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鼎

第1卷 第559章 (1)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559章(1)

    劉鼎是人民軍隊出身,對臨汾的這段歷史,當然不會陌生。在擁有現代化武器的條件下,戰鬥依然進行得如此艱難,在沒有現代化武器的情況下,鷹揚軍要多久才能拿下臨汾?劉鼎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為了盡快的攻克臨汾,劉鼎在帶領鷹揚軍不斷向前推進的同時,也督促後勤運輸跟上,主要是黑色火藥要跟上。要爆炸臨汾的城牆,至少需要準備一萬斤的黑色火藥。

    夏魯奇從南方一路撤退到臨汾,才稍稍的喘了一口氣。清點人數,他麾下的五千突厥騎兵,只剩下不足一千五百人,十停裡面,整整去了七停。臨汾的駐軍也沒有多少,只有一千多名的突厥人,而且還是步兵。臨汾的突厥人從來沒有想過,鷹揚軍會這麼快殺到臨汾,因此根本沒有做什麼防禦準備,氣得夏魯奇當初將其指揮官剝奪了權利,交給他人代替。

    但是,無論夏魯奇怎麼發火,怎麼調整人事安排,都不能挽救臨汾的危機。整個臨汾城裡面,擁有超過三萬的漢人,突厥人卻只有不足三千之數。不要說用來對付外面的鷹揚軍,就算是用來彈壓城內的漢人,已經非常的艱難。為了避免城內的漢人起來造反,和城外的鷹揚軍裡應外合,夏魯奇甚至不敢過分刺激城內的漢人。

    幸好這時候,從太原府增援南下的高思繼,已經帶著兩萬突厥騎兵,到達了臨汾外圍。高思繼將部隊留在城外,自己進城和夏魯奇見面,傳達了李克用的意思,就是要牢牢的守住臨汾。李克用現在的精力,都集中在東面的恆州,盯著韋國勇,對於南面的戰事,就全權交給高思繼負責了。

    夏魯奇內心暗自苦笑,守住臨汾,談何容易?表面上卻回答的非常恭敬:「末將願意與臨汾共存亡。」

    高思繼和夏魯奇簡單商量,決定趁鷹揚軍立足未穩,馬上發起反擊,為臨汾修建更加堅固的城牆爭取時間。要是能夠將到來的鷹揚軍一舉擊潰,那就更好了。

    「殺!」

    高思繼帶著突厥騎兵,突然出現在鷹揚軍糝潭都的面前。

    他自信的認為,自己這樣發起長途奔襲,一定會打鷹揚軍一個措手不及。要是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夠一戰就將鷹揚軍攆回去黃河以南。遊牧民族騎兵的最大優勢,就是這樣的突然襲擊。只要將鷹揚軍的部隊衝散,然後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突厥騎兵就算是取得勝利了。

    然而,事情並不像他預想中的那樣順利,突厥騎兵的衝擊,很快就受到了堅決的反擊。不錯,在開始的時候,突厥騎兵的確衝散了部分的鷹揚軍,準確而凶悍的箭鏃,射殺了不少的鷹揚軍官兵。但是很快的,鷹揚軍後面,就組成了射擊隊列。黑洞洞的三眼銃槍口,已經對準了衝上來的突厥騎兵。

    鷹揚軍每天訓練,就是為了應對目前的場面,當然不會讓突厥騎兵輕易的達到目的。他們在短暫的慌亂過後,馬上鎮定下來,在各級軍官的督促下,三眼銃很快形成三段式射擊體系,給衝上來的突厥騎兵迎頭痛擊。

    「彭彭彭!」

    三眼銃持續的爆發,白煙和黑煙不斷的伴隨著巨響冒出來,籠罩了整個戰場。

    鐵砂好像暴風雨一樣的掠過,帶著巨大的能量,向前射出。

    大片大片的突厥騎兵,被從馬背上掃下來。

    突厥人的戰馬,也紛紛發出痛苦的悲鳴,慘叫著跪倒在地上,帶著強大的慣性往前衝,濺起大量的塵土,於是戰場就顯得更加的朦朧了。

    空氣中又洋溢著嗆人的火藥味,不斷傳來劇烈咳嗽的聲音。

    「嗖嗖嗖!」

    突厥人的箭鏃,也不斷的掠過,凶狠的射入鷹揚軍的隊列裡面。

    鷹揚軍戰士,也不斷的有人中箭倒下,場面一度出現了混亂。

    然而,如果仔細比對的話,就會發現,鷹揚軍倒下的人,遠沒有突厥騎兵倒下來的多。鷹揚軍將士,基本上都覆蓋著厚厚的盔甲,整個腦袋,都包裹在厚厚的頭盔裡面,只露出眼睛。突厥騎兵的箭鏃,除非是命中要害,否則是無法徹底摧毀鷹揚軍防線的。

