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征天下

正文 第兩百二十一章 絕世武將(上) 文 / 皇甫大少

    經過大半個月的行程,已經抵達了廬江境內,在往前走便是廬江西邊縣城開化城。

    「馬上就要到開化了,大家加油」,李忠朝有些疲倦的鐵衛大氣道。

    突然前面一陣嘈雜,「怎麼回事」,李忠朝旁邊的許褚問道。

    許褚搖了搖頭說道:「主公,待我前去打探一番」,說完便策馬而出。

    「漢升,叫大家小心戒備」,李忠對一旁的黃忠喊道。

    黃忠點點頭,提起血月玄夏大刀便朝後面奔去,顯然是要去傳達李忠的命令。

    (刀的名字乃是胡謅,各位不必在意)

    「噠噠噠」,片刻後,只見許褚飛奔了回來,抱拳道:「主公,前面有兩人要見主公,但是被斥候攔了下來」,說完看著李忠,等待著他的命令。

    這裡的斥候當然也是鐵衛,只不過他們除了要保護李忠的安全外,更要充當好一個斥候所扮演角色的能力。

    所以在鐵衛裡,平日裡還要,一旦李忠率軍作戰或者說像這一次一樣到處遊玩,那麼他們肩上的責任可是非常的重大。

    「是什麼人」,李忠有些好奇的問道。

    「不知道,一個像個書生,另外一個好像還是個小娃娃」,許褚憋了憋嘴回答道。

    見許褚如此模樣,李忠也都忍俊不禁,笑了笑說道:「好了,把他們帶過來吧」。

    「仲邈(霍峻字),命令大軍在此休息兩個時辰」,李忠對霍峻說道。

    霍峻應諾一聲,隨即傳令去了。

    不一會兒,許褚便帶著兩個人來到了李忠面前,此時李忠已經下馬坐在了一出凸石上,陳到則是一絲不苟的護衛在李忠身後。

    「主公」,來到李忠面前,許褚抱拳道。

    李忠點點頭,開始打量著這兩人,而同時這兩人也在打量著李忠。這兩人一個年紀稍長,頜下有鬍鬚,不過倒也長得白白淨淨,身材雖高但卻瘦弱,一看就知道是一人。

    而另外一人則相對年輕許多,但是雙眼卻頗為凌厲,在與李忠對視的時候沒有一絲的膽怯。

    這人一身長衫漢服,看起來頗為精神,身材高大,足有一米九的樣子。

    「不知兩位見我有什麼事嗎?」,見兩人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李忠卻是開口說道。

    「敢問公子可是幽州牧李忠」,哪位年紀稍長一點的士開口問道。

    李忠點了點頭,但卻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頗為玩味的說道:「我此次出行路線雖然說不上是絕密,但是知道的人也絕不多,不知二位是從何得知?要是二位不給在下一個滿意的答案的話,恐怕在下只有得罪了」,李忠越說,那年輕人眼裡分明藏著怒意,不過好像在刻意克制著自己,這些李忠可都是看在眼裡。

    那中年士愣了愣,隨即哈哈大笑了起來。」不知先生為何發笑「,李忠依舊是一副笑臉。

    那士搖了搖頭,說道:「原以為將軍乃是足智多謀之輩,今日一見卻不過如此。首先將軍南下荊州這件事可是天下皆知,到了襄陽停留了一個多月,相信將軍肯定是不會原路返回,又傳聞將軍麾下有一將之子身染重病,依照將軍的脾性是不可能見死不救的,所以只好派華佗南下為其治病」。

    李忠點點頭,華佗在他手下為官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沒有說話,只是盯著他,看他能說出什麼來。

    那士接著分析道:「現如今陳留穎川一帶多匪患,所以不難推測出將軍由襄陽入廬江,華佗由幽州南下匯合,而且從冀州度過黃河後便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所以看似這段路較長,但實際卻是最省時間的,而在下也就在這裡碰碰運氣,如今看來不僅在下的推斷沒錯,運氣也不差」,說完還朝李忠笑了笑。

