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逍遙記

龍騰世紀 第二十六章 君子協議 文 / 無限空虛

    軒轅天笑著答道:「我姓黃,名昊,字忠國,冒昧了拜訪,還請見諒」。

    說完,張昭將他們請進會客廳,落座,潘鳳站在軒轅天背後,張昭看在眼裡,知道眼前的人不簡單,竟然有一個這麼彪悍的手下。

    一會兒,還是軒轅天先說出來,和張昭比耐心,這時機不對,他對張昭道:「張先生,我現在是漁陽太守,想招你去和我一起管理漁陽,你先別急著拒絕,先看看我這人值不值得你效力,呵呵,現在是主公求人才,人才也要考驗主公的」。

    張昭見軒轅天忍不住說出來他來的目的,露出了笑容,首先這人不虛偽,答道:「北方苦寒,又不安穩,是不是有北方民族入侵,沒什麼發展,你怎麼說服我去呢」。

    聽張昭這麼說,軒轅天感到有戲,只要不是直接拒絕或者是水滴不進就好,於是軒轅天說起了他的發展藍圖。

    「北方是苦寒,但是現在,我去了以後我會先組織軍隊,發展民生,我和你說啊……。」說著軒轅天用水在桌子上給張昭畫起來東北的地圖,張昭看水跡干的太快,叫人到書房把文房四寶拿來了。

    「你看,這北方,人人都只知道苦寒,但都不知道再北方一點有一塊寶地,肥沃的很,只要我搞起軍隊佔領了這地方,一年的糧食可以和整個中原相比了。而且你不要擔心我的軍隊不行,你聽我和你說我建立軍隊的理念….」軒轅天說個不停,張昭和潘鳳在邊上聽著,剛開始都還不覺得怎麼的,但越聽感覺軒轅天的發展很有實現的可能。

    「還有,你看,我已經知道了這裡有大型鐵礦,銅礦,兵器打造不缺了,這裡有煤炭,嗯,是一種用來燒的礦石,比柴禾的溫度要高很多,一旦我開採出來,使用開來,北方的冬天也不是那麼的難熬了」。軒轅天接著說道。他沒有注意張昭和潘鳳的表情,他們都已經被軒轅天說的內容驚呆了。

    誰知道,在幽州北方還有這麼大的平原,誰知道還有比柴禾燒起來溫度更高的礦石,誰知道東邊海域還有這麼多的未知島嶼。

    「我注重農業的同時,還會開展商業,我從我師傅那學到了一種叫瓷器的燒製方法,瓷器比現在最精美的漆器,陶器都還要精美,還有我改造的新的紙張的製造方法,紙張比現在的紙張更加白,更加平滑,更加的柔軟….」軒轅天說道了一些他以後經營漁陽的想法。

    終於在軒轅天停下來喝水的空隙張昭說道:「我怎麼知道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呢?」

    軒轅天聽到張昭這句話,軒轅天知道這個人才又沒得跑了,於是答道:「要不我們來個君子協議,你和我一起去北方,給我倆年時間,我一定把我剛說的絕大部分都實現給你看,你看怎麼樣,而且在你同意的之後,我再告訴你一個秘密」。

    張昭低頭想了想,反正現在他也是閒在家裡,每天就是看看書,謝謝文章,和朋友聚聚之類的,一些太守之流來請他做官,但他都看他們不上眼,張昭對漢朝可沒有什麼忠心可言,他忠於自己。

    張昭的家族不大,只能說是個小地主層次,張昭自己家裡就一個夫人,一個孩子,父母都已經去世,家產不多,自己出去也方便,於是張昭說道:「好,大人,我們就來個倆年的君子協議,倆年之後只要你能證明你說的都是真的,我拜您為主公」。說完看著軒轅天的眼睛。能建立這麼大的事業,是個有理想的人都會去嘗試下的,何況張昭他本來就是個有大志向的人。

