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神級備胎

正文 第三百九十四章 揭秘紅樓 文 / 獨孤紅蝦

    在如火如荼的《易中添品三國》結束之後。

    湘西電視台,也是在大力的邀請更多學術知識界的學者,來百家講壇講學。

    有了《易中添品三國》的成功,湘西電視台和台長歐陽正,對於這檔節目的投入和關注更多了。

    也是力求打造出一個文化講座的品牌。

    旨在弘揚文化,傳承學術。

    讓人們在娛樂之餘,也更多的獲取一些對自己有益的知識。

    這是傳承文化傳統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而之後,作家劉新武也是登上了百家講壇,為觀眾們揭秘紅樓夢。

    從明末清初開始,在文人中開始漸漸流行閱讀帶有批語評語的小說、戲曲,比如金聖歎批水滸、西廂,曾風靡一時、影響極大。脂硯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曹雪芹的原作加批批語、評語的。在《紅樓夢》眾多的批書人中,脂硯齋最認真、最細心,批語數量也最多,最後把自己抄閱評過的《紅樓夢》叫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脂硯齋是想把自己的批語、評語能夠和曹雪芹的原作正文一起問世流行,所以,脂硯齋可以被視為曹雪芹最重要的合作者。二百多年來,對於脂硯齋到底是何許人也的爭論一直不斷。這個神秘的批書人到底是誰?他和曹雪芹究竟是什麼關係?他是男是女?是親是友?

    對於脂硯齋的確切身份,紅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終無定論。歸納起來有妻子說、叔叔說、堂兄弟說等幾種說法。儘管對於脂硯齋的身份多有爭論,但對於脂硯齋批語本身,紅學界普遍認為它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那麼這些批語究竟寫了些什麼?眾多的脂硯齋批語透露出曹雪芹原作的哪些蛛絲馬跡?脂硯齋與曹雪芹又是如何合作的呢?

    潛心紅學十餘年的著名作家劉心武,將引領我們一步步走進奼紫嫣紅的紅學「百花園」,揭開脂硯齋的神秘面紗,講述自己的秦學研究之路。

    我自己對《紅樓夢》的興趣是從我的童年時代就開始了。我讀《紅樓夢》比較早,有的家長不讓自己的孩子小時候讀《紅樓夢》,覺得太小讀《紅樓夢》可能會學壞,其實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的話不盡然,我的父母喜歡《紅樓夢》。我的哥哥姐姐喜歡《紅樓夢》。我是我們家最小的,我就經常聽見他們討論《紅樓夢》,耳熏目染,對我是一種熏陶。

    紅學除了曹學的分支。版本學的分支以後。還有一個很大的分支叫脂學。什麼叫脂學?就是你發現古抄本、古本《紅樓夢》,它和鉛印本都不太一樣,和活字版印本不一樣。它上面都有批語。這個批書的人有時候署名,有時候不署名,大多數情況下署一個什麼名字呢?署一個名字很古怪,叫脂硯齋,署這麼一個名字。

    我看下面有人在微笑,說哎呀,一個人看一本書,寫一些評語,這有什麼稀奇啊?我看書我就寫評語,過去像金聖歎,這是一個大書評家,他自己不寫小說,可是他評別人的小說,評三國、評水滸,大批評家,那不都有嘛,有什麼稀奇的呢?哎呀,你得看脂硯齋的批語本身,咱們才好討論,脂硯齋批語可不得了,不是咱們所說的一般的批語,也不是金聖歎那種,跟作者原來沒關係,現在看了這書覺得有話要說,於是來批評,不是那麼回事。這個脂硯齋批語現在留下來非常多,各個古抄本上的批語還不盡完全相同,有相同,有不同的。這些批語非常有意思,在這個甲戌本的正文裡面就有脂硯齋的名字出現,就是說這個人還不光是一個批評家,他的名字出現在曹雪芹的正文裡面,在甲戌本裡面講到《紅樓夢》書名改變的過程當中,最後一句就是「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書名演變開頭是《石頭記》,到後來有人說應該叫《情僧錄》,又有人說叫《紅樓夢》,有人說叫《風月寶鑒》,有人說還是叫《金陵十二釵》吧,最後到甲戌時候,是脂硯齋本身,他就確定這個書名還是用《石頭記》,脂硯齋名字被曹雪芹鄭重地寫在書的正文裡面。

