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帝國噴氣式戰機 文 / 裸奔在天堂

    一、【早期各國噴氣式飛機發展情況】

    世界上第一架噴氣飛機--德國「亨克爾he-178v1」試驗機,於1938年8月27日試飛,最大速度700km/h。

    世界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德國(亨克爾)he-280,1940年試飛。該機有傳統的平直機翼、雙發、低單翼、雙垂尾(後期試驗型為v型垂尾)。裝2台840kg推力的jumo004發動機,最大速度8m/h,升限11500m,主要武器為3門mg20mm機炮。

    世界上第一種採用後掠翼佈局的噴氣戰鬥機--德國「布洛姆。沃斯」bvp211-01,1944年試飛,這是blohm&voss公司參加「國民戰鬥機計劃」中的設計方案,p211-01機翼以30度後掠;裝一台bm|com|m機炮,最大速度為1020km/h。該機氣動佈局合理,性能優秀,但由於後掠翼製造較為複雜,為了符合「國民戰鬥機」的製造簡便的要求,將後掠翼改為平直翼,即p211-02,飛行性能大不如p211-01。

    世界第一種實際投入戰鬥及投入量產的噴氣式戰鬥機--德國梅賽施米特me-262,1944年首飛,各型一共生產1430架。裝兩台900kg推力的junkersjumo004b-1發動機,最大速度870km/h,升限11450m,航程1050km。由於空氣動力外形優越,是同時期噴氣式飛機中性能最好的。為了防止納粹新式噴氣式飛機奪取制空權,盟軍連續對生產噴氣機燃料的工廠進行大規模空襲,造成噴氣式飛機燃料嚴重短缺,不少飛機因無燃料而無法起飛。所有這些,使me262只有少量參加戰鬥,發揮了有限的作用,未對戰爭結局產生影響。

    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噴氣轟炸機--德國「阿拉多」ar-234「閃電」轟炸機,1944年製造,裝2台900kg推力的junkersjumo004b發動機,最大速度740km/h,升限10000m,航程1630km,a234速度很高,是1945年唯一能在西線活動的轟炸機,其它的德國轟炸機基本都被盟軍的戰鬥機擊落。ar234是一種十分優秀的轟炸機,但參戰很遲,未能充分發揮作用。世界第一種噴氣飛翼轟炸機--德國gotha(哥達)go-229,1945年首飛,裝2台推力為890kg的jumo004b-3發動機,最大950km/h(海平面),977km/h(12000m),升限達到驚人的16000m!航程1900km。主要裝備4門mk108s30mm機炮以及2000kg炸彈。可惜未能投入實際戰鬥!

    美國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p-59a「空中彗星」噴氣實驗型戰鬥機,1942年1月9日開始研製,1942年10月1日首飛。

    英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格羅斯特e28/39試驗機,1941年5月15日首飛。英國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是gloster(格羅斯特)meteor「流星」。

    蘇聯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雅克-15/米格-9(兩種機型同一天1946年4月24日首飛)、拉-150(1946年9月17日首飛)

    日本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島「橘花」,實際上是德國me-262的簡陋仿製品,離真正實用還差距甚遠。1945年8月7日,即美國對廣島原子彈襲擊的第二天,「橘花」首架原型機在佐世保海軍基地進行首次試飛。

    法國第一代噴氣飛機--阿森納爾公司研製vg70,法國空軍裝備的第一種國產噴氣式戰鬥機是達索公司的颶風系列戰鬥機,時間為1949年。

    二、帝國噴氣式龍族

    【「閃龍」噴氣式輕型殲擊機】

    外形描述:

    單發,圓形機首進氣道,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式構造,外形為圓形截面的流線體。機翼為平直單翼居中佈局,機翼根部有起落架艙,主起落架收在機翼的兩個艙內。主要性能參照德國1938年「me-262」與蘇聯「雅克-15」,有所削弱。

    座艙:半水泡形密封式單人座艙位於機身中部,可向右打開,應急時艙蓋可拋掉。前風擋玻璃厚90毫米,椅靠背厚15毫米鋼板,均具備防彈能力。裝備陀螺瞄準具,用於機炮和火箭的發射瞄準。