    好像糝潭都這樣的重裝部隊,盔甲的防護性能,一向都是很好的。原本使用冷兵器的時候,由於廝殺的關係,盔甲還不能穿的太厚,以免影響身體的敏捷。但是在裝備了三眼銃以後,對身體的敏捷性能要求大大降低,糝潭都重新裝備了厚厚的魚鱗甲。

    這種甲冑對箭鏃的防護性能很好,五十步之外射出的箭鏃,根本無法穿透這種魚鱗甲。大多數的箭鏃,都在射中魚鱗甲的時候,就被上面的鱗片給滑開了。當然,面對突厥騎兵強大的衝擊力和慣性,即使再好的盔甲,也是無法防禦的。不少鷹揚軍將士,都被戰馬沖得飛起來,又或者是當初粉碎。

    本來突厥騎兵最大的本領,就是堅決將步兵全部衝散,然後分割包圍,各個殲滅。只要步兵失去了隊列和組織,就任人宰割了。一旦步兵失去了組織和指揮,即使只有幾百人的騎兵,也能夠追著上萬人的步兵進行大屠殺,這是多次實戰證明了的。

    高思繼打的,正是這個主意。

    只可惜,在三眼銃的面前,高思繼的這個主意,無法實現。

    鷹揚軍在遭受襲擊以後,後面立刻列隊射擊。儘管前面有些同伴被射殺,出現短暫的混亂,可是後來的鷹揚軍,卻沒有絲毫的慌亂。各級軍官都堅守自己的崗位,直到自己戰死為止。蕭騫迪也在隊伍的中段,親自督戰。他舉著單筒望遠鏡,可以及時觀察到危險地段,然後改變部署,不給突厥人衝破鷹揚軍隊列的機會。

    三眼銃的槍聲不斷,整個戰場都籠罩在嗆人的火藥味裡面。

    突厥騎兵的衝擊儘管非常的凶悍,可是鷹揚軍槍手奮力反擊,堅決不肯後退半步。

    同時,鷹揚軍本身的騎兵,也從側翼對突厥騎兵發起了騷擾性的攻擊,降低突厥騎兵的衝擊速度。本來鷹揚軍的三支部隊,捆綁的就相當的嚴密,相互間隔不遠,當糝潭都遭受襲擊後不久,熊渠軍和鬼臉都的騎兵團,也先後趕到了,隨後,劉鼎和鬼雨都也趕到了,於是,所有的鷹揚軍,都和突厥騎兵交戰在一起,戰場蔓延了十數公里,一眼看不到邊。

    「咬住他們。」

    蕭騫迪按照劉鼎的指示,命令部隊不要怕犧牲,盡可能的消耗掉突厥人的有生力量。他的作戰指揮,也是圍繞著這個目的進行的。無論突厥騎兵的衝擊多麼的猛烈,多麼的凶悍,他都沒有改變這個最終的目的。有些地段,鷹揚軍和突厥騎兵同歸於盡,充分的貫徹了劉鼎的意思。

    高思繼是來救援晉州的,是來救援臨汾的。但是,只要鷹揚軍消耗掉他的有生力量,臨汾就完蛋了。臨汾城內的兩三千突厥人,已經被鷹揚軍打敗過,根本不可能還是鷹揚軍的對手。夏魯奇接到高思繼在城外和鷹揚軍混戰的消息,根本就不敢出城增援。事實上,他也沒有增援高思繼的力量。

    「預備!放!」

    在激烈的交戰中,指揮三眼銃進行齊射的鷹揚軍軍官,嗓門總是非常的宏亮。在他們的指揮下,鷹揚軍的三眼銃,不斷的齊射。在大片大片的鐵砂中,突厥騎兵紛紛倒下。三眼銃的覆蓋面很廣,突厥騎兵根本沒有閃避的機會,哪怕他們是鑽在馬肚子的下面。

