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兒女成雙福滿堂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忘了大事了 文 / 紅粟

    一番花團錦簇中,邱晨帶著家人丫頭婆子往村子裡去,給五十歲以上的老人送節禮。舒愨鵡琻邱晨帶著丫頭婆子往幾家走動比較密切的人家,大興家的帶著幾個家人婆子則往其他幾家。

    先拜訪了村西的村正劉玉貴和劉占祥的爺爺和林子的奶奶。三位老人都是七十歲左右的老人,劉占祥的爺爺更是高達七十六歲高壽,在村子裡也是最年長的老人。

    邱晨親自拜訪,讓三位老人特別歡喜。

    劉玉貴家如今有了每年的收購藥材生意,每年也能有幾百兩銀子的入賬。泉哥兒雖說籤了林家的身契,但人家沒有絲毫輕視,泉哥兒如今在京城的作坊裡是大把式,每年不但有二百兩銀子的月錢,去年還因為做的好給了一線紅利。別看小小的一線利,那可是整個京城作坊紅利的一線,去年京城作坊盈利可是高達十二萬兩!十二萬兩的一線是多少?一千兩百兩白花花的銀子啊!

    如今邱晨再到劉玉貴家,別說劉滿銀一貫的熱情,就連之前還端端村正架子的劉玉貴也是一臉的慈祥,看著邱晨沒口子的誇獎著,又恭喜邱晨結了門好親:「……那可是京裡的世家大戶吶,我聽說還是長子嫡孫,你這一嫁過去可就是嫡長,以後就是宗婦……呵呵,我早就看出來你是個有大福氣大富貴的命格……」

    邱晨不想談這個話題,笑著打斷了劉玉貴的話,「玉貴爺,前兒我剛接了京裡的信兒,泉哥兒在京裡干的很好,有好幾家有閨女的都看中了泉哥兒,不知道他跟家裡說過沒有?」

    如今,泉哥兒可以說是劉家未來的希望所在,只要事關泉哥兒,就沒有不重要的。更何況是關係重大很可能影響到泉哥兒今後人生的親事?

    邱晨此話一出,不但劉玉貴顧不得七扯八扯,連劉滿銀和季氏也都豎起了耳朵,一臉關切地湊了過來。

    劉玉貴關切道:「楊淑人可知道都是些什麼人家?」

    邱晨笑著道:「有作坊裡的大管事,還有周邊的鄉紳,還有一個據說是當地的一名縣丞。」

    雖說劉玉貴是劉家岙的村正,但家境有限不說,劉家岙畢竟只是個偏僻的小山村,劉玉貴這個村正與外界打交道的機會也不多,是以,憑借劉家原來的家境,泉哥兒想要攀上這樣的親事根本不可能。如今聽說不但有作坊的大管事,還有鄉紳有縣丞看中了泉哥兒,想要將自家閨女嫁給泉哥兒……這讓劉玉貴和劉滿銀夫婦怎能不歡喜不已、興奮不已?

    劉玉貴和兒子互相看了看,在彼此的興奮歡喜中,難免夾著一抹隱憂。

    這些人中貌似縣丞的地位最高,初聽到時他們父子最驚喜的也是有宦官人家看上自己孩子,但細一想,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事兒了。

    縣丞固然是朝廷命官,但能當上作坊大管事的,也必定不是什麼簡單角色。再說了,那作坊的東主可不是普通的商戶,那可是南直隸省布政使,掌控一省財賦人事,大權在握的三品高官。還有眼前的楊淑人,可是已經跟京裡官宦人家訂了婚,雖說不一定是什麼世家大戶,可京裡的勢力互相勾連,哪怕是京城的小吏也不容小覷不是!

    再說了,自家孩子畢竟還要在作坊裡做下去,若是掰了作坊大管事的面子,難保以後不會公報私仇拿捏。而且,自家孩子一個大把式都能拿到一厘紅利,那大管事怎麼也能拿上一厘兩厘吧?那可就是幾千兩銀子的收入!

