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鼎

第1卷 第357章 (1)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357章(1)

    崔瀣剛剛在臨時驛站安頓下來,張浚就來了,他帶來了皇帝的口諭,請崔瀣立刻到滄瀾殿覲見。滄瀾殿不是行宮的正殿,而是行宮最偏僻的角落。在偏殿接見鷹揚軍的使者,是一個信號,一個規格,一種意思,至於到底是什麼信號,什麼規格,什麼意思,那就要看個人的揣測了。

    兵部侍郎張浚因為到山南東道視察,催促劉鼎輸送物資有功,回到興元府以後,終於如願以償的晉陞為兵部尚書,同時加同平章事銜,和崔沆、韋昭度等人列席宰相行列。不算那些遙領宰相頭銜的節度使,大唐一般都有四到七個宰相,現在只有三個,張浚也就顯得比較突出了。本來張浚還有點興奮的,但是無意中發現,崔沆居然比自己拜相還早,心理未免有點不平衡。本來也是,崔沆在興元府無所事事,日常工作只有擬旨一項,居然也加同平章事銜,多少讓張浚有點心理不平衡。

    張浚奉李儼的命令,親自到臨時驛站來請崔瀣覲見。

    「崔大人,遠道而來,辛苦了。」張浚熱情的說道。

    「不辛苦,這是為人臣子應該做的。微臣在鷹揚軍的日日夜夜,都想著皇上,想著朝廷,現在終於有機會回到娘家,實在是感動啊!」崔瀣心中冷笑,表面上卻非常熱情的回應,從頭到腳都洋溢著對皇上,對朝廷的忠心耿耿,令張浚讚歎不已。

    這個張浚真是個白眼狼,回到興元府以後,就什麼都忘了,原本承諾要為劉鼎說話的,結果劉鼎非但什麼封賞都沒有得到,反而被剝奪了山南東道節度使的職位,張浚在其中連屁都沒有放一個。當然,崔瀣不會說什麼,他牢記著自己的角色,他現在是劉鼎的「敵人」,只要劉鼎受到打擊,他就應該高興!

    大概是因為鷹揚軍送來了物資,興元府從死氣沉沉中,稍微恢復了生氣。街道上的行人和士兵都多了,來自關中的難民也漸漸的增多,要飯的乞丐也增多了。只是沒有什麼攤檔,店舖裡面也沒有多少貨物,看來商業貿易通道還是沒有暢通。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沒有商業行為,只靠單純的物資輸送,顯然是不能滿足需要的。

    兩人來到行宮大門口,發現這裡已經安排了大量的神策軍,正在警惕的看著四周。神策軍少有的將腰板挺得筆直,長槍似乎也專門擦拭過,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刺眼的光芒來。就連配掛腰刀的繩索,也都換了全新的,盔甲鮮明,鮮衣怒馬,果然有點禁衛軍的樣子,比上次看到的神策軍熊樣要好多了。

    當崔瀣過來的時候,那些神策軍都用很不友好的目光盯著他,似乎認準了他就是敵人,哪怕是有兵部尚書大人陪同,這種敵對的眼神也沒有絲毫的掩飾。按理說,一個國家,除了皇帝之外,兵部尚書就是最高的軍事長官了,在兵部尚書的面前,這些小兵都應該畢恭畢敬的,可是神策軍官兵看到張浚,就是一點恭敬的臉色都沒有,可見他這個兵部尚書,完全就是一個虛銜。

    等入了行宮以後,張浚低聲的說道:「這些都是楊公公的人,你不要放在心上。」

    一聽這話,崔瀣就知道張浚是在幫李儼開脫,並且挑撥鷹揚軍和神策軍的關係。其實鷹揚軍和神策軍之間,矛盾很深,利益的爭奪注定了雙方是死敵,就算不用挑撥,最後的火拚是必然的,只有一方能夠活下去。但是張浚如此說話,可見他居心不良,同時窺見他和楊復恭的矛盾也到了非常尖銳的地步。由此推測,張浚必定是修正了和李儼的關係,因此能夠順利晉陞兵部尚書並且拜相。

    進入行宮裡面,發覺今天的警衛也多了數倍,到處都是神策軍的人,一個個都吃的飽飽的,精神抖擻的盯著進來的兩人。相互交叉的長槍,距離崔瀣的腦袋還不到一個手掌的距離。在神策軍的身邊,還有很多矗立的太監,靜靜的站在那裡,都警惕的盯著崔瀣。他們顯然都是楊復恭的人。他們站在這裡的唯一目的,就是讓崔瀣感覺到來自楊復恭的壓力。