    「哈哈,好,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軒轅天是在是太高興了,招到這麼樣的一個大才,是在忍不住大笑起來,邊上的張昭也高興,一個人被自己的上司賞識都會開心的。

    張昭現在有個兒子叫張承,五歲左右了,長的文文弱弱的,看起來很普通,反正軒轅天看來他沒有修煉的天賦,至於做學習知識方面的天賦就不得而知了。

    張昭處理事情就是快,下午的時候就把家產之類的賣的賣了,送的送人了,他現在投靠軒轅天,他相信軒轅天不會虧待他,而且張昭也相信以自己的本事到哪裡都能混的很好,不在意這麼些財產。

    一天很快就過去了,明天就能啟程了,晚上軒轅天就住在了張昭家裡,晚宴的時候,張昭和軒轅天來了個高談闊論,結果他和別人一樣被震驚了,自己的學問以前他還以為很好了,但和軒轅天交談起來感覺不夠用,很多時候都淪為聽眾了。「看來,這個大人很有可能是我以後的主公了」。張昭想道。

    昨天張昭還沒問軒轅天的下一步打算,但在聽到軒轅天想到廣陵去找張?的時候,他大笑起來,說道:「大人,你的消息真的是神通啊,我們徐州的二張都被你打聽到了,我們在徐州還能有人知道,但到了別的地方就沒人知道了,看來大人您下了功夫了,正好我和子綱是至交好友,我和您一起去,哈哈,我一定會將他也叫去北方,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軒轅天聽到張昭這麼說,大喜,他還正為張?的事有點苦惱呢,看來這個張?也多半跑不掉了。

    馬車的速度就是慢,特別是還有女眷的時候,不過軒轅天心情特別的好,不是的和張昭談論起來,上到天文,下到地理,無所不包,張昭也樂於聽到一些新的知識,好似配合的不時發一些問題。

    「對了,子布,我昨天和你說的,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那就是,這天下幾年之後會打亂,到時候,天下失統,諸侯爭霸,哈哈,我也想參與這個遊戲,你大概也看出來了,你先別問我怎麼知道,但最多不出八年一切就會見曉」。軒轅天說道。

    張昭很是震驚的看向軒轅天,他不知道為什麼軒轅天這麼肯定天下會打亂,那為什麼他不去阻止,他雖然對漢朝沒什麼忠心,但還是問了出來:「大人,我也不知道你是怎麼知道的,但大人既然你知道這天下要打亂,為什麼你不去阻止呢。」

    軒轅天就知道他會問出來,說道:「我阻止不了,這是一個趨勢,你想知道原因麼?」

    張昭點了點頭,把目光投向了軒轅天,一副好學生的樣子。

    「你覺得要是天下大亂,這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軒轅天問道。

    張昭想了想:「難道不是一些野心家叛亂麼」說完他看了看軒轅天,他都有點懷疑軒轅天就是那個人了。

    「哈哈,別這麼看我,我可沒這個心情去叛亂,我覺得叛亂最主要的原因是漢朝已經失去了民心」。軒轅天說道

    張昭又點不同意,說道:「這怎麼可能,漢朝怎麼會失去民心呢?」

    「大漢的老百姓他們都其實很簡單的,只要有吃的有穿的,他們會很聽話,但你看現在,還有多少的老百姓有自己的土地,每年的收成大部分都被各種稅收交上去了,要是在豐收年還好,但在旱災,水澇的時候,收穫大減,但稅收還是一樣,老百姓多不能生存下去,很多的百姓只能把土地賣給那些個大家族,自己成為佃戶,但哪個家族需要那麼多的佃農啊,長此以往,老百姓都沒有自己的土地,還要應付各種苛捐雜稅,生存都難說,到時候有別有用心的人一慫恿,暴亂不可止」。軒轅天語重心長的說道。

