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神級備胎

正文 第四百零二章 震撼 文 / 獨孤紅蝦

    按照以往的經驗,人們也總結的不少了。

    那就是一般在重大音樂賽事的總決賽。

    作品要盡可能的避免帶有悲傷的氣氛。

    所以即使是唱功再好的人,也是會盡量避免選到這類歌曲。

    但是蘇晨的此舉卻完全打破了常理。

    不僅連歌曲的選擇上,偏向於傷感和悲涼。

    而且在穿著上,也是比較的異類,竟然是直接穿了一身白色的浴袍。

    起初人們還覺得蘇晨此舉,顯得不莊重,有失禮儀。

    但是人們在聽歌的時候,也不禁終於感覺到蘇晨此舉的真實意義。

    那就是抒發心中的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這句話,包涵了多少人的心聲。

    …….

    在對秦可卿真實身份層層解讀中,這一人物的原型已經浮出了水面,在上一講的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中,《紅樓夢》裡關於她的古怪的文字,已慢慢化解。但仍有一些文字還沒有完全解開,如果秦可卿真是一個公主級的人物,她是誰的女兒?在戒備森嚴的清宮大院,她如何能躲避搜查送出宮中而讓人收養?而為什麼偏偏選擇了曹家來收養這個女子?曹家為什麼敢冒那麼大的風險?在文字獄盛行的清朝,曹雪芹對政治避之不及,為何還要以這個女子為原型,塑造出秦可卿這樣一個與政治有著重大干係的角色呢?

    《紅樓夢》是一部被刪改過的作品,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作者曹雪芹和他的批書人脂硯齋多次披露,在《紅樓夢》的創作中,由於某種不能明說的原因。而刪減了內容。在對《紅樓夢》細細的解讀中,一個明顯被刪減的痕跡就是第十三回(強調),脂硯齋明確指出,這一回刪去了四五葉之多,十三回說的是秦可卿突然上吊自殺,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喪事的故事。在劉心武先生講到《秦可卿抱養之謎》裡。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曹雪芹在寫作《紅樓夢》時,由於某種不能明說的原因,在第十三回中刪去秦可卿真實出身的文字,而為了使這一人物天衣無縫,作者只好在第八回末尾打一個補丁,交代了秦可卿的出身,所以《紅樓夢》第八回有關於秦可卿出身的文字有後補的跡象,那麼《紅樓夢》第十三回究竟寫了什麼?這對揭開秦可卿這個人物的真實身份有什麼關係呢?

    劉心武先生在對〈紅樓夢〉的揭秘中。曾提到紅學的一個分支版本學,也就是說《紅樓夢》是一部有多種版本留世的作品,早期的手抄本大都叫做《石頭記》,各種版本在文字上都有若干差別,研究這些差別,可以探尋出曹雪芹的原筆原意。有的版本出現的異文可能是謄抄者的手誤,但有些卻是人為的曲解。而這些曲解和手誤,就會造成讀者對〈紅樓夢〉人物的誤解。在《紅樓夢》的各種版本裡,秦可卿這個角色有沒有不一樣的文字呢?在戚蓼生作序的《石頭記》裡。發現了一處在別的版本裡被刪掉的文字——回前詩,這首回前詩反映了曹雪芹真實的寫作意圖,作者對秦可卿這個人物的真實身份有所透露的。

    《紅樓夢》是一部被刪改過的作品,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作者曹雪芹和他的批書人脂硯齋多次披露,在《紅樓夢》的創作中。由於某種不能明說的原因,而刪減了內容。在對《紅樓夢》細細的解讀中,一個明顯被刪減的痕跡就是第十三回(強調),脂硯齋明確指出,這一回刪去了四五葉之多。十三回說的是秦可卿突然上吊自殺,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喪事的故事。在劉心武先生講到《秦可卿抱養之謎》裡,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曹雪芹在寫作《紅樓夢》時,由於某種不能明說的原因,在第十三回中刪去秦可卿真實出身的文字,而為了使這一人物天衣無縫,作者只好在第八回末尾打一個補丁,交代了秦可卿的出身,所以《紅樓夢》第八回有關於秦可卿出身的文字有後補的跡象,那麼《紅樓夢》第十三回究竟寫了什麼?這對揭開秦可卿這個人物的真實身份有什麼關係呢?