    這下李忠倒是有些驚奇的看著眼前的士了,雖然長得一副很平常的模樣,不過這腦袋裡絕對有貨,看兩人的模樣,也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人物,甚至可以說是有些落魄也毫不為過,這倒是讓李忠心裡隱隱有些期待起來。

    「先生一番辯解真是精彩啊」,李忠毫不吝嗇的讚揚道。

    好像是料定了李忠的反應一般,這士只是淡淡的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想必先生不辭勞苦的在這裡等著我,肯定是有事,請但說無妨,只要在下能辦到的,絕不推諉」,以一隅以窺全局,李忠覺得此人肯定不簡單,索性不如先拋出橄欖枝。

    那士苦笑一聲道:「不敢有瞞將軍,在下劉曄,字子揚;他叫劉憲,字子令,今年二十,在下本為光武帝之後,但如今卻已窮困潦倒,所以想請將軍收留」。

    「噢」,李忠倒是大吃一驚,這兩人合在一起絕對的黃金搭檔,一一武。

    先說這劉憲,可能很多的朋友都不太清楚。

    《三國演義》第十五回中有描述:

    卻說劉繇字正禮,東萊牟平人也,亦是漢室宗親,太尉劉寵之侄,兗州刺史劉岱之弟;舊為揚州刺史,屯於壽春,被袁術趕過江屯,故來曲阿。

    當下聞孫策兵至,急聚眾將商議。部將張英曰:「某領一軍屯於牛渚,縱有百萬之兵,亦不能近。」

    言未畢,帳下一人高叫曰:「某願為前部先鋒!」眾視之,乃東萊黃縣人太史慈也。

    慈自解了北海之圍後,便來見劉繇,繇留於帳下。當日聽得孫策來到,願為前部先鋒。

    繇曰:「你年尚輕,未可為大將,只在吾左右聽命。」太史慈不喜而退。張英領兵至牛渚,積糧十萬於邸閣。

    孫策引兵到,張英出迎,兩軍會於牛渚灘上。孫策出馬,張英大罵,黃蓋便出與張英戰。

    不數合,忽然張英軍中大亂,報說寨中有人放火。張英急回軍。孫策引軍前來,乘勢掩殺。張英棄了牛渚,望深山而逃。

    原來那寨後放火的,只是兩員健將:一人乃九江壽春人,姓蔣,名欽,字公奕;一人乃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

    二人皆遭世亂,聚人在洋子江中,劫掠為生;久聞孫策為江東豪傑,能招賢納士,故特引其黨三百餘人,前來相投。

    策大喜,用為軍前校尉。收得牛渚邸閣糧食、軍器,並降卒四千餘人,遂進兵神亭。卻說張英敗回見劉繇,繇怒欲斬之。

    謀士笮融、薛禮勸免,使屯兵零陵城拒敵。繇自領兵於神亭嶺南下營,孫策於嶺北下營。

    策問土人曰:「近山有漢光武廟否?」土人曰:「有廟在嶺上。」策曰:「吾夜夢光武召我相見,當往祈之。」

    長史張昭曰:「不可。嶺南乃劉繇寨,倘有伏兵,奈何?」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懼焉!」

    遂披掛綽槍上馬,引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共十三騎,出寨上嶺,到廟焚香。

    請大家記住,這裡可是有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共十三騎陪同孫策前往。

    下馬參拜已畢,策向前跪祝曰:「若孫策能於江東立業,復興故父之基,即當重修廟宇,四時祭祀。」

    祝畢,出廟上馬,回顧眾將曰:「吾欲過嶺,探看劉繇寨柵。」諸將皆以為不可。策不從,遂同上嶺,南望村林。

    早有伏路小軍飛報劉繇,繇曰:「此必是孫策誘敵之計,不可追之。」

    太史慈踴躍曰:「此時不捉孫策,更待何時!」遂不候劉繇將令,竟自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叫曰:「有膽氣者,都跟我來!」

    諸將不動。惟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拍馬同行。眾將皆笑。

    厚顏求收藏,求大力收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