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鼎

第1卷 第373章 (2)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373章(2)

    楊皓天等人大聲回答:「聽到了!」

    一會兒的功夫,在楊皓天前面的淠水東岸,就停滿了密密麻麻的竹筏。這是從霍山縣放下來的竹筏,竹筏的毛竹都是青色的,做工很是粗糙,不過倒是十分的紮實。很顯然,這是臨時趕製的竹筏。霍山縣有大量的毛竹,趕製這樣的竹筏,實在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最困難的反而是集中那麼多會撐竹筏的人。

    霍山縣縣令時月軒帶著數百艘的竹筏靠岸以後,立刻來到劉鼎的面前報到。從鷹揚軍攻克盛唐縣的那一刻開始,時月軒的身份,也變成了盛唐縣的縣令,兼管霍山縣。劉鼎和時月軒、韋國勇簡單的商量了一下,立刻命令部隊上竹筏,順流前往安豐塘。

    罡字營的戰士當即搶上竹筏,艄公用竹篙將竹筏撐離岸邊,緩緩的順流而下。順著淠水而下,就是安豐塘,是整個壽州的核心地區。不久之後,他們將會在安豐塘登陸,向北進攻安豐、壽春的周邊地區,將整個壽州都嚴密的包圍起來,同時向西進攻霍邱,截斷壽州和光州之間的聯繫。在這一連串的軍事行動裡面,最關鍵的軍事行動,就是要搶佔正陽關和八公山。

    正陽關是壽州西南方的要塞,拱衛著壽州的西南側翼。正陽關是穎水和淮河交界的要地,鷹揚軍佔領了這裡以後,基本上可以切斷壽州和穎州的緊密聯繫。當初的淮西軍,就是在佔領了正陽關以後,才得以將壽州包圍起來的。

    八公山則是壽州東北方的要塞,當初的淝水之戰,就發生在八公山,所謂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就是來自幾百年前的沸水之戰。當初淮西軍進攻壽州,清淮軍節度使顧仁瞻不譜軍事,下令將八公山的清淮軍,撤入城內加強防禦,結果被淮西軍團團圍困,最終被殲滅。當時如果清淮軍能夠固守八公山,保障和濠州的聯繫,壽州是可以支撐一段更長的時間的。

    楊皓天的部隊,在安豐塘的西北方登陸以後,就被派往佔領正陽關,結果,當他們來到正陽關的時候,發覺這裡已經沒有淮西軍的蹤影,原來,淮西軍懾於鷹揚軍的戰鬥力,不敢防守這個要塞,居然主動放棄了。佔領八公山的鷹揚軍部隊,急匆匆趕到八公山以後,同樣發現八公山上空無一人,駐防的淮西軍已經在三天前就撤退了。於是,兩路精銳的鷹揚軍部隊,順利的攻佔正陽關、八公山,對壽州完成了半包圍狀態。

    在鷹揚軍佔領了正陽關和八公山以後,壽州和穎州的關係,只能通過淝水進行。事實上,穎州的淮西軍兵力並不強,甚至還沒有壽州淮西軍的一半。只要蔡州的淮西軍不來增援,鷹揚軍就有足夠的時間對壽州發動最後的進攻。在鷹揚軍佔領正陽關以後不久,駐紮在穎上的一千淮西軍,向著北方收縮,主動撤退到了汝陰城,和鷹揚軍脫離了接觸。

    這樣一來,整個壽州就顯得相對突出了,基本上陷入了鷹揚軍的重重圍困。困守壽州的淮西軍大帥辛如明雖然大罵穎州淮西軍無情無義,但是也沒有辦法,淮西軍要是有情有義,那就不叫淮西軍了。他只好挖空心思,搜索枯腸,看如何在壽州擋住鷹揚軍的進攻,同時保住自己的小命。

    十月二十九,一場小雪過後,鷹揚軍罡字營甲團團尉周傑旺帶領一千五百人,進入穎上,基本上切斷了壽州的退路。至此,壽州的淮西軍,完全陷入了鷹揚軍的包圍。除非他們是向著毫州方向逃竄,否則想要活命,基本上是沒有希望了。

