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鼎

第1卷 第90章 (3)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90章(3)

    殷紅林遠遠的就大叫起來:「彭勃想要造反!彭勃想要造反啦!兄弟們,抄傢伙啊!」

    刺史府的守備已經看到了這一幕,正在驚疑,驀然聽到殷紅林的叫聲,大吃一驚,急忙吹響了哨子,敲響了鑼鼓,通知城內的另外一批駐軍:龐丹的韌字營。同時刺史府的所有守衛,也都爬上了箭樓和圍牆,彎弓搭箭,緊張的對著前面的街道。刺史府的警衛不多,但是武器卻十分精良,尤其是淮西軍攻破桐城以後,刺史府周圍安裝了不少的連環駑,殺傷力卻也不敢小覷。

    當殷紅林帶著劉鼎他們進入刺史府以後,黃銅大門馬上關閉起來,後面用麻袋裝泥土將大門堵死,就算用檑木也難以短時間撞開。那彭勃帶人追到刺史府前面,發現刺史府已經張牙舞爪的,全副武裝的戒備,而且還通知了龐丹的駐軍,知道自己已經無能為力,只好長歎一聲,下令撤軍。

    看到彭勃帶人離開,殷紅林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剛才的急促奔跑,幾乎讓他窒息過去,這時候險情解除,他乾脆一屁股兒坐在地上不想動了。劉鼎一把將他拉起來,說道:「走走,走走,這樣坐下去,萬一起不來就完了。」

    殷紅林好不容易站起來,艱難的走了兩步,惱怒的說道:「貝丹山也忒囂張了!」

    劉鼎內心說道:「王博重用你這樣不學無術的傢伙,別人不造反才怪。」

    當然沒有說出來。

    殷紅林喘著大氣,又悻悻的說道:「龐丹的反應也太慢了,警報響起這麼久,還沒有到達!」

    轉頭對著刺史府的侍衛大聲吼叫:「敲鐘,敲鑼,催龐丹快點!」

    劉鼎內心一動,隨口說道:「不用了。龐丹該來的始終會來,求救太急他反而不來了。」

    殷紅林說道:「什麼道理?我不懂。」

    劉鼎只好說道:「你要是不斷敲鐘,說明彭勃真的是在攻打刺史府,這就意味著薛成和刺史大人是公開撕破臉了,龐丹當然要仔細考慮,為他自己和麾下的幾百名士兵考慮,看投靠哪一邊比較划算。如果這邊安靜了,他反而覺得事情沒有那麼嚴重,興許會盡快的趕來。」

    殷紅林歪著腦袋,似乎有些明白,似乎又有些不明白。

    劉鼎恨不得抓住他的腦袋,在他的耳邊大吼:「你這樣的人作為刺史府的護衛隊長,我也想造反啊!」

    果然,大約半刻鐘以後,有人報告,保信軍韌字營指揮使龐丹率軍來到,詢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殷紅林急匆匆地出去了,大概是向龐丹述說情況,但是他一會兒又回來了,滿臉悻悻的樣子。

    劉鼎心知龐丹肯定是沒有給他好臉色看,卻故意問道:「怎麼啦?」

    殷紅林說道:「龐丹也太可惡,居然說我聳人聽聞,挑撥離間!氣死我了,我要去找大人投訴他!」

    殷紅林迫不及待的下令侍衛將雷暴和白樸押解到地牢裡,嚴加看管,隨後又說道:「劉校尉,這次一定要麻煩你們在這裡住上幾天。你們立了大功,大人非常欣賞你們。」

    劉鼎心知肚明怎麼回事,不過是殷紅林想要自己做他的免費警衛罷了,不過倒沒有關係,他本來就是抱著這個目的來的,於是肅容說道:「這個自然。」

    殷紅林派人安排劉鼎他們駐紮的營房,還有伙食等相關工作,跟著就轉身走了,急急忙忙的向王博報告相關的事情。

    直到深夜,殷紅林才從王博那裡回來,這時候他的臉色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看不出王博對這個事情是什麼態度。劉鼎也沒有仔細追問,倒是詳細的問起有關雷池水寇的事情來。

    原來,這兩名雷池水寇,一個叫做雷暴,一個叫做白樸,那使用銅錘的就是雷暴,使用短劍的就是白樸。他們都是舒州刺史衙門懸賞捉拿的水寇頭子之一。那雷暴傳言有萬夫不當之勇,白樸卻是個浪裡白條,舒州刺史衙門費了好大的力氣,也沒有抓到他們兩個,想不到今日得以竟全功。殷紅林臉上的傷疤,就是一不小心給雷池水寇的分水刺給弄的,因此恨透了雷池水寇。

    殷紅林有求於劉鼎,於是將雷池水寇的事情具體介紹了。

    雷池其實是舒州西南方連綿不斷的湖泊的統稱,主體位於望江縣雷池鄉,在望江縣城東南大約二十里,緊靠長江北岸,面積很大,浩瀚無邊,入江處為雷港。因古雷水自湖北黃梅縣界東流至此,積而成池,故名雷池,亦名大雷池。東晉時置大雷戌,為江防要地。鹹和二年(公元327年)歷陽(今和縣)鎮將蘇峻聯合壽春(今壽縣)鎮將祖約叛亂,向京都建康(含南京)進攻,忠於朝廷的江州刺史溫嶠慾火速統兵去保衛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權的庾亮得知後,擔心當時手握重兵的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因此在《報溫嶠書》中說:「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意思叫溫坐鎮原防,不要越雷池而東。後來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範圍。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成語,即源於此。

    沒有人知道雷池水寇最初出現是什麼時候,殷紅林推斷應該是元和年間,當時的皇帝憲宗在鎮壓地方藩鎮方面,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導致部分藩鎮不得不削減牙兵的數量,但是這些當兵的,除了打架殺人,別的事情基本幹不來,既然在陸地上沒有活幹,他們只好往水中去,結果就在雷池和長江邊出現了水寇。

    此後,雷池水寇一直是舒州的大患,無法根絕,反而耗費了舒州大量地人力物力。雷池靠近長江,東南邊是江南西道的江州、饒州、池州等地,因為分屬不同的節度使,剿滅起來格外的困難。當初黃巢起義軍渡江南下,渡江北上,都有雷池水寇參與的影子,後來黃巢起義失敗,部分起義軍士兵也投靠到水寇的行列,使得水寇的勢力大漲。

    現在的雷池水寇,有七個大頭目,擁有樓船、鬥艦、艨艟等大量戰船,勢力最大的「霸王龍」龍孟堯,手下有過千人,他盤踞的菱角洲,純粹就是獨立王國,附近無人敢犯。保信軍在望江縣只有一個營不足六百人的兵力,論數量還不掃水寇的三分之一,當然只能睜隻眼閉只眼,甚至是和水寇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處了。

    正在說著,外面腳步聲響,卻是一個侍衛到來,對殷紅林說道:「殷校尉,大人請您帶劉校尉一起去見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