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逍遙記

龍騰世紀 第179章 諸侯討董 文 / 無限空虛

    現在軒轅天治下有巨大的地盤,僅僅他新打下的州就有三個,再加上東海上的島鏈,差不多有四個州的地盤。

    張昭治理定北州,這是因為這裡名族多,各種矛盾層出不窮,雖然過了這麼多年,還是有些不穩定,軒轅天的屬下,除了幾個重要職位的人之外,也只有經驗豐富,才能冠絕的張昭才能管理的下。本來軒轅天的學生也有幾個能行,但是畢竟太年輕,經驗不足。不過在歷練幾年一切就輕鬆了。

    東海上的日出島鏈,軒轅天交給了趙雲的各個趙睿來管理,至於武力則由海軍來擔當,趙睿來到幽州一直沒有擔任什麼官職,他一直呆在張昭的身邊學習,知道一年前才在張昭的推薦下,被軒轅天安排為島鏈的管理者。

    牧東州由毛?管理,牧西州由程昱管理,這不是沒有其他的人才去治理,而是草原是秘密攻打下來的,外面都只知道是東部鮮卑在極力統一草原,所以這治理者必須是被人不怎麼熟悉的,而且是自己最忠心的,能力突出的人才行。

    不過雖然定北州,草原等地都是幽州借助『外人』的手打下來的,外部都不知道實際的統治者是幽州,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軒轅天只要求盡量隱瞞更久的時間,以後就能有更大的底牌,可以給對手更大的『驚喜』。

    要說現在的情報系統,幽州的幾個情報系統,都是軒轅天根據上個世紀無數經驗建立起來的。他可以說幽州的情報能力是大漢最快最全面的,不能說已經深入到每一個角落,但是也能覆蓋整個大漢所有的城市。

    現在幽州吸引力越來越多的人的眼光,因為鎮北軍多次的勝利,也因為現在大漢用的許多生活用品產自於幽州。從餐桌上的餐具,到身上穿的衣服,首飾,再到文人用的筆墨紙張,還有書籍等等。

    不過最近天下的眼光大多集中在了洛陽,因為新一代皇帝的登基,大赦天下,也因為董卓的肆無忌憚。

    這個時候,董卓在洛陽已經弄得天怒人怨的,只是因為武力全部掌握在他手裡,所有人只能忍氣吞聲,而那些抵抗的人的頭顱都掛在了城樓上。

    來到洛陽之後,董卓大力搜刮錢糧,擴充軍隊,現在他麾下已經有騎兵三十萬,步兵五十萬,可謂實力大漲,虎視天下。

    不過,這個時候,董卓的頭號軍師李儒則不這麼想,他發現他的主公來到洛陽之後已經變得貪圖享受了,沒有了以前的野心和狠辣。每天甚至還穿起儒衫來,不倫不類的。天天歌舞,日日酒肉。

    李儒是個身具大才的人,他可是知道現在根本不到享受的時候,大漢朝廷的人心沒有完全失去,而且近來自己主公的所作所為已經得罪了無數的人,萬一那些人聯合起來,這幾十萬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軍隊根本就不能抵擋。

    多次勸告無果,李儒不由的有些無奈,他知道自己身上已經深深的印上了董卓的印記,這一輩子都可能洗不掉了,主公不聽,那就自己來做些補救動作吧,幸虧主公對那些不妨礙他享受的有利可圖的措施還是不拒絕的。

    除了一直呆在董卓身邊當保鏢的華雄外,李儒將董卓麾下所有的將領都叫了過來,說清了情況,制定了防守的措施,要諸將全力去施行。也幸虧李儒在以前在諸將心中建立起來多智的形象,而且某些道理大家都懂,所以以徐榮為首的諸將都應諾而去,接下來也沒有再和他們的主公那樣,每天貪圖享樂了。

    而另外一方面,李儒開始挑起諸侯之間的矛盾,他有著自己的情報系統,特意的瞭解了諸多諸侯之後,李儒拿起漢獻帝的玉璽將寫好了的十來個『聖旨』都蓋上了章,並以最快的速度送來出去。

    不過,還沒有等李儒的聖旨起效,一封征討董卓的檄文傳遍了天下諸侯。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洩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操回到家中,在大賈衛弘的錢財資助下招兵買馬,同時又陽平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來投。又有一個山陽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來相投,加上族兄弟,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的幫助,聚齊三萬大軍。

    一時間天下個諸侯都起兵響應,共有二十鎮,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東萊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第十八鎮,幽州刺史黃昊(軒轅天),第十九鎮,并州刺史丁原,諸路軍馬,多少不等,多的有十來萬者,少有三.四萬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劉家的幾個州牧只有劉岱一人前來,而劉表,劉虞,劉焉,劉謠等人都只在錢糧方面資助而已。或有各種理由不能前來。

    而軒轅天則因為鮮卑的入侵,只能拍學生徐庶率軍前來。

    聽到軒轅天沒來的消息,韓馥是緊張,而袁紹則是松林口氣。韓馥他雖然知道草原上發生了某些事情,不過他派出的探子全部沒有消息,但他怕軒轅天搞些什麼動作,而袁紹則高興沒有人來和他搶盟主的位置。

    各路諸侯大軍齊聚酸棗,每路的軍隊數量不一,袁紹最多有十二萬,公孫瓚最少只有兩萬,但是十九鎮諸侯加起來則有一百三十餘萬人,大軍的營寨排開來就有上百里。

    諸位統帥諸侯來到中軍大帳聚集,太守王匡說道:「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刺史韓馥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諸人附和。

    曹操在一旁低聲說道:「要是鎮北大將軍在此,盟主應為他擔任。」

    袁紹見諸人果然推薦自己擔任盟主,而不是自己的族弟和曹操,心裡大喜,不過面子工作還是要做足的,再三推辭,在諸人的極力擁護下他方才應允。

    於是次日,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紹登壇。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說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說的那是一個正氣凜然。然後諸侯歃血為盟,來到中軍大帳,袁紹開始行駛盟主的權利,命袁術為副盟主,總督糧草,命孫堅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至於戰利品說道戰利品的分配,諸侯們起了爭執。到後來都爭得面紅耳赤,更有的甚至將某些矛盾帶到這裡來了。

    徐庶聽從軒轅天的指示,一直低調的很,不過即使這樣,曹操卻主動找上門來,問道:「徐將軍,請問這次鮮卑入侵可有危機?」說完他自己拍了下腦袋說道:「你看,我糊塗了,鎮北大將軍都派你們南下,肯定沒有危機了。」

    「呵呵,曹將軍過獎了,我可是多次聽老師說起曹將軍你,說你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啊。」徐庶笑著說道。

    「真的?鎮北大將軍實在是太看得起我曹某了。不知這次貴軍能否和我部共進退?」曹操笑著說道。他可是從該才的諸侯爭論中看出來不少隱患。【希望各位讀者大大,在看完之後覺得還可以的話,就請您輕輕點擊鼠標,收藏,推薦一下。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