    對一個女士稱先生,這不意味著她就是一個男性。可見這兩個人關係不尋常,也就是說脂硯齋她不是一個一般的批評者,她參與這本書的創作,她跟曹雪芹的關係密切到難解難分的地步。甚至於在脂批裡面,脂硯齋批語裡面出現這樣的話,說「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余二人亦大快遂心於九泉矣!」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時候,她在批這個書的時候,曹雪芹已經去世了,她很悲痛,她就希望今後造化主,造化主就是上帝,主,就是主宰我們的命運,冥冥中的一個主宰者那麼一個意思,希望他今後再重造一個曹雪芹、一個脂硯齋,這樣的話,最後咱們兩個在地底下——九泉就是指地下,古人認為地下有九道泉,那是最深處——在那兒相會就大快遂心了,就是心裡就舒服,就踏實了。就是造化主許願,說你們倆都去世以後,今後我讓你們倆再復活,重新在世界上再生活一遍,她有這樣的批語,你說這兩個人什麼關係?誰是曹雪芹的合作者,高鶚哪夠格啊?高鶚八竿子打不著啊,這個人就在他旁邊啊,這個人跟他這麼說話,朋友都不是,就是夫妻。有一種意見認為就是夫妻關係,我個人比較傾向於這種意見,關係再密切不過了。

    而且這個脂硯齋很厲害,她在批語上有什麼批語呢?很多曹雪芹用的生活素材她知道,她門兒清,北京土話,門兒清。

    比如說她經常有這樣的話。寫到這兒,說「有是事,有是人。真有是事!真有是事!作者與余,實實經過!」她能做這個見證。甚至於「此語猶在耳」,這句話她當時聽見過,現在還在耳邊響。「實寫舊日往事」,等等,她和曹雪芹共享《紅樓夢》的原始材料、原始素材,她厲害得很啊。她有的時候批著批著,《紅樓夢》裡沒寫到。她想到了。她還要過來提醒曹雪芹。比如說,她有一條,就是當《紅樓夢》裡寫到賈寶玉和秦鍾很要好,帶秦鍾去見賈母。賈母一看秦鍾出落得也不錯。很喜歡。就給秦鍾一個金魁星,送他一個魁星,這個時候脂硯齋就說了。「作者今尚記金魁星之事乎?撫今思昔,腸斷心摧!」這哪兒是一般的批語啊?是不是?她就掌握曹雪芹寫作的生活原型、事件原型、物件原型、細節原型。還有一回是寫到喝合歡花釀的酒,脂硯齋就批了,「傷哉」,她就很傷感了,傷感哦,「作者猶記矮舫前以合歡花釀酒乎?屈指二十年矣!」你看她,什麼人啊?曹雪芹沒寫這個矮舫,矮舫估計是一個園林建築,她就知道這個生活素材來源於當年矮舫的,咱們當時用合歡花釀過酒!這件事是二十年前的事,清清楚楚,所以你看她是什麼人。再回過頭來想想高鶚是什麼人,越想脂硯齋越冤枉,《紅樓夢》的封皮上寫上曹雪芹、脂硯齋我覺得都合理,寫上高鶚實在是太不合理了。

    而且這個脂硯齋更厲害了,有的批語就發現她更厲害了,她這個人,她不僅知道這些原型,她甚至有的地方都自己直接來寫,她參與創作,她有這種話,比如說第二十二回,她有一條批語,她這麼寫的,「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她埋怨連咱們都埋怨上了,咱們就都光注意高鶚了,就把脂硯齋這麼一個重要的合作者給忘記了。第二十二回鳳姐點戲是脂硯執筆,當然這句話有兩解,紅學界有兩解:一種見解就是說裡面寫到薛寶釵過生日,大家給點戲,其中有一個角色其實就是脂硯齋本人,她就是其中一個角色,當時,她在場,她也點了戲,這件事情別人都不記得了,她認為作者應該記得,她認為知道的人太少了,她感到很傷感、很悲哀,這是一種解釋;另一種解釋,就是其中寫到鳳姐點戲這個細節的時候,曹雪芹可能打磕巴了,說鳳姐點個什麼戲呢?脂硯齋說行了,您一邊去,這次紅袖不添香,你給我添香得了,我來寫,「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也可能是這個意思,不管是什麼意思,你想想脂硯齋厲害不厲害?參與創作,聯合寫作,這是很厲害的。

