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鼎

第1卷 第549章 北逃(2)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549章北逃(2)

    原來,鷹揚軍接近十萬的步騎兵齊齊向宣武軍發起攻擊,耶律阿保機審時度勢,覺得宣武軍已不可為,面對來勢洶洶的鷹揚軍,契丹騎兵與其在黃河以南和其糾纏,不如撤退到河北。畢竟,河北乾旱的平原地區,更加適合騎兵作戰,迴旋的餘地也更大。

    同時,耶律阿保機也有點擔心,自己處在德州一帶,很容易被鷹揚軍騎兵切斷後路。宣武軍已經沒有什麼油水,它的生死沒有必要繼續關心。他派人偵察了一下,發現鷹揚軍騎兵的分佈,根本沒有多少可以襲擊的機會,他能做的最好選擇,就是向北撤退。

    耶律阿保機說到做到,當即派人通知朱溫,同時下令契丹騎兵立刻退走。契丹騎兵對河北的地形已經非常熟悉,這時候突然撤退,做的居然是神不知鬼不覺,後面跟上來的鷹揚軍騎兵,居然沒有發現絲毫的蛛絲馬跡,這也算是耶律阿保機的高超指揮藝術了。

    朱溫最大的依仗,就是耶律阿保機的契丹騎兵,得知契丹騎兵率先撤退,朱溫的臉,扭曲的好像是麻花一樣。他狠狠的問候著耶律撒刺的全家,恨不得將耶律阿保機送到黃河裡面,淹死再淹死。他這時候才意識到,契丹人是多麼的不可靠。在你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他們是多麼的無情。

    敬翔說道:「使相,我們還是立刻撤往滄州吧!」

    謝瞳也說道:「山東已經不可為,王爺,走為上策。」

    朱溫越想越覺得憋悶,自己怎麼就落到這種地步了呢?宣武軍是自己一手經營起來的,想當初,在中原的四戰之地,依然能夠穩坐鰲頭,結果,自從劉鼎出現以後,宣武軍就在不斷的走下坡路,最終走到今天的落魄地步。難道,劉鼎就是自己的剋星?自己就真的不如劉鼎嗎?

    一時想不開,朱溫掏出佩刀,就要『自殺』,卻被高季興等人按下。

    敬翔朝高季興打個眼色,高季興等人立刻簇擁著朱溫向北撤退。

    同時,敬翔和謝瞳兩人,向鷹揚軍的其他部隊,下達了緊急撤退到河北滄州的命令。

    由於鷹揚軍的進軍速度很快,其餘的宣武軍,到底能夠逃出來多少人,只有天知道了。

    當他們逃過黃河的時候,張惠已經帶著朱溫的家人,率先進入了滄州。

    龍紀三年的四月,李神福和王景仁帶領千牛軍將士,率先進入青州的宣武軍節度使衙門。

    從萊州等地登陸的鷹揚軍海軍陸戰隊,同樣到達了青州,和鷹揚軍步騎兵會師。

    龍紀元年四月四日,楊鷺颯到達青州宣武軍節度使衙門。

    在黃河沿岸,驍騎營切斷了向黃河以北的退路,那些逃過黃河北岸的宣武軍,紛紛落入驍騎營的手中。而在黃河以南,來不及撤退的宣武軍,也全部成為鷹揚軍的俘虜。最後統計,被鷹揚軍先後俘虜的宣武軍,人數總計超過四萬五千人。以此推斷,朱溫成功帶走的宣武軍,最多兩三萬人。

    隨後,張歸厚帶領旅賁軍騎兵,霍存帶領監門軍騎兵,渡過黃河,向魏博節度使進攻。魏博節度使羅紹威,不敢抵抗,下令投降。龍紀元年四月底,楊鷺颯到達魏州,宣佈朝廷的詔令。羅紹威被任命為兵部侍郎,前往長安赴任;魏博節度使兵全部解散。

    結果當天晚上,魏博軍大亂,衝擊鷹揚軍。魏博兵素來桀驁不馴,從安史之亂的時候開始,就是下面的軍頭操縱節度使人選。現在鷹揚軍要解散魏博兵,這些軍頭哪裡肯善罷甘休?他們以為鷹揚軍同樣會被他們擊敗的,於是毫不猶豫的發起了叛亂。

    然而,早有準備的鷹揚軍,當即大開殺戒,佽飛營從裡面穩守反擊,鷹揚軍眾多騎兵從外面包抄,將參與叛亂的魏博兵兩萬餘人全部殺死。最後,楊鷺颯下令,所有參與叛亂的魏博兵家屬,全部收拾行裝,分散安置到蔡州、穎州等地。期間,又有隱藏在家屬中的魏博兵起來叛亂,鷹揚軍再次大開殺戒,殺三萬四千餘人。

    至此,從安史之亂就開始桀驁不馴的魏博節度使,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魏博節度使動亂了足足一百多年,中間不知道換了多少任的節度使,又有多少朝廷大員死在他們的手中,例如當初的宰相王鐸等人。每次動亂,都是魏博兵取得了勝利。但是這一次,他們失策了。

    由於楊鷺颯連續兩次在魏博大開殺戒,殺人五萬八千,在鷹揚軍中獲得了「閻羅王」的稱號,一度代替了受人歡迎的「小楊帥」。但是鷹揚軍高層,並沒有給予楊鷺颯任何處罰。因為誰都知道,魏博這個地方,不開殺戒,不將魏博軍連根拔掉,任何人都無法有效的管轄這裡。楊鷺颯只是做到了該做的事情而已。

    北逃的朱溫,一直逃到滄州,才狼狽不堪的停下來。敬翔和謝瞳等人清點人數,發現不足三萬人,攜帶的糧食、資財,更是不足半月使用。朱溫暴跳如雷,卻毫無辦法。契丹騎兵雖然就在附近,但是拒絕為宣武軍提供任何的援助。

    鷹揚軍繼續緊追不捨。

    五月三日,劉鼎在驪山召開軍事會議。

    隨後,駐守洛陽的韋國勇,帶領罡字營從洛陽出發,越過相州等地,接過監門軍、旅賁軍的指揮權以後,繼續從河北道的西部向北攻擊。而楊鷺颯則指揮驍騎營、鶴字營等騎兵,以及所有的步兵,繼續向滄州進攻。

    河北道風塵滾滾,契丹人首領、盧龍節度使耶律撒刺,不得不親自帶領契丹騎兵主力南下,以防止鷹揚軍挾徹底擊潰宣武軍的威勢,對幽州發起反擊。同時,一直沒有動靜的突厥騎兵,也突然有了行動,李嗣源和周德威突然率軍進駐潞州,威脅鷹揚軍的左翼。

    於是,劉鼎命令,以韋國勇率領的三支騎兵為側翼掩護,牽制突厥騎兵和契丹騎兵。以楊鷺颯帶領的數萬大軍,全力進攻滄州,務必迫使朱溫繼續北逃。如果朱溫沒有繼續北逃的話,就乾淨徹底的消滅它。

    轉眼間,河北道,烽煙四起,數十萬大軍,混戰在一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