    父子倆越想越覺得相對於娶個縣丞家閨女落個好點兒的名聲,還不如悶聲發大財,娶了作坊管事的閨女。只不過,畢竟事關重大,爺兒倆一時半會兒也拿不定主意。

    邱晨也不多言,又笑著道:「你們有什麼信兒儘管拿來,讓往來的商隊幫你們帶過去。另外,天氣涼了,滿銀叔也沒多少活計了,若是想念泉哥兒,不妨去一趟看看,咱們這裡到京城,充其量不過七八百里路,跟上車隊六七天功夫也就到了。再說這會兒天氣還不冷,過上個把月下了雪,再出門可就在遭罪了。」

    聽了這話,劉玉貴和劉滿銀都是眼睛一亮,連旁邊聽著的季氏都露出滿臉的意動之色來。

    該說的都說了,邱晨也就起身告辭。從泉哥兒家出來,又去了林子家和劉占峰家探望。

    兩位老人年紀雖然大了,但身子骨卻都很硬朗。看到邱晨格外的親熱、客氣,林子奶奶從見了面就拉住邱晨的手沒撒開,滿臉深深地皺紋都溢滿了笑意,拉著邱晨絮絮地說著林子回來說在作坊裡多麼好多麼好,吃的什麼、喝的什麼,夏天東家給燒綠豆湯、切西瓜,冬天就把炕燒得熱乎乎的,還熬薑湯驅寒……

    「……我不是說了麼,林子這孩子是前輩子燒了高香啦,才能遇上你這樣的好東主,孩子在那邊做活好吃好喝好待承不說,年年節節的還總忘不了我這老婆子……」

    陳氏在旁邊笑著插嘴道:「您老也是個有福氣的,有林子這麼好的孫子孝敬著!」

    老太太連連點著頭,附和著道:「是啊,我也是個有福氣的。吃了輩子苦,受了一輩子累,老了老了,遇上這麼個好人兒,不再挨餓受凍不說,還吃了這麼老些個好東西,把前頭大半輩子虧欠的都補上也有餘了……」

    說起來,林子跟泉哥兒劉占峰基本上一時上的工,因為林子不如泉哥兒伶俐,不如劉占峰年齡大穩重,所以,第一批選大把式的時候就沒有選他,知道今年開春,看著他漸漸歷練起來,言行做事也有模有樣了,這才簽了身契,放在東跨院裡做起了制皂的大把式,領的月錢才多了起來,而且,至今還沒有給他紅利……說起來,比劉占峰和泉哥兒拿的少許多。

    不過,林子家有個兩個親哥哥,還有三個堂哥一個堂弟,家裡青壯勞力多,在林家放開收購四周圍村子羅布麻的時候,林子家和泉哥兒家行動的快,佔下了這個事兒,一年也有二三百兩銀子的收入。是以,如今,林子家在劉家岙也是數得上的寬裕人家。收完秋種完麥之後,如今正在老屋後頭脫坯整地,看樣子是要起新屋子了。

    老太太詼諧幽默又樸素知足的話語,讓邱晨和陳氏還有老太太的三兒媳婦也就是林子娘,都跟著笑起來。

    看老太太說了半天話口渴了,端起茶水喝起來,邱晨就抬眼問林子娘:「剛才來時,我看見後頭脫坯呢,這是打算起新屋了?看了什麼時候了?」

    林子娘是個爽利的,當即笑道:「是吶!老大娶親那會兒,家裡窮,只好委屈在兩間小廂房裡。老二這麼大了,還跟老太太擠在一盤炕上,今年也十九了,也等不得了……年前是來不及了,看到年後一開春,起了屋子,春天就把老二的親事也辦了,老大老二一人一個院子三間正房兩間廂房……他們兩人的事兒就了了,再往後,就是林子一個人了,明年秋後再起個院子也就夠了。」

    邱晨笑著點點頭,道:「到時候起屋子也給我個話兒,其他的不說,用車用馬的咱們自己家裡都有,就不用去外頭尋摸了。」

    「哎喲,正盤算著去哪裡借車呢……有東家太太這句話,可就得了大計了,我在這兒先道聲謝了。」林子娘笑著叉手行禮,邱晨連忙示意陳氏扶住。

    又說了回話,邱晨才從林子家告辭出來。

    劉占峰家同樣熱情客氣中帶著隱隱的恭敬,邱晨問候了老人,又看了劉占峰的兒子,小傢伙兒快一歲了,胖嘟嘟的長的很壯實,從看到邱晨就要往上湊,劉占峰媳婦兒怕抓髒了邱晨的衣裳攔著不讓,小小子就嚎啕大哭,彷彿受了多大虐待一樣。