    更重要的線索是,脂硯齋整理過八十回以後的書稿,她不但目擊過、閱讀過曹雪芹八十回以後的寫作,她還整理過。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八十回以後曹雪芹寫的稿子不知道為什麼都丟失了。脂硯齋她留下很多這樣的批語。你比如說在《紅樓夢》前面第八回有一個丫頭叫茜雪,紅顏色的雪。茜雪這個丫頭出場很快就消失了,就因為她一杯茶的事情,我在下面我還會講到,為了一杯茶就被攆出去了,我是寫小說的,我懂得。我開頭,我蠢頭蠢腦,我當時沒讀古本《紅樓夢》,我說曹雪芹這麼一個大作家,設置一個人物,端一杯茶,啪,攆出去了,沒了。前八十回就沒這個人的事了,後四十回高鶚續的,更沒有這個人的事兒,我說不應該有這種失誤啊,是不是?你設置一個人物好端端的有這麼一段事,怎麼會就沒下文呢?長篇小說按說不應該這麼寫啊?錯的是我,我錯把高鶚的四十回當成曹雪芹的原筆了。曹雪芹是寫了的,脂硯齋在第二十回就有批語,說「茜雪至獄神廟方呈正文」,脂硯齋看見過。曹雪芹大手筆,叫什麼呀?叫「草蛇灰線,伏延千里」。什麼意思啊?打草驚蛇這話聽說過吧?一條蛇很長,在草裡面游動,蛇拐彎那麼游,草很高的時候,這個蛇身子會怎麼樣呢?一會兒現出這一段,一會兒現出那一段,似有若無,但實際上它有它的運行軌跡,草蛇。灰線。過去沒有現在這麼多劃線的工具,手裡捏一把灰,倒退著這麼劃一條線,現在偶爾還有一些人這麼劃線。灰線。拿灰劃線,它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這時候它會斷斷續續,因為畢竟它不是一個非常嚴密的工具,是吧?另外一個特點就是說它又可以畫得很長,捏一把灰可以畫很久,是不是?所以「草蛇灰線,伏延千里」。就是曹雪芹的大手筆。這個批語對曹雪芹寫作這個特點在脂硯齋批語裡面多次出現。茜雪。你不要以為就沒有了,實際上我傻冒了,蠢笨了,以為人家就沒有了。告訴你。在後面。非常重要,在獄神廟這一回,有大段文字。茜雪成為那一回的主要人物要出場的。

    在另一回批語裡面,又寫到,告訴大家,曹雪芹已經寫出來了,就是獄神廟這一回故事,就是後來賈家徹底敗落以後,賈寶玉跟鳳姐都鋃鐺入獄了,關大牢裡了。過去的監獄都有一個獄神廟,允許犯人在進監獄和出監獄的時候去拜獄神,這個是當時監獄裡面的一個風俗,獄神廟。茜雪就出現了,而且小紅也出現了。小紅這個角色也被高鶚寫丟了,小紅多重要啊!《紅樓夢》前面你看看小紅的故事,要真說衝破封建道德觀念,大膽戀愛,那賈寶玉絕不是冠軍,冠軍是賈芸跟小紅,賈寶玉跟林黛玉恐怕得屈居第二,甚至於得屈居第三了,那多大膽啊!小紅「遺帕惹相思」,她什麼把帕子丟了啊?她比現在咱們過情人節那還巧妙,敢在大觀園裡面向自己所愛的男子丟下信物,這很有種。這個角色怎麼寫著寫著沒了,那怎麼行呢?脂硯齋告訴你了,在獄神廟這一回裡,小紅也要出現,茜雪也要出現,她們去幹嘛?去安慰寶玉,去救助寶玉,關鍵時候這種人就站出來了,很重要的情節。但是非常可惜,脂硯齋又告訴我們,「余只見有一次謄清時,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還不是一份稿,五六稿,大概有五六回,「被借閱者迷失,歎歎!」我現在跟著她歎,多想看啊!這借閱者是什麼借閱者啊?這麼缺德啊!是不是啊?不但毀了當時曹雪芹的著作,也使咱們失去了這種眼福。當然也有紅學家考證,這不是一般的借閱者,實際上當時曹雪芹寫作可能已經被人盯上了。