    在隊伍的後面,蕭騫迪不斷的組織更多的三眼銃,對突厥騎兵進行反包抄,又或者是進行側面的射擊,盡可能的消耗突厥人的有生力量。周圍被打散的鷹揚軍,也在後方重新集結,再次鼓舞士氣以後,繼續投入戰鬥。無論原來屬於哪個部隊,被軍官發現,立刻抓過來頂上防線。

    這一路上過來,鷹揚軍招收了不少的漢人武裝,數量足足有兩三萬人,他們也跟隨鷹揚軍作戰,向著臨汾包圍過來。這時候,他們也被蕭騫迪全部鼓動起來,投入到了戰場上。人多勢眾的鷹揚軍,根本不擔心突厥騎兵的衝擊,哪怕是死了一批又一批,後面依然有無窮無盡的人力資源。

    「來吧!」

    蕭騫迪已經很久沒有顯得這麼興奮了,他舉著望遠鏡,對衝上來的突厥騎兵自言自語。

    這是一場穩操勝券的戰鬥。只要鷹揚軍的防線不被突厥騎兵衝破,只要突厥騎兵不突然撤走,只要雙方還繼續糾纏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推移,突厥人的有生力量,就會被不斷的消耗掉。最終贏得勝利的,毫無疑問是鷹揚軍。

    突厥騎兵的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還在不斷的衝擊,反覆的衝擊。他們覺得,只要自己繼續堅持下去,他們就有可能衝破鷹揚軍的防線,將鷹揚軍分割包圍,從而取得最後的勝利。因此,儘管身邊不斷的有同伴倒下,他們卻不願意停下進攻的步伐。

    「彭彭彭!」

    劉鼎在後面舉著望遠鏡,可以清晰的看到,在密集的槍聲中,突厥人成片的倒下。

    誠然,鷹揚軍的傷亡,也不會很少,基本上和突厥人差不多。可是,鷹揚軍有足夠的人力資源,無論有多大的損耗,都很快就可以補充起來。事實上,鷹揚軍現在控制的區域,總人口已經超過千萬,其中青年壯丁的數量,不會少於三百萬。這些青年壯丁,就是鷹揚軍最根本的殺手鑭,在這個碩大的數字面前,沒有任何人是鷹揚軍的對手。

    突厥人是死一個少一個,短期內根本不可能補充起來。王滿渡大戰,突厥人損失了四萬人,結果在後來整整三年的時間裡,都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就是因為人力資源的問題。戰爭,比拚的最終還是資源,而人口,也是資源中的一種,而且還是最關鍵的資源。

    根據三眼都的情報統計,突厥人的總人口,可能在五十六萬左右,除掉老弱病殘,除掉婦孺和孩子,能夠騎馬作戰的突厥人,大概也就在十幾萬。以前鷹揚軍已經和突厥人交戰多次,消耗了大量的突厥青壯年,推斷下來,目前能夠騎馬作戰的突厥人,最多不超過十五萬。如果能夠在這裡繼續消耗掉兩萬的突厥人,哪怕是李克用,也回天乏術了。

    這樣的作戰,對於普通士兵來說,的確是很殘酷很冷酷,他們無論多麼英勇的作戰,最終無法改變自己作為炮灰的命運,可是對於高級軍官來說,卻是穩操勝券的。對於傷亡數字,鷹揚軍的高級軍官,都不太關注。他們更關注的,是突厥人的傷亡數字。

    這次劉鼎出戰,慣例只有李怡禾跟隨,艾飛雨和朱有淚都在洛陽,處理日常軍務。李怡禾舉著望遠鏡觀察了一會兒戰鬥,就知道勝券在握,於是放下了望遠鏡,有些惋惜的說道:「高思繼一心想要衝破我們的隊列,命令部隊反覆的衝擊,無視傷亡的存在,卻是有些愚蠢了。」

    劉鼎輕描淡寫的說道:「只怕是李克用給他的壓力,讓他不得不反覆衝殺。」

    李怡禾點點頭。

    高思繼這次南下,的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