    邱晨乾脆將他抱過來,摟在懷裡,小小子撲上來,伸手就去夠邱晨裙子上碧玉墜子……感情,這小子不是看著邱晨心喜,而是看中了邱晨這塊碧玉墜子了。

    邱晨看著失笑,索性將碧玉墜子解下來塞到了小小子的手裡。小小子用五根胖胖的手指一下子攥住,毫不猶豫地往嘴裡塞去。

    劉占峰媳婦兒又急又窘,好不容易從孩子嘴裡摳出來,碧玉墜子和上邊結的絡子早就被口水沾濕了。

    「哎呀,這孩子,見啥都往嘴裡塞,這是能吃的東西嗎!」劉占峰媳婦也不管兒子嚎啕,一迭聲地數落著。

    邱晨笑著擺擺手,止住她的嘮叨,將那玉墜子重新塞進小小子的手裡,看著小傢伙彷彿按了開關一樣,瞬間止了哭聲,又興高采烈地玩起來,心中驚訝無比,驚奇無比著,拿了帕子給小小子擦著眼淚鼻涕,一邊兒對在旁邊不錯眼盯著的劉占峰媳婦道:「小孩子知道什麼,你別這麼拘著他,不過是個玉墜子,不值什麼,讓他玩去!」

    從村西回來,邱晨又去了蘭英家和三奶奶家。

    蘭英公公劉大川和劉滿囤都幫著邱晨看莊子不在家,她也就陪蘭英婆婆王氏絮絮叨叨說了一回話。如今,蘭英在作坊裡管著食材衣裳等後勤物資,滿囤父子也幫著林家打理著莊子,每年也有不少分成,日子好過了許多。王氏身上也穿上了醬色的繭綢襖子,但王氏的臉色卻不太好,見了邱晨說的大都是小兒子的事情,說滿倉在縣城裡的木作鋪子雖說掙了些錢,可家裡一個錢沒見不說,前些日子有人給滿倉說了個填房,是縣裡皂隸班頭的女兒,開

    口就是二百兩銀子的聘禮,還要在縣裡置辦什麼宅子安家……滿倉雖說掙了些錢,也不夠這些開支,只好回來跟爹娘哥嫂商量。

    邱晨聽著王氏嘮叨,卻一句也插不上話,這也不是她能參言的。但心裡不免暗暗鄙視滿倉的為人不咋地,當初撇下靈芝不管不顧,一點兒做父親的責任感都沒有,如今,不說回饋孝順父母吧,都三十的人了,還轉回頭來跟老人哥嫂要錢……還真是應了一句話,人至賤則無敵!

    轉了一圈兒回來,因為邱晨每家都坐了一陣子,倒是大興家的帶著人先到了家。

    看著大好的晴朗天氣,邱晨就起了興致,招呼家裡的丫頭婆子開始收拾一溜兒大缸罐子,準備收秋菜,儲冬菜,醃製各種鹹菜泡菜。

    因為過節,沒有收菜,只放了消息出去,讓村裡和四周圍村裡的人準備收菜送菜來,她們也好趕著時節,在天冷下來之前把冬菜儲好,把醃菜泡菜做好。

    孩子們不在家,邱晨也沒特意做什麼菜色,由著大興家的做了幾個菜,邱晨和周氏陪著劉老太太吃了。下午,周氏把準備醃菜的活兒接了過去,邱晨則帶著幾個丫頭去後院裡採摘園子裡種植的千頭菊,準備晚上做重陽菊花糕。

    半下晌午孩子們一臉興奮,一身邋遢地回來了。邱晨笑著看過,沒看到有孩子磕傷什麼的,就打發一群淘小子去洗澡換衣裳。

    孩子們這一次上山走的另一條路,翻了西邊兒的兩個山頭,居然發現了好些個核桃樹板栗樹,採了不少回來。雖說核桃板栗都要去皮,吃起來挺麻煩,但卻極美味,營養價值也極高。

    邱晨對核桃還不算太熱衷,但對栗子卻是大愛。立時就將栗子交給大興家,讓她剝去外層的刺殼,再煮過剝去果殼,取了栗子仁兒,她要跟菊花糕一起做栗子糕。

    這個時候,核桃和栗子因為有堅硬的外殼,吃起來麻煩,又沒有多少吃頭,莊戶人家並不怎麼熱衷,不是災年,沒有人專程上山採摘這個。

    不多時侯,邱晨帶著丫頭婆子採了大半籃子菊花,去掉花托花梗,只取花瓣來用。糯米粉和小麥粉按比例混合均勻,已經發好了,加入洗淨的菊花瓣兒,輕揉成團,放在菊花形模具裡塑形,然後醒上兩刻鐘,入籠屜蒸熟,就是一鍋香噴兒的菊花糕了。

    栗子糕則是要將栗子仁兒搗碎,同樣跟發好的糯米粉小麥粉混合,也用模具塑形蒸熟即可。蒸糕時可以加入蜂蜜或者糖粉,提高甜度。不過,邱晨更喜歡最大程度保留食材本身的香甜,所以蒸糕的時候沒加糖和蜂蜜,而是盛了一碟子蜂蜜,到時候孩子們有喜歡甜食的,可以把蜂蜜塗抹在糕上吃也一樣。