    在清乾隆時期的文字獄是非常厲害的。前面寫那些繁華生活還可以,到後面你要寫這個貴族家庭的敗落,這很危險。你寫到獄神廟,這更危險。所以就有人以借來看看這個名義,拿走了就沒還,非常大的損失。所以你說《紅樓夢》的研究,紅學的第三個大分支——脂學多有意思啊!多值得研究啊!是不是啊?應該到裡面去逛一逛。

    她透露很多東西,包括八十回以後有的一些文字,她也透露。比如說前面八十回裡面寫到賈寶玉在寧國府看戲,覺得熱鬧到不堪的地步,太煩了,要出去玩,最後是茗煙(焙茗)就陪他出去,到襲人家,襲人家就趕快招待他,但是你想他一個貴族公子,襲人家,也不是很窮,但是襲人覺得你們擺上這些東西啊,叫做「襲人見總無可吃之物」,沒一樣能給他吃,當然最後襲人想一想,到我們家一趟,你不吃也不好,最後就撿了幾個松穰,吹了吹細皮,拿手帕托著給賈寶玉吃,這個時候脂硯齋就有批語,她透露後面的文字,她說「留與下部後數十回『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等處對看。」就是說,現在就說這麼好的東西,其實襲人家當時是過元宵節,擺出的茶果都非常好,但是襲人就覺得沒有能給賈寶玉吃的,你賈寶玉過的什麼生活啊?後面一些描寫,我們就知道他過的什麼生活。但是在後面會寫到賈寶玉什麼處境呢?會披一個大紅猩猩的斗篷嗎?大紅猩猩氈斗篷?見鬼了。脂硯齋說得很清楚,後面要寫他是「寒冬噎酸齏」,「齏」,就是咱們過去有句話叫做把他碾為齏粉,就是碎沫,酸菜的渣子,知道嗎?寒冬就只能吃那個。用什麼取暖呢?是一個大紅猩猩氈的斗篷嗎?叫做「雪夜圍破氈」,不知道在哪兒撿一個破氈子圍上。所以高鶚完全違背了曹雪芹的原意,人家脂硯齋看過後面曹雪芹怎麼寫的,告訴你有這個句子。

    而且脂硯齋透露的有的信息更驚心動魄,她說《紅樓夢》最後一回有一個情榜,就是寫完了,就跟那個《水滸傳》最後一百單八將排座次,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一樣,它有一個情榜,這個情榜怎麼排呢?可以推測出來,除了賈寶玉全是女性,賈寶玉單獨,賈寶玉可能叫做絳洞花王,這是在活動裡面正式出現過的一個詞,瓊花的一個護花仙子,一個護花人。她就說了,她說賈寶玉後面還有考語,就是情榜對每一個人,後面都有幾個字的考語,考語就是曹雪芹評語,用今天的話講就是一個鑒定了,但是他用非常精煉的話,賈寶玉的考語是「情不情」,她寫出來了,她在前面的批語透露出來了,說後一回,最後賈寶玉是「情不情」,她說難怪「情不情」,第一個「情」是動詞,第二個「情」是名詞,就是賈寶玉他能夠用自己的感情去賦予那些沒有感情的東西,這個人就屬於人文情懷深厚到這種地步。她說黛玉的考語是「情情」,第一個字是動詞,第二個字是名詞,黛玉是把她的感情只獻給她愛的那個人,獻給她自己的感情。她愛情很專一。薛寶釵是什麼,很可惜,我們沒查到,沒留下這樣的痕跡,估計是比如說「無情」或者什麼的。很顯然就是說,從第五回冊頁我們就知道,它是有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的構想,可能它就像《水滸傳》一樣,它是每十二個人一組,分九組,十百零八個女性都在榜上,它寫完了的。而且脂硯齋乾脆就告訴你,其中最後有一個回目,《紅樓夢》的回目很有趣,都是八個字,不是像中國傳統那個,中國人喜歡六個字、七個字,它是八個字,她就告訴你後面有什麼回目,她說有一回是什麼呢?有一回是「薛寶釵藉詞含諷諫,王熙鳳知命強英雄」,她把回目都告訴你了,怎麼會八十回以後曹雪芹沒寫呢?說句老實話,本來怎麼輪得到你高鶚去續後八十回的故事呢?人家都寫完了的,只是書稿沒有定稿,還缺一些部件而已。所以這個《紅樓夢》是一部很悲慘的書,曹雪芹真是一個天才的悲劇。研究脂批,我們真的心得可以非常之多。(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