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征天下

正文 第兩百七十一章 并州歸屬(三) 文 / 皇甫大少

    就在紀靈和荊州軍對峙的時候,袁紹軍也有了動作。

    袁紹遣大將高覽率軍十五萬進攻秣陵,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將這個戰略要地納入麾下,同時大將俞涉,劉勳,張南,謀士逢紀隨行,出動了二十萬大軍中的十五萬大軍,可見其決心。

    而就在這兩家準備開打,董卓在準備坐收漁翁之利的時候,一個對他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的消息傳來。

    箕關失守了!

    當董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當場將牛輔十八代祖宗都給問候了一邊,但是木已成舟,沒有辦法,只得找李儒前來商議對策。

    而得到這個消息的李儒也是大吃一驚,皺著眉頭想了半天,對董卓說道:「太師,如今箕關已落入李忠手中,想要奪回來怕是不太容易,看來李忠已經看穿了我的計策」。

    「那可怎麼辦啊」,董卓有些心慌的說道。

    李儒沉思了片刻說道:「雖說李忠看穿了我的計策,但是他卻是同丁原開戰,丁原肯定不會輕易的放棄并州,所以我們要盡快拿下漢中和涼州,穩定了後方之後我們才有能力同幽州軍一戰」。

    董卓點點頭,現在他是徹底的沒了主意,只能按照李儒的計策傳令。

    「另外可以傳令胡軫率四萬大軍對箕關發起突襲,希望能將箕關拿回來吧,如果突襲失敗的話,可以讓他率軍在箕關外駐紮,其一可監視箕關內地幽州軍,其二可以尋機消滅幽州軍的糧道,到時候沒了糧草,看他們如何抵抗」,李儒緩緩說道,這是他能想到的最為穩妥也是最好的計策了,但是是否被採納,額,看董卓這六神無主的樣子,李儒搖了搖頭。

    「好吧,優去傳令吧」,董卓強笑著點了點頭,對李儒說道。

    見董卓這副模樣,李儒皺了皺眉頭說道:「太師,就算我們失去了并州,幽州,和冀州,但是我們卻穩定了自己的後方,而這關中之地向來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險地,所以不必為以後的局勢擔憂」,李儒給董卓打氣道,要是連董卓都失去了信心的話,那後面的路還要不要走了?

    董卓點了點頭說道:「好了,我乏了,你先下去吧」,董卓擺了擺手說道。

    「是,太師」,李儒朝董卓行了一禮,弓著身子退出了大廳。

    攻克箕關之後,趙雲也接到了李忠的命令,留下兩萬第一軍團士兵防守箕關,而守將儼然就是從幽州趕來的霍峻霍篤兩兄弟,而作為軍師的劉曄也被留在了箕關,以防不測。

    趙雲在奪取箕關之後,率領第一軍團五萬大軍直奔上黨而去,而上黨一直以來都是屬於并州重郡,所以丁原在上黨部署了超過五萬大軍,長子(上黨治所)有三萬大軍,壺關箕關各有一萬大軍,由此可見上黨的重要性。

    而此刻并州太原郡太原城裡。

    并州牧丁原此刻正破口大罵李忠不忠不義之內,可是對於李忠來勢洶洶的攻擊,卻是毫無辦法。

    堂下幾名謀士也是眉頭緊鎖,一副沉思的模樣,而十幾員戰將也是站立一邊,生怕惹著正處於暴走的丁原。

    「主公,末將願往上黨抵禦幽州軍」,一名是身材魁梧,面色成熟剛毅的將領出列抱拳道。

    丁原一看,是自己麾下大將,不由得皺了皺眉頭說道:「遠,李忠有超過四十萬大軍,我并州地廣人稀,只有十五萬大軍,要如何抵擋」,顯然他是失去了信心了。

    原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并州大將張遼。

    張遼(169年-222年),字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纍纍。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

    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更是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成為歷代推崇的名將之一,「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

    曹丕登基後,仍令張遼守禦孫權。221年,張遼屯駐雍丘,染病。張遼大病期間,孫權依舊對其非常忌憚。222年,張遼不負眾望,抱病擊破吳將呂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謚剛侯,享年五十四歲。後世將其與樂進、於禁、張郃、徐晃並稱為曹魏「五子良將」。

    張遼聽丁原的語氣,似乎失去了信心,皺了皺眉頭說道:「主公,雖然他幽州軍隊多,但是我并州兒郎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軟蛋,末將願率一軍前往上黨」。

    「這」,丁原有些猶豫了,雖然他知道張遼武雙全,但是人家來勢洶洶,豈是說擋住就能擋住的。

    「主公,遠將軍乃是我并州大將,武雙全,想必能夠抵擋幽州軍的進攻,如果遠將軍在上黨拖住了幽州軍,那麼我們就有了一絲回轉的餘地」,一名謀士開口說道。

    「不知先生有何妙計」,丁原急切的問道,若果能夠保住并州,誰願意投降。

    「主公,只要遠將軍擋住了幽州軍的進攻,我們就可以派出使者前往冀州,同冀州牧韓馥結成同盟,只要他韓馥不傻的話,就一定會答應的,要是并州被幽州軍攻陷的話,那下一個就輪到他冀州了,我想唇亡齒寒的道理韓馥還是明白的」,這名謀士胸有成竹的說道。

    丁原愣了愣,隨即笑了笑說道:「嗯,就依此計行事,雖然他李忠有四十萬大軍,但是并州加上冀州也有三十五萬大軍,到時候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知?。」遠,你率五萬大軍前往上黨,一定要給我擋住幽州軍「,丁原看這張遼無比鄭重的說道,要知道這可是他唯一的機會了。」是,主公「,張遼見丁原同意,立即回答道,他早就想要同名震天下的幽州軍打一場了,眼裡噙著激動的神情。

    「主公」,張遼突然叫道。

    「遠有何事?」,顯然丁原現在興致不是很高,箕關的失守和李忠大軍的強勢讓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張遼沉思了片刻說道:「末將有一計,或可破幽州軍」,言語中似乎摻雜著一些不確定因素。

    丁原一愣,隨即疑惑的看了張遼一眼,問道:「遠此話當真?」,顯然也是有些不相信的,雖然張遼的統兵能力十分的出眾,但是不代表他的智謀也出眾,況且張遼自從投效在他的麾下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建樹,只是偶爾率軍剿滅一些盤踞深山的土匪罷了。

    但是這一次可是有著四十萬大軍的幽州軍,而且其戰鬥力可是連北方的烏丸都能夠打敗的鐵血士卒,所以他才會有這樣的表現,實際上其他人跟丁原是一樣的想法,並不認為張遼能夠力挽狂瀾,擊敗幽州軍,但是這是在沒有任何援軍的前提下。

    只有一人露出一絲疑惑,但是並不像其他人一樣,眼裡還有一絲輕視之意。

    這名丁原軍將領身材魁梧,長得一副國字臉,表情冷漠,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其他人都離他有一些距離,但是他似乎像是沒看見一樣,一點都不在乎。

    「主公放心,末將有分寸」,面對眾人眼裡的質疑,張遼也只有苦笑。

    現在也只有死馬當作活馬醫了,丁原看了張遼一眼,說道:「說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