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鼎

第1卷 第419章 (1)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419章(1)

    九月初四,李克用的使者薛阿檀到達開封,再次確定和鷹揚軍決戰的事項。

    突厥騎兵答應撤退中牟以南的所有部隊,同時在王滿渡和鷹揚軍決戰。李克用提出了幾個要求:第一,劉鼎不能趁此機會撤退;第二,劉鼎不能退守中牟;第三,劉鼎不能利用水軍的優勢,撤退到汴水以東。換句話來說,既然大家都決定死戰了,那就在王滿渡打到一方完全承認失敗為止。如果劉鼎耍花招,突厥人將永遠和劉鼎沒完。

    劉鼎毫不猶豫的表示,他完全答應李克用的條件,並就此公佈天下。對於請求朝廷派人公證的行為,劉鼎完全表示贊成。他信誓旦旦的表示,在決戰的時候,鷹揚軍絕對不會撤退。屆時,鷹揚軍水軍也將離開王滿渡。至於中牟,將交給朝廷來的公證人控制,鷹揚軍絕對不會撤退入中牟的。

    總而言之,鷹揚軍和突厥騎兵,絕對是不死不休,任何一方想要脫離戰場,就必須承認自己戰敗,並承擔戰敗帶來的嚴重後果。這個後果是什麼,失敗者沒有資格知道,只有勝利者才有權利提出。當然,如果勝利者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的話,失敗者可以用『自殺』的方式表示拒絕。

    薛阿檀對劉鼎的回答非常滿意,他將李克用親筆簽署的決戰文件拿出來,要劉鼎簽名確認。突厥人現在也學乖了,他們都知道漢人是非常狡猾的,口說無憑,必須立字為據,只有白紙黑字才是最好的憑證。

    劉鼎毫不猶豫的大筆一揮,簽上自己的名字。

    薛阿檀告辭而去。

    看著薛阿檀離去的背影,李怡禾有些諷刺的說道:「李克用天真哦,居然要朝廷派遣官員公證,難道是兩個人的私下決鬥麼?我們漢人好像不流行這個!他怎麼不將皇帝也請到中牟來呢?」

    崔綰深沉的說道:「他是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決戰的事情,不讓我們有退縮的機會。他最擔心的不是戰敗,而是擔心我們根本不和他決戰。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李克用對這次決戰是非常的自信。」

    張鐸點頭說道:「不錯,他搞這麼多的動作,無非就是怕我們反悔,說明他是有意在此決戰的。我估計,李克用來自後方的壓力應該不小。如果真的打敗了,他也只好認了。」

    史光璧說道:「他要是不答應,咱們跟他這樣耗著,赫連鐸真的要南下了。三眼都的情報顯示,河東地區的防務,比我們的後方還要空虛,好像絳州、蒲州這些戰略要地,居然連一兵一卒都沒有。最大的據點就是雲州,也只有周德威的五千人。李克用的老巢太原府,也只有三千人,萬一赫連鐸襲擊太原府,他的老婆孩子什麼的,就要全部被赫連鐸搶走了。」

    李怡禾忽然說道:「三眼都報告,說李克用南下前,給自己的三歲長子正式取了名字,叫做李存勖,大家說說,這個勖字到底是啥意思?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張鐸慢悠悠的說道:「勖,勉也,有勉勵之意。從力,冒聲。夫子勖哉,出自《書牧誓》;以勖寡人,出自《詩邶風燕燕》;勖帥以敬先妣之嗣,出自《儀禮士昏禮》;奮忠毅之操,躬史魚之節,董臣嚴綱,勖臣懦弱,出自《後漢書》。看來李克用是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以後,好像他一樣的厲害。」

    他們提到李克用的兒子,劉鼎情不自禁的想起席明雪懷孕的事情,按理說,十月懷胎,現在應該也差不多了吧,怎麼還沒有消息傳來?李克用的兒子取名「勖」,有勉勵的意思,自己的兒子應該取個什麼名字好呢?這孩子的本事以後再說,在名字上先要壓倒了對方,決不能遜色於李存勖。

    高郁緩緩的說道:「時間緊迫,你們還有心思討論李克用的兒子。」

    張鐸笑了笑說道:「文字遊戲而已,遊戲而已。」

    李克用此人,缺點很多,如剛愎自用,意氣用事等,優點也是有的,就是講信用,他既然答應了和鷹揚軍決戰,在這之前,就不會再次發動進攻。遊牧民族基本上都有這樣的優點,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他們的缺點。鷹揚軍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盡可能的做更多的事情,為爭取最後的勝利做準備。

    艾飛雨用力的拍拍手掌,激奮的叫起來:「兄弟們,幹活了!」

    鷹揚軍的所有參謀,立刻忙碌起來了。

    首先是調動軍隊。

    對抗突厥騎兵的第一要務,就是要能夠攔住對方洪水般的衝擊,這顯然需要擁有特別裝備,並且接受過專門訓練的重裝部隊。在鷹揚軍裡面,這樣的部隊只有兩支,一支是蕭騫迪率領的糝潭都,非專業對抗騎兵的重裝部隊,一支是周水、李瓊率領的鐵槍都,專業對抗騎兵的重裝部隊。