    這些有擅長白案的賈氏,不用邱晨操心。她看著婆子們正在剝殼的栗子眼睛一亮,沒想到孩子們登高採回來的意外收穫,居然撿到寶了,這雲連山裡的野栗子樹,居然是那種個頭小小的油栗。這種栗子只有拇指蓋兒大小,卻極軟糯香甜,做糖炒栗子、或者入菜做主食,都是極好的食材。

    邱晨怕不確定,還特意拿了一隻煮好的栗子剝開嘗了嘗,入口軟糯香甜,可口非常。這還是新採摘水煮的,若是儲存上一段時間,再用糖砂炒了,必將更加美味。

    想想今日在村子裡看到的莊戶們,雖說依附著林家日子寬裕了好些,但仍舊有限,好些個人家裡也就是剛剛解決溫飽問題,基本上沒有餘錢,仍舊穿著粗陋的粗麻衣衫。

    若是能夠採摘一些栗子、核桃,家裡人添些好的食材,也能給村裡人增加點兒收入。

    動了這個心思,邱晨也不遲疑,直接吩咐下去,放出消息,林家收購板栗核桃柿子……至於收不收柿子,邱晨也猶豫了一下,畢竟那個東西不好保存,還是意外聽周氏說她會旋制柿餅,這才決定下來收購。柿子加工成柿餅之後,也算是這個時代莊戶人家比較高級的美味了,而且比較耐存放,一直能夠存放到第二年夏天去。

    只是,邱晨沒想到,消息一放出去,四鄰八村的人都進了山,短短三天功夫,收購來的栗子和核桃就堆成了山。柿子也不老少,還是她看著嚇人臨時改變了柿子的收購,又連續收購,換成每五天收購一次……總得給旋制柿餅子留出點兒時間來吧!這是鮮果子,可不像栗子、核桃這些堅果一樣耐存放。

    栗子核桃收的量大,加上要旋制柿餅子,邱晨又從村子裡僱傭了二三十個婦人過來,給栗子、核桃剝殼,還有一些比較心靈手巧的則跟著周氏學習旋制柿餅子,並一個個用線串起來,掛在屋簷下晾曬風乾。

    三四

    天功夫,這些活計就上了軌道,看著後園一堆一堆的核桃、栗子,邱晨不情不願地準備跑一趟安陽,為過剩的栗子、核桃,還有即將加工完成的柿餅子找個買家去。

    正盤算著,還沒成行,邱晨就先後迎來了兩撥人。

    一撥是新指揮僉事許繡的夫人崔氏送來的,請邱晨參加他們家設的賞菊宴。另一撥人則是知府夫人唐吳氏打發人送來的帖子,打開一看,裡邊兒還夾著一個小一號的素花箋,卻是唐家大小姐唐蘭芷送來的,想要借用邱晨在南沼湖的水榭,辦一個品蟹宴,邀請府城的小姑娘們參加。

    這兩個帖子,僉事夫人崔氏是第一次下帖子請人,自然不好不去。唐吳氏和唐蘭芷母女倆的請求自然更是必須答應,而且,以防萬一,她還要親自去南沼湖看過才能放心,不然,請一群嬌滴滴的小姐過去飲宴做客,再出點兒什麼事情,可就麻煩了。

    兩家都是打發了婆子來的,邱晨見過之後,接了帖子,問清楚了,讓兩家的婆子帶信回去,若非突然有事,她必到的。然後一人賞了二兩銀子打發回去。

    本來邱晨就打算去安陽府,有了這兩件事,她自然更要走一趟了。

    跟劉氏、周氏說了,稍作準備,邱晨決定九月十六出發去安陽。

    十四日這天傍晚,去莊子上忙乎的楊樹猛和趙九,連同大興一起返回了劉家岙。

    看著明顯黑了瘦了,卻不減一臉興奮地楊樹猛,邱晨笑著問候了,看著他給劉老太太見了禮,就笑道:「二哥這一身的灰塵汗水的,還是先去洗一洗換身衣裳,飯也得了,咱們再慢慢說話吧!」

