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鼎

第1卷 第447章 (2)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447章(2)

    艾飛雨若有所思的說道:「這樣也好,省卻我們很多心思。」

    劉鼎點頭說道:「正是。這就叫偷雞不著蝕把米,他是活該!」

    李怡禾感慨的說道:「他這個錯誤太致命了。」

    正在商量著,藏勒昭前來報告:「大人,潘逸來訪。」

    劉鼎和李怡禾對望一眼,隨即心領神會。

    李怡禾說道:「宣武軍的情報系統,看來也相當有效率嘛!」

    艾飛雨意味深長的說道:「起到效果了。」

    李怡禾思索著說道:「你們猜,潘逸是要否認這件事,還是有求於我們呢?」

    劉鼎和艾飛雨都說道:「否認。」

    李怡禾只好搖搖頭。

    劉鼎擺擺手,讓藏勒昭將潘逸請進來。

    潘逸進來以後,臉色如常,恭敬的行禮以後,向劉鼎說道:「貿然來訪,實屬不該,打擾了,抱歉,抱歉。」

    李怡禾微笑著說道:「潘參軍,有什麼事,不妨直說。」

    潘逸看了劉鼎一眼,低聲的說道:「在下有些事情,想跟大人單獨商量,不知道大人是否方便呢?」

    劉鼎了,就在這裡說罷。」

    潘逸猶豫片刻,晦澀的說道:「不知道大人……是否知道宋州方面的情況?」

    劉鼎搖頭說道:「宋州?宋州發生什麼事了?」

    李怡禾也故作驚訝的說道:「宋州出事了麼?」

    潘逸低聲的說道:「契丹騎兵繞開了我軍的防禦,出現在宋州地區,在宋州地區引發了慌亂,據說我軍和貴軍在當地產生了一些誤會,宋州刺史不幸遇難,拓城附近,已經變成了戰場。」

    劉鼎有些驚愕的說道:「是嗎?」

    李怡禾看了看牆壁上的地圖,忽然發覺自己的做作太低級,地圖上面都標明契丹騎兵的運動路線了,潘逸進來的時候,顯然已經看到了地圖。但是他沒有點破,顯然宋州出現契丹騎兵的事情,對潘逸的打擊也很大,因此沒有和鷹揚軍扯皮。從側面說明,朱溫和契丹人勾結的事情,潘逸應該是不知情的。

    按照鷹揚軍的部署,在宋州的鷹揚軍官兵,在發現契丹騎兵以後,將會採取果斷措施,將民眾動員起來,抗擊契丹騎兵的南下。既然宋州刺史被殺,說明他的確知道朱溫的陰謀,還試圖阻止鷹揚軍阻擋契丹騎兵南下,結果被龍孟堯等人擊殺。

    潘逸明顯有點憂慮,卻又不願意讓鷹揚軍察覺到,他深沉的說道:「我們宣武軍有能力處理好這件事,還請貴軍稍安勿躁。宋州當前的局勢非常的複雜,其中有些隱情不足為外人道,還請貴軍體諒。」

    劉鼎點點頭,欣慰的說道:「這是我最喜歡聽到的,有什麼可以幫忙的,潘參軍不妨提出來。希望貴軍能夠履行自己的職責,不要讓契丹騎兵越過汴水,威脅到我軍的側翼。」

    潘逸說道:「既然如此,在下就告辭了。」

    劉鼎說道:「慢走,不送。」

    潘逸走了幾步,忽然回頭說道:「大人,宋州情況危急,牛將軍要帶兵前往增援,還請大人允許我軍出城。」

    劉鼎爽快的說道:「當然可以。」

    潘逸致謝後,急匆匆的離開了。

    片刻之後,馬躍急匆匆的趕來報告:「大人,牛存節要帶領開封的宣武軍出城,屬下特來請示。」

    劉鼎嘴角邊露出淡淡的微笑,隨意的說道:「讓他們出城吧!」

    馬躍朗聲答應,然後執行命令去了。

    艾飛雨意味深長的說道:「開封的風雨,暫時是平息了,但是,宣武軍內部的風雨,恐怕現在才剛剛到來啊!張惠恐怕要發脾氣了,朱溫這麼大的事情,居然沒有和她商量,朱珍、潘逸、牛存節等人,全部都不知道,嘿嘿,後果嚴重啊!」

    劉鼎也感慨的說道:「朱溫不應該犯這個錯誤。」

    艾飛雨說道:「無賴畢竟是無賴,雖然有些眼光是非常獨到的,但是,他們處理問題,還是只懂得從無賴的角度出發,看不到民族大義,看不到禮儀廉恥,小恩小惠,小打小鬧,不足成事。所以,在一些大節問題上,大人還是要自己親自拿捏的,三思而後行。」

    劉鼎明白他表面上是指責朱溫,實際上是暗指朱有淚,提醒他不要讓朱有淚影響得太深。

    朱有淚的計謀的確層出不窮,對於小人的本質,也有很透徹的瞭解,但是他所有的計謀,都出自小人的角度,著眼於小處,自然就看不到遠方。然而,一個勢力,一個組織,僅僅依靠陰謀,是無法走到最後的,必須有一個雄才偉略的人,定下可行的目標,帶領大家穩步前進,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比如朱溫的這個錯誤,將把他多年的心血,全部葬送掉。

