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兒女成雙福滿堂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七章 仁和堂 文 / 紅粟

    田氏還在絮絮叨叨地說著,宜萱的臉色已經變了。

    別的不知道,她跟大嫂在宜衡生產前都送了好幾支人參過來,接過宜衡生產時竟然沒有備下參湯,只是沖了一碗紅糖水!而田氏還拿著一碗紅糖水在這裡恬不知恥地邀功!

    田氏坐下之後,邱晨拉著宜萱坐在了床側的凳子上,聽田氏說話邱晨是又好笑又膩味,掃到宜萱眉毛都豎起來了,就要發作,她連忙伸手拉住了宜萱的手,開口打斷還在滔滔不絕的田氏,小聲笑道:「大奶奶還是小聲些,孩子小,容易受驚!」

    襁褓中的小丫頭剛剛一直睡得很安穩,這會兒正因為田氏大聲大嗓地說話吵到了,小臉微微皺巴著,小手也有些不安地動彈了幾下。

    「嘿嘿,夫人不用擔心,小孩子怎麼養怎麼活,若是過分小心了,反而容易受驚。若是不理會習慣了,遇上大陣仗也不礙事兒啦!」沒想到邱晨提醒之下,田氏連看都沒看襁褓中的孩子,而且說話聲音也沒有半分收斂!

    襁褓中的小丫頭剛才只是有些不安,此時已經皺緊了臉,一臉煩惱的好像隨時會哭出來一般。

    邱晨拉著宜萱一起站起來,笑著對田氏道:「大奶奶說的或許不錯,卻不適合這麼小的孩子……若是大奶奶還有什麼話,不如我們去外屋說吧!」

    田氏動了動嘴,目光在炕尾的一隻包袱上轉了幾轉,回頭又看了看邱晨,終究不好再賴著不走,訕訕地起身跟著邱晨去了外屋。

    宜萱和邱晨跟在她身後,宜萱朝著邱晨撇撇嘴打了個眼色。邱晨失笑,她還真是沒想到田氏這般做派,剛剛那個包袱裡正是孩子洗三收的禮物,這田氏那麼一而再地關注著那些,難道還想著從中分走些什麼不成?剛剛洗三的時候,邱晨可是看得清楚,她只放了支極『小巧』的金簪,撐死了也就三四錢金子。

    到了外屋,田氏仍舊找個話題說話不想走,邱晨跟宜萱打了個眼色,告了個罪,進了宜衡的房間。

    田氏張開嘴想要說什麼,卻被宜萱攔住,嘴角含笑,眼中冰冷道:「大奶奶剛才說給宜衡沖紅糖水,我之前送來給宜衡用的老參呢?生產時,不該用參湯麼,怎麼用上紅糖水了?」

    田氏微微一怔,隨即就面不改色道:「和箴他姨這話說的,那老參雖是個好東西,但也分合用不合用啊……我是和箴的大伯母,難道還會害自家弟媳婦不成!」

    宜萱涼涼地道:「害不害的我這會兒可不敢說,不過,我會問問人參的下落,若是有人打著為了宜衡著想,昧下了宜衡備產提氣用的老參……哼,我不是宜衡那麼好脾氣,我是一定要討個說法的!」

    說到最後,宜萱的口氣已經明顯帶了不可置疑的怒氣和厲色。

    田氏心虛地看著宜萱道:「你,你不要胡說,我辛辛苦苦的還落不是了!」

    宜萱哼了一聲,冷笑道:「我可沒點名說大奶奶,大奶奶這麼說,是不是心虛啊!」

    「我,你……哼!」田氏張口結舌,支吾半天沒說出話來,強裝著氣沖沖地甩手走了。

    宜萱狠狠地瞪了田氏的背影兩眼,平復了一下心情,這才進了裡屋。

    邱晨已經坐在了宜衡床側,見宜萱進來,連忙笑著拉宜萱坐了。

    「剛剛我問過四妹妹了,那日只是拿出一支最小的人參來……而且,夏嬤嬤那日也早就備好了參湯,沒耽誤宜衡用。」邱晨說到這裡,回頭看著宜衡笑了笑,又道,「這一回,你敲打了她一頓,想必也能安穩一陣。若是咱們真的去親家那裡理論這件事,就不只是她一個人丟臉,整個邵家的臉面也就都傷了。宜衡還要在這裡生活下去呢!」

