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鼎

第1卷 第334章 暗流(1)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334章暗流(1)

    襄州的城門,已經被全部打開,城外的淮西軍列隊入城。在汗水游弋的鷹揚軍戰船,也靠到城門附近的岸邊,派遣部分水手上岸,攔截試圖跳水逃生的淮西軍。有部分淮西軍不顧一切的跳入漢水,白白的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同時,城裡面的淮西軍俘虜,也開始列隊帶出來。從這些俘虜的神態來看,他們並不顯得緊張,也不顯得沮喪,只是顯得有些恐懼,不太敢和鷹揚軍將士的眼睛對視。

    幾乎每個淮西軍俘虜出城的時候,都要向那個巨大的缺口看過去,他們實在不明白,鷹揚軍到底是用了什麼東西,居然讓這麼一座如此雄偉的堅城,在瞬間就垮塌下來。襄陽城的城牆是如此的堅固,就算用最大型的投石機,連續轟擊一個月,也無法將城牆砸碎,可是鷹揚軍瞬間就坐到了。

    這時候缺口處的黑煙已經完全的散盡,他們只能看到一片的廢墟,那些防守這段城牆的同伴,現在都被埋在了廢墟的下面。在廢墟上,可以看到很多脫落的鞋子,應該是鷹揚軍爭先恐後的闖進去的時候踩掉的,斷裂的武器散落得到處都是,可見當時的混亂。在廢墟的角落中,還有一面撕碎的淮西軍軍旗,在風中不停的顫慄,彷彿隨時都會撲倒。

    街道上還有零星的淮西軍,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用恐懼的目光看著過往的鷹揚軍將士。他們要麼是被震暈過去了,醒來以後就躺在街道上裝死,看清楚形勢以後,再選擇投降的機會,也有部分的淮西軍士兵,因為受傷了,還得不到處理,只能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為了防止被鷹揚軍誤會,他們都將武器拋得遠遠的。

    天色已經黑暗下來,襄陽城裡面卻沒有什麼火光,能見度很低。由於大戰,城內的居民都識相的躲藏在了屋裡,當然不敢有絲毫的亮光透露出來。入城的鷹揚軍,因為忙於戰鬥,為了防止自己成為敵人弓箭手襲擊的目標,也沒有太多的火光。直到後續部隊將城門附近的位置仔細的清理過,確信沒有淮西軍的埋伏以後,沿途的火把才逐漸的點燃起來。

    在遠離城門的位置,還有零星的廝殺聲,鷹揚軍正在逐條街道的清理殘存的淮西軍。襄陽城的規模還是很大的,街道很多,常住人口超過二十五萬。在鷹揚軍的控制區域內,這是繼金陵府和潤州以後最大的城市,也是山南東道最大的城市。就軍事地位而言,它要比這兩個城市加起來還重得多,可以直接威脅到西面的興元府,西南面的成都,北面的長安,東面的蔡州。為此,劉鼎決定將節度使衙門安設在襄陽城。

    淮西軍的抵抗越來越微弱,最終式微。他們大部分都向著東北方向的節度使衙門逃跑了,那裡是他們最後的據點。奇怪的是,淮西軍的俘虜越來越少,倒是地上被拋棄的軍服和武器越來越多,甚至有多條街道因此被堵塞。負責搜索的鷹揚軍部隊,審問了好幾個俘虜,才弄清楚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些淮西軍基本都是襄州當地的民眾,要麼住在城裡,要麼住在城外,都是被淮西軍強迫來當兵的。他們平時被長官監視著著,不敢逃亡,現在長官基本都戰死或者逃跑了,他們馬上選擇了躲藏的道路。他們脫下軍服,扔掉武器,潛伏在周圍的民居裡面,重新恢復了原來老百姓的身份。

    有些鷹揚軍部隊想要將這些人都抓出來,以絕後患,劉鼎搖搖頭說道:「讓他們去吧,不必追究!」

    他同時向李怡禾說道:「告訴郭禹,盡快出安民告示,主動放下武器的,既往不咎。」

    李怡禾答應著去了。

    郭禹原來是歸州刺史,現在是山南東道節度副使。他愛惜民力,重視農耕,發展生產,溝通經濟,在山南東道小有名氣。歸州雖然偏僻,每年上繳的糧食,卻佔了整個山南東道的三成甚至是四成,當地的老百姓因此得到溫飽。即使在如此混亂的時期,歸州也沒有出現民眾挨餓的現象,算是創造了一個小小的奇跡。

    這次劉鼎佔據了山南東道,下令提拔他為節度副使,負責整個山南東道的經濟生產。郭禹接到命令以後,馬上趕到了襄州,履行自己的新使命。他此刻正在後方組織人員,準備接收襄州,恢復生產,忙得不可開交。其實有關的安民告示他早就準備好了,內容和劉鼎要求的相差無幾,接令後當即派人到城內四處張貼。

