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征天下

正文 第兩百零七章 文仲業 文 / 皇甫大少

    「哎呀」,正顧著同陳到交談,卻忘記了要看路,這下好了吧,撞到人了。只見李忠一回頭,一姑娘站在不遠處一臉氣鼓鼓的看著李忠,等李忠轉過頭看著她的時候,見李忠如此英俊不凡,美眸裡頓生一絲詫異。「姑娘你沒事吧」,李忠上前問道。只見此姑娘穿一件粉紅色紗裙,但年紀卻不是很大,估計也就十五六歲的模樣,長得清秀可人,但眉宇間卻閃露出一絲英武之氣。那姑娘搖了搖頭,輕聲道:「沒事」,心裡想到要罵李忠的話卻怎麼也說不出口。李忠點點頭道:「這就好,在下為剛才的失禮向姑娘道歉,希望姑娘不要介意」,李忠誠懇道,彎著腰朝哪姑娘行了一禮。那姑娘這才注意到李忠身後的陳到許褚,秀兒等人和一眾鐵衛,雖然只有陳到穿著要稍微寒磣一些,但是秀兒,劉瀟的美麗卻是遮擋不住。這姑娘眸裡異彩連連,暗道李忠多半是哪家公子哥兒,但卻鮮有的如此彬彬有禮。突然這姑娘眼珠一轉,笑道:「要是我介意呢?」,說完後睜大了眸子看著李忠,一副看好戲的模樣。李忠苦笑一聲,說道:「既然姑娘沒事,那在下就告辭了」,說完便轉身欲走。那姑娘倒是不幹了,伸出雙手攔著李忠。「姑娘這是何意」,李忠皺了皺眉頭道。那姑娘沒有回答李忠的問題,而是看著李忠道:「我叫馨,你叫什麼名字」,睜大了美眸看著李忠,就像是看外星人一般。「在下李重,好了姑娘,請讓開吧」,李忠淡淡道,對於這麼個素未謀面的姑娘,說不上有什麼感覺,現在他只想快點離開這裡,因為他已經瞧見劉瀟撅著嘴有些不滿的看著他。他知道這姑奶奶多半是吃醋了,心裡苦笑不已,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好吧,好吧,你這人真沒去」,那姑娘癟了癟嘴說道。「告辭」,李忠說道,然後無辜的看了兩女一眼,笑了笑,然後便欲離開這裡。「馨兒」,突然沖後面傳出一男子的喊聲。「哥,我在這兒」,只見剛才那姑娘歡喜的喊道。李忠回頭望了一眼,只見一名身材魁梧,但長相頗為儒的男子來到那姑娘面前道:「馨兒,你在幹什麼,還不快回去,一個姑娘家成天就知道拋頭露面,看以後還有誰敢娶你」,那男子對那姑娘說道,不過雖然言語嚴厲了一些,但是卻流露出真摯的情感。現在這個年代強取豪奪的人大有人在,這麼個如花似玉的姑娘走在大街上難免不會引起一些居心叵測的人的注意,所以這才呵斥道。「我知道了」,那姑娘有些洩氣道,雖然他平時任性,可是對於這個一手將自己拉扯大的哥哥,卻是十分溫順。突然他好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朝李忠看去,只見李忠正在看著她這邊,猶豫了片刻就拉著哥哥的手朝李忠走來。李忠裝作沒看見,轉身便欲離開。「喂」,那名叫做馨的姑娘見李忠要走,連忙出聲叫道。「怎麼見到我就走」,馨來到李忠面前說道,頗有一絲撒嬌的意味。馨的哥哥則是瞪了她一眼。朝李忠抱拳道:「在下聘,請公子見諒,我這位妹妹有得罪公子的地方,在下代家妹向公子賠禮」,這人倒是頗為有禮。

    聘!

    李忠看著眼前的男子,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難道是人品大爆發?

