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鼎

第1卷 第332章 (2)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332章(2)

    從後面輸送上來的炸藥包,源源不斷的送到挖好的坑道裡面去。張浚看到了這些黑色的包裹,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不免有些懷疑,但是身邊的崔瀣等人也不知道,只好默默的看著。一會兒,又有人抬著棺材從旁邊經過,他們顯得更加的驚訝,鷹揚軍打仗,怎麼連棺材都抬出來了?龍月秀悄悄的皺起了眉頭,對劉鼎的疑問越來越多。

    崔瀣感慨的說道:「果然一將功成萬骨枯啊!」

    張浚冷漠的說道:「戰爭,總是要死人的,不死人叫什麼戰爭?」

    花滿樓深懷感觸的說道:「古人抬棺出征,壯志激烈,沒想到鷹揚軍也效仿了,果然是獨樹一幟啊!」

    崔瀣和張浚都凜然說道:「正是!」

    龍月秀的臉色,慢慢的黯淡下來,好奇而有些恐懼的打量著那些暗紅色的棺材。女孩子對於這種東西總是有天生的恐懼感,她不太敢看,卻又不捨得不看。不知不覺間,她竟然有些患得患失起來,也許一會兒戰鬥結束以後,這裡面裝的不知道會是誰,劉鼎他去了哪裡,應該沒有到最前線去吧。

    其實,他們都猜錯了,這些棺材不是用來裝屍體的,裡面裝的全部都是黑色火藥。為了順利炸開目標城牆,鷹揚軍通常都採用挖掘坑道的辦法,然後在城牆下面堆放黑色炸藥,集中引爆。由於坑道一般都比較潮濕,黑色火藥容易受潮,失去效用,所以要麼使用陶罐,要麼使用棺材,將黑色火藥灌裝在裡面。

    兩樣東西的灌裝效果其實差不多,不過黑粉部隊最喜歡使用的還是棺材,尤其是漆成血紅色的棺材,彷彿能夠給敵人帶來巨大的震懾。他們抬著棺材出征,也容易激盪起鷹揚軍的士氣。一不小心,他們還以為這些棺材是給大人物準備的呢!既然大人物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他們這些小兵又算得了什麼?

    襄陽城的地形,讓鷹揚軍很難將陶罐或者棺材集中到大門的位置,城頭上的淮西軍盯得非常緊,馬殷在那裡集中了至少四十台的大型弩機,就算他們用濕水棉被蒙在上面,也要被射程刺蝟的。經過多次演練,鷹揚軍放棄了直接爆炸城門的計劃。此外,為了後續部隊能夠迅速通過,劉鼎也不想將襄陽城的南門破壞掉,因此,鷹揚軍用了好幾天的時間,在襄陽城的西門和南門中間挖掘坑道。

    這條地道最開始是楊鷺颯下令開始挖掘的,他們挖了一小半,後來李天翔等人來了以後,接著挖,足足用了十多天的時間,才將這條坑道挖掘成功。在坑道最裡面的貯藏室,可以存放上萬斤的黑色火藥,鷹揚軍用了兩天的時間來準備炸藥,這是最後一批裝藥了,將最後幾個大棺材送進去以後,一萬五千斤的黑色火藥,就全部裝填完畢,這幾乎是鷹揚軍這幾個月來生產的黑色火藥的總和。

    城內的淮西軍自然偵測到鷹揚軍在挖掘地道,於是,他們也在城內挖掘了橫向地道,並且派兵日夜巡邏,防止鷹揚軍突然從地道裡面鑽出來。馬殷還親自帶頭值班,深夜也親自檢查,李瓊和秦彥暉等人更加不敢怠慢,在城牆後面的每個角落,都安排了警戒哨,甚至在民房的屋頂上也安排了大量的弓箭手,只要鷹揚軍一露頭,就將受到淮西軍的迎頭痛擊。當然,他們並不知道,在他們的腳底下,已經埋藏了超過一萬斤的黑色火藥。

    「大人,黑粉全部裝填完畢。」

    吉澤光、邊岱遠、老馬三人一起向劉鼎報告,前線總指揮李天翔等人也來了。

    「午時三刻準時發起攻擊!」

    劉鼎果斷的下令。

    中午時分,難得的出現了一點點的陽光,但是很快又被雲層遮蓋了,天空依然是灰濛濛的,雲層好像黏在天空中,一動不動。雲層在天空中粘著不動,地上的人都感覺到某種特別的壓抑。但這還不是最神奇的,最神奇的是,似乎感覺到進攻的氣氛,天地間逐漸的寂靜下來,越來越靜,越來越靜。