    宜萱重重地吐出一口氣來,在床側的鼓凳上坐了,氣咻咻道:「我也不是真的稀罕一根人參,只是怕她這麼不知輕重的,以後再有這樣的事兒,她還敢這麼做,說不定就害了四妹妹。」

    歎了口氣,宜萱終究氣難平,道:「難道就沒有辦法了麼?」

    宜衡的丫頭捧著一碗雞湯進來,一見屋裡三人臉色都不太好,心中惴惴,恭恭敬敬地曲膝道:「廚房裡給二奶奶送罐烏雞湯過來。」

    宜萱心氣難平,也顧不上理會。

    邱晨起身示意丫頭將雞湯罐子放在桌上,拿一隻細瓷小碗準備盛湯,一看罐子裡頭油晃晃的雞湯,別說給宜衡吃,邱晨自己都一陣反胃。卻也知道這裡不是她挑肥揀瘦的時候,只的用勺子將雞湯表面厚重的一層油撇開,盛了些相對清亮的雞湯出來,端給宜衡。

    這種雞湯不但油重,而且燉湯的雞肉沒有經過處理,湯頭熬製出來之後,初聞會有一股濃郁的香氣,但後味兒就會有一股子腥味兒。特別是身體不適的人,食慾本來就可能受影響有些減退,再這般重油腥氣的湯,沒幾個能夠喜歡喝的。

    果然,雞湯端過去,宜衡就皺了眉頭。

    宜萱瞥了一眼,也微微皺了下眉頭,然後溫言寬慰道:「這會兒子身子重要,你就當喝藥了,閉著眼一口氣就喝下去了。」

    邱晨自己都有些反胃,實在沒法子說什麼,只能倒了一杯相對清淡的溫水,道:「你喝完趕緊喝口水壓一下就好了。」

    宜衡在這個家裡生活了四五年,其實遠比她宜萱和邱晨適應,見她們擔心,仰起頭微笑道:「嗯,其實,不是嫌棄,主要是每天都喝,有些反胃了。」

    說完,也不等宜萱和邱晨再勸,端起碗一口氣將小碗雞湯喝光。

    邱晨接過空碗,遞了白水過去給她漱口壓膩,罐兒裡還有雞湯,邱晨和宜萱卻誰也沒有再勸。

    不多時,丫頭婆子進來請邱晨和宜萱去參加宴會,兩人也就辭過宜衡出來。夏氏替宜衡將兩人送出屋門來,宜萱拉著夏氏低低地囑咐了好一會兒,這才跟邱晨一起去赴宴。

    一般這種情況,娘家人都是上賓,邱晨和宜萱是宜衡娘家人,邱晨按品階在來客中又是最高的,邵家安排了她坐首席,邱晨以親戚輩分太小推拒一番,無奈邵家禮讓懇切,她只好勉為其難地在上賓位置上落了座。旁邊是邵家太太也就是宜衡的婆母魏氏相陪。邱晨另一側則坐了宜萱。

    邵魏氏也就四十五六歲的樣子,穿一身赭紅色繡菊花的長袖褙子秋香色裙子,臉龐微豐,眉目端莊慈和,但目光回轉間,也不乏精光一閃。她話不是太多,卻很有些小幽默的潛質,能夠將席面上的氣氛帶的恰如其分,既不過分喧鬧,也絕對不會冷場。

    兩張席面,邱晨和宜萱坐了首席,邵家大奶奶田氏則照應著下手的一桌席面。

    邵家的宴席還算豐盛,邱晨卻沒有多少胃口,不過是略略嘗了幾口就放下了筷子。

    邵魏氏見狀低聲笑道:「是不是飯菜不合夫人的口味?」

    邵家的飯菜多油膩,確實不怎麼合口,但這話邱晨怎麼能說?