    大家都知道,寫她死去的第13回被刪去了4、5頁之多,這4、5頁裡面究竟寫的是些什麼內容呢,有人猜測,一定寫的是賈珍和秦可卿兩個人的戀情,兩人亂搞,一定寫這個,我也認為一定有這個內容,但是僅僅是這個內容嗎?我覺得肯定不只這個內容,如果只是這個內容的話,曹雪芹不至於把他刪掉,脂硯齋給他一出主意,就把這個刪了,不可能,因為在《紅樓夢》裡面,有時候根據情節的需要,根據塑造人物的需要,他也寫一些**場面,寫得也挺露骨的,他都沒有刪,因此,可以判斷刪去的4、5頁當中,即有他們兩個人的戀情,還有必須刪掉的政治性的內容,所以導致了兩個丫頭的古怪的反應,一個就是瑞珠,秦可卿死了以後,她就觸柱而亡,如果她只是看見了主子亂搞,她何至於觸柱而亡啊,而且有時候貴族府邸的那些老爺、少爺是滿不在乎的,你是我的僕人,我當著你的面做這事,你能怎麼著,你看慣了見怪不怪,大家記得尤二姐尤三姐到了寧國府以後,記得那個情節嗎,賈敬死了,賈敬吞丹死亡了,當時賈珍和賈蓉不在家,尤氏來料理這個喪事,後來賈珍和賈蓉騎著馬趕回來了,賈蓉先回來,有很大一段文字描寫,當著丫頭婆子什麼的就亂來,因為尤二姐尤三姐雖然是他的姨母,但是他很不尊重,因為這兩個人年齡也不是很大,又很漂亮,他就想,首先不說別的,想佔便宜,你記得那一回裡面寫到。旁邊僕人還有勸的,說到底人家也是姨媽那一輩的,賈蓉說你說得對,咱倆先親一個,我現在說的不是原文,是大致的情節。記不記得?摟過來就親嘴,那個在封建大家庭裡面,主子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尤其是男主人,他不避諱這些丫頭的,如果僅僅是他和秦可卿有**關係,有**描寫的話,瑞珠不至於見事觸柱而亡,瑞珠一定是聽見了絕對不應該聽見的話。那絕對不應該聽見的話,就應該是秦可卿真實出身的洩露,就應該是政治性的信息,所以瑞珠覺得我被發現聽見了,我如果自己不死,主子把我治死就會更慘,我別活了,她就急茬。活不下去,觸柱而亡了。另一個丫頭顯然也聽見了什麼。那就是寶珠,寶珠不願意死,寶珠比瑞珠聰明,寶珠採取辦法呢?一想秦可卿沒有生育,沒有子女,我就甘願做她的義女。我來駕靈,我來摔盆,我來充她的子息,參與喪事活動,後來就把這個秦可卿的靈柩送到了鐵檻寺。她就在那兒待下來,表示我再也不回來了,那當然賈珍很放心,賈珍聽說一個觸柱而亡了,他知道這個人聽見了隱秘的政治性的機密的信息了,你死了,死了好,你就洩露不了了,這一位也打算永遠閉嘴,永遠閉嘴也好,接受她當義女,很滑稽的,所以可見所刪去的4、5頁裡面的情節裡面會有關於秦可卿真實出身的洩露,會有關於秦可卿的這個家族如何犯上而失敗的一些文字描寫。那這不符合曹雪芹寫整個《紅樓夢》的總動機,他確實還不是要寫一個政治小說,再加上當時文字獄那麼嚴酷,所以脂硯齋跟他說,說你刪去算了,不要有這些內容,當然脂硯齋可能也認為賈珍跟他的情愛的**描寫,你也別這麼寫,這個人物的原型本來就那麼可憐,這些事你也幫她隱瞞算了,就把它刪了。