    這一天,劉鼎也乘坐竹筏順流而下,來到了安豐塘。

    和他一起到達的,還有大量來自後方的糧食物資。

    安豐塘古名芍陂,為春秋時期楚國的相國孫叔敖所造,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孫叔敖輔佐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與他重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的富民強國政策是分不開的。安豐塘周邊地區,是整個壽州地區最富裕的地方,盛產的糧食能夠滿足壽州、廬州、光州等地的需要。在安豐塘正常發揮作用的時候,壽州甚至比廬州還要富裕,在整個淮南地區僅次於揚州。

    初冬的安豐塘,水面非常的平靜,竹筏從淠水緩緩進入的時候,水面被慢慢的分割開來。安豐塘兩邊的蘆葦蕩都被燒掉了,焦黑一片,如果有風,還不時飛起大量的黑灰。因為大量黑灰的落下,安豐塘的水面,也顯得有些發黑,和印象中的安豐塘有很大的不同。印象中的安豐塘,是美麗富饒的,眼前的安豐塘,卻是如此的破敗。

    然而,這的的確確就是安豐塘。

    劉鼎他們在安豐登陸,順著荒蕪的原野,向壽州前進。

    原本富饒的安豐塘,被淮西軍侵佔了以後,徹底的變成了一潭死水,入口處的淤泥,使得航船的速度嚴重降低。大型樓船是根本不可能進入的,劉鼎等人乘坐的都是竹筏,這才順利的進入。安豐塘周圍的肥沃田野,也全部丟荒了,有些地方的野草長的比人頭還高,可見這片被鮮血染紅的土地,實在是太肥沃了。

    秦邁和令狐翼看著周圍熟悉的土地,也是無比的感慨。當初他們在清淮軍服役的時候,曾經多次路過這裡。那時候的壽州,在顧仁瞻的治理下,勸課農桑,修治耕織,所有的田野裡面都長滿了莊稼,每到收穫的季節,這裡的田野,都充滿了農民的歡聲笑語。只可惜,這一切都過去了。他們從安豐塘上來以後,還沒有看到一個壽州的民眾,大概都被淮西軍殺害了。

    想當初,多少熟悉的兄弟,永遠倒在了淮西軍的屠刀之下,其中包括他們最敬佩的清淮軍指揮使呂延冠。當初,他們就是從這裡逃出來的,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渲染著清淮軍官兵的鮮血。整整三年的時間過去,他們終於重新返回這片土地。如果沈夢、烏傑、薛枚、魚多均他們都在這裡,不知道要如何的感慨啊!

    正是三年一個輪迴啊!

    壽州,城牆還是如此的巍峨,三年前大戰的痕跡,還歷歷在目。唯一不同的是,上面飄揚的乃是淮西軍的旗幟,城頭上的淮西軍士兵,正躲在城垛的背後,悄悄的觀察著他們的動靜。淮西軍果然是只會破壞,不會建設,好端端的壽州城牆,居然還殘留著當初被他們自己用巨石砸出的大缺口。眼看著鷹揚軍殺到,他們還不知道加固城牆,也算是一絕了。

    劉鼎等人正用望遠鏡打量著壽州,尋找壽州最薄弱的城牆。

    忽然間,有斥候兵急匆匆的趕來,跟著斥候副隊長袁羚也出現了。

    劉鼎放下望遠鏡,對袁羚說道:「怎麼回事?」

    袁羚立正報告:「大人,我們抓到了一個奸細。」

    劉鼎詫異的說道:「哪裡來的奸細?」

    袁羚報告:「是光州來的!」

    劉鼎內心微微一動,向身邊的關任傑看了一眼,隨即說道:「帶上來!」

    兩個斥候將奸細帶上來,卻是個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漢,其實他長得不高,可是卻十分的勇猛,鬍子巴扎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好惹的。他被帶進來以後,只是看了劉鼎一眼,就沉默不語了。說也奇怪,劉鼎身邊的人,都不相信他是奸細。以他的氣度來看,就算真的是奸細,也不是普通的奸細。