    劉氏也笑著揮手打發二兒子:「你妹妹說的對,趕緊去洗洗,也解解乏。有什麼話待會兒再說一樣。」

    楊樹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帶著兩個管家大興和趙九下去了。

    小半個時辰後,孩子們回來了,晚飯也擺了上來,楊樹猛頂著一頭尚有些濕漉漉的頭髮轉了回來。

    孩子們數天沒見到楊樹猛了,此時自然都紛紛上前問候請安,俊禮小小子更是直接爬進了父親的懷裡,拘在楊樹猛身上不撒手了。

    劉氏坐在炕裡頭,看著拘在楊樹猛懷裡的俊禮,伸手拍了小傢伙一巴掌笑道:「這淘小子,幾日不見他爹就香親成這樣了!」

    楊樹猛嘿嘿笑著,抱了抱二兒子,就將俊禮放下地,打發幾個小子去次間吃飯去了。

    因為孩子們日漸長大,都在炕上吃飯擠不開了,從這一次劉老太太過來,孩子們就被分到了次間裡用飯,只有楊樹猛、邱晨加上周氏陪著劉老太太在裡屋用飯。

    楊樹猛餓壞了,拿了饅頭吃了一個,又喝了一碗軟糯黏稠的肉菜粥,這才覺得胃裡有了底兒,吃飯的速度放慢了,開始說起此次莊子上的事情來。

    因為去年的水災和瘟疫造成了大量人口減少,許多田地就拋了荒,去年順慶和安陽兩府合作拍賣田畝,邱晨在四個受災縣分別買了一所莊子,合計差不過四千畝土地。

    因為拋荒嚴重,特別是易水縣的莊子還被水淹過,土地需要平整、復墾,用工用力都比較多,今年邱晨就沒有向外佃租,而是安排人僱用人工整墒平地,修建水利設施,邊休整邊耕種。因為林家出的工錢高,又開出了優惠的佃租政策,從周邊府縣吸引了好些個青壯勞力,許多人想著來年的優惠佃租政策,還有林家蓋好的免費房舍院落,扶老攜幼地全家搬遷了過來,六月份之前,林家蓋好的房舍就已經都住滿了。

    人口的增加和勞力的充足,讓林家的幾個莊子復墾很順利。雖說邊休整邊復墾邊播種,一番努力下來,居然也都種上了,最晚的田塊復墾完已經入了伏,索性就種植了適合伏天播種的蘿蔔白菜等冬菜。有兩個大作坊七八百壯勞力在,種的這些蘿蔔白菜也不愁消耗不完。不然也是要去莊戶人家收購。

    畢竟種植的蘿蔔白菜是最後一撥播種的作物,所佔田畝數量並不大。四個莊子大部分土地分批次地種植了谷子、高粱、大豆等作物,還有一大片土地種植了芝麻。

    楊樹猛笑瞇瞇地說著收成數量,最後滿臉隱忍不住的笑意看著三個人道:「你們猜猜,咱們今年的收入有多少?」

    剛剛楊樹猛已經報了莊稼的收穫數目,邱晨已經飛快地心算出了收穫糧食蔬菜的價值,這會兒聽楊樹猛這樣問,也不打擊他,卻只含笑不語。

    「還有

    收入?這又是人工費,又是蓋房子,還買牛買傢伙事兒的……我看就是經往外花銀子了,哪裡還能有啥收入?」劉老太太第一個表示疑問。

    周氏為人爽利,但一來不識字,算賬更是不會,這會兒就道:「他二叔,你就趕緊說吧,怪讓人著急的!」

    楊樹猛瞥了一眼自家妹子,看妹子老神在在面帶微笑的樣子,就知道沒什麼事情能瞞得過自己妹子,索性也不賣關子了,放出滿臉的笑意來,道:「說出來我自己個兒都不敢信,四個莊子不但都沒賠錢,還都有了收益……最多的一個是清和縣的莊子,那個莊子拋荒的不厲害,平地整墒沒花多少勞力,種的除了谷子高粱豆子,就是大片大片的芝麻,如今高粱谷子豆子都收成了,也出了收成數了,只有芝麻還只打了三回,至少還能再打兩遍。就現在,清和縣一個莊子的收成按今年的糧價算下來,毛收兩千兩出頭,拋去幫著莊戶蓋房修房買牛買傢伙事兒的投入四百兩,再拋去人工費六百五十兩,一個莊子淨收入應該不少於一千兩!」

    「哎喲,這麼多!」劉氏和周氏都跟著驚喜地叫起來。

    邱晨笑瞇瞇地,卻並沒有任何意外之色。

    楊樹猛很是有些悻悻,索性也不賣關子了,乾脆地把其餘三個莊子的收成報了出來:「丕縣的稍好些,最差的就是易水縣的莊子,因為投入大,幾乎本打本兒,最後算下賬來,也就能落摸個二三百兩銀子。丕縣的毛估有六百多兩,輝縣的也能落摸個三四百兩,四個莊子算下來,差不多能夠收入兩千兩銀子!」

