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五章 推薦 文 / 裸奔在天堂

    袁世凱的一番高談闊論,已經不單單是讓畢德路師生二人達到滿意的程度了,他帶給二人的是深深的震驚!要說袁世凱對工業體系的觀點還算是「對事」的話,那後面關於發展觀念的論述則是「對人」--而且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如今朝中不少當權的官員!這可是對上官大不敬的言論,傳出去是要殺頭的!袁世凱不是蠢人,更不是那種要官不要命的人,他敢說出這番言論,是基於對如今朝廷局勢的分析以及對畢德路與李經方的瞭解。

    咸豐十年,為了剿發(太平軍)、捻(捻軍),曾國藩曾上奏折,主張借外國力量助剿、運糧,可減少暫時的憂慮;將來學習外國技藝,造炮製船,還可收到永久的利益。自那以後,朝中就分為「洋務派」和「頑固派」,兩派為了開辦洋務的政策針鋒相對了十餘年。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時任大學士的倭仁,而袁世凱的論述中,那「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的觀點就是倭仁的代表言論。雖然倭仁已經去世,但是頑固派的影響力與勢力依然存在。

    在曾國藩去世之後,李鴻章成為了朝中洋務派領袖,雖然時下頑固派的力量已經無法與他抗衡,但是光緒元年在朝中興起的清流黨,卻又成了李鴻章的死對頭。所謂「清流」,是如今官場中的一批言官,取法儒家傳統,以剛正不阿、主持清議、議論時政、糾彈大臣出名。有人評清流道:「今曰一章,明曰一疏,專事彈劾,遇事風生。貪庸大吏,頗為側目。朝廷欲播訥諫圖治之名,亦優容之。於是遂有清流之號。」雖然清流派中大部分為不掌實權的言官,但是這些人言語犀利,而且放言高論,糾彈時政,加上皇帝害怕洋務派坐大,默認他們的存在,搞了個權力平衡,所以清流派成為朝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如今清流派已經形成翰林清流、軍機清流等等派系,並且不同的派系還有「四柬」「六君子」「十朋」之稱,可見清流派的影響之大。清流派的領袖是軍機大臣李鴻藻,別看李鴻章與李鴻藻的名字像是兄弟,二人在政見上卻是死對頭。清流派政治上趨於傳統保守,凡稍談外交、識外情者,鹹斥之漢奸大佞,痛詆不遺餘力,李鴻章則是他們抨擊的頭號目標!

    不斷擴大的清流派讓李鴻章頭疼不已,他為了鞏固洋務派的地位,不停的吸收著洋務人才,期望在洋務一途上能夠有所作為,讓清流一黨能夠閉嘴。既然要想進入李鴻章幕府,除了才學以外,表明政治立場十分重要,此時袁世凱一番話,無疑使他旗幟鮮明的站在了李鴻章一邊。

    在北上之前,袁世凱就曾經與馬格裡深刻的「探討」過畢德路的性格,以及他在李鴻章身邊擔任的「角色」。畢德路雖然是以英文秘書的身份服務於李鴻章,但是其作用卻遠遠不止秘書一職。在為李鴻章服務期間,畢德路不僅為李鴻章用中文讀了不下八百部英文、法文和德文的書籍,而且還常常陪同李接待外賓,為其出謀獻策,甚至李鴻章幕府中一半的的洋員、還有不少中國人都是通過畢德路的介紹進入李鴻章幕府的。可以說,畢德路是李鴻章最為器重的一個人物,這樣的一個人物的心計、能力以及對李鴻章的忠心自然是勿庸置疑的,否則投身宦海半生的李鴻章怎會如此重用他。所以基於以上考慮,袁世凱才敢如此大膽的「侃侃而談」。

    看到袁世凱一番高論之後依然悠然的品茶,在中國十餘年的畢德路似乎有些明白了袁世凱的想法,他一邊鼓掌一邊讚道:「我服了,我徹底服了!當初馬格裡把你誇得天上少有,地上難尋的時候我還不相信,不過今天我算真的見識到,你對我大清洋務的認識,深刻得讓我都有些佩服。」

    袁世凱立刻謙虛道:「畢大人謬讚了,世凱不過一些淺見,還請畢大人指點!」

    一旁的李經方說道:「慰亭,老師從來不輕易誇獎別人,而能讓他說出如此讚揚之詞的人你是第一個!況且方纔你的觀點確實精闢獨到,愚兄今後還希望與慰亭多多來往!」

    畢德路道:「對,對,世凱啊。你就在我府上多住幾日,我們好好聊聊。伯行,這段時間你也帶著世凱四處走走,你們都是年輕人,自然話題多些!」

    畢德路與李經方挽留袁世凱的目的很簡單--他們有了考察並招攬袁世凱的打算,而且從兩人的默契程度來看,這種招攬估計不是第一次了。袁世凱來這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時刻,只是沒料到機會來得這麼快,當下行禮道:「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在畢大人府上討擾數日,今後還請畢大人與伯行多多指教!」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袁世凱住進了畢德路府中,而李經方也沒有失約,他幾乎天天會來「看望」袁世凱。相同的經歷以及「共同的志向」,再加上袁世凱出眾的「關係」處理能力,讓兩人迅速從相識成為朋友,而後又從朋友變成「知己」。

    相處了一個月裡後,有一天李經方突然「無意」的問道:「慰亭,不知你對今後有何打算?難道就如此做個小吏,然後經營你那個洋務工廠一生?」

    深黯官場之道的袁世凱哪能不明其意?他很「無奈」的答道:「咳∼伯行兄,我一人辦洋務,辦得再好又能如何?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改變整個國家的現狀的,唯有投身朝廷洋務,方能改變我大清落後的面貌。可惜小弟苦無門路啊……」

    李經方也不是蠢人,聽了袁世凱的話當即說道:「慰亭,以你的才學作個中書科中書太屈才了。若是你願意,我向父親推薦一下,看看能否給你安排一個一展所長之地,如何?」

    袁世凱「受寵若驚」的答道:「小弟當然願意,要是能拜在中堂大人門下那定會讓小弟一展平生之願,有勞伯行兄了!」

    當晚這段對話就傳到了畢德路耳中,後者在記事本上袁世凱的名字後面劃了個圈,然後拿著對袁世凱的評語,將其推薦給了他的主子--李鴻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