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鼎

第1卷 第432章 欲說還休(2)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432章欲說還休(2)

    「通知後勤部門,對於穎州境內的物資,能運走的全部運走,不能運走的,放火燒掉。總之一粒黃豆、一粒大米都不能留給淮西軍,讓他們繼續啃野草去!原本從通過穎州的陸路運輸,可以全部改成水路運輸,從穎水直接運送到陳州。」

    「另外,命令勇字營一定要注意,要死守山口關隘,尤其是堅守白馬要塞和魯陽關,不要給淮西軍突襲的機會。提醒楊璧鱗和楊佛午,禁止主動出擊,以免被淮西軍鑽空子。在要塞上面,要安排民兵值守,以彌補我們兵力的不足。在襄州後方,要內緊外松的做好和淮西軍死戰的準備,要動員一定數量的壯丁,積極進行作戰,訓練隨時增援白馬要塞。」

    微微頓了頓,劉鼎似乎在思考什麼,臉色顯得有些凝重。最後,他下定決心,沉聲說道:「命令楊鷺颯和劉火,立刻帶領驍騎營南下,進入穎州地區,增援鬼臉都的作戰。淮西軍沒有騎兵,那裡也是平原地區,現在是他們發威的機會了。我沒有具體的作戰命令,讓他們自己看著辦。他們要在戰鬥中多多積累經驗,以後才有和突厥人對陣的本事!」

    連續幾道命令發下去以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淮西軍看起來人多,總數還有二三十萬人,但是戰鬥力不行,只要鷹揚軍不出現大的部署錯誤,淮西軍是沒有反擊的機會的。光啟四年他們基本上都在餓肚子,他們積存的物資,現在應該見底了,所以不得不出來搶掠一番。劉鼎現在派遣騎兵南下,淮西軍更要吃苦頭了。

    說來也奇怪,當初劉鼎被困開封的時候,淮西軍不出動,現在才出動,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了,不知道秦宗權到底是怎麼考慮的,難道真的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嗎?要是他在當初突厥兵圍困開封的時候出動,鷹揚軍還沒有騎兵隊伍呢!

    李怡禾將命令傳下去以後,中軍營帳內暫時恢復了平靜。

    劉鼎忽然問道:「陳留方向的動靜怎麼樣?」

    李怡禾說道:「一切正常。」

    斥候隊長狄火揚,帶著安仁義、高三寶等人,在陳留、雍丘的附近偵察。他們的目的,不是突厥人,而是宣武軍和契丹人。自從宣武軍和契丹人秘密達成協議,雙方停戰以後,劉鼎就有點擔心,擔心契丹人會從自己的側後發動攻擊。為此,他將安仁義、高三寶等人都排到了開封的南邊。

    斥候隊的副隊長袁羚等人,則在宋州一帶監視宣武軍的動靜,同樣是因為這個擔心。宋州乃是宣武軍的大本營,同時連通了陳州和曹州、兗州、濟州,要是宣武軍有什麼大的軍事行動,肯定會通過宋州。鷹揚軍畢竟是外來戶,在宋州地面的力量是相對薄弱的,需要增派更多的人員,才能偵察到宣武軍的所有行動。

    仔細打量著地圖上宋州所在的位置,劉鼎嚴肅的說道:「現在的形勢很複雜,契丹人隨時都會襲擊我們的側後。水軍一定要嚴密監視汴水兩岸的動靜,必要的時候,要在汴水的左岸設置檢查站,就打著我們鷹揚軍的名義,對過往的行人和船隻進行檢查。在水面上,要增派哨船,來回巡邏,一刻都不能鬆懈。」

    李怡禾謹慎的說道:「狄火揚和袁羚他們都知道的,目前正在密切注意宋州東北面的動靜。三眼都也加強了在宋州的布控,他們在當地的大戶人家,還有宣武軍家屬裡面都安插了眼線,如果宣武軍有動作,他們會第一時間得知。只是因為當地宣武軍的勢力很強,我們在送出情報的時候,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

    「水軍方面,已經加強了汴水上下游的巡邏,每隔五十里就有一艘哨船來回穿梭。水軍還將汴水兩岸的船隻都集中監管起來了,只能在規定的區域內擺渡。宣武軍和契丹騎兵就算來襲,也無法迅速找到船隻。如果他們沒有船隻,想要迅速過河,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劉鼎點點頭,對水軍的行動表示讚賞,又說道:「開封裡面,要嚴密監視相關人員的家屬,如果有任何的異動,都可以預先採取果斷措施。這個權力,下放給軍師全權處理。另外,通知龍孟堯,在汴水上面架設的木橋,全部都要派人監視,同時在木橋的兩頭埋設炸藥包,如果發現敵人襲擊的行動,馬上將橋炸掉。」

    李怡禾一一記錄在案,同時派人去傳達命令。

    劉鼎揉了揉太陽穴,徐徐的舒了一口氣。

    事實上,他剛才的部署,並不是完全針對宣武軍的,而是針對契丹人。朱溫如果真的要襲擊劉鼎,肯定不能出動葛從周、鄧天王等原來起義軍的將領,因為這些將領都是劉鼎原來的戰友,朱溫無法信任他們。而朱珍和牛存節又被扣在開封,導致朱溫的手下,幾乎沒有可用的大將。此外,宣武軍基本上都是步兵,很難做到長途奔襲而不透露風聲,故此,宣武軍直接襲擊鷹揚軍的可能性,其實並不是很大。