    機身:單發,圓形機頭進氣道。

    起落架:前三點式起落架,均為單輪。前起落架收入前機身下部的輪艙內,主起落架收入機翼內。主起落架裝有緩衝器,前起落架裝有減震器和減擺器。

    機長:8.70m,

    翼展:9.20m

    身高:2.27m

    空重:1,852kg

    起飛重量:2,742kg

    動力裝置:1台龍脈3a輕型渦噴發動機

    最高時速:700公里/小時

    航程:510公里(加載副油箱可增至800公里)

    升限:9500米

    爬升時間:0~5000米/4.6分

    武器裝備:1門20毫米機炮(載彈量:100),兩挺12.7毫米機載機槍,機翼下可加載兩枚火箭彈。

    【悍龍噴氣式重型殲擊機】(單發,機首進氣)

    外形描述:

    單發,圓形機首進氣道,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式構造,外形為圓形截面的流線體。機翼為後掠式中單翼佈局,後掠角45度。機翼根部有起落架艙,主起落架收在機翼的兩個艙內。

    座艙:半水泡形密封式單人座艙位於機身中部,可向右打開,,應急時艙蓋可拋掉。前風擋玻璃厚90毫米,椅靠背厚15毫米鋼板,均具備防彈能力。裝備陀螺瞄準具,用於機炮和火箭的發射瞄準。

    起落架:前三點式起落架,均為單輪。前起落架收入前機身下部的輪艙內,主起落架收入機翼內。主起落架裝有緩衝器,前起落架裝有減震器和減擺器。

    機長:10.16m

    機高:3.6m

    翼展:10.23m

    空重:3650kg

    起飛重量:5340kg

    動力裝置:1台龍脈3b型重型渦噴發動機

    最高時速:960公里/小時

    航程:1000公里(掛載副油箱可達到1500公里)

    升限:11500米

    爬升:0~10000米/6分

    武器裝備:1門37毫米機炮(備彈44),2門20毫米機炮(載彈量80*2),2挺12.7毫米機載機槍,翼下可掛載4枚火箭彈和副油箱。

    【「梟龍」噴氣式戰鬥轟炸機】(雙發,機身兩側進氣)

    外形描述:

    雙發,兩側有半圓形進氣道,機首集中安裝兩門20毫米機炮和12.7毫米機槍,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式構造,外形為圓形截面的流線體。機翼為後掠式中單翼佈局,後掠角45度。機翼根部有起落架艙,主起落架收在機翼的兩個艙內。

    座艙:半水泡形密封式單人座艙位於機身中部,可向右打開,,應急時艙蓋可拋掉。前風擋玻璃厚90毫米,椅靠背厚15毫米鋼板,均具備防彈能力。裝備陀螺瞄準具,用於機炮和火箭的發射瞄準。

    起落架:前三點式起落架,均為單輪。前起落架收入前機身下部的輪艙內,主起落架收入機翼內。主起落架裝有緩衝器,前起落架裝有減震器和減擺器。

    機長:11.8m

    機高:3.9m

    翼展:12.3m

    空重:4250kg

    起飛重量:7590kg

    動力裝置:2台龍脈3b型重型渦噴發動機

    最高時速:820公里/小時

    航程:1400公里(掛載副油箱可達到2000公里)

    升限:10500m

    爬升:0~10000m/7.5分

    武器裝備:

    機首集中裝備2門20毫米機炮(載彈量80*2)和2挺12.7毫米機載機槍,投彈後可參加空中格鬥。

    可掛載最多8枚總重1.6噸航空炸彈或者兩枚750公斤航空魚雷,參見空中攔截任務可裝載8枚火箭彈。

    【「嘯龍」無尾噴氣式高空轟炸機】

    單座,雙發,是專為投擲原子彈設計的高空轟炸機。

    以德國1945生產的世界第一種噴氣飛翼戰鬥轟炸機go229為原型(也是現在美國b2的原型)。該戰機從側翼看像一個被拉長的水滴,從空中俯瞰如一個巨大的飛去來器,無尾翼,兩台發動機與機身完全融合。

    機長:12.86m

    機高:3.7m

    翼展:20.66m

    空重:4650kg

    起飛重量:11040kg

    動力裝置:2台龍脈3c重型渦噴發動機,該系發動機特點為馬力大,但翻修壽命僅有48小時,幾乎每用一次就要更換或者大修。

    最高時速:780公里/小時

    航程:1900公里(掛載副油箱可達到3000公里)

    升限:15500m

    爬升:0~10000m/8分

    武器裝備:機首集中裝備2門20毫米機炮(載彈量60*2),載彈量4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