    來到滄瀾殿,李儼已經在那裡等候了。

    李儼的身體不好,看來不是傳言。他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精神不太好,彷彿無法站起來。他是坐在短榻上面的,後面放著厚厚的靠枕。因為滄瀾殿裡面的光線不是很好,崔瀣無法分辨李儼的臉色,不過總的看起來有點偏黃。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頭髮,在朝天冠的籠罩下,可以明顯的看到有些凌亂,想必是身體方面的確出了問題,而且可能還是挺嚴重的問題,否則必然會小心的掩飾過去的。

    在李儼的左手邊,樞密使、神策軍中尉,楊復恭獨自站著,彷彿在低頭尋思,好像沒有在意崔瀣的到來,可是崔瀣卻知道他正在悄悄的打量著自己。在滄瀾殿裡面,高高在上的是皇帝李儼,但是真正做主的人,卻是這個佝僂著身體,好像一個乖順老僕模樣的楊復恭。

    在李儼的右手邊,則是韋昭度和崔沆。韋昭度是最老資格的宰相了,先後兩次拜相,兩次罷相,這是第三次拜相了。他的身體很好,眼睛炯炯有神,牢牢的盯著崔瀣,似乎要從他身上讀出所有的信息來。崔沆還是以前那個老樣子,見了誰都無動於衷,除了負責幫助皇帝擬旨,別的事情他基本不管。

    張浚向李儼施禮以後,站在了崔沆的下首,悄悄的打量著楊復恭,眼神中閃過一絲絲不為人察覺的恨意。他這次晉陞兵部尚書並拜相,其中受到了楊復恭的多次阻撓,最後還是李儼表現出了少有的勇氣,才得以順利通過。因為這次拜相,張浚和楊復恭的矛盾浮出了水面。他暗暗發誓,只要有機會,自己一定要叫楊復恭生不如死。

    崔瀣看看四周,發現除了神策軍之外,還有不少太監在旁邊侍候著,顯然是準備同樣給他崔瀣施加壓力來著。說實在的,崔瀣覺得楊復恭的伎倆真的是一般。劉鼎的身邊就沒有什麼人,可是別人看見他,都覺得有點壓力,現場這麼多人,崔瀣卻覺得一點壓力都沒有,反而有點看猴子的感覺,可見楊復恭弄巧成拙。

    楊復恭的小眼睛一眨一眨的,彷彿要盯緊了崔瀣,卻沒有說話。

    崔瀣向李儼恭敬施禮以後,垂手站立,等待李儼的問詢。

    果然,李儼直言不諱的說道:「愛卿,以你觀察,劉鼎此人如何?」

    崔瀣朗聲說道:「回稟皇上,劉鼎不可靠。」

    楊復恭這才舒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崔瀣為劉鼎說好話,畢竟,崔瀣這個監軍,不是太監出身,不是他管轄的範圍。他又是鷹揚軍的人,不能用太明顯的手段來對付他。現在駐紮在房州的鷹揚軍鬼臉都,整天沒事找事,就是要挑起鷹揚軍和神策軍的摩擦,以便找借口將神策攆出金州,楊復恭還是有一點點顧忌的。

    韋昭度、崔沆、張浚都欲言又止,臉色各異。

    崔瀣的話很短,可是份量很重,等於是直接宣判劉鼎的死刑

    李儼沉靜的說道:「如何不可靠?」

    崔瀣憤憤的說道:「皇上明鑒!劉鼎此人十分看重私利,貪財好色,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囤積美女錢財。據微臣觀察,此人極為好色,目前已經擁有林度的三個女兒,卻還不滿足,坊間甚至有傳言,他對林度的夫人席明雪也有染指之意,欲行三女一母共事一夫,實在是yy無道,下流卑鄙。他又到處搜刮錢財,導致民怨極大,微臣所到之處,都是怨聲載道。」