    但是,朱溫極有可能和契丹人合作,讓契丹騎兵通過宣武軍的轄區,襲擊鷹揚軍的側背。契丹騎兵的行動速度很快,他們從濟州進入兗州、穿過宋州,就可以直接威脅到鷹揚軍的後背,對鷹揚軍的背後發動致命一擊。這種借刀殺人的方法,朱溫已經運用得爐火純青。

    如果換了別人,或許鷹揚軍不用擔心,這種相當於裡通外國的事情,一般人都是要三思的。但是對於朱溫來說,這絕對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已經背叛過一次,不在乎再背叛一次。在當前的局勢下,朱溫極有可能走極端,借助契丹人的力量來削弱鷹揚軍的勢力。

    要是真的有三四萬契丹騎兵,長途奔襲鷹揚軍的後背,還真的是非常麻煩的事情。尤其是契丹前鋒耶律阿保機,本來就是個風一樣的人物,此人的進軍速度極快,軍事素養也相當高,令人防不勝防。當鷹揚軍和突厥騎兵正在糾纏的時候,他的出現將是致命的。要防止耶律阿保機的出現,死死的盯著汴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李怡禾憂慮的說道:「大人,如果契丹騎兵真的繞到我們的後背,我們應該如何處置?」

    大家的神色,都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目光都集中在劉鼎的身上。

    這是最糟糕的情況,他們還沒有找到破解的辦法。

    這個問題劉鼎也沒有答案。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天無絕人之路,我們總會有辦法的。」

    參謀們都黯然不語,目前也只能依靠汴水防止這種情況出現了。

    令狐翼悄悄的進來,在劉鼎身邊低聲的說道:「大人,李存進甦醒了。」

    劉鼎眼睛微微一亮,欣然說道:「是嗎?我去看看他。」

    一行人來到後面的野戰醫院,醫官盧舜傑很快迎了上來,將劉鼎引到李存進的病床面前。

    薛枚等人將李存進抬下來以後,立刻送到了醫療處,接到消息的劉鼎,指示盧舜傑等人盡可能搶救。

    李存進的後背,被割開了一道很長的口子,流了很多的鮮血,但是並沒有傷到要害,最深的傷口,其實也只有半個手指。但是由於失血過多,還有戰場的濃煙窒息,李存進才會昏迷過去的。當盧舜傑等人幫他將傷口清理乾淨,然後用針線縫上以後,李存進就慢慢的甦醒過來了。

    看到一群人到來,旁邊跟著大量的侍衛,李存進直覺此人就是劉鼎,於是故意錯開了臉。但是,他又忍不住悄悄的打量著劉鼎,倒不是因為此人是鷹揚軍的最高指揮官,而是因為此人居然將李存孝掀下了中牟的城牆,突厥騎兵的失敗,就是從此刻開始的,幾乎所有的突厥人,都引以為恥。同時對於這個有能力和李存孝打成平手的人,充滿了好奇。

    這點細小的動作,當然瞞不過劉鼎的眼睛,劉鼎裝作沒有看見,先是繞著病床轉了一圈,觀察李存進的傷勢,然後回到病床的前面,目光落在李存進的臉上,隨意的問道:「你就是李存進?」

    李存進不吭聲,目光卻非常的不友善盯著劉鼎。

    劉鼎淡淡的說道:「都說李存進也是突厥人的一員虎將,怎麼連回答問話的膽量都沒有?」

    李存進冷冷的說道:「你沒有資格這樣說我。」

    劉鼎不屑的說道:「是你厲害還是李存孝厲害?」

    李存進立刻語塞。

    當然是李存孝厲害。

    儘管他有時候也常覺得李存孝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就是一身的武勇而已,可是,他也知道,就算自己再練上十年八年,也不是李存孝的對手。在這個武夫橫行的年代,武勇就是最大的本領,哪怕符存審和周德威智勇雙全,遇到李存孝這樣的猛將,也只有苦笑的份。

    劉鼎輕描淡寫的說道:「我連李存孝都敢掀下城頭,有什麼不敢說你的?」

    李存進不理會他,硬邦邦的說道:「你不要假惺惺的了,我是不會吃你這一套的。」

    劉鼎笑了笑,露出潔白的牙齒,淡淡的說道:「我那一套是什麼?」

    李存進輕蔑的說道:「你想勸我投降。」

    劉鼎再次笑了笑,露出潔白的牙齒,語調有些古怪的說道:「我勸你投降?你高估自己了。」

    李存進皺眉說道:「那你又何必救我?」

    劉鼎淡淡的說道:「你要是死在我們的郎中手下,豈不是說明我們的郎中很沒有水平?」

    李存進不屑的說道:「你以為這樣就可以感動我,那是休想!」

    劉鼎忽然說道:「我放你回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