    她笑笑道:「親家太太別見怪,我一直胃口不太好,每次也不敢多吃!」說著,手狀似不自覺地撫了下小腹。

    邵魏氏目光一轉,立刻笑道:「也是,懷著身子難免有些不適……還好,宜衡這一胎一直很安穩,倒是沒受這些罪!」

    邱晨跟著笑道:「這次來看著四妹妹和孩子都好,不說我跟二妹妹,就是梁國公府和她們大哥知道了,也必定欣慰。四妹妹能夠有太太疼惜關愛,我們都歡喜,也都能放心了。」

    這種體面話,誰都會說,邵魏氏似乎很受用的笑笑道:「宜衡那孩子是個懂事體貼的,自從嫁過來,溫婉賢淑,孝順恭敬,是我們邵家有福氣,娶了這麼好個兒媳婦,我這個當婆婆的自然疼惜。你們也知道,我沒有閨女,宜衡跟我投脾氣,就跟我親閨女一樣呢!」

    兩人相談甚歡,另一張席面上招呼的田氏遙遙看著這邊的情形,目光中閃過一抹不甘和忿然。

    從邵家告辭出來,宜萱暫時坐在邱晨的車上,兩人能夠結伴走一段。

    離開邵家之後,宜萱就一直皺著眉頭,此時歎息著道:「宜衡的性子柔弱,咱們去個一趟兩趟的就有這麼些事兒,平日還不知怎麼委屈呢!」

    邱晨拍拍宜萱的手,寬慰道:「田氏雖說貪了些,但心機並不深。邵家太太心機深,為人卻還算磊落……人活在世本就不易,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順心,我看宜衡性子綿軟,卻並非任由人欺侮的,你也不用太擔心了。」

    「我怎麼可能不擔心……」宜萱仍舊皺著眉頭,歎息一聲。

    邱晨笑道:「你別想這些,今兒天光尚早,不如跟我去看看咱們的鋪子……只要鋪子掙了錢,到時候讓宜衡買一所宅子搬出來也就清淨了。」

    而且,宜衡的丈夫邵家二公子邵梓言是二榜進士,現任翰林院編修,若是放了外任,帶著宜衡和孩子們赴任,也就遠離了邵家的是是非非。不過,這樣的事邱晨這會兒不會說。更何況,什麼事都是有利有弊的,離開邵家或許會少了些煩惱,但也失了家族的庇護,獨自面對種種,同樣也不輕鬆。

    一提鋪子的事情,宜萱果然來了精神,緊皺的眉頭都鬆開了,連聲贊同著,兩人相攜去了前門大街。

    鋪面內外都已經裝修完畢,五間通連的大鋪面,門朝東南方向,進門是一個敞亮的小廳,上掛著匾額『仁和堂』,中間是一副神農嘗百草的大幅中堂,兩側是一副對聯『仁心濟世杏林茂,和氣致祥橘井香』。

    下面放著一隻高大厚重的長案,供著兩隻瓷瓶,插著拂塵翎羽和一盤金黃色佛手,暗喻保平安護吉祥。長几下方則擺著幾盆枝繁葉茂的冬青草,綠意盎然,含翠欲滴,讓人一眼望過去只覺得心神緩和了不少。

    往右側兩間房,被裝修成藥鋪,高大整齊的藥櫥上,一排排整齊的藥抽屜排列著,暗紫的底色莊嚴厚重,每個抽斗上都用白色的油漆寫著藥名,密密麻麻卻又密而不亂。高大結實的調劑台上,搗筒、戥子桑皮紙等諸般抓藥用具已經齊備,案幾前放了兩張長椅,是給等候抓藥的人坐著等候用的。

    往左側兩間房被一架多寶格隔開,裡邊又分為通連的兩間。次間是給坐堂郎中使用診室,再進去的裡間則擺著一張床和一直櫃子,櫃子上有好幾個抽斗,將來醫生做一些簡單治療的工具用品藥物都可以放在此處。

    繞過大廳的中堂,後邊的門直通後院。這一處鋪子的後院不小,而且分裡外兩進,第一進裡有給比較尊貴的客人和女眷準備的淨室,也有給重病患者休養的病房,第二進則是伙房宿舍之類的後勤部分。當然,炮製藥物、製作藥劑的部分也在這裡。

    轉了一圈出來,宜萱極為滿意,之前在邵家的憂慮和忿然都不見了,只剩下滿臉的欣喜和對未來的憧憬。

    「哎呀,大嫂,你這一番佈置,咱們這仁和堂在京城裡也算得上頭一份兒了。」

    邱晨好笑地搖搖頭,如今不過是裝修擺佈,說頭一份兒還嫌太早,也過於誇張。但邱晨有自信,就他們生產出的藥物和領先這個時代太多的診療理念診療技術,這京城頭一份兒醫館的名頭,不過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兒,她絲毫沒有懷疑。