    鷹揚軍本身的安民告示很快出爐,張貼到城內的大街小巷,主要內容和節度使衙門的相差無幾,都是闡明只要淮西軍主動放下武器,既往不咎。即使是馬殷當初帶來的骨幹部隊,又或者是作惡多端的荊州淮西軍,只要主動放下武器,都可以赦免他們的罪責。如果冥頑不化,則堅決予以殲滅。

    兩份告示出街以後,相當多存在顧慮的淮西軍,都爭先恐後的放下了武器,來到鷹揚軍指定的集合地點。由於淮西軍的俘虜實在太多,鷹揚軍沒有足夠的人手來監管他們,於是臨時挑選了幾個軍官,讓他們自己照顧自己,開向城外的集合地點。劉鼎他們入城的時候,淮西軍的俘虜大部隊正在出城,旁邊僅有寥寥數個鷹揚軍戰士在押送,一時蔚為奇觀。

    被俘虜的淮西軍果然沒有受到虐待,同樣處於觀望之中的老百姓也就放心了。戰鬥逐漸遠去以後,老百姓紛紛的跑到街道上來,歡迎鷹揚軍的到來。他們之前已經隱約聽到消息,朝廷任命劉鼎為山南東道節度使,結果趙德湮突然叛變,襄陽城陷入了戰亂。劉鼎率軍大舉進攻襄州的時候,他們還擔心襄陽城的戰火不知道要燃燒到什麼時候,沒想到劉鼎這麼快就打開了襄陽城的大門,結束了襄州的戰亂。

    只是,前線的戰鬥還在繼續,意味著襄陽城的戰火還沒有完全結束。有些老百姓就積極的行動起來,為鷹揚軍帶路,帶著他們去找那些隱藏起來的淮西軍。很快,隱藏在各個角落裡面的淮西軍都被搜查了出來。面對鷹揚軍的刀光劍影,他們只好無奈的放下武器。

    這些淮西軍主要都是來自鄧州、申州、唐州等地,在襄陽城裡面沒有熟人,又不相信鷹揚軍的政策,才不得不繼續負隅頑抗。他們的投降,帶動了更多的外地淮西軍投降,有一小部分來自荊州的淮西軍,也不得不放下了武器。在黑暗中,一隊隊的淮西軍都開向指定的地點,結束了他們的使命。

    張浚和崔瀣看到淮西軍一隊隊的,自動自覺的走向戰俘營,都覺得又是興奮又是驚訝。淮西軍崛起這麼多年,肆虐中原十幾個州,荼毒了幾百萬的民眾,成了黃巢之後的最大禍害。朝廷軍隊和他們作戰,總是屢戰屢敗,每次投降的幾乎都是朝廷的軍隊,令朝廷覺得憤懣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張浚作為兵部侍郎,有時候也感覺無地自容。

    現在,他們終於看到淮西軍投降的情景。這個情景他們之前在夢中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次,可是每次夢醒以後,都發覺不過是一場夢而已,淮西軍依然在肆虐中原,秦宗權依然是大齊國的皇帝,依然和朝廷平起平坐,分庭抗禮。只有眼前這一切是真實的,只有眼前的淮西軍,是切切實實的被打敗了。張浚悄悄的掐了掐自己的手臂,以證明自己不是在做夢,終於,他相信自己不是在做夢。

    「劉大人,淮西軍有多少人投降了?」花滿樓忽然問道。

    「暫時沒有具體數據,粗略統計,應該在三萬人以上。」劉鼎說道。

    花滿樓感慨的說道:「如此說來,淮西軍的末日不遠了。」

    劉鼎冷靜的搖搖頭,慢慢的說道:「非也!我們這次殲滅的,其實都是馬殷臨時組建起來的部隊,準確來說,都是從襄州各地臨時抓來的壯丁,裡面並沒有淮西軍的骨幹。換句話來說,我們殲滅的淮西軍正規軍,只有城外的一萬荊州淮西軍而已,其餘的淮西軍主力,都在蔡州和宣武軍作戰呢!」

    張浚笑著說道:「劉大人不必謙虛,勝利就是勝利,這是任何人也不能抹煞的是事情。此戰勝利,實在還是前所未有,空前絕後。依據本人的估計,此戰淮西軍損失慘重,元氣大傷。我們上表,必然會極力描繪大人的功勞。相信此戰過後,大人必然會入主中樞,加封同平章事,出將入相,為百姓社稷再立新功。」

    劉鼎冷靜的說道:「張大人過獎了,劉鼎不敢當,我們還是抓到馬殷再說吧!」

    張浚笑瞇瞇的說道:「是,是,是!抓到馬殷再說!」

    龍月秀忽然插嘴說道:「劉大人,你今年多大了?」

    劉鼎算了算,慢慢的說道:「三十了吧!」

    龍月秀說道:「不知道我朝有沒有三十歲的使相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