    邱晨這才笑著點點頭道:「不少了,原本也沒指望今年還有收益。那些糧食就都運到兩個作坊裡吧,到時候按照市價結算。芝麻打完了,留一些自家吃,剩下的都賣給油坊好了。」

    楊樹猛點點頭:「我認識個清和縣城的油坊,人還算厚道,每年用的芝麻不少……今年種糧食的多,種芝麻的少,他差不多能夠一次吃下!」

    「嗯,」邱晨應了一聲,接著道,「今年最大的收益是平地整墒做完了,水渠也得了那位大人指點建的差不多了,明年開春不管旱澇就都不怕了,咱們的水車都打好了,若是天旱架起來就能用……嗯,輝縣和易水緊鄰易水,不愁沒有水源,清和和丕縣這邊水源就沒有那麼便利了,到時候再打上幾口深井,在井口上也架上水車,也就夠用了。」

    「哎喲,那豈不是旱澇保收啦?」周氏驚訝地嚷嚷出來。

    邱晨跟楊樹猛笑笑,邱晨道:「旱澇保收不敢說,小打小鬧的旱澇是不怕了!」

    「阿彌陀佛,哪裡有那麼多大災大難的,平常旱澇不怕也就足夠了。」劉氏接過話去念了聲佛,說道。周氏也跟著連連附和著。

    一家人說說笑笑地展望著未來的美好的前景吃了晚飯,孩子們又進來說了一會兒話,就去二進讀書了。

    邱晨也從西裡間裡出來,也不回屋,就在堂屋裡等著,果然片刻楊樹猛也跟著走了出來,一看等在堂屋的邱晨也笑了。還真是什麼都瞞不過妹妹,自己什麼都沒說呢,妹妹就知道等著他了。

    兄妹倆就在堂屋裡坐定,楊樹猛也不隱瞞,直奔主題道:「春上咱們莊子上是缺人,現在,又有好些人要來遷來咱們莊子上,可房子已經不夠住了……那些人看著都是些能下力幹活的,又看著實在是窮苦的可憐……唉,我實在張不開口拒絕,你看看……」

    邱晨剛才就隱約看著楊樹猛似乎有什麼話沒說,才在堂屋裡等著,沒想到讓他煩惱的居然是這樣的事兒。略略想了一下,邱晨道:「這事兒,還是叫大興過來問一下吧,佃租田地、安置莊戶的事兒一向都是他做的,他心裡應該有個數……說起來這也不算大事兒,只要還有田地沒租出去,房子……莊子上還有安置長工的房子,另外,也可以跟莊戶們商量一下,兩家擠一擠……來年開春再蓋房安置也就是了。」

    楊樹猛思量了片刻點頭稱是,打發了丫頭子去叫了大興來,邱晨兄妹二人問過了莊子上的田畝、人口還有田地佃租情況。

    這些事情都是大興一手經辦的,記得很是清爽,很乾脆利落地回道:「咱們莊子上田地多,如今的莊戶也就佃租出去六成左右,剩下的四成都是僱人種上的……若是再安置人也不是不行,就是房子沒有了……眼瞅著天冷了,沒有房子可不成!」

    一聽這話,不等邱晨說,楊樹猛就笑了,將剛剛兄妹倆的商量說了,大興垂著頭尋思了一回,笑著連連道:「太太這注意能成,小的也正犯愁呢,這回好了,多了不敢說,一個莊子上再來個二三百口

    人,咱們都能安置下。」

    邱晨笑著點點頭,道:「那些人想來也沒什麼家底兒,說不得連過冬的糧食都沒有。這只安排了房子住還不成,還要給他們安排糧食……這樣,你也別急著明兒回去,後日我回安陽,你跟我一起走,先去放了消息,統計一下要遷來的人口數,重點要核對一下人品……那些慣會偷奸使滑,游手好閒的二流子咱們可不能要……然後,根據人口好好去跟莊戶裡的人說,也不用讓多少屋子出來,兩間廂房也就夠安置一家子的了。你去跟莊戶們說,肯讓出房子來安置人的,一口人少收一石租子。等人安置住下,讓他們自己報數要糧食,都按數量打好欠條,明年地裡的收成下來再還……也不用一年還清,就兩年吧,兩年把今年冬天的口糧還清。另外,咱們已經種下去的麥田佃租給他們,耕牛費和人工費算上,加上種子費用,你核算一下一畝地花了多少錢,到時候也在他們的收成裡扣出來,跟口糧一樣,統共兩年還清就成。」