    那麼在這個古本《紅樓夢》裡面,在戚序本裡面,在戚蓼生的作序的古本《紅樓夢》當中就有回前詩,這個回前詩就等於把我這番話就抖露出來了,其實人家這個是有所洩露的,只有在後面的各種版本裡面覺得比較危險,全給刪了,通行本裡面就沒有了。這四句回前詩是這麼寫的:「生死窮通何處真?英明難遏是精神。微密久藏偏自露,幻中夢裡語驚人。」四句什麼意思呢?生死窮通就是說書裡面人物的生和死,窮和通也是兩個概念,跟生死是搭配的,窮就是完蛋了,到盡頭了,通就是通達了,走通了,那麼小說裡面寫的這寫生生死死,窮窮通通,哪些是真的呢?回前詩中自問一下,「英明難遏是精神」,不能都寫出來,這文筆很英明,他不能都寫出來,但是有一種精神,作者有一種精神上的傾向,他沒有辦法遏制,「英明難遏是精神」,結果就「微密久藏偏自露」,秦可卿她的真實身份長久的很隱秘的,秦可卿的真實身份非常隱秘地藏了許久,但是在這一回裡面偏偏要有所暴露,有所顯示,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幻中夢裡語驚人」,顯然是高於賈府的一個有廣闊的政治眼光的人物,教訓賈府,今後你們應該怎麼辦,我已經不行了,我要走了,但是我實際上是一場政治交易的產物,我死了以後,你們家並不是馬上也要遭災,反而會有一樁喜事降臨,會有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好事出現,但是那也是瞬息的繁華,在那個好事之後跟著來的就是「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所以這個人很厲害,「幻中夢裡語驚人」,所以在脂硯齋的評語裡面和古本《紅樓夢》的回前詩裡面,就已經透露出來了,秦可卿這的人物她的生活原型來自於什麼。

    我前面幾講幾次提到過一個細節,您千萬別忘,就是這個香菱到了這個薛家,後來又住到賈家以後,周瑞家的看了香菱,周瑞家說她長得像誰啊?說她性格模樣像誰啊?就是像秦可卿,曹雪芹寫這一筆是亂寫的嗎?隨便寫的嗎?他都是有寓意的,香菱是個什麼人呢?第一回你還記得嗎?甄士隱抱著香菱,來了一僧一道,這兩人當時怎麼說,說你為什麼把這樣一個有命無運的抱在懷裡喲?這是有命無運累及爹娘的啊,是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這些話都是相通的,秦可卿就是一個有命無運的累及爹娘的一個生命。她自己很清楚,所以她說任憑神仙也罷,治得病治不得命,她的生死存亡完全決定於她的家族能否在政治權力的搏鬥當中獲得勝利。到第13回,秦可卿就死掉了,曹雪芹就下筆了。就把這個人處理了,她就死了,淫喪天香樓了。