    軒轅天說出了封建時代的主要矛盾,但他還沒說的是,黃巾起義前幾年都是大旱,全國流民大增,所以給了張角他們機會。

    張昭聽了軒轅天的話,也知道是事實,只不過現在還不是很明顯,於是說道:「那把土地還給他們啊」。但一說出去就知道自己說錯了。

    軒轅天看這張昭說道:「現在都是大家族在管理天下,皇帝是最大的家族,你說有哪個家族會把吃到嘴裡的肉給吐出來,所以這個矛盾智慧越來越激烈,至少我們這些小人物還改變不了什麼,所以我就準備到遠離中原的北方去準備。

    張昭看著軒轅天,他感到軒轅天非常的可怕,能看到幾年之後的事情,還能做出最好的選擇,這麼早就準備,做他的敵人太悲哀了,幸好自己和他是一邊的,既然這樣,那就一起為以後的亂世打拼吧。

    之後張昭沒有再說起漢朝的事情,他只和軒轅天說起漁陽以後的各種建設,從交談中,軒轅天得知張昭是個很正直的人,對漢朝的忠心幾乎沒有,這是最好的,內政能力和強,外交也還可以,但軍事計謀方面就一般般了,不過這已經非常不錯了,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是全才。在車上軒轅天看到反正沒什麼事情,就交給了張昭簡單的現代數學,這使得張昭把軒轅天當作天人了,現在他都沒想什麼倆年協議了,已經決定投靠軒轅天了。

    沮授正好相反,軍事計謀很強,內政還可以,外交一般。不過在軒轅天相信在他的知道下,他們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他打算回到漁陽寫一些書出來。

    到了下午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他們終於感到了廣陵城,張昭有點累了,文人的身體就是不行,這加強了軒轅天以後讓自己手下文人修煉的決心,先進城休息。

    晚餐的時候,軒轅天和張昭商量,讓潘鳳將張夫人他們送到東阿等待,張昭和他倆個人一起去找張?,陳宮,程昱,然後在一起到東阿會合。晚飯後,軒轅天對張昭說道:「子布啊,你的身體還是的練練,看今天這麼樣的趕路就把你累的。」

    潘鳳有點不同意,在他看來主公要他在邊上保護,雖然主公的武藝比自己強多了,不過在軒轅天的示意下點頭同意了。

    一晚無事,第二天天剛濛濛亮,軒轅天就把張昭就叫起來了,在張昭迷惑的眼神中,把他拉到了前院,教他打太極,在軒轅天簡單的解釋下,張昭很快就同意學習了,可能是古代的文人都有求長生的習慣吧,當軒轅天說練太極練到高深的時候能夠長壽,他馬上和認真的學習起來。

    一個教的認真,一個學的認真,沒多久,張昭能將太極拳打得有模有樣。飯後,軒轅天給潘鳳一些錢財,叫她們路上小心,不過也白擔心,就幾個人,一倆馬車,潘鳳騎馬,而且潘鳳武藝不錯,一般的土匪之類的根本不需理會。

    在張昭的帶領下,倆人騎馬,沒多久就到了張?家的所在地,他們倆個是同學,早幾年有段時間同求學於一個老師,張昭比張?小五歲。之後倆人也時不時有聯繫,關係還算可以。

    張?是東吳一個很重要的大臣,東吳很多的決策都有張?的參與,後人總結了他對孫吳有四大功勞第一.張?為孫策政權確定了堪與《隆中對》媲美的國策,明確了孫吳政權的發展方向。張?的第二個功勞就是促成了曹魏和孫吳的暫時聯盟,為孫吳政權的建立和穩固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第三.協助孫權在政治、軍事上鞏固政權。張?為孫吳政權立下的第四個功勞是建議孫權建都秣陵。

    為了緬懷張?一生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唐人孫元晏專門賦詩一首,對他的一生做了一個準確的評價:東部張公與眾殊,共施經略贊全吳。陳琳漫自稱雄佰,神氣應須怯大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