    看完鋪子,宜萱辭過邱晨匆匆離開,她居住在城外,趕回去還要一個時辰,再晚些就要走夜路了。

    邱晨也上了車回了靖北侯府。

    醫館裝修完畢,於醫館至關重要的郎中遴選也要做出最後的決定了。

    穆老頭兒之前已經被說通了,每旬,也就是十天去仁和堂坐堂半日,不過,穆老頭兒態度很明確,他只負責看疑難雜症,普通的感冒咳嗽啥的,就不用勞煩他老人家了。

    另外,邱晨貼出招聘告示去,有十幾個上門應聘的郎中,這些郎中大多年紀不大,名聲不顯,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不過,邱晨要對他們進行篩選,選出對醫術執著,有鑽研精神,勇於創新學習的人來。依著她的意願,用來培養的人最好是十來歲十幾歲的少年,那樣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不說,也有更大的成長空間。但十來歲十幾歲的孩子即使接觸醫藥,也不過是剛剛瞭解些皮毛,她如今懷孕已經快五個月,再有四個多月就要臨盆,這麼短的時間,想要將一個新人培養成醫術高超的郎中根本不可能,不得已,她只好退而求其次,尋求醫療理論和實踐都有一定基礎的,再進一步教導鍛煉,四個月時間不長,僅僅學會手術基礎和剖宮產手術,應該差不多了。

    休息了一日,第二日邱晨換了一身靛青色長袍,用一個碧玉簪子攢了髮髻,一身幹練利落的男裝打扮去見了招聘來的十幾名郎中,經過面試,最後留下了六位。這六位有兩位是外科大夫,有兩位擅長內科病症,還有兩位則擅長婦兒。

    內科病症不需要她多說,說好了試用三個月,到時候看病員的口碑和診療效果確定去留。外科大夫和擅長婦兒的兩位,則被邱晨送去莊子上,那裡早就打發人備好了數十頭(只)或受傷或有孕的動物。這四位郎中需要救治這些受傷的動物,再在帶皮豬肉上練習刀法、縫合等手法,基本手法確定了,方可用諸與懷孕的動物進行剖腹產。這些一切順利之後,這些人也將會被帶回店裡,看病不說,若是有傷到骨頭內臟的病人,他們就可以及時地加以救治。

    這四位都是邱晨遴選出來的,算是心理比較強悍,醫術也精到的,但面對一隻隻懷孕的動物,他們還是覺得下不去手,最後咬咬牙,將自己手下的動物當成雞鴨,摸著默然著咬緊嘴唇將手中的刀子滑下去。經過麻醉的動物仍舊動了動,掙扎了一下,然後就再次昏睡過去。

    四個人首次進行剖腹試驗,雖然很不習慣,一張張臉也都慘白的毫無血色,但最終除了一隻動物因為子宮出血死去,其他的母體和幼崽都全部存活下來。這讓四個郎中找到了很大的信心。

    接下來,不用邱晨督促,幾名郎中就投入到了日以繼夜的手術試驗中去了,最開始只是貓狗兔子等動物,後來漸漸地有病人尋上門來療傷止痛,各種外傷手術不少,剖宮產的手術卻沒有一個也遇上。

    仁和堂開業低調,不過是掛了個大紅綢花吃頓飯也就罷了,並沒有大肆擺酒請客,來恭賀的也不過是秦錚的幾個好友,外加一條街上開店的足有鄰居們,

    正擔憂著,這一日醫館來了個大腸癰的患者,到了仁和堂時,已經高尚昏迷不醒。邱晨得了消息匆匆趕過去,見此情形,立刻換了身上的大衣裳,穿了一身消過毒的罩衣,旁邊是她臨時召回來的青杏和玉鳳,這兩個丫頭曾多次給她打下手,對於醫藥略通,而且對於手術用具步驟都比較熟悉,被她拉來做助手的。

    ------題外話------

    中秋節,各種應酬,累人……只有這些了。

    不過還是祝願所有家庭團團圓圓,幸福安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