    那麼現在我們就懂得了,這個關於秦可卿的12金釵的冊頁裡面,她的判詞是什麼意思?重點是兩句,一句叫做「家事消亡首罪寧」,一句是「箕裘頹墮皆從敬」,就是在《紅樓夢》的冊頁,以及關於《紅樓夢》之曲。關於秦可卿的那個曲子叫做《好事終》,現在懂得什麼叫「好事終」了吧,本來你把弘皙的妹妹養在家裡,養大了,差不多20歲了,如果弘皙雙懸日月照乾坤,結果是一輪明月升在天上,所有的老百姓都仰頭看。他登基成為皇帝了,那豈不是皆大歡喜嗎?那賈家不就立了大功了嗎?是不是?所以叫好事。但是沒想到,最後這個好事成沒成?沒成,叫「好事終」,所以《紅樓夢》12支曲關於秦可卿這支曲叫做《好事終》,這裡面一些句子我不一句一句分析了,因為大家都能看懂。我只重點分析幾句,在12金釵的冊頁和12支曲裡面一些關鍵的句子我在這裡略做解釋。一個叫做「家事消亡首罪寧」,就是賈家最後毀滅,首罪在榮國府還是在寧國府呢?下面我聽到的聲音不一樣,有的可能是受高鶚續書的影響太深。高鶚續書,當然也把寧國府的罪寫得好像是比較大,因為皇帝整治寧國府比較徹底,賈家延世澤,好像是只寬恕了榮國府;但是高鶚最後給寧國府歸納的罪狀是什麼呢?你現在看看去,很滑稽的,大體上一個就是說是逼取良家婦女,就是說尤二姐的事,這個尤二姐是誰娶了她,誰偷娶了她啊?是賈珍嗎?就算賈珍當中起了不好的作用,罪名首先應該是賈璉啊,賈璉他國喪、家喪他都不顧,違反封建禮法娶了尤二姐,而且後來造成尤二姐跟她原來訂婚的丈夫的分開,造成了一些其他的後果,這是榮國府的事,高鶚最後他為了把寧國府寫的罪大惡極,就列出這麼一條罪狀。還有一條更可笑,有關尤三姐,高鶚的文字大體就是說,這個人死了以後沒有報官,私自掩埋了,這算多大的罪啊!在封建社會也不是不得了的罪,然後他就把賈珍寫得最後被治得很慘,他想不出別的辦法,因為什麼?或者說他沒有搞清楚前面關於秦可卿的描寫是怎麼回事?其實也許是他太清楚了,他要迴避,他要掩蓋,所以他這麼寫,實際上在80回以後,根據曹雪芹本人的構思,賈府的隕滅,家事消亡應該首罪是寧,應該是寧國府,為什麼?就是因為後來重提寧國府居然收養了皇族罪家的女兒,當然是彌天大罪,這個事實抖摟出來以後沒有活頭,所以叫做「家事消亡首罪寧」,而且「宿孽總因情」,我在前幾講講過,秦可卿的「秦」,它和愛情的「情」,它是諧音的,從南方來的曹雪芹,他in和ing他認為是一樣的,我四川人我有時候in和ing也分不清,讀音上認為是諧音的,那麼就說明生活當中的曹家和廢太子一家的感情太深厚了,因為感情特別深厚就作出了一些事情,就造孽了,使得自己的家族敗落了,反映到《紅樓夢》裡面就是寧國府收養了秦可卿,造成了最後整個賈氏宗族的毀滅。那麼還有一句叫做「箕裘頹墮皆從敬」,這句話很多人不理解,「箕裘頹墮皆從敬」,這個箕裘就是比喻家務事,比喻一個家族的它的重要的事情,那麼都頹墮,都被拋在一邊,顛倒了沒人管了,這個都從賈敬開始,這個從表面上我們也能理解,因為在冷子興演說寧國府的時候就告訴我們,說賈敬就到都城外邊和那些道士胡羼、煉丹,後來吞丹死掉了,不再管理寧國府了,他逃避了,賈珍就理直氣壯地就襲了爵,而且在寧國府裡面當了大爺,而且還成了賈氏宗族的族長,而且他把寧國府倒一個個兒,也沒人能管得了他,那麼賈敬在逃避什麼我們就清楚了,生活當中的原型,他對收養秦可卿原型,他採取消極態度,他可能是不同意的,既然你們把她接來了,我就離開,所有以後所引起事情跟我無關,這麼大的事情,決定家族命運的事情他居然不管,所以在這個《好事終》曲裡面說是「箕裘頹墮皆從敬」,在政治上,他對賈府後來的頹敗,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採取了逃避的態度。他為什麼去煉丹,他過生日都不回到賈府來,為什麼?原來覺得不可理喻,現在一梳理,肯定有生活原型,生活原型當時對待這件事情就是這樣的態度,導致了最後《紅樓夢》一個自敘性作品對人物的設置,對人物的描寫,對情節的描寫是這樣的。那麼我說到這兒,先做一個結論。再針對可能對我提出的質問做出一點解答,我的結論就是:曹雪芹所寫的秦可卿這個角色是有生活原型的。這個角色的生活原型就是康熙朝兩立兩廢的太子他所生下的一個女兒,這個女兒應該是在他第二次被廢的關鍵時刻落生的,所以在那個時候,為了避免這個女兒也跟他一起被圈禁起來就托曹家照應。而生活當中的曹家就收留了這個女兒,把她隱藏起來,在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這個生活原型使他不能夠迴避,應該寫下來,他就塑造了一個秦可卿的形象,概而言之,秦可卿的原型就是廢太子胤礽的女兒,廢太子的長子弘皙的妹妹。(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