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征天下

正文 第六十九章 武研院4 文 / 皇甫大少

    李忠跟著鄭渾來到了鍛造兵器的地方,兩三百號人在裡面干的火熱朝天的,很是熱鬧,在這他冬天的,李忠都能看見他們的額頭上有汗水。

    「主公」,這時馬均來到了李忠身旁,李忠看著他點點頭,「辛苦了」,馬均聽了李忠的話後有些受寵若驚,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像他們這種搞發明的人都是很低賤的,是被人瞧不起的,唯有李忠很重視他,要不是李忠當初在遼東收留了他和鄭渾,說不定他們都已經被餓死或者凍死了,所以對於李忠,馬均和鄭渾都是非常感激,不僅沒有瞧不起他們,還封他們為什麼武研院的正副院長,雖然他們不知道院長是個什麼職位,但是李忠卻告訴他們,這乃是500石的官,這可是相當於一郡太守的俸祿,兩人怎麼能不被感動,所以兩人對於李忠交代的任務無論是什麼,他們都是很認真的完成,似乎只有這樣他們覺得才對得起李忠對他們的信任。

    「現在武研院有多少人」,馬均想了想對李忠說道:「回稟主公,一,一共有562人,其,其中我們招的老工人有51人,其餘都是普通的工人」,李忠點點頭,「對了,你們這裡的工人也要進行思想教育,明天我就派10名教授過來,記住,每天都要上課,至於時間你們自己安排吧,還有,要特別注意這裡的安全,還要加緊招收工人和有一技之長的人」,「是,主公」,兩人見李忠如此重視這個時代的低賤的行業,都是很興奮的回答道。

    「對了德衡,我上次讓你設計的連弩你做好了嗎?」,李忠突然問道,馬均點點頭,對李忠說道:」主公,屬下已經做好了,雖然能夠一弩5發,但是威力有些小,而且也只能射到50步」,說完馬均就低下了頭,他覺得很愧疚,愧對了李忠對他的信任,李忠見他如此模樣,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道:「德衡休要灰心,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出來的,對了,你還可以和其他人商量一下,但是記著一定要保密,好了,不打擾你們了,我先走了」。

    「哦,對了,等這些劍做好了,就和朴刀一起送到我府上」,『是,主公」,兩人恭敬的回答道。

    李忠點點頭,然後轉身離開了。

    其實李忠給馬均的圖紙就是後世的諸葛連弩。

    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後來大發明家馬鈞欲對其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五十矢連弩,威力更大,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大量生產,後失傳。

    據《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注引《魏氏春秋》書中記載,諸葛亮曾在前代可一次發射多支弩箭的連弩的基礎上,設計製作了一種「元戎」弩,可以一次發射十支長八寸的鐵弩箭,提高了強弩的殺傷效能。由於記載過於簡略,對諸葛連弩的性能人們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它是一次同時發出十箭,與後世的「?(左豆右斗)子弩」相同;也有人認為它是可以先後連續發射十箭,也就是一種連發弩。但是由於缺乏實物乃至圖像等方面的物證,諸葛連弩的結構至今仍是個謎。通過在考古發掘中獲得的魏晉時期的弩機實物,可以看出三國至西晉時期的弩機製造工藝仍然是沿襲著漢代的傳統,用青銅鑄造,形制和結構也大致相同。例如從南京石門坎出土過帶有魏正始二年(二四一年)銘的弩機、在四川郫縣出土過蜀景耀四年(二六一年)的弩機、在湖北江陵出土過吳黃武元年(二二二年)銘的弩機等等。其中以江陵出土的黃武元年弩機保存最為完好,同時還保留有弩的木臂,尚能復原其原貌。木弩臂全長五十四厘米,銅弩機全長十七點三厘米,機件完好,在望山上有用於瞄準發射用的刻度,共分六度,每度內又各設四分度,制工精巧。蜀漢景耀四年製作的弩機,機件有所殘失,缺少了扳發用的「懸刀」,銅廓全長八點五厘米、寬三點五厘米、厚四厘米,現重一千四百七十五克。在弩機的銅廓上有銘,標明製作於景耀四年二月三十日,由「中作部」負責製作,並寫明製作的工匠楊安和負責的官吏的名字,以及弩的強度和弩機的自重:「十石機,重三斤十二兩」。可以看出當時對弩機的製作和管理還是很嚴格的,那時距諸葛亮逝世已有二十餘年了。

    雖然還無法確定諸葛連弩的真實面貌,但可以肯定諸葛亮對制弩技術的改革,做出了很大貢獻。正是在這些改革的基礎上,兩晉南北朝時期製成了威力更大的強弩,出現了「神弩」、「萬鈞神弩」等名號;在《晉書》、《宋書》、《南齊書》等史書中,不斷有關於在戰爭中使用「所至無不摧陷」的強弩的記載,它多用於攻奪城的戰鬥中,稱為「萬鈞」和冠以「神」名,當系誇張之詞,但也說明這種強弩的威力是很大的。在南京的秦淮河裡,曾出土過五件南朝時期製作的銅弩機,形態和結構雖然與當時通用的弩機一樣,具有外廓、懸刀、牛、樞、望山和牙,但是它的尺寸要大得多,弩機的銅廓長達三十九厘米,懸刀全長近二十厘米。如按發掘出土的漢代弩機與弩臂的通常比例,即一比四點五至五點八推算,安裝這種大型弩機的木弩臂,其長度至少在一百八十至二百二十六厘米左右,而所用的弩弓,則應長近四百三十至五百四十厘米。這樣巨大的弩,如靠一個人的氣力是不可能張機發射的,看來只有安裝在床子上,靠用絞車等辦法才能張開,稱之為「神弩」,看來並不為過。它應是唐宋時期流行的車弩或床弩的前身,車弩正是一次可發射七支箭的強大連弩,正與諸葛連弩的性能相合。

    各位,今天感冒好像有些加重了,晚上可能不能更新了,希望大家原諒。啊,頭好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