    大興仔細地聽了,又複述了一遍,確認過,這才笑著道:「太太慈悲,這簡直是救命呢,別說咱們供房子供糧種,就是空地給他們種,也沒有種咱們的地落的多!太太看著吧,今年這些人投奔過來算是有見識的,明年一定還有更多的人要來……不過,到那時,咱們的莊子滿了,他們也只能幹眼饞沒辦法了。」

    邱晨微微瞇著眼,沉吟了片刻,點點頭道:「今年咱們是田地復墾,又是從外頭招募青壯人口,特別些也就罷了。明年種一年,後年就按照清水鎮的莊子收佃子了,你也要早跟莊戶們說清楚了。」

    大興笑著道:「太太放心,小的早就跟莊戶們說過了,不會有什麼事兒的。再說了,就是清水鎮的莊子,佃戶們交的佃子比別人家最少也要低一成,何況,太太還會在災害之時出手相助,幫著他們度困吶,太太您不知道,如今,不止是安陽府,就是順慶府都傳遍了您的慈悲之名,特別是清和縣和丕縣兩地,好些人家還供著您的長生牌位呢。當年若不是您不顧自己個兒安危進了疫區治疫,他們說不定那會兒就不在了。」

    之前,邱晨也隱隱約約地聽說過清和縣和丕縣有人立長命牌位的事,她也沒怎麼往心上放,這會兒聽大興如此說起來,她不由地就多了心。

    這個時代可是除了皇家不允許有其他個人崇拜的,一個搞不好,就成了收買民心……之前她一個普通的婦人,哪怕是有了三品誥命也不怕,可她即將嫁給秦錚,兩相結合起來,說不定就能惹來禍事。

    不過,這事兒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那麼簡單的,著急上火沒什麼作用,邱晨記在心裡,也就暫時擱下,轉而跟大興說起莊子上的事情來:「你再去莊子上,瞅著機會就跟莊戶們早打個招呼,明年麥收之後,我要選一部分地種植辣椒和玉米、馬鈴薯,還有西瓜和花生……這幾樣種好了,比種一般的糧食都收益高。」

    「玉米種子夠用了?能種多少?」大興一臉喜色道,「我可是聽他娘說了,太太在園子裡種的玉米還收了六石吶。還有那個馬鈴薯,居然能產十二石……實在是太神了。」

    邱晨沉吟著,心裡默默地算了一下明年能夠拿出來的糧種,道:「玉米只是試種,每個莊子挑著土質不同的地塊種上一百畝吧。馬鈴薯明年現在咱們這邊種一茬,收了麥子正好種第二茬……這種東西適合沙土地裡種,易水和輝縣的土質多種些,差不多能分別種上四五百畝……另外就是花生和西瓜,也適宜沙質土壤種植,兩個莊子種這幾樣也就差不多了。辣椒則挑肥田,就在清水和丕縣種植吧……」

    大興遲疑片刻,問道:「太太,西瓜、花生什麼的都不愁銷路,可辣椒,一般人沒吃過的受不了,種太多,會不會賣不出去?」

    這個問題邱晨早就想過了,笑著搖頭道:「不怕。辣椒一來是新物事,是人都有個獵奇心理,再說了,處理好了,少放也不會覺得辣……而且,咱們不會往外賣干辣椒,咱們只賣青辣椒和加工過的辣椒醬……」

    楊樹猛有些愕然,隨即反應過來一拍手笑道:「妹妹好算計,只賣青辣椒和辣椒醬,就不怕別人得了種子,咱們就會賣獨一份。」

    大興也兩眼放光起來,跟著連聲附和著。

    邱晨笑著搖頭,道:「這是一個原因,卻不是最主要的……」

    看著兩人不解的目光,邱晨笑笑道:「青辣椒,咱們可以聯絡各個酒樓,凡購買咱們的青辣椒者,都附贈菜單一份。辣椒醬,那個就要有自己的配方了,而且能夠直接食用,吃饅頭吃米飯都極好,開胃下飯,冬天吃還會御寒……有寒濕病、老寒腿的吃了還有祛寒濕的效果……而且,做成辣椒醬之後,也

    能順著洛河運往南北兩地,南方潮濕,北方寒冷,都會有不錯的銷量……這個不指望一年就掙大錢的,慢慢來,最多十年,辣椒將成為很多人每餐不可或缺的調料和菜品!」

    大興和楊樹猛都有些隱隱的擔心,但聽邱晨說的如此肯定,如此信心非常,他們也就相信了。之前,邱晨做的許多事情,最初他們也看不明白,也不無擔心,但做下來才明白……所以,如今他們和林家上下大部分人一樣,對邱晨都有一種盲目的崇拜了。只要邱晨提出來的事情,他們想明白想不明白不重要,只要問明白了怎麼做,照著去做就成了。