    靜。

    寂靜。

    異常的寂靜。

    小鳥的鳴叫沒有了,昆蟲的鳴叫也沒有了,所有的聲音,似乎都在這個時候銷聲匿跡。

    有經驗的老兵,都感覺到了那種利刃頂到喉嚨上的緊張,他們都悄悄的拔出緬鐵彎刀,用手指輕輕的擦拭著冰冷的刀鋒,從刀刃上傳來的冰冷,可以讓他們有效的平息自己的情緒,靜靜的等待進攻命令的到來。

    弓箭手最後一次檢查自己的裝備,看看兜裡的弓弦,然後將箭筒取下來,仔細的將每一枚的箭鏃都拔出來,用手指擦拭著鋒利的箭鏃,偶爾間還會將箭鏃放在眼前,將眼睛瞇起來,檢查箭桿是否足夠筆直。

    攜帶盾牌的戰士則將盾牌舉起來,做幾個趁手的動作,以免一會兒混戰中生疏了。在刀盾手裡面,還有些戰士多攜帶了一把緬鐵彎刀,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他們可以將盾牌暫時放掉,雙手揮刀,以增加自己的殺傷力。這樣的戰士往往是最兇猛的,戰功是最大的,但是往往傷亡也是最大的。

    那些令敵人心驚膽戰的陌刀隊,則顯得非常的沉默,他們只是坐在地上,默默的看著前面,也有人躺在地上,看著灰濛濛的天空,嘴巴裡無意識的咀嚼著乾枯的野草。能夠掌握陌刀衝在最前線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老兵,對於大大小小的戰事都不會陌生,襄陽戰役雖然規模很大,依然無法讓他們緊張起來。

    所有的陌刀,都被整齊的架在一起,刀柄斜斜的散開,刀刃交織成一朵朵蓮花的形狀,綻放著寒冷的懾人的光芒。根據民間傳說,陌刀最原始的雛形,就是從佛教傳過來的,是戒刀的一個變種,本來是懲惡揚善的。經過經年累月的演變,才變成現在的殺人利器,從頭到腳都充滿了殺氣。

    只有那些從鎮海軍抽調來,加強到各個營裡面的新兵,才會隱約感覺到自己的緊張。他們其實不用衝在最前線,他們的任務是等待先頭進去的部隊站穩了腳跟,打開了襄陽城的大門以後,他們才從大門直接進去。輪到他們出現在戰場上,說明戰場的最激烈時段已經過去。但是,毫無疑問,他們依然感覺到緊張,沉重的大戰氣氛,壓得他們難以呼吸,尤其是周圍越來越安靜,安靜的有些詭異。

    襄陽城內的淮西軍同樣感覺到異常的安靜,很多的淮西軍都下意識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用眼神詢問對方將要發生什麼事。馬殷急匆匆的再次登上城頭,勉力鎮定的觀察著真武山的方向。他是有戰鬥經驗的,很快判斷出鷹揚軍的進攻就在眼前,但是,他還是沒有判斷出鷹揚軍的主要攻擊點,也沒有看到鷹揚軍的雲梯究竟集中在哪裡。如果沒有雲梯,鷹揚軍憑什麼爬上七丈高的城牆呢?

    李瓊和秦彥暉都是經歷過戰陣的,這時候也不免有點顫慄,他們同樣在急切的尋找鷹揚軍的雲梯所在。只要找到鷹揚軍的雲梯集結地點,就可以判斷出鷹揚軍的主攻地段,可以有的放矢的安排防衛力量,在鷹揚軍剛剛發起進攻的時候,就將他們殺死在城牆的下面。然而,令他們感覺到異常怪異的是,他們始終沒有找到鷹揚軍的雲梯,無法判斷鷹揚軍的主攻點。

    他們的內心越來越不安,越來越覺得恐懼,手心裡面情不自禁的滲出了大量的汗水。鷹揚軍靠近襄陽城的城牆已經十多天的時間,卻沒有發起進攻,而是在慢條斯理的進行著各種準備,這說明鷹揚軍的準備是十分充分的,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旦鷹揚軍發起攻擊,肯定是非常猛烈的,淮西軍能夠守住襄陽城,就看他們是否可以擋住鷹揚軍的三板斧。然而,他們還不能判斷出鷹揚軍的主攻點,這絕對是要命的。

    「難道鷹揚軍要從地下來?」

    這是他們不約而同想到的問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