    李忠搖了搖頭,說道:「見過兄,不知兄在哪裡高就」,李忠問道。

    聘苦笑一聲道:「自從袁術來了之後,我們這些人的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了,現在現在只是一名城門校尉」,語氣似乎很不滿意,或者覺得有些悲哀。

    李忠暗自點頭,像聘這種正直剛毅的將領袁術要是能重用的話那才怪。

    李忠暗自思索怎麼才能將此人收入麾下。

    聘,生卒年不詳,字仲業,南陽宛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本來是荊州劉表的大將,鎮守荊北,劉表用他來抵禦北方諸侯的進攻。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劉表死後,其子劉琮繼位。

    當時曹操起兵南征荊州,劉琮與眾官商議,決定舉荊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喚聘一起歸降,聘說:「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職,只應待罰而已。」

    曹操接收荊漢後,聘才往見曹操,曹操問道:「為甚麼來得這般遲呢?」

    聘便答:「之前我不能輔弼劉荊州(劉表)一起侍奉國家,如今荊州雖然失去了,但我卻常希望能據守漢川,保全土境,這樣我才生不負於孤弱(指劉琮等),死亦無愧於地下,然而現在所設想的不能實現,還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聘的心裡實在悲痛慚愧,沒有面目早來進見明公而已。」

    說罷唏噓飲泣。曹操為之愴然,說道:「仲業,你真是一個忠臣啊。」於是以厚禮招待聘。又以軍隊授予聘,令他與曹純往長阪坡追討劉備。

    赤壁之戰,曹操戰敗,但仍掌握荊州部分城池,而江夏因與東吳接壤,民心不安,曹操任聘為江夏太守,控制北兵,委以邊防重任,賜爵關內侯。

    後來聘又與樂進攻討關羽於尋口,其間有功,進封延壽亭侯,加為討逆將軍。

    在江夏鎮守時,聘曾於漢津攻取關羽軍的輜重,又在荊城燒燬其船,建立不少功勞。

    公元220年(黃初元年),曹丕即帝位,聘進爵長安鄉侯,假節。

    公元222年(魏黃初三年),曹丕大舉南征孫吳,夏侯尚圍江陵時,使聘引一軍別屯於沔口,止石梵,自當一隊,御賊有功,遷後將軍,封新野侯。

    公元226年(黃初七年)秋八月,孫權以五萬眾攻打石陽,包圍聘,情況急殆;但聘堅守於城中不動,孫權屢攻不下,駐紮了二十餘日也沒有成果,唯有撤去軍馬。

    聘聞信,開城領兵追擊,大破吳軍而還。增邑五百戶,並前共計千九百戶。

    關於這場戰事,《魏略》有另一番記載:孫權親自

    帶領數萬軍來到江夏。

    當時正值大雨,江夏城柵多已崩壞,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間,不及回城補治防禦工程。

    聘得知孫權來到,初時不知怎辦,後來想到現在的情況只有隱潛默守才可以令孫權因懷疑而卻步。

    於是聘敕令城中人全躲將起來,不可讓孫權察見,自己則臥於府中不起。

    孫權見此果然生疑,並向他的部將說:「北方(曹氏集團)認為此人(指聘)是忠臣,所以以此郡委託給他,如今我軍大至而他卻潛默不動,這種情形下他不是有所密圖的話,那就必然是有外救來援。」於是不敢進攻而退去。

    這段記載雖與《三國誌》狻有出入,但卻可以見到聘的將略。

    聘面對孫吳大軍,同樣是以寡敵眾的局面,但與張遼不同的是,張遼以制險擊奇之略,折敵鋒銳以安軍心;而聘卻採取疑兵之計,韜晦惑敵以懈其戰意。

    在這種凶危的情況下,採用聘的疑兵之計是比較安全的;張遼「折銳之策」卻非干冒奇險不可,所以後者的成就比前者為高,名聲也響得多了。

    但從軍事意義的角度出發,可以看到聘的為人是很嚴謹持重的。

    而在孫權攻江夏時,朝廷知道聘正在堅壁拒守。

    人都到哪裡去了,今天才加了一個收藏。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