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征天下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陌刀之威1 文 / 皇甫大少

    李忠走過去,拿起了一把陌刀,感覺有點吃力,但是眼睛裡面卻滿是興奮和喜悅。

    「蒲元先生,你做得很好」,李忠回過頭對派蒲元說道。

    「謝主公誇讚,要是沒有主公給的圖紙,屬下是萬萬造不出如此霸氣的刀」,蒲元滿臉崇拜的看著李忠發自內心的說道。

    此陌刀長約2米2,約1尺寬,光是刀把就有約1.5米長的樣子,這就是李忠的幽州軍以後的重裝步兵的裝備了,此刻李忠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當然這陌刀也是李忠從唐刀裡根據自己的記憶畫出來的圖紙,只不過比原來的陌刀有了一些改動。

    陌刀,中國長刀的一種。

    陌刀為一種兩刃的長刀,較重,大約50斤(舉陌刀重五十斤乘城。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見於新唐書張興傳)。由於陌刀出現於隋朝,隋朝的1斤只相當於現代的220克,隋朝的50斤相當於現代的11公斤左右,但這仍是算相當沉重的實戰兵器了。唐代軍中大量配備。

    唐帝國通過開明的政治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成為當時世界的中心,從唐初的統一之戰到盛唐時期所有的對內對外戰爭,出現了冷兵器歷史上對後世影響空前絕後的武器——唐刀。

    唐刀中的陌刀是做為軍隊重要的戰爭物資裝備的,並且在唐中期作為軍用器物,嚴禁民間私造和私藏。

    其前身是漢代少府所制斬馬劍,其功用雖說漢斬馬劍賜南匈奴也含有助其「厲武節、務戰攻」的軍事目的,但由於這種劍的鑄造工藝複雜,須兩側鍛成利刃、中間厚背,工藝較為複雜,故整個漢代基本只停留在宮廷服務於統治階級的階段而未曾用於軍事目的。

    《漢書》卷六七《朱雲傳》:「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師古曰:尚方,少府屬官,作供御器物,故有斬馬劍,言劍利可以斬馬也。陌刀雙刃,柄長四尺。

    及唐之後,史籍鮮見陌刀之蹤跡。

    至今考古資料未曾出土實物,宋《武經總要》總繪製的「棹刀」、「三尖兩刃刀」也許就是唐陌刀的直接繼承者。熙寧年間所用斬馬刀,即為縮小版的陌刀。

    而李忠騎兵所裝備的斬馬刀其實也是從陌刀改過去的,但是威力卻是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唐陌刀開始流行於高宗調露前後至開元十年之間。開始時使用陌刀是為了對抗突厥騎兵,後來在諸軍流行則是對付以騎兵稱雄的唐之「四夷」。

    盛唐時完善的節度使制度使得軍隊的裝備,訓練走向向正規化,陌刀也因此成為唐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成為常規裝備,節度使制度的設立使得諸鎮招兵買馬,建立了中大的騎兵,騎兵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又使得克制騎兵的兵器-陌刀一直流行到晚唐。

    而李忠的軍隊裡絕大多數都是裝備的環首刀。

    環首刀誕生於我國西漢時期,是由鋼經過反覆折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種兵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環首刀將匈奴打敗,並間接促成了當時的歐亞民族大遷徙。

    陌刀是唐步兵所持的雙刃長刀,它自西漢斬馬劍發展而來,又吸收了漢露陌刀及六朝長刀的形制與冶煉技術。有具體部門鑄造,貯藏,管理。陌刀極為鋒利,砍殺效果極佳,在戰爭中主要用來砍殺敵騎兵,其戰術作用相當於今天的反坦克武器,而且由於其威懾力大,又被用於武高官及藩鎮的儀衛。至宋代,陌刀始衰落。

    陌刀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種,感性多於理性、對戰鬥不重視的儒士們所記載的歷史,陌刀只有兩種用法,劈和揮舞。但是理性分析不然。先說劈,根據史書所述,陌刀如牆而進,然後一起劈殺。因為對於士兵們來說,將武器的鋒銳挺在身前,能夠有效鼓舞自己的士氣好吧,是給自己壯膽!

    那麼,正常的、合情合理的攻擊手段是什麼呢?將陌刀挺在身前,但是手臂彎曲,留出前刺的餘力。

    明晃晃的陌刀如牆而進,一方面可以有效鼓舞本方戰士們的士氣,一方面還可以非常嚴重的威懾敵人。

    寬大、鋒利的陌刀給敵人帶來的威懾遠遠不是窄小的槍頭、矛頭能比擬的。接近敵人後,用力刺殺,必要時也可以砍、劈、削。陌刀長8-9尺,前端尖銳,因此,刺應該是陌刀的一種常用攻擊手段,否則無法解釋為何打造那麼鋒利的尖端。陌刀是長柄靠腰戰刀號稱如牆推進。

    陌刀已經失傳,其運用原理還是屢試不爽的。一是集體作戰,講究團隊合作;二是攻擊點明確,就是對付騎兵,彌補馬匹不足的弱點。

    早在戰國,秦軍用一種超長的長矛,組成了類似古希臘馬其頓的長矛方陣。元朝初年進攻日本失敗就是吃了鋼刀的虧;明代中期的戚家軍用的馬刀就是專門對付韃靼騎兵的,下砍馬腿,上削人頭,打得韃靼幾年不敢進犯。

    陌刀也主要為唐朝重裝步軍所用,個別主要將領使用陌刀作為主戰兵器(如唐名將李嗣業)。

    根據唐《衛公兵法》所記錄了唐軍的主要作戰方法:其中諸軍按其職能分為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蕩、奇兵等多種。

    每當戰鬥展開時候,敵人在一百五十步時候,弩兵開始射擊;敵人在六十步時候,弓箭手開始射箭;敵人攻入二十步時候,弓弩手發箭後執刀棒(即陌刀、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

    己方重裝步兵與敵方步騎兵短兵相接後,奇兵、馬軍、跳

    蕩軍皆不准輕舉妄動,如果前方步兵的戰況不順利,跳蕩、奇兵、馬軍方可迎前敵出擊,重步兵則後退整頓後準備再援。

    如果跳蕩、奇兵、馬軍進攻不利,所有的步軍(唐朝軍制中的陸軍中除去裝備陌刀的重步兵之外還包括防禦弓矢等遠程武器的盾牌手和手持短兵器的輕步兵)必須配合馬軍同時作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