    劉鼎上下打量對方兩眼,悄悄的皺了皺眉頭。

    關任傑低聲的說道:「大人,此人……便是王潮。」

    劉鼎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根據三眼都的不確切的情報,王潮是光州司馬,原來是顧仁瞻的手下,是傳說中的文人武將,武將文人。後來顧仁瞻死在壽州,光州刺史韋紹禹自稱清淮軍留後,受到王潮的責罵。但是王潮能力出眾,韋紹禹還需要他,因此沒有拿他怎麼樣。但是後來,光州刺史韋紹禹妒忌他的才能,同時嫉恨他諷刺自己投降淮西軍,於是決心除掉他。王潮自己也有一般兄弟,韋紹禹不敢造次,於是耐心等待機會。

    劉鼎帶領鷹揚軍突然出現在光山縣,加快了韋紹禹的行動步伐,只是王潮不肯束手就擒,很快得知韋紹禹的計劃,立刻立刻出逃。他一個人能夠跑到壽州來,路上連續闖了清淮軍的數道關卡,還和鷹揚軍的斥候混戰了兩場,居然沒有受傷,可見的確是個人物。只是鷹揚軍的斥候人多勢眾,他又不想和鷹揚軍結下深仇大恨,最後還是被生擒了。

    關任傑走到王潮的面前說道:「王大人,在下光山縣令關任傑,想必王大人知道在下的名字。」

    王潮本來想隱瞞自己的身份,沒想到關任傑竟然在劉鼎的身邊。當時的報告是關任傑被鷹揚軍帶走,作為俘虜帶走,沒想到他居然投靠了鷹揚軍,還這麼快得到了劉鼎的重用。既然他在劉鼎的身邊,自己的秘密也就不是秘密了,於是朗聲說道:「王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王潮是也!」

    劉鼎轉頭問袁羚:「追殺他的人呢?」

    袁羚低聲的說道:「逃走了,我們人數太少,就沒有追。追擊他的人裡面,有個瞎眼的,功夫不錯,不過他好像對追殺不太積極,常常一個人逗留在後面,似乎是故意放他逃跑。對了,這個瞎眼的清淮軍軍官,用兩把梅花鉤,兵器非常的獨特。」

    夏可舞驚訝的說道:「瞎眼金雕?」

    王潮神色微微一動。

    對他這麼沉靜的人來說,這等於是默認了。

    瞎眼金雕的確是有意放他逃走的,只是王潮怎麼都沒有想到,鷹揚軍裡面,居然也有人認識瞎眼金雕,看來真是有緣了。他看了夏可舞一眼,發現他精氣內斂,神情鎮定,顯然是箭術高手。他既然認識瞎眼金雕,想必也是來自大別山的人物,莫非,他來自白水寨……

    劉鼎看看四周,神色凝重的說道:「此事保密。」

    夏可舞急忙點頭:「明白!」

    劉鼎向王潮說道:「王先生準備去哪裡?」

    王潮苦笑著說道:「我還能到哪裡去?你要是可以,就賞我一碗飯吃吧!」

    劉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的說道:「能不能吃上飯,還得看你的本事。你若是有意,我倒是可以給你安排個位置。」

    王潮沉聲說道:「大人既然收留,鄙人感激不盡。」

    劉鼎輕描淡寫的說道:「光州刺史,你覺得怎麼樣?」

    王潮神情微微一怔,似乎覺得這個餡餅有點大,但是他很懂得抓住機會,突然跪倒:「王潮誓死為大人效力。」

    劉鼎伸手將他拉起來,神色凝重的說道:「起來吧!你做的好不好,還得看你的本事。我告訴你,我軍要同時攻打壽州和淮南,光州最多只能給你一千人的兵力,你能將光州拿下來,就是你的本事,你這個光州刺史,就當得踏踏實實的,要是拿不下來,那不好意思,你真的要屈就了,最多在我手下做個縣令。」

    王潮激奮的說道:「請大人拭目以待!」

    劉鼎說道:「你想個計劃,到時候拿來給我看。」

    王潮說道:「謝謝大人!」

    劉鼎點點頭,朝李怡禾努努嘴,讓他派人安頓王潮,自己轉身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