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雅騷

卷二 如今卻憶江南樂 第三百八十章 疑雲 文 / 賊道三癡

    吳道南吩咐廚娘烹製幾樣江西家鄉菜,留楊漣、張原用午飯,燻肉、魚頭、豆腐、青菜、瓦罐湯,家常小菜,別有風味,酒是新年時皇帝賜的宮廷長春酒,菜香酒美,賓主三人交談頗為融洽——

    午後未時初,楊漣與張原告辭,走在太僕寺街上,陽光燦爛,張原微微瞇起眼睛,從相對陰暗的小四合院裡出來,驟見強烈光線,眼睛還是有些不適——

    楊漣道:「介子,我今日不當值,你且到處我住處長談。」

    張原約了鍾太監在十剎海相見,道:「老師見諒,學生這時有事,傍晚時再來老師寓所候教吧。」

    楊漣覺得自己事無不可對人言,對別人他也這樣要求,問:「你有何事?」

    張原可以教訓小景徽說各人有各人的秘密,但對楊老師不行啊,楊老師會說君子坦蕩蕩,只好答道:「慈慶宮太監鍾本華是學生在杭州時的舊交,約好今日午後在十剎海見一面敘敘舊,學生不能食言失約。」

    楊漣搖了搖頭:「罷了,那你趕緊去吧,黃昏時我在會同館等你。」又覺得有必要提醒張原一句,說道:「介子,以後你少與閹豎輩往來,這樣清議不佳,你現在已不是青衿士子,而是官身了。」

    張原口是心非道:「楊老師教訓得是,不過既已約好,總不能讓人空等。」向楊漣一揖,帶著汪大錘和來福出太僕寺街東,再沿著皇城根折而向北,道路右側,那高高的皇牆內就是西苑太液池,牆面朱漆斑駁,顯出大明帝國的老態——

    因為已經是未時,怕鍾太監久等,張原三人走得甚快,經灰廠街、西大街、向十剎海鍾太監外宅行去,經過火神廟後的水亭時。見前面一頂絹帷小轎冉冉而行,一個宮人跟在轎邊,張原也沒在意,大步越過那絹帷小轎,卻聽轎內一個低婉嬌媚的聲音道:「狀元郎現在才來嗎,鍾公公等你好久了。」

    張原「啊」的一聲,停下腳步轉身朝那小轎作揖:「客嬤嬤吉祥。」這似乎有點清宮戲的味道了。

    雕花車窗被從內推開,露出客印月那張明艷皎潔的臉。那雙大而媚的眼睛瞅著張原。笑吟吟道:「三個月不見,張公子已是狀元及第,成了翰林院的六品官了。真是可喜可賀,張公子怎麼不乘車轎?」

    張原就跟在轎邊走,答道:「在下從太僕寺街那邊過來。沒多少路,走走看看風景也好。」

    「也有六、七里路呢。」客印月一雙媚眼瞟著張原,見張原身形挺拔,行步矯捷,兩條腿很有勁,春心就是一蕩,很少能看到這般英氣的讀書人啊。

    張原心想:「客印月這深宮乳娘能夠這麼隨意出入宮闈嗎,她似乎還有丈夫和兒子的。」問:「客嬤嬤要去哪裡,是鍾公公宅第嗎?」

    客印月點頭道:「是。我兒侯國興從保定家鄉來,這幾天就住在鍾公公外宅裡。」

    張原心道:「不錯,鍾公公和客印月勾搭上了。」

    過了火神廟就是鍾太監的大四合院,武陵一直等在這邊,看看過了正未時了,正等得焦急呢,見張原從火神廟那邊過來了。忙對身邊的小內侍高起潛道:「小高公公,我家少爺來了。」

    小高就跑進去報信,待鍾太監迎出來,張原和客印月已經到了門前,張原拱手道:「讓公公久等了。」

    鍾太監笑道:「雜家也才到不久。客嬤嬤半路巧遇狀元郎嗎。」

    客印月從轎子裡下來,笑道:「是啊。很是沾光呢。」

    鍾太監一笑,對張原道:「張翰林請,雜家在後園設了酒宴專為狀元郎賀喜,客嬤嬤要一起喝杯酒嗎?」

    客印月道:「這怎麼好意思。」眼睛瞟著張原——

    張原沒注意客印月,他看到鍾太監身後站著兩個人,一個是三十來歲的昂藏大漢,身形高大,臉很長,眼睛小卻極有神,站在那裡就有一種威勢,另一個是扁平臉的少年,十三、四歲,有點畏畏縮縮的樣子——

