司擁有獨立的大型船舶生產的能力!今後,這家船廠製造船舶所需的鐵、煤地等資源,由集團在中國開採的礦產中免費供給。」

    摩根問道:「袁先生。您的船務公司運輸能力如何?如果無法承擔集團內部的運輸業務怎麼辦?而且要是中國開採的鐵礦、煤炭不多,還比不上您船務公司的消耗怎麼辦?」

    早在袁世凱準備這個計劃之前,上海船務公司就已經從國投公司獨立出來,並把註冊人改成馬格裡。袁世凱提出承接運輸業務本來就是個幌子,他真正在乎的是船廠的建設。一旦他這個要求得到滿足,那麼船務公司將得到質的飛躍:成為一家擁有大型船舶生產能力的造船廠,將來可以自己生產中國地戰艦!

    聽了摩根的置疑,袁世凱故作「思索狀」,片刻後才「恍然」道:「恩……看來是我太貪心了,呵呵……看來……」袁世凱的這一陣表演讓眾人有些不解。還以為他對長江以南的礦產沒有把握。不過,小狐狸話鋒一轉,巧妙答道:「摩根先生這個問題提得好,我確實沒有考慮全面。我曾經勘測過中國南方的各種礦產資源,儲量之豐富讓人難以想像,恐怕以我那個船務公司二十多隻商船的運輸規模,很難滿足將來的運輸需求……而且……而且我的船隊裡還沒有油輪……這樣吧,如果上海船務公司將來無法滿足集團內部運輸業務的時候,可以聘請美國的航運公司參與。嗯……不過建設船廠地要求我無法讓步,因為我希望在大批量開採中國南方礦產之前。能夠迅速的增加一些商船數量,將來好將集團地運輸業務承接下來!最多……最多我在讓一步。建造船廠的費用,今後從我給集團提供運輸服務的運費中扣除……」

    袁世凱的話,無疑又一次強調了他勘測過中國南方,並且現了大量礦產資源。不過老練的卡內基還是有些不放心:「袁先生,您真的勘測過中國的南方嗎?」

    袁世凱笑道:「哈哈……卡內基先生,我說過您可以找人實地考察,我來帶路!難道這樣的保證,還不足以顯示我的誠意嗎?更何況,中國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0%左右,其中第一半也占5。難道在這麼大地範圍內就沒一點資源嗎?這個險不值得冒嗎?」

    袁世凱真的勘測過嗎?當然沒有,不過他卻有著中國石油、煤炭、鐵礦資源分佈的詳細資料——這些資料來自於他前世的記憶!他之所以敢出賣南方地三種重要資源的開採權,就是因為這張空頭支票連數字都填不上去!

    在中國的國土上,適合這個時代開採地煤炭總資源量為2.6萬億噸。其中大別山-秦嶺-崑崙山一線以北地區資源量約2.45億噸。佔全國總資源量的94;以南的廣大地區僅佔6左右。6%大部分還都集中在貴州境內,中南、江南地區估計只有不到2的儲量。即便是美國人在貴州現了煤炭,那麼他們要往外運必定需要建造鐵路。當美國人鑿穿從貴州通往外界的山脈並且修好鐵路的時候,恐怕袁世凱早已經把他們的錢花得差不多了!其次看看中國的石油資源分佈:到21世紀,中國的長江以南的陸上.+蘇、江漢、四川、桂四個。其中小型油田江蘇油田與江漢油田的油層深度決定了尋找的難度,而且他們非常規的地層,恐怕也是這個時代的開採技術難以克服的障礙。至於四川與雲南境內的油田,也面臨著跟煤炭資源一樣的運輸問題!最後是鐵礦,這可能是袁世凱唯一感到有些心疼的地方——湖北大冶縣可都是些富鐵礦!不過,如果不給這些大鱷聞到一點葷腥,他們能上鉤嗎?何況有了上海船務公司的「幫助」,將來這些鐵礦恐怕大部分會變成中國的戰艦!

    就在袁世凱偷著樂的時候,眾富豪經過一陣竊竊私語,然後由朱尼厄斯·;摩根言道:「袁先生,我相信其回報遠遠大於您寫在這份計劃中的項目,而且風險性要小得多!所以我們決定,原來的投資計劃中,除了墨西哥的石油開採以外,其他的暫時不作投資!」

    聽了這話,袁世凱心中一驚,他此刻後些後悔起來:為了吸引鮑爾的注意,自己過早的暴露了底牌!要知道,那份計劃裡的投資項目,將是中國經濟復興的希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