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征天下

正文 第四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漢朝 文 / 皇甫大少

    不知道是由於李忠的到來而發生了蝴蝶效應一般,各地的暴動簡直是層出不窮,朝廷肱骨之臣也是自殺的自殺,下獄的下獄。

    光合三年秋,各地的消息也被捕風成員擺到了李忠的書桌上。

    潘臨,盤踞在江東會稽一地的山賊大帥,在會稽一地造反,在這裡為所欲為,毒害人民,到處劫掠,弄得民不聊生,會稽郡守棄城而逃,郡丞不戰而降。

    巴郡(今四川重慶北)板楯蠻起兵反漢,攻略三蜀(蜀郡、廣漢郡、犍為郡合稱)和漢中郡(今陝西漢中東)等地,靈帝派御史中丞蕭瑗督益州等地兵進討,始終未能將板楯蠻平定。

    祖郎,生卒年不詳,陵陽人。東漢末年在涇縣一帶活動的山賊。漢末涇縣一帶山賊勢力的頭領。在涇縣起兵造反,殺死縣令,百姓多有從之。

    區星,東漢末年荊州南部長沙地區變民首領。10月,區星在長沙自稱將軍,率領部眾一萬餘人起兵叛亂,為新任長沙太守孫堅擊潰。

    郭石,東漢末年人物,響應長沙區星的叛亂,聯合周朝的零陵、桂陽郡舉兵。被打敗區星的長沙太守孫堅所殺。

    八月,司空袁逢免官。袁逢,字周陽,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其家族為東漢有名的「汝南袁氏」。以累世三公子弟入仕,歷任太僕、司空、執金吾等官,為人寬厚誠信,著稱於世。

    光合和二年(179)四月,尚書令陽球遷司隸校尉。「黨錮之禍」以來,宦官曹節、王甫專權,太尉段穎與其同流合污,宦官勢力大盛,曹節、王甫父兄子弟紛紛出任卿、校、牧、守、令、長等官,貪殘害民。王甫養子王吉暴虐尤甚,在官五年殺萬餘人。陽球以此極為憤恨,出任司隸校尉後,立即懲治宦官。不久,京兆尹楊彪奏發王甫門生貪贓財物七千餘萬,時王甫正好出宮休假,阿附宦官的段穎也因日食自劾不在朝中。陽球乘機劾奏王甫、段穎及中常侍淳於登、袁赦等人罪惡,於是王甫、段穎、王吉等人皆被收入獄,陽球親自拷問。王甫、王吉父子遂被拷打而死,段穎畏罪自殺。陽球將王甫家產沒收充公,段穎妻、子徙居邊地。隨之,陽球又準備懲治曹節,曹節懼怕,不敢出宮休假,遂向靈帝進讒言,說陽球為官嚴酷,不宜任司隸校尉一職,靈帝竟以陽球為衛尉。陽球聞知,苦苦請求靈帝再讓他任職一月,以便為國家除去奸惡,靈帝不許。於是宦官勢力復盛,不久曹節又加領尚書令,權勢更大。

    光和三年九月,太尉段穎自殺身死。段穎(?—179),字紀明,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以舉孝廉入仕,任憲陵園丞、陽陵令,遷遼東屬國都尉,後拜議郎,在官甚有政績。永壽二年(156),出任中郎將,大破東郭竇、公孫舉起義,封為列侯。延熹二年(159),遷護羌校尉,大破燒當諸羌。斬首二千級,俘獲萬餘人,後又出塞二千餘里,連破諸羌,延熹四年,遭涼州刺史郭閎陷害,被收入獄。復任議郎、并州刺史等職。延熹六年,段穎再為護羌校尉,率兵進討諸羌,輾轉山谷,無日不戰。至永康元年(167),終於將西羌平定。共斬首二萬三千級,俘獲人口數萬,得牛馬羊等牲畜八百萬頭,以功封都鄉侯,食邑五百戶。隨後,率兵萬餘進討東羌。建寧二年,又平定東羌,共經一百八十餘戰,斬首三萬八千六百,獲牛馬牲畜四十二萬七千五百餘頭,開銷軍費四十四億,拜破羌將軍,封新豐縣,食邑萬戶。此後,段穎入朝,任侍中、執金吾、河南尹、司隸校尉等官,建寧四年(171),遷太尉,始為三公,光和二年(179),復為太尉。段穎為將英勇善戰,與士卒同甘共苦,故能百戰百勝,多有戰功。但他為保全官位,阿附宦官甘為中常侍王甫黨羽。光和二年,被司隸校尉陽球劾,與王甫一同下獄,畏罪自殺而死。