    邱晨打發了大興先下去:「你也累了這麼些日子了,回到家就好好歇歇,陪陪老婆孩子,明兒就放你一天假,在家裡歇一天,後兒一早咱們啟程。」

    看著大興答應著退下去,邱晨回過頭來跟楊樹猛道:「我去安陽估計要待些時日,家裡其他的事也罷了,二哥就看著作坊和收藥收乾果子這邊就成,特別是乾果子,一定要把住關,壞的蟲眼兒的都要挑出來……咱們今年是賣口碑的第一年,若是賣出了口碑,明年就容易的多了。」

    楊樹猛答應著,又感歎道:「這些東西,你收一點兒夠家裡人吃也就是了,何苦倒騰這麼多……唉,你總是閒不住,咋就不知道自己給自己找輕省,多歇息歇息呢!」

    邱晨拍拍腦門兒,失笑道:「二哥,咱們這點兒生意才到哪兒啊……再說了,這個也不用咱們做多少事情,不過是過過稱,跑跑腿聯繫一下賣家就是了。這還是第一年,我剛剛也說了,今年賣出口碑,明年就有人找上門來了,也就不愁賣了!」

    楊樹猛仍舊不贊成道:「這個又不跟你炒藥一樣,還有秘方可言,今年見你收這個,不管你掙錢不掙錢,明年肯定有人想著自己賣或者收購了去賣……就是那些今年買了咱們家乾果子的商戶,明年也說不定就會來莊子裡自己收……到時候,你今年的辛苦不就是白給人做嫁衣裳了?!」

    邱晨微感意外地看看楊樹猛,心下暗自感歎,其實二哥楊樹猛心眼兒不少,思謀也足夠周全,就是這個知足……讓她很是無奈。他對眼前的一切已經很滿足了,他琢磨的是怎麼保住這些就夠了,卻不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更何況,做生意和許多事情一樣,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一旦失了進取心,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很快就有敢闖敢幹的人出來,或許他手裡沒有秘方,沒有手藝技能,但也很可能另闢蹊徑把你趕超,進而就會把你打敗,把你這前浪拍在沙灘上!

    暗暗搖了搖頭,歎了口氣,大哥二哥思維已經固定了,許多意識形態想要改變也不是那麼容易了。以後,她引導著他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奉養二老,撫養孩子們也就夠了。只希望,俊文俊書這些孩子們能夠多一些進取精神,真正撐起楊家的門戶來。

    很不在意地笑著道:「這些本來就是收自己吃收多了才去賣……明年不管是咱們收,還是其他人來收,村裡人起碼都能多一份收入,日子也好過些。」

    楊樹猛有些不理解,卻也沒再多說。

    轉而道:「你如今畢竟不比之前,出外行走說話都要注意一些,那秦家還不知怎樣,至少不會由著你如今這般隨意出入……你這會兒就注意些,也省的嫁過去受不住……京裡大戶人家女眷非人情往來輕易不出門的,連外院的僕從小廝也不能輕見……」

    邱晨愕然著,怔了好一會兒,才垂了眼答應下來。

    楊樹猛見她聽勸,也就放了心,起身道:「你忙了一天也累了,早歇著吧。我也去睡了!」

    邱晨懶懶地應了一聲,起身看著楊樹猛出了門就算是送了行,轉回目光,邱晨不由暗暗懊悔。她說怎麼總覺得忘了件很重要的事情,這會才想起來是怎麼回事!

    秦錚跟她商量過婚期的事,卻從沒說過嫁往何處,還有她以後要在哪裡生活,難道真的要進京,去過楊樹猛說的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天天睜開眼看到的就是高高院牆括起來得那個四角的天空?天天看著一群丫頭婆子嘰嘰呱呱絮絮叨叨說著毫無營養的八卦話題……做做針線、琢磨琢磨食材,再進一步的,讀書寫字作畫彈琴……再有閒情逸致,還可以採了鮮花做點兒胭脂膏子香露汁子……還能聚聚會做個詩賞個花,吃點兒美食……

    上帝耶穌滿天神佛,真要讓她過那種日子,還不如殺了她!

    另外,她也忘記問秦錚,是不是要住到梁國公府去,和他父親那些姬妾還有那些庶弟庶妹們相處……

    &nb

    sp;唉,這麼重要的事情她怎麼就給忘了吶!

    在屋子裡呆站了片刻,邱晨等不住了,乾脆走進裡屋,吩咐了青杏備了筆墨紙硯,默然尋思了片刻,提筆給秦錚寫起信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