    張原問鍾太監:「鍾公公,這兩位是——?」

    鍾太監回頭一看,還沒答話,客印月已經答道:「這個是我兄弟客光先,這個是我兒子侯國興——還不趕緊向狀元郎見禮,今年的新科狀元,炙手可熱。」

    那昂藏漢子和扁平臉少年就過來向張原叉手施禮,張原還禮道:「原來是客嬤嬤的令弟和令郎,那就一起喝一杯吧。」

    客印月的弟弟客光先躬身道:「狀元公折煞小人了,小人豈敢與狀元公同席。」

    鍾太監與張原有要緊話說,不想有人打擾,客印月這個弟弟是個農夫,哪裡上得了檯面,說道:「客嬤嬤要與兒子和兄弟團聚說話,雜家另備了一席酒讓他們暢飲。」說罷,挽著張原的手進入內堂。

    三年前在杭州城甬金門外的織造署,鍾太監就曾挽著張原的手送張原上車,那時是鍾太監示恩邀名,是上位者的愛才和雅量,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張原非復當年的小童生,而是名滿天下的新科狀元,鍾太監結交張原已經有點高攀了,讓鍾太監滿意的是:張原依舊很看重與他的交情,雖然狀元及第,但神色一如從前謙和,沒有一絲驕矜之色,這真是大器之人啊——

    酒席設在側院小廳,一張黃花梨木的食案,兩個蒲團,食案上一壺御酒,幾樣江南風味的精潔小菜,小廳長窗外就是盛開的海棠,午後陽光濃烈,映著盛開的海棠,滿眼都是嬌艷和嫩紅,如無數少女的唇——

    風雅太監鍾本華在右邊蒲團上跪坐著,說道:「雜家知道張翰林已用過午飯,現在隨便吃點,雜家有事要向張翰林請教。」

    張原道:「一直想過來向鍾公公致謝,卻不得空,年前山東賑災的詔旨若無公公從中出力肯定就沒有那麼快下來,公公此舉,活人無數啊,外人不知公公仁義,張原卻是悉知。」

    鍾太監聽張原這麼說。笑得合不攏嘴,山東賑災旨意的下達,他的確從中出了力,但這種事沒法向人宣揚,做了好事不能揚名那是很痛苦的,現在聽張原讚他,真是心花怒放,謙虛道:「雜家一燒冷灶的也出不了什麼大力。只向盧相說了幾句話而已。」宮中稱司禮監掌印太監為內相。內閣首輔是外相。

    張原道:「有些人在其位不謀其政,公公且沉住氣,早晚有謀其政之時。」

    鍾太監道:「雜家倒是沉得住氣。只是宮中明爭暗鬥,雜家當下只求平安。」忽問:「聽說鄭國舅之子羽林衛千戶鄭養性與張翰林有交情?」

    小廳中只有張原和鍾太監兩個人,兩個侍婢站在廊墀外。來福和汪大錘立在院中,午後時光很安靜——

    張原笑道:「我初入京,與他鄭氏有什麼交情,傳臚大典那日,鄭養性到我內兄宅第拜訪我,說要送我一座四合院,鍾公公你說,那房子我要得嗎,當然是一口回絕了。」

    鍾太監笑了起來。放心了,直言道:「雜家今日要向張翰林請教的是,近來京中傳言,鄭國舅父子與鄭貴妃將謀害東宮,東宮侍從人人自危啊,你想若東宮有什麼不測,那福王豈不就是儲君了。這該如何應對?」

    張原眉頭一皺,「梃擊案」三個字差點脫口而出,晚明三大案他記得很清楚,梃擊案是發生在萬曆四十三年,也就是去年就應該發生了。難道歷史已經悄然改變,梃擊案延後。風雲際會,專等我張原來參與?

    向鍾太監旁敲側擊,果然此前只發生了妖書案並沒有梃擊案,張原暗暗點頭,說道:「公公勿慮,皇帝雖然不喜東宮,但卻容不得這等事,公公朝夕勤謹留意,提醒東宮出入門戶要小心就是了。」

    鍾太監道:「雜家曉得,小爺現在也很謹慎,不是萬歲爺召見,小爺都是待在慈慶宮中深居簡出。」見張爺在蹙眉沉思,問:「張翰林想到了些什麼?」

    張原在思索晚明史上那樁梃擊案的前因後果,總覺得不可思議,那個持棒闖進慈慶宮要打殺太子朱常洛的人,到底是不是鄭貴妃和鄭國泰父子指使的?若是鄭氏指使的,那鄭氏也太愚蠢了,指使那麼個瘋瘋傻傻的人冒冒失失闖進來就能打死朱常洛?飛簷走壁的武林高手哪裡去了,凶悍勇武的江洋大盜哪裡去了,怎麼不找兩個來刺殺太子?