    韋昭度皺皺眉頭。

    崔沆一點反應都沒有。

    張浚想要說些什麼,卻又沒有說。

    楊復恭尖聲說道:「皇上是想知道劉鼎對朝廷的態度。」

    崔瀣躬身說道:「劉鼎此人對朝廷怨恨極深。」

    李儼的臉色,馬上不好看起來。

    楊復恭乖巧的接口說道:「皇上,老奴早就說過,劉鼎此人畢竟是反賊的後代,和朝廷有深仇大恨,無論如何是養不熟的,果然如此,老奴建議趁早將他消滅才是正道。」

    李儼想了想,慢慢的說道:「愛卿,劉鼎對朝廷是如何看待的?」

    崔瀣欲言又止,似乎有難言之隱。

    李儼皺眉說道:「愛卿有何顧慮?」

    崔瀣有點害怕的看了楊復恭一眼,低頭說道:「此事還要請楊公公恕微臣不敬之罪,微臣才敢直言,」

    李儼下意識的看著楊復恭。

    楊復恭的臉色,就如開了一朵花,紅的黃的白的藍的綠的黑的,什麼樣的顏色都有,加上那一條條的皺紋,真是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聽崔瀣的口氣,劉鼎肯定對他楊復恭沒有好脾氣,他當然不能讓對方說出來。但是眼前這個局面,要是直接堵住崔瀣的嘴,倒顯得自己心虛。沉默片刻,他尖尖的嗓音陰沉的說道:「咱家行得正,坐得直,不怕誣陷,你從實道來就是了。」

    李儼點頭說道:「愛卿直說。」

    崔瀣還是有點猶豫,生怕得罪楊復恭,最後才鼓起勇氣,吞吞吐吐的說道:「微臣曾多次偷聽到劉鼎抱怨,說是楊公公不肯讓他陞官發財,皇帝陛下的賞賜,都給楊公公貪污了……本來皇帝陛下是好人,可是都被楊公公帶壞了,大唐就是毀在楊公公的手中……他還說,如果有機會,他一定會殺了楊公公的……」

    楊復恭頓時色變,厲聲喝道:「安有此事?」

    崔瀣被嚇得一縮頭,再也不敢言語。

    韋昭度上前一步,向李儼說道:「皇上明鑒,這完全是劉鼎對公公的誤解,楊公公對陛下的拳拳赤子之心,天地可鑒!」

    崔沆也不痛不癢的說道:「想來如此。」

    楊復恭的臉色稍微好了一點,卻依然狠狠的瞪了崔瀣一眼。

    李儼點頭說道:「接著說。」

    崔瀣為難的說道:「劉鼎對楊公公頗為怨恨,屢出不敬之詞,臣不敢言。」

    李儼又轉頭看著楊復恭。

    楊復恭其實不想崔瀣再多說一個字,天知道劉鼎還有什麼驚世駭俗的語言說出來,可是李儼公然相詢,卻也不好當面拒絕,只好佯裝大方的說道:「說,照直說!咱家做人光明磊落,不怕小人污蔑。你照實說,咱家不怪罪你!」

    李儼點頭說道:「你直言便是!」

    崔瀣還是戰戰兢兢的樣子,嘴唇微張,良久無語。

    最後反而是楊復恭不耐煩的說道:「說!照實說!」

    崔瀣這才鼓起勇氣說道:「是。那劉鼎最恨楊公公此次阻撓他加官晉爵,揚言要殺入興元府,誅奸臣,清君側呢。」

    楊復恭的臉色馬上發青。

    崔瀣又吞吞吐吐的說道:「他又恨楊公公霸佔金州、商州不肯歸還,揚言要和神策軍動手,非得將神策軍滅了不可。」

    楊復恭的臉色開始發灰。

    崔瀣最後支支吾吾的說道:「他又說公公贍養著眾多義子,侵吞國家的錢財,可是卻姓楊不姓李,居心叵測,乃是國賊……」

    楊復恭再也忍耐不住,暴跳如雷的罵道:「混蛋!」

    崔瀣臉色死灰,急忙跪倒,連聲求饒。

    楊復恭臉色鐵青,向李儼厲聲叫道:「反也,反也!」

    崔瀣渾身哆嗦,趴在地上不敢抬頭。

    李儼悄悄的皺皺眉頭,緩緩的說道:「公公不妨聽他說完。」

    楊復恭氣憤的說道:「皇上明鑒,老奴一片癡心,忠心服侍皇上,竟被小人如此污蔑!實在是心有不甘啊!」

    韋昭度連聲說道:「正是。劉鼎此人極是可惡,還請皇上重重治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