    光和三年(179)十月,司徒劉郃、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尚書劉納等謀誅宦官曹節等人。曹節聞訊,乃威嚇、收賣陳球岳父程璜,盡得劉郃等人之謀。於是向靈這誣告劉郃等人與諸王交通,圖謀不軌,靈帝大怒,將劉郃等人下獄處死。

    光和三年(179)十月,陽球與司徒劉郃等人謀誅宦官事洩,下獄死。陽球(?—179),字方正,漁陽泉州(今天津武清西南)人。以舉孝廉入仕,歷任尚書侍郎、高唐令、九江太守、平原相、議郎、將作大匠、司隸校尉、衛尉等官。光和二年(179),任司隸校尉,劾奏宦官王甫、太尉段穎等人罪惡,王甫、段穎因此入獄死。為官清正,但性格急躁,嚴苛過度,以此免官。其年冬,下獄死。

    光和三年(179)十月,陳球與司徒劉郃等人謀誅宦官事洩,下獄死。陳球(117—179),字伯真,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西)人。以舉孝廉入仕,歷任繁陽令、侍御史、零陵太守、魏郡太守、將作大匠、南陽太守、遷尉等官,熹平六年(177),遷司空,始登三公之位。又任光祿大夫、遷尉、太常、太尉等官。為官清正,執法不避權貴。光和二年十月被殺,年六十二歲。

    李忠看完之後,搖了搖頭,暗暗歎息,有此昏君,大漢朝不滅亡才怪。大漢朝,此刻已經是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候了,如果劉宏還是如此昏庸的話,想到這裡,李忠又是一陣搖頭。

    「來人,叫李典過來」,「是」,帳外的虎衛答道。

    「主公」,過了一會兒李典走進了大帳中。「曼城,我軍犧牲將士的骨灰可都全部裝好了」,「回稟主公,現在還沒有,不過也快了,最多明天就能完成」,李典回答道。

    「恩」,「此事曼城需要格外小心謹慎,他們都是我軍勇士,切不可怠慢了他們的遺體和骨灰,等元皓先生他們回來的時候,我們就帶他們回去」,說道此處李忠不禁顯得有些悲傷,過了好一會兒才恢復過來,對李典說道:「現在那些降軍訓練的如何了」。

    一說起這個,李典也是一臉的興奮,「主公,這些人除了沒參加過戰鬥以外,此刻

    刻也能算一支精兵了,我想絲毫不比我們當初的遼東軍差」,李忠點點頭,聽到這個消息他也很高興,在這亂世之中,誰的拳頭大,誰說話的聲音都要大一些,李忠當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聽到這個消息他很高興和興奮。

    「對了曼城,我軍的糧草還有多少」,李忠問道。李典苦笑道:」主公,我軍糧草只有5000斛不到了,只夠我軍近七萬大軍3,4天的糧草了,等明天子龍將軍的兩萬大軍一到,只怕是最多能堅持兩天「,李典的眼神明顯充滿著擔憂。

    李忠點點頭,對李典笑了笑說道:「曼城無需擔心,明天我定會拿回20萬斛糧草」。李典愣了愣,隨即好像明白了點什麼似得,有些愕然的點點頭。

    「來人,去將管亥和張郃叫來」。

    「主公」,「伯勇,你帶1000虎衛跟我去薊縣見州牧大人,俊義,你帶兩萬士兵跟我一同前去」,兩人楞了楞,隨即恭敬喊道:「是,主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