    根據相關命令,駐紮鄭州的糝潭都,率先進駐王滿渡,安營紮寨。劉鼎和李克用講好的條件,是劉鼎在此安營紮寨,李克用來攻,如果能夠攻破鷹揚軍的營寨,就算劉鼎輸了;如果五天之內,李克用不能攻破鷹揚軍的營寨,就算李克用輸了。因此,率先在此建立堅固的營寨,是不可避免的。

    同時,這也是告訴李克用,我們鷹揚軍在此集結,準備和你們進行決戰,你們突厥人也早點做好準備吧!對於來自各方的觀戰使者,同樣是明確的信息:我們鷹揚軍絕對不是緩兵之計,而是要實實在在的和突厥人幹一場,你們如果想要感受一下戰場的氣氛,就來王滿渡吧!

    洛陽周圍的佽飛營和鐵槍都,向王滿渡急行軍,務必在十天之內,趕到王滿渡,調整作戰部署,儲存體力。鐵槍都是作戰的主力,他們將是直接面對突厥騎兵的第一道防線。鐵槍都的成立,已經有兩年的時間,劉鼎在他們身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裝備。有沒有用,就要看周水和李瓊等人的訓練成果了。

    封丘、匡城等地的鶴字營,還有鎮南軍的趙振清部隊,也向王滿渡方向進發,盡快到達王滿渡,以便調整作戰部署,儲存體力。他們都是輕裝的部隊,趕路的速度應該還是很快的,最多只需要五六天的時間就能夠到達。

    唯一麻煩的就是趙振清的部隊,他們不是鷹揚軍,而是南平王鍾傳的部隊。一旦他們參戰,將有使用外援的嫌疑,劉鼎決定讓他們負責鎮守開封。趙振清對此有點想不通,他本來的任務,就是要打突厥人的,怎麼現在開打了,卻沒有他的份?這劉鼎也太見外了!可是沒辦法,只好帶著部隊向開封進軍。

    駐守開封城的罡字營彭飛虎部隊,還有從江南趕來的超義軍,都在這兩三天之內,全部趕往王滿渡,進行決戰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開封的保衛工作,交給鬼雨都和海軍陸戰隊,還有趙振清帶領的鎮南軍部隊。在劉鼎帶著鬼雨都離開開封以後,開封的主要防衛工作,就是海軍陸戰隊和鎮南軍了。

    駐守中牟的罡字營,距離王滿渡最近,但是他們前往王滿渡卻是最晚的,因為劉鼎也不能不防著突厥騎兵一手,萬一他們在鷹揚軍的部署尚未完成之前,突然發起襲擊,在王滿渡這麼平坦的地形上,如果沒有中牟這個戰略要點作為支撐,鷹揚軍就虧大了。劉鼎的意思,是在決戰之前,罡字營才離開中牟前往王滿渡。

    但是罡字營雖然繼續駐守中牟,其指揮使韋國勇卻必須第一時間進入王滿渡負責指揮。根據劉鼎發佈的命令,所有到達王滿渡的部隊,全部聽從韋國勇的指揮。他是正面作戰的行家,對於安營紮寨有非常深刻的體會,劉鼎充分授予他排兵佈陣並且指揮作戰的權力。

    其次,是爭分奪秒的運輸必需物資。

    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水泥、生鐵和震天雷。

    突厥人撤退了中牟以南區域的部隊,讓開了鷹揚軍運送物資的通道,使得鷹揚軍原本囤積在陳州、穎州的大量物資,這時候全部都可以釋放出來了。拿到了後勤部門的報告以後,劉鼎才知道,在過去的四個月時間裡,後勤部門在陳州囤積了多少的物資,這些物資的數量,足夠他攻入長安。唯一遺憾的是,當初由於突厥騎兵的嚴密封鎖,無法送入開封,否則……

    劉鼎提出要求,鷹揚軍的後勤部門,必須盡最大的可能,將盡可能多的水泥、生鐵和震天雷運送到王滿渡前線,同時做好保密工作,以免李克用太早察覺鷹揚軍的部署計劃。同時,鷹揚軍水軍要組織起有效的運輸,趁著汴水的水位還沒有降到最低點,將更多的物資運送到開封。

    自從李怡禾將那份物資清單遞給朱珍的時候開始,鷹揚軍就打定主意,是不會輕易離開開封的了。這一點,相信張惠和朱珍等人都心知肚明。鷹揚軍和宣武軍在爭奪開封的戰鬥中,宣武軍已經處於下風,朱溫最大的可能,就是完全撤離開封,在山東境內建立新的據點,整合王敬武、朱瑄、朱瑾、時溥四家的勢力,重新和鷹揚軍展開爭奪。

    因此,開封以後的管理,將可能落在鷹揚軍的頭上。由於突厥騎兵的破壞,開封周圍地區在過去整整一年都沒有收穫,當地的居民需要大量的糧食。鄭州、中牟、開封一線,是鷹揚軍大部隊進入洛陽、長安的最便捷通道,只要鷹揚軍能夠牢牢的控制開封一線,鷹揚軍就可以有足夠的道路,發動對長安的進攻。所以,保證當地居民能夠活下來,乃是第一要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