    藏勒昭又進來報告:「大人,覃睿和白欽翎都回來了。」

    劉鼎大喜過望,急忙說道:「是嗎?快請進來!不,我去門口迎接!」

    走到前庭,發現覃睿和白欽翎已經進來了。

    覃睿似乎清瘦了些,臉上多了一些皺紋,看來這趟出訪是蠻辛苦的。

    白欽翎則顯得更加的彪悍,更加的沉靜,只是臉上多了依稀的風霜之色,看起來更加的成熟。

    那個小道童陳摶,似乎也長大了一點,可是兩個滴溜溜的眼珠子,還是喜歡東張西望,好像什麼東西都喜歡。這小傢伙沉靜下來的時候,可以像潭水一樣的安靜,但是活潑起來,卻又好像百靈鳥一樣,吱吱喳喳的說個不停。

    順治小和尚不知道從哪裡得知他回來的消息,已經堵在了圓拱門這裡,一把就將陳摶給攔住了。兩個半大不小的孩子一見面,就扯起了去年的舊賬。順治小和尚這些日子都在研究圍棋,感覺自己進步很大,信心萬丈的叫道:「這次一定要叫你認輸!」

    陳摶漫不經意的說道:「那就來吧!」

    兩人就躲到一旁,捉對廝殺去了。

    周圍的人都是會心一笑,這倆小孩,就是幸福啊!

    覃睿周遊列國一圈,見識不少,白欽翎到雲州去了,也增長了不少的見識。劉鼎和他們握手擁抱以後,對他們的工作表示了高度的評價。白欽翎從雲州來,對雲州的情況是相當的熟悉,於是首先匯報雲州的情況。

    艾飛雨問道:「赫連鐸有多少兵力?」

    白欽翎說道:「應該不足一萬五千。」

    劉鼎有點奇怪的說道:「怎麼這麼少?」

    三眼都之前的報告,赫連鐸之前已經集結了兩萬人的騎兵,而且已經南下了,怎麼最後只有一萬五千人了呢?兩萬騎兵進攻雲州已經非常勉強,又少了五千,赫連鐸的難度進一步增加了。

    白欽翎說道:「大漠以北,本來就是地廣人稀的地區,吐谷渾散佈在當地的部落,總人口可能也不到六七萬人,湊齊兩萬騎兵,已經是非常的勉強。但是赫連鐸為了增強實力,將所有的男丁都帶走了,所以才有了兩萬之數。」

    微微頓了頓,白欽翎又說道:「其實,一直有個不確切的傳言,說是赫連鐸在大漠以北,和當地的部落首領起來衝突,雙方鬧得不太愉快,導致最後有五千人半路返回。雖然只有一萬五千人,赫連鐸還是帶著他們南下了。」

    艾飛雨說道:「如此說來,赫連鐸對雲州是志在必得了?」

    白欽翎說道:「應該是。」

    李怡禾看看地圖,饒有興趣的說道:「赫連鐸、周德威、李存孝,吐谷渾人、突厥人、契丹人,這麼多的人都在打雲州的主意,雲州到底花落誰家呢?」

    艾飛雨說道:「無論花落誰家,最終都要在這裡火拚一場。」

    白欽翎說道:「屬下覺得,周德威此人兵法謀略,都非常嫻熟,契丹人和吐谷渾人,最後必定不是此人的對手。」

    劉鼎點頭說道:「我同意你的看法。」

    他和周德威見過面,對此人還是非常欣賞的,勝不驕,敗不餒,說的正是周德威這樣的人。

    艾飛雨也點點頭。

    只要突厥人還能控制雲州,契丹人就無法放心的大規模南下,這一點,對於中原的漢族勢力來說,是有好處的,但是對於朱溫來說,可能就沒有什麼好處了。一旦契丹人被拖在河北一帶,鷹揚軍就會瞅準機會,對朱溫開刀的。

    白欽翎匯報過後,就下去休息了。

    覃睿將自己周遊列國的見聞,大致的說了一遍。

    他在李昌符那裡,受到了熱情的接待,李昌符顯然是想借此討好朝廷,打消當初扣押皇帝的罪名。後來到了河東,受到了待遇就差遠了。突厥人自恃武力,高高在上,根本沒有心思理會長安的事情,覃睿根本沒有機會見到李克用。

    李克用帶領突厥騎兵大舉南下,覃睿沒有了勸說的目標,於是在河東各地走訪,以瞭解河東地區的真實情況。結果發現,李克用只知道佔有,卻不知道發展生產,河東地區的經濟,不但沒有向前發展,反而在緩慢的退步。

    河東地區的經濟,原本在竇浣當政的時候,底子還是相當厚實的,但是李克用主政河東以後,河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就開始倒退了,有些地區甚至倒退得相當的厲害。最大的表現,就是突厥牧民將農田搶來作為牧場,不發展糧食生產,而是將其當做大草原一樣使用,實在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偏偏李克用對這樣的措施,似乎感覺還非常滿意。

    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李克用的主政思路,有點像淮西軍,都是只知道搶,卻不知道自己生產,要是整個河東地區,能夠變成一個大草原的話,那就是最完美的。

    最後,覃睿說道:「屬下在河東,和張敬全打過交道。」

    劉鼎好奇的說道:「張敬全?你和他見面了?此人如何?」

    覃睿搖頭說道:「張敬全此人雖是漢人,但是對朝廷的偏見很深,對我們也存在很大的偏見,不太好相處。但是此人的謀略,的確不凡,如果李克用全面採用的話,突厥人的力量,將會倍數增長。」

    李怡禾皺眉說道:「他跟著突厥人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死死的跟著李克用?」

    覃睿說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處,大概是處於報恩的心理。」

    劉鼎沉吟片刻,緩緩的說道:「你辛苦了,先下去休息,」

    覃睿告辭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