    想到這裡,張原自嘲一笑,這可不是武俠小說啊,聽鍾太監問他想什麼,他當然不能告訴鍾太監梃擊案將發生的事,轉換話題道:「我在想客嬤嬤那個弟弟,真的是保定府的農夫?」

    鍾太監不明白張原怎麼突然說起客光先,答道:「當然是農夫,客嬤嬤的丈夫候二也是農夫,都是務農的。」

    張原問:「侯二何在?」

    鍾太監道:「死了,客印月入宮的第二年其夫侯二就死了,皇宮找乳娘要丈夫孩子俱全的,不然不要,那侯二如果早死一年,客印月就不能進宮了,也正因為侯二死了,所以客印月才在宮中一直待著,哥兒也依戀她,不然早已遣送出宮回保定。」

    張原心道:「這還真是巧啊。」說道:「我看客嬤嬤的弟弟形貌不凡,以後或許能出人頭地。」

    鍾太監笑道:「能得到狀元公誇獎她弟弟,客印月定然大喜——張公子也懂相人冰鑒之術?」

    張原笑道:「略懂,略懂,不過公公可用我這話去討客嬤嬤歡喜。」問:「公公今與客嬤嬤對食否?」

    鍾太監略顯尷尬道:「君子不奪人所好嘛,魏朝與雜家關係不錯,再說了,魏朝比雜家年輕——」

    張原心道:「對食而已,又不是夫妻,都是太監,年不年輕又有多大關係,再說了,魏進忠可比你和魏朝年齡都大,等客氏與魏進忠打得火熱,那老鍾你就沒戲了。」這話不好對鍾太監明說,只好道:「也罷,鍾公公與客嬤嬤搞好關係就行,鍾公公切莫視為等閒,這的確很重要。」

    張原一再叮囑的事,鍾太監當然不敢當耳邊風,他可是聽從張原的建議才來慈慶宮燒冷灶的,說道:「雜家曉得,雜家最近不是與客嬤嬤親近許多了嗎。」

    張原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鍾太監一拍腦門,舉起酒杯道:「光顧著說話,還沒為狀元公賀喜呢,來,雜家敬狀元公一杯。」

    二人舉杯,一飲而盡,相視大笑。

    鍾太監想起一事,說道:「張公子,雜家最近與客印月相處較多,發現她很可能識字,但雜家問她,她卻說不識字,她只是一個農婦,從未讀過書——」

    正這時,聽得側院小門那邊傳來客印月的聲音:「鍾公公,小婦人可以來向狀元郎敬杯酒嗎?」

    張原對鍾太監低聲道:「公公以後多多留心,少問多看——請她進來吧。」

    鍾太監點點頭,起身吩咐立在廊墀下的侍婢:「請客嬤嬤進來。」

    京城的暮春,天氣已明顯轉暖,體態高挑碩美的客印月走了進來,梳著高髻,穿著紫色葵花宮裙,領子裡露出雪白的裡襯,紫白相映,煞是好看,卸下冬裙的客印月身段更顯豐盈誘人——

    客印月剛進到小廳,小高就跑進來了,叫道:「乾爹,王公公有急事請你即刻回宮。」

    王公公就是太子朱常洛的伴讀太監王安,忠心耿耿,是朱常洛最倚重的太監,所以鍾太監一聽王安找他有急事,不敢耽擱,向張原作揖道:「張公子,抱歉,抱歉,雜家有事要先回宮了——客嬤嬤要與雜家一起回嗎?」

    客印月道:「我不急,公公趕緊回吧,莫讓王公公久等。」

    鍾太監急急忙忙走了,張原對客印月道:「客嬤嬤少坐,在下也要回去了。」

    客印月那雙媚眼水盈盈的,說道:「小婦人還沒有敬狀元郎一杯酒呢,狀元郎不會不賞臉吧。」

    張原心想:「這女人做作態度潘金蓮似的,真不像是農家婦,在宮中不可能學得這麼狐媚啊,是久曠飢渴還是有其他用意?」

    張原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個客印月身份不簡單,史載客